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第4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将军执意要带我去锦衣卫北镇抚司时起,我就知道了这一刻迟早会到来,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李飞平静地回答,“从锦衣卫千户卫忠受刑的时候开始,我已经下了决心,把所有的事都告诉将军。在此之前,我先给将军讲个故事可好?”

    “连受刑的那名千户名字都知道,看样子你和锦衣卫的恩怨不是一两年了。要说故事?可以,我洗耳恭听。”

    “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有点久远,请将军耐心听完。”李飞陷入了回忆当中,“当年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南征北战,打下了广阔的疆土,在薛禅汗忽必烈手里建立了大元,传五世十一帝,国祚九十八年”

    故事的主人公叫扩廓帖木儿,他是元翰林学士、太尉赛因赤答忽之子,喜读书,习吏事,有远略,能骑射,才力过人,可谓文武双全。不到二十岁,就被朝廷封光禄大夫、中书平章政事,兼知河南山东等处行枢密院事、同知詹事院事,领兵讨伐红巾军,斩首万余级,降服王士诚。

    至正(注1)二十五年(1365年),元顺帝和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为帝位明争暗斗,后者因为遭受挫败被迫逃出大都,逃往冀宁。支持皇太子的扩廓帖木儿护送其回京,同年九月被封为中书左丞相。不过此时朱元璋击败陈友谅之后强势崛起,元朝的灭亡已经不可逆转。至正二十八年八月,明军入大都,元朝在中原的统治结束,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此后扩廓帖木儿开始担当起复兴元朝的重任。

    作为北元的顶梁柱人物,扩廓帖木儿虽然不能力挽狂澜,却成了明军北伐的最大阻碍。至正二十八年十月,他与明将汤和在韩店大战,明军惨败;至正二十九年,扩廓帖木儿带兵包围了明将张温据守的兰州,明军派出的援军被全歼,援军将领于光被杀;洪武五年(1372),15万明军分三路北伐,扩廓帖木儿在漠北成功伏击明军,明军战死数万人,此战对明朝造成了极大的阴影,元新帝评价他使元朝“几于中兴”。

    李飞一脸肃穆:“朱元璋极为推崇扩廓帖木儿,曾七次招降未果,在大会诸将时,曾说:‘常遇春虽人杰,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为天下奇男子也。’据载,朱元璋生平有三件憾事,一是没得到传国玉玺,二是扩廓帖木儿没被招降,三是元太子(爱猷识理达腊)无消息。”

    刘烨有些疑惑,他说这么大段旧事与自己身世有何关系?卫忠交代的事情很简单,与这段故事好像没什么直接关联。另外,这个名字非常耳熟,他忍不住问道:“扩廓帖木儿是不是还有个汉名?”

    “有,汉名叫王保保。”

    ————————————————

    注1: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木尔的年号。

第653章 孛日帖赤那() 
“王保保?”刘烨终于想起了扩廓帖木儿为什么这么耳熟了,“他父亲不是汝阳王、天下兵马大元帅吗,怎么又成了太尉侯赛因?是不是还有个妹妹叫敏敏特穆尔,是个郡主?也有个汉名,叫赵敏?”

    李飞回答:“不是侯赛因,是赛因赤答忽,这是他的生父。但其实他自幼被舅舅抚养长大,视若己出,所以史书上记载的父亲是其舅舅察罕贴木尔。所谓汝阳王与天下兵马大元帅,我没有听说过,但是察罕贴木尔曾经被封汝宁府达鲁花赤(注1),或许后人以讹传讹成了汝阳王。其实察罕贴木尔后来官至中书平章政事(注2),统领冀宁一带兵马,并无天下兵马大元帅一说。至于妹妹嘛”

    李飞仔细回忆了一番,回答道:“史书和家谱都记载不详,不过听说扩廓帖木儿确实有个妹妹,小名观音奴,汉姓王,不姓赵,也不曾封为郡主,被明军俘虏后,朱元璋赐给了次子秦王朱樉为王妃,朱樉薨时殉葬。”

    原来里的王保保和汝阳王是有原型的,但是艳丽无双、心思机敏、敢爱敢恨的绍敏郡主赵敏却是虚构的了,刘烨颇为惋惜,这可是自己最欣赏的女主之一。

    李飞继续说:“洪武九年后,再也没有关于扩廓帖木儿活动的记载,有人说他洪武八年就死于哈剌那海衙庭,但也不能肯定。其实,扩廓帖木儿作为大元最后的重臣和大将,深知以当时的国力,漠北都不一定能守住,遑论光复中原了,于是,他安排自己的后人带着传国玉玺和一份藏宝图离开元廷,隐姓埋名,等待时机,只要明廷出现动乱,就打开宝藏,揭竿而起,带领天下豪杰推翻明朝”

    听到这里,刘烨大致明白了,所谓宝藏、所谓反明复元,又是历史上覆灭王朝的遗老用烂了的套路,锦衣卫所说的“北元余孽,在冀、豫等地奔走串联,妄图颠覆朝纲”的估计就是他了,也就是扩廓帖木儿的后人,只不过比起历史上类似的行为,这次多了个传国玉玺的噱头。

    果然,李飞右手捂在胸前,躬身行礼,自我介绍:“大元中书右丞相扩廓帖木儿第三十三代孙,孛日帖赤那,见过大明平南伯、右都督、龙虎将军、琼海镇总兵阁下。”

    听到“大元”两个字,刘烨眉毛跳了跳。汉人王朝两次被少数民族夺取明的发展历程,一次是清朝,另一次就是元朝了。

    如果说清王朝的愚民统治让中国足足落后了西方几百年,是华夏历史的一次大倒退,那么元朝对汉人的摧残则达到了历朝的鼎峰——汉人被列为四等人制的最底层,连高丽人都不如;为防止拥有造反的武器,统治者规定五户才能共有一把菜刀;汉人的新婚妻子要把初夜权奉献给蒙古人,六十岁的老人必须到野外的墓地里等死对于汉人而言,元朝是一个黑暗而又屈辱的朝代。在刘烨看来,清王朝是寄生在汉人身上的毒瘤,元王朝就是吮吸汉人血肉的豺狼,两者都不是好东西。

    刘烨的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桌子,缓慢而又坚定地说:“作为我的属下,我很欣赏你卓越的军事才能,虽然我们是从属关系,但人格上是平等的。但如果你坚持用元朝余孽后人的身份与我对话,我很难克制住掏出手铳一枪崩了你的冲动。在我眼里,所谓‘大元不值,铁木真和他的子孙都化成灰了,一个末代王朝的丞相又算哪颗葱?”

    李飞丝毫不意外刘烨的态度,他平静地望着对方的眼睛,说道:“如果将军把这种介绍看做一种仪式,看做我背负使命的无奈之举,心里会不会舒服些?如果让将军反感,您可以忽略孛日帖赤那这个名字,我还是李飞。”

    “呵呵,使命”刘烨揶揄道,“怎么我手下都是这个路数?王启年背负着使命,你也背负着使命,论时间,你们倒是差不多不过讽刺的是,他所效力的锦衣卫和你正是死对头,他使命的终结也是因为抓捕你,最后你们两人却都成了我的属下,世事之奇妙,莫过于此!”

    李飞正色道:“我和他的相同点不仅仅是背负了沉重的使命,还有一点,遇到了明主,可以卸下身上的千斤重担”

    刘烨奇道:“你这么说的意思,难道是身份暴露后还想为我效力?你不是高贵的中书丞相后人吗,怎么会给汉人效力?再说了,你不怕我杀你?”

    李飞叹了口气,继续说道:“我这一支一代单传,一直隐姓埋名,从小习弓马、读兵书,也可称得上文武双全,时刻在为推翻明廷做准备。可是这些年来,我和我的父亲、祖父、曾祖父都认为:一个统一的汉人王朝如果不是从内部腐烂,是很难用外力推翻的。从我的祖父开始,就已经断绝了反明复元这个想法,只是碍于祖训,不敢公开在家族内部明说而已。如果不是崇祯元年锦衣卫以偶然的线索查到我们这一支族人,我们或许就会世世代代隐居下去”

    “如果你们真的打算与世无争,即便锦衣卫查到了你们头上,躲了便是,为何还要为推翻明廷而四处奔走?你也说过这是徒劳无功之举。”刘烨不解地问。

    李飞脸上显示出一丝悲愤,“当时锦衣卫查到我们家族时,屠戮了全家上下九十一口人,只有几个心腹家人护着我逃出生天,若此仇不报,枉为人子!”

    ————————————————

    注1:达鲁花赤是蒙古语,原意为“掌印者”,是蒙古帝国历史上一种职官称谓。成吉思汗在各城设置“达鲁花赤”,也就是督官,是代表成吉思汗的军政、民政和司法官员,以大札撒为根本,结合当地的惯例行使统治权。

    注2:中书平章政事是元朝官职,相当于汉人的副宰相。

第6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