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第3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福建泉州、中左所几个港口一向是通商出海最重要的发舶口,“潮漳以番舶为利“,即使之前“红毛”与郑芝龙几番大战,甚至攻破了中左所城,但是对于当地百姓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可是封锁港口、无法贸易,等于断了他们的生计。茫然失所的沿海居民来说,眼前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饿死,要么冲破这条封锁线。

    但是红毛的船坚炮利,普通海商是无法撼动的,那么就只有寄希望于官府了。红毛封锁港口的第十天,巡抚衙门的门口就被怨声载道的海商、水手、码头苦力围得水泄不通,异口同声求见抚台,请求官府发兵驱逐红毛。

    沈犹龙听闻衙门外人山人海,吓得根本不敢出去,只敢躲在里面和幕僚商量对策。

    “瞧这情形,百姓群情激昂,弄不好会酿成民变,这可如何是好?”沈犹龙惶惶不已。

    幕僚建议:“为今之计,只有双管齐下,远攻近交了。”

    沈犹龙奇道:“我只听闻远交近攻,何谓远攻近交?”

    “光凭福建现在的水师,是奈何不了红毛的,只有向朝廷求援,调派得力的武将赴闽驱逐红毛,这叫远攻;同时派人与红毛交涉,能许之以利让其自行退却更好,就算不成,至少也是缓兵之计,可以麻痹红毛,这叫近交。”

    沈犹龙叹道:“可是远水又哪能解近渴?等到朝廷派出援兵,打不打得过红毛另说,只怕援兵还没到,民变就已经发生了。再说了,郑芝龙死后,大明那还有能够打败红毛的水师?”

    幕僚小声提醒:“抚台,忘记了琼州营吗?其假借红毛之名,一天之内就将郑家连根拔起,郑家上万条船不堪一击,几条红毛战船又怎么是琼州营的对手?”

    沈犹龙眼睛一亮,随即气馁:“可惜琼州营归广东节制,本抚无权调动。”

    “所以才要向朝廷求援啊,只有朝廷才能调动琼州营。”

    “对对对,赶紧拟折子,我口述,你执笔。”

    当天,一封八百里加急的奏折被连夜送出巡抚衙门,往京城而去。

    与此同时,岛津光久站在船头,贪婪地看着前方岸上星星点点的灯光,这就是大明最富庶的地方了,只要上了岸,数不清的金银珠宝就会滚滚而来。

    “呛”的一声,他拔出了武士刀,嘶声力竭地喊道:“诸位,江南就在眼前,努力吧,用手中的刀去获取你们的财富!”

    穷困已久的浪人们举起了武士刀,发出了狼一般的嚎叫,等船一靠岸,不等搭起跳板,就纷纷跳下船,淌水上岸。

    船上,一名乔装成日本武士模样的琼州营军官对身后的部下交代:“跟上去,上面交代了,倭人可以抢官库,可以劫大户,但是不能滥杀,也不能洗劫平民,如果不听劝阻,就地格杀!”

    “是!”一群士兵跳下水,跟在武士身后。

    此时皇太极仍然亲率大军在宣府、大同一带劫掠,河南的高迎祥、张献忠等人逃出包围圈之后吸纳流民卷土重来,朝野上下本就焦头烂额,没想到又遭到了当头一棒:福建被红毛封港,八百里加急;浙江又传来噩耗,久违的倭寇又出现在台州,烧杀抢掠。

第414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 
京师,乾清宫。

    “呯”的一声,一个精美的瓷杯被摔在地上,粉身碎骨,碎片溅得到处都是。

    “废物,都是一群废物!”崇祯愤怒地大喊,“沈犹龙这厮,还不如罢官的邹维琏。邹维琏在任上打跑了红毛,可是沈犹龙面对几条红毛的战船,居然束手无策,还把求援信送到了朕这里!事事都要朕来做,那要他这巡抚有何用?”

    见皇上龙颜大怒,王承恩赶紧跪在地上,“万岁爷息怒,不要气坏了龙体。”

    崇祯充耳不闻,继续抽出另一本奏折,狠狠地砸在地上。

    “屋漏偏逢连夜雨,老天爷这是嫌朕还不够倒霉吗?绝迹多年的倭寇,居然又在浙江台州出现了!浙江上下官员也通通是废物,让一两千人如入无人之境。”

    王承恩口上不敢说,心里却嘀咕:那是万岁爷您没看到嘉靖年间,几十个倭寇就敢攻打县城呢!一两千人,在武备松弛的江南几乎可以横着走了。

    崇祯了一番脾气之后,冷静下来。他知道脾气也不能解决问题,想了想,吩咐道:“去,把温长卿和张伯起叫来。”

    张伯起就是兵部尚书张凤翼,字伯起,号灵虚。过了没多久,温体仁和张凤翼匆匆忙忙赶来,看到地上一片狼藉,有些吃惊。

    崇祯把福建求援的奏折丢给张凤翼,冷冷地问:“红毛封堵港口,片板不得下海,福建巡抚沈犹龙八百里加急求援,让朕派兵,兵部有何意见?”

    张凤翼一听,一个头变得两个头大。如今北边有鞑子入关,需要抽掉各地兵力赶赴宣府、大同抵抗,西边流寇再起波澜,却苦于兵力集中到了北方,没法抽调。这当口忽然要派兵远赴福建,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张凤翼又能有什么办法?

    可是皇帝的话不能不回答,他冥思苦想了一番,想不到应对之策,只能无奈地说:“眼下无兵可派,只能由福建就地组织反抗。红毛只是船坚炮利,陆战差强人意”

    崇祯冷笑了一声:“这就是兵部的意见?”他指了指摔在地上的那本奏折,“你再看看这本奏折。”

    张凤翼莫名其妙捡起地上那本奏折,打开一看,顿时脸色苍白,汗如雨下。

    如果说红毛的战船只是封锁港口,不会对当地官府造成直接影响,而且“隆庆开关”也仅限于月关一处,认真说起来,其余港口仍然要执行海禁政策,理论上对于当地海商、百姓的抱怨可以不予理会。但是倭寇突然重现于浙江,这就要人老命了。

    倭寇从明朝建立之初就出现了,嘉靖和万历年间发展到达了顶峰,江浙一带民众被杀者达数十万人,朝野上下闻倭色变。当时胡宗宪和戚继光在浙江招募编练的军队足足打了好几年,才把倭寇彻底荡平。

    他哭丧着脸回答:“陛下,处处狼烟四起,臣想调兵也无处可调啊!鞑子入关不得不防,不仅边军不能抽调,还要从其余各地派兵前往援助;流寇卷土重来,也要未雨绸缪,重新派出大军围剿。现在,又哪来的兵前往福建和浙江?”

    崇祯冷冷道:“你的意思是说:让倭寇烧杀抢掠,等他们抢够了满载而归?红毛也随他去,等到补给不足时,再退回南洋?”

    张凤翼不敢接话,心里却想:差不多也就这么回事啊!红毛再厉害,总不能上岸攻城掠地。倭寇倒是来得莫名其妙,但是既已绝迹多年,说不定这次只是昙花一现。

    崇祯转身拿起案几上的镇纸朝张凤翼丢过去,从他耳边飞过,险些砸破这位兵部尚书的脑袋,怒不可遏地喊道:“一个个遇事毫无主意,一点办法都没有,朕要你们这些臣子有何用?沈犹龙如此,你张伯起也是如此!若是鞑子和流寇也罢了,可是让红毛几条船在福建耀武扬威,让一群倭人在江南腹心之地肆虐,我大明就没有人了吗?”

    张凤翼脸色煞白,连连在地上磕头,哀求道:“陛下息怒,容臣再想想”

    温体仁在一旁等崇祯稍微平静一点之后,进言道:“陛下,其实也不是无人可用,南方就有一个现成的人选”

    崇祯一怔,随即反应过来,“你是说,琼州刘烨?”

    “正是此人。”温体仁解释道,“按前任福建巡抚邹维琏去年的奏折所言,福建游击郑芝龙打红毛时,刘烨就派出水师参与了水战,并且立下大功,加上这次山东全歼叛军船队,足以证明其水师之强,驱逐红毛应该不成问题。其陆师长于火器,能正面击溃叛军骑兵,对付倭寇应该也不在话下——当年戚继光荡平倭寇,使用火器也颇有心得,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实戚继光大规模使用火器是出任蓟镇总兵官之后,为了抵御鞑靼骑兵创建了火器加偏厢车的车阵。在南方抗倭时,其军队冷兵器兵种的比例更高,屡次打败倭寇靠的是灵活机动的“鸳鸯阵”,鸟铳手并不是太多,火炮也只有小口径的虎蹲炮。温体仁毕竟只是个玩弄权术的文官,对于其中的细节并不了解,不过这点乌龙不影响大局,火器运用得当,能击鞑靼败骑兵,也能击败倭寇。

    崇祯闻言心动了。戚继光是明朝中后期屈一指的名将,南征倭寇、北御鞑靼,战功卓着,若是本朝有人能与其相提并论,崇祯做梦都会笑醒。温体仁将刘烨与戚继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