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第3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饶是林天明被女儿提醒过,夏天南有野心有能力,要尽量和他交好,听到这番话还是吃了一惊,两件事都是极难的,尤其是后者。

    “这个本官从七品的巡按直升巡抚,是不是跨度太大了些?至于设立军镇,更是不可能”

    刘烨知道这两个消息对林天明的冲击都很大,耐心把朱大典的话转述了一遍,然后说:“我立下了大功,对抚台也有莫大好处,加上我重金贿赂,抚台愿意在奏折中帮我们说好话,梯子已经搭好了,只要林大人动用京师的关系活动活动,近水楼台先得月,就近拿下登莱巡抚之位不是难事。”

    林天明沉吟起来,如果朱大典愿意推一把,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倒也不是不可能,巡按御史升任右佥都御史,就具备了就任巡抚的基础,加上登莱巡抚空缺,动用人脉关系活动一番,坐到这个位置上也算是顺理成章了。

第397章 翁婿联手() 
权衡一番后,林天明觉得这事颇有几分把握,值得一试,唯一的顾虑就是动用京城的人脉花费不菲。

    他为难地开口:“此事可以一试,只是这疏通的开销,短时间内难以筹措”

    刘烨问道:“开销花费不用担心,林大人能否告知所托何人?”

    官场的关系网是每一个官员安身立命的本钱,尤其是与上级官员的关系,一般不会轻易告知别人,林天明有些犹豫地望了女儿一眼,林诗悦缓缓点了点头,示意他可以和盘托出。

    林天明下定了决心,告诉夏天南:“都察院左都御史唐世济即是我上官,也是同乡,运作右佥都御史一事,可以请托唐大人。”

    刘烨皱眉道:“级别上去了,可是职务差使这块,都察院决定不了吧?”

    林天明叹了口气:“本官所担心的就是这点。如今内阁由首辅温相独揽大权,巡抚人选这么大的事情,没有他点头,很难通过内阁拟定后交给圣上定夺。本官虽然与温相门人相熟,可以向温相递话,但是没有足够的银子打点,很难让温相点头”

    “温相?”刘烨回忆了一下,这几年的内阁首辅应该是温体仁,他把周延儒挤走后坐上了首辅的位置,一坐就是八年,是崇祯年间在任时间最长的首辅,堪称官场不倒翁。此人为人圆滑、老谋深算,尤其善于窥测政治风向,深得崇祯信任,私下却里党同伐异,排除异己,大肆拉帮结派,如果不与其虚以委蛇,想要得到登莱巡抚这样重要的位置,恐怕很难。

    他点点头说道:“既然要银子开路,那就尽管放手去做,银子的事无须担心。”他拍了拍手,早就准备好的林三带着两个士兵抬着一个箱子走了进来。

    他指着箱子说:“这次来山东,走得仓促,带的金银不多,这是白银一万两,现在交给林大人,如何开销都由您说了算。”

    林诗悦通过钱庄之事已经知道了刘烨生财有道,身家丰厚,所以见怪不怪。林天明可就看傻眼了,整整一万两银子,光靠俸禄他得攒半辈子,这么大一笔巨款一句话就轻飘飘的交给自己了,这刘烨到底是多有钱?

    他张了几下嘴,最后蹦出一句:“也不用这么多吧”

    刘烨笑道:“不光是林大人的登莱巡抚之位,还有我的事呢!巡抚的事绕不过温首辅,我想做总兵镇守一方,自然也绕不过他,反正都要通过他首肯之后才能奏请圣裁,不如两件事并做一件事,一起打点了。如果不够,我可以命人回琼州取。”

    林天明这才想起还有这档事,他怀疑地问:“设立新军镇那是这么容易的事,大明几百年来才设立了几个军镇,一双手就能数出来”

    刘烨回答:“抚台给我指了明路,就是让广东巡抚衙门上奏朝廷,请求在琼州设立军镇,以水师防范红毛、倭寇等贼人袭扰闽广一带。到时候我有军功在身,加上慕大人的力荐,红毛、倭寇再适时来沿海捣捣乱,让圣上了解海防的重要性,还是有很大机会。”

    林天明还未开口,林诗悦在一旁忍不住问:“红毛不是被你打残了,跑回南洋苟延残喘了吗?说到倭寇,江浙闽广一带这几年都难得看到一个倭寇影子,又何来捣乱一说?”

    刘烨神秘一笑:“我自有办法。只要这个奏折摆到了圣上的面前,红毛也好、倭寇也罢,会准时出现的。林大人要作的,就是上下打点,让这个奏折通过内阁同意,送到圣上手中,其余的事我来安排。”

    林天明将信将疑,没有接着女儿的话头继续问下去。他心中还有一个疑问不吐不快,就是刘烨为什么要这么热心力推他上位,运作总兵一事也愿意托付给他。

    “刘参将,本官还有一事不明:我们相识也就十几天,你为何这么信任本官?”

    刘烨嘿嘿一笑,看了林诗悦一眼,然后附到林天明耳边轻声说:“我仰慕贵千金已久,早就打算上门提亲,这巡抚的职位,就算是聘礼吧!不知道这么回答,林大人是否能理解?”

    林诗悦猜到了刘烨要说什么,不由得霞飞双颊,脸蛋变得通红,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坐立不安。

    林天明虽然隐约知道一些慕天颜撮合两人的心思,可是之前还不能确定刘烨的想法,而且自己也没考虑好是否接纳这位女婿候选人。现在见识了刘烨的本事之后,那点文贵武贱的小心思早就抛诸脑后,能帮助自己推上登莱巡抚的宝座,而且很有可能成为镇守一方的总兵,这样能干的女婿上哪找?

    他又看了看女儿的表情,知道这丫头的心思早就系在了刘烨身上,暗叹一口气:女大不中留啊!

    再回头看了看满脸笑容的刘烨,不仅精明能干,模样也周正,简直挑不出毛病来,越看越中意,便亲热地回答:“既然迟早是一家人,那就一切好说。你放心,登莱巡抚我要争取,你的总兵之位我也会帮你打点的。”

    两人相视大笑。一个有人脉、一个有银子,未来的翁婿联手,自然事半功倍。

    登州重回朝廷之手后,战后的善后事宜开始运作起来,除了肃清山东境内的叛军溃兵之外,赈济饥民、稳定局势就成了头等大事。

    叛乱对山东的影响是巨大的,除了登州这样的重镇,叛军还攻破了许多州县,许多官员不是战死就是被俘后残害,严重动摇了朝廷在山东的统治根基;普通百姓更是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幸存的人也是流离失所。此时叛乱初定、各地官府处于半瘫痪状态,山东各地尤其是登莱地区,大片田地荒芜,短时间内也没法足够的能力救济百姓、发放粮种耕牛组织复耕,而朝廷的救济能否拨付、何时拨付到位又是个大问题,再者远水难解近渴。这样一来,缺衣少食的饥民就成了极大的隐患,只要有人煽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足以掀起一场不亚于李、孔叛乱的暴乱。

第398章 冲击粥棚() 
朱大典作为山东巡抚自然不愿看到这一幕出现。刘烨主动提出愿意运走饥民维护山东的稳定,朱大典乐见其成,把赈济饥民的事一并交给了刘烨来办,并应其请求,派林天明协办。

    收容饥民一要粮,二要钱。钱的问题从来不是刘烨担心的事,何况缴获叛军船队的钱财后又发了一笔横财,更不是问题。至于粮食的问题也不大,登州本来就是北方边镇粮饷的集运地,粮草储备不少,加上李九成为了巩固登州这个大后方,在山东各地掠夺的粮食都运回了登州城,叛军匆匆出逃时又没法全部带走,匀出一些安置饥民没多大压力。

    对于饥民而言,只要有一个过得去的去处,有一口热粥果腹,就是天大的好事了。在朱大典的推动下,在林天明的亲自督办下,山东各州县以官府名义散播消息,引导难民自行前往登州辖区饥民越少,对地方官而言越好,他们自然不遗余力。

    林诗悦向刘烨提议在青州、莱州到登州的官道沿途设置粥棚,以免饥民没有足够的体力活着走到登州,被刘烨和林天明采纳了。于是琼州营士兵会同登州、莱州、青州等府的官吏在三府各地的官道都设立了粥棚,为途径的饥民补充体力。

    在一个阴霾的下午,黄县附近,尘土飞扬,一大批饥民缓缓前进。

    这群饥民人数大约为六七百人,男女老少都有,队伍庞大而混杂,看起来松散而杂乱,其实也有一定的组织。大体以本村寨、本宗族为核心,形成群中有群的状态。青壮年走在外围,老弱妇孺在中间,还夹杂着装着破烂家什和粮食的独轮车。有时候走不动和体弱的人还能搭在车上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