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得到的金属工件,表面层具有高碳钢的高硬度和耐磨性,而中心部分仍然保持着低碳钢的韧性和塑性。用这样的方法制作的刺刀,外部足够刚硬,刺杀时更有优势,而内部的韧性则保证其不会断裂。
现代的渗碳工艺已经非常成熟,用的渗碳介质也是气体和液体,如甲烷、苯等,在1631年显然是没法得到这些东西的。梁小明采用了古人的方法——外热式箱体渗碳技术。
这名称听起来很高大上,其实就是把低碳钢制作的刺刀半成品放入坩埚等容器,然后盖上木炭、豆豉、土末,在容器外加热——木炭、豆豉都是渗碳用,土末是分散剂。这种渗碳技术的好处,是工件得到的渗碳非常均匀且稳定,且碳势很高,效率和效果都相当好。这种方法在天工开物中有记载,不过当时宋应星用来制作的是绣花针,林伟业用来制作的是刺刀。
这种刺刀并不是现代刺刀薄而扁的刀刃,而是三棱形的长锥体。考虑到将来要经常与冷兵器部队搏斗,厚实的锥体显然要比刀刃更结实,这样的结构显然叫枪刺更合适,叫刺刀不过是现代人的思维习惯。
做出样品后,刘烨试了试锋利和坚韧程度,捅穿两层拇指粗细厚度的木板轻而易举,然后再上下左右搅动,木屑纷纷掉落,刺刀却丝毫没有变形,如果是把剑,卡在木板中横向扳折,必然会折断。他再取来一块薄薄的铁板,用力插下去,照样捅穿,刺刀未见丝毫磨损,可见将来对付敌人的盔甲也不成问题。
他哈哈大笑,“明子啊,你果然有办法,这下子,我们的队伍步枪加刺刀,肉搏也不怕了。”
梁小明也很有成就感,他取过一把步枪,枪口的卡座是早就预留好的,刺刀可以很方便的安装拆卸,把刺刀装上之后,对刘烨说:“爱国者枪装上刺刀,将近1。9米,基本接近长矛了,将来进入白刃战,直接可以做长矛用,长矛兵可以取消了,全部都是火器化士兵,远程打击和近身肉搏能力兼备!”
刘烨看了看,发现了奇怪之处:“这刺刀怎么装在右侧,刺刀不都是在枪口下方吗?”
梁小明解释道:“我们这是前装滑膛枪,装在右侧是为了更好的装弹,只有到了后装枪时代才会装在枪口下方。”
他伸出左手在枪口比划了下,“你看,如果装在下方,装弹的时候会不会割伤手?”
刘烨点点头:“看来给前装枪设计刺刀的人经过了血的教训啊!虽然装在右侧别扭了点,但是实用第一嘛。”
样品制作成功,接下来就可以量产了。现在武器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有步枪,有刺刀,还有火炮,相对于琼州府的武力水准来说,护卫队已经是武装到了牙齿,刘烨已经不满足于龟缩于临高一隅之地了。
他和梁小明二人从盐场发迹,通过梁小明开的金手指,走技术流路线,已经开始在临高站稳脚跟,前途一片光明,可是毕竟根基尚浅,短板很明显。之前的工人、工匠、铁矿一一被解决,现在轮到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短板——粮食。
刘烨思来想去,没想到好办法,只有把大家都叫来商量,看他们有什么好建议。
梁小明一向对这种问题不感兴趣,他人坐在这里,脑子里却在想在合适的时候铸造更大的火炮。
李福脑子比较灵活,他想了想,对刘烨说:“老爷,咱们有银子,可以买粮”
刘烨懊恼地打断他,说道:“之前为了供给修建船厂的民夫伙食,已经让临高县内米价上涨,现在三百护卫队员,六百归降士兵,加上一千多工人、工匠,得花多少银子买粮食啊,就算米价不涨,开销也很大,粮食全靠买,绝非长久之计。我们目前只有纺织厂有收入,盐场现在不外销,兵工厂、钢铁厂、船厂都在烧钱——要不是因为打唐家庄和杭州的万花楼得了两笔横财,早就撑不下去了。”
众人纷纷称是,李二狗补充道:“而且本县粮食出产不多,存粮也有限,就算有银子,也买不到这么多。”
李福续道:“回老爷,若是本地粮食不够,可以上外地买。不过琼州府其他州县粮食产量也不高,对面广东米价又高出琼州太多,都不是买粮的好地方。小的跑了几次广州,听闻有人说起,暹逻、安南一带盛产粮食,也是一年三熟,但产量比琼州高多了,米价很低,广州就有人南下运粮回来发卖,所获颇多。至于银子入不敷出,也不是大问题,老爷的船厂已经建成,只要建成船只出海,不管是跑日本还是下南洋,那就是金山银海的买卖,银子就不再是问题。”
第34章 夺田(1)()
刘烨眼前一亮,暹逻、安南就是现代的泰国和越南,东南亚的气候和降雨非常适合水稻生长,在古代低下的耕作水平都能一年三熟,到了21世纪都是粮食出口大国,粮食多,价格自然就低。
虽然海贸能赚大钱,但是这只是长远计划,福建的郑芝龙是绕不过去的强大对手,短时间内指望通过海贸支撑购入粮食的支出是不现实的。不过刘全的建议也开辟了一个新思路。
他问众人:“李福说的不无道理,你们有什么看法?”
梁小明、李二狗等人点头称是,这倒是个好办法。
严光开口说道:“主公,暹逻、安南的米价虽然低,但是往来一趟所需时日甚久,主公手下这么多人口粮全部靠此渠道,怕是不稳妥,若是海上遭遇风浪,或是遭了海贼打劫,那就钱粮两空了。”
众人觉得也是,以当前海路的条件购买粮食,一来速度无法保证,二来风险太大,无论是风浪还是海盗都是现实的威胁。这个年代要做海商,没有厚实的身家是不敢出海的,一次意外就足以倾家荡产。
刘烨经他提醒,也想到了这些困难,他叹口气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严光笑道:“主公也无需忧愁,从海路购粮,可以作为长远打算,目前要粮食还得落在琼州府。”
“哦,严先生有何良策,快说来听听。”刘烨来了精神。
“在下祖籍浙江,又曾在南京任职,对江南颇为熟悉。江南的田地都被豪族强取豪夺了去,一个大户人家上千亩良田甚是平常,而这些豪族大多有族人为官,甚至官至部堂,朝中有庇护,当地官府也给他们撑腰,本身又豢养家丁,势力之大,一般人无法撼动。这收上来的粮食,除了上缴官库,大部分都在这些豪族的粮仓里,一旦有天灾人祸,他们就囤集居奇,以高价卖粮,大发横财。”
梁小明不解道:“说这个与我们从琼州府弄粮食有什么关系吗?”
严光投了刘烨之后,对其产业和身边的人作了详细的了解,知道梁小明虽然很少过问大事,但是掌握了不少“屠龙之技”,火枪和火炮就是他一手缔造,深得刘烨器重,是这个体系的二号人物。
他对梁小明拱手施礼,解释道:“好让梁老爷得知,江南如此境况,想得到大量粮食是难上加难,而琼州不同。琼州虽也有几百亩田的大户,但论起官府甚至朝廷的人脉以及家族的势力,与江南豪族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刘烨隐约猜到严光的用意,补充了一句:“和江南豪族相比,琼州的大户充其量就是些乡下土财主。”
严光赞道:“主公心思敏捷。我的办法其实很简单,既然这些土财主没什么势力,那么解决掉他们既无难度、又无后患,只要我们铲除掉他们,再更改地契,这些无主之地,都可以成为我们的。那些佃户,给谁种地不是种?这样一来,粮食问题迎刃而解!”
众人目瞪口呆,想不到看起来斯斯文文一个书生,行事居然如此果敢狠辣,所谓“铲除”,恐怕就是杀人灭门吧?不过这不失为一个直截了当的办法,而且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与其花银子千里迢迢去南洋买粮,不如抢了田地直接收粮,还没有海路的风险。
“这样是不是有违人道?毕竟这些大户也没得罪咱们”李福呆了半天憋出一句话。
李二狗却持相反意见:“若是唐老爷这样的大户,铲除他们还是为民除害!刘老爷没来之前,不管是李家村的盐丁,还是他手下的佃户,都苦不堪言,他敲骨吸髓压榨咱们的时候,可曾想过人道二字?”
严光赞道:“李二狗说的很好,我们也不是不分青红皂白,专挑压榨佃户厉害的劣绅下手就成。”
“哈哈哈,严先生说的好。”刘烨完全了解了严光的意思,解决粮食问题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