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350章 风波平息()
刘烨想了一会,觉得孙元化说得不无道理。这个脑袋一根筋的前县令杀与不杀只在他一念之间,既然留下他的性命还有一些作用,那么放他一马也不是不行。
刘烨看了看面无表情的岛津千代,心想莫非冥冥中有因果轮回?前脚饶恕了这个日本妹子,后脚她就收拾了刺客。看来好人还是有好报的。反正专业的刺客都放过了,这个客串的刺客放过也无妨,好事成双嘛!他挥了挥手:“既然孙先生求情,就给你面子,放过他吧。”
卢庚余楞在当场。他来刺杀就做好了受死的准备,却没想到最后是这个结局。
孙元化恨铁不成钢地低声提醒:“还不赶快谢过将军不杀之恩?”
刘烨摆摆手,示意无所谓,他不在乎这个前知县是否感恩戴德。然后对众人说:“这样的事情不能出现第二次。将军街要杜绝闲杂人等靠近,整个临高要严查来历不明的人员像这次行刺就是利用乞丐身份做掩护。话说回来,我就不明白了,临高境内怎么还会有乞丐?只要有手有脚、人不傻,不管是种田还是做工,都能养活自己,怎么还会沦落到街头乞讨为生的地步?”
卢庚余正在发呆,闻言下意识地插了一句:“百姓维持生计并非易事,难不成临高就是世外桃源,人人有饭吃、有衣穿?”
刘烨鄙视地看了他一眼,不屑回答。
孙元化代为解释:“临高、澄迈、儋州三县赋税皆由琼州营包揽代缴,寄在大户名下的‘隐田’都被清查出来,可供征粮的田亩翻了几番,而且废除了特权,士绅一体纳粮,官府完成赋税轻而易举,百姓则只需每亩缴纳两石粮食,余下可以自留。现在三县百姓只要种五亩地就能养活全家,种十亩地还能存下余粮,日子比以前好过得多。尤其在临高境内,家中劳力富裕的还可以进工厂做工,女子也能进纺织厂、被服厂,补贴家用,比澄迈、儋州收入更高。正如将军所说,只要有手有脚,临高就不应该有乞丐了。”
卢庚余目瞪口呆,官府完成了赋税任务,百姓安居乐业,这不就是自己做县令时最向往的境界吗?没想到居然在自己眼中的恶人治下实现了。原来刘烨并非只会揽权的跋扈武夫,还为百姓做了这么多事情。如果这次侥幸刺死了刘烨,让临高等三县的百姓回到几年前民不聊生的状态,自己岂不成了罪人?想着想着,一时间汗如雨下,懊恼不已。
刘烨没有理会卢庚余心里是怎么想,继续说:“现在博辅港开设了税关,临高县内来往的人更多更复杂,不能依照县衙以前无为而治的模式来管理,必须采用全新的管理模式。孙先生和严先生留下,和我商议此事,李福你把县太爷也叫来。其余人暂时先散了吧。”
说完刘烨进了南园,除了孙元化和严光留下,其余人各自散去。
卢庚余呆立在街上,脚下是随从的尸体,不知道该何去何从。孙元化叹了一声,对他说:“我叫人把你随从的尸首好生安葬,你如果无处可去,先在我那里住几天吧。”
卢庚余没有更好的主意,加之对这位救了他性命的前巡抚大人非常敬重,便点头答应:“多谢初阳先生收留。”
回到南园,刘烨不知道该怎么安置刚刚立下功劳的岛津千代,以及其麾下的日本武士。想来想去,吩咐府中下人将南园前院的厢房腾出来几间来,让岛津千代带着手下先将就着当然,岛津千代一个人享有独住一间的特权然后在将军街腾出块地皮,给他们建座院子。
他对岛津千代说:“今天你立了功,也让我有点意外,之前的事你都放下了?”
岛津千代低头行礼:“千代已经是您的家臣了,为主公分忧是份内之事。以前的事情,多半都与岛津家有关,现在千代除了这个姓,和岛津家已经没有太大关系了,没有什么放不下的。”
看来这个喊打喊杀的女汉子被父亲和弟弟的“抛弃”怨念很深啊,刘烨心想。不过这样也好,至少不会出现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现象。今天的表现证明了岛津千代在积极地进入新角色,自己起码不需要太提防了,以后就慢慢的用功名利禄来培养他们的忠诚度吧。
“现在暂时没有合适的地方安置你们,你们就先住这个园子里,等到建好房子了再搬过去。至于你,是和手下武士住一个院子还是单独建座宅邸?”
岛津千代摇摇头:“千代没有任何职司,单建宅邸受之有愧。按日本的规矩,我们是贴身护卫主公的,理应住在主公府邸,不过我看这个园子没有围墙隔开内院和外院,恐怕会冒犯女眷,对主公不敬。就让他们搬出去住,等待主公出行时再随行保护,而我就住在这里,早晚都能保护主公和女眷。”
刘烨对她的回答很满意,不仅摆正了自己的位置,考虑的也很周到。家中有女眷,一群大老爷们老住在南园也不太方便,倒是岛津千代自己身为女子,住在南园没有性别上的障碍。
“很好,就按你说的办。你放心,只要你和手下尽心竭力做好份内的事,不管是名份还是俸禄我都不会亏待你们。”
岛津千代鞠躬致谢:“哈依,多谢主公。”
安排了日本武士一行人之后,刘烨与孙元化、严光来到议事厅,商议以后怎么管理临高的问题。
“把二位先生留下来,就是想听听你们的意见。”刘烨开门见山,“原来的临高人口稀少,加上其他事情太多,无暇考虑这些问题,现在税关建立后,流动人口多了数倍,鱼龙混杂,管理上不能再放任自流了。”
孙元化和严光非常赞同,尤其是今日出现了刺杀的事件,一个文人就能近身行刺,给他们敲响了警钟。
第351章 下一盘很大的棋()
孙元化问:“将军还要把县太爷叫来,是何用意?”
严光猜测:“我猜将军是想让县太爷来管理临高新城。他本就是本地知县,这都是他的份内之事。之前架空他是因为担心他坏咱们的事,现在大局已定,整个临高县被经营得铁桶一般,他怎么都掀不起风浪来了,除了依附琼州营,为将军效力,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刘烨赞道:“严先生说的对极了。此一时彼一时,三年前琼州营羽翼未丰,必须把他架空。现在琼州营气候已成,就可以考虑让他为我们做事了。而且他现在心态不错,位置摆得很正,与我们的关系也算融洽,还出卖过锦衣卫,算是交过了投名状,算半个自己人。眼下我们管理人才缺口很大,没有多余的人手来管这档子事,只能试试县太爷这样的人,好歹也是做了多年知县的,磨练一番也许能成器。”
严光建议:“既然如此,可以把钱有余再拨给他,继续辅助他。”
“钱师爷?”刘烨想了想,点头道,“这个可行。钱有余留在军中做个文书浪费了,可是他不会打仗也不懂管理工厂,倒是协助县太爷做回老本行是人尽其才。”
说话间,县太爷被李福带进来了。他小心翼翼地问:“不知将军找我何事?”
刘烨客气招呼他:“县太爷来了,请坐。有件事情想跟你商量商量。”
县太爷只敢坐了半边屁股,一听刘烨的话,立马又站了起来,诚惶诚恐地回答:“将军有事尽管吩咐,说商量简直折煞我也!”
孙元化暗中唏嘘,这就是大明治下的一县父母官,在刘烨面前就像老鼠见了猫,什么文人节操、什么官场体统都不要了。再联想到卢庚余的遭遇,暗自咋舌,原来不知不觉间,琼州营已经成长为整个琼州官场只能仰视的存在,知府不敢惹,知县畏之如虎。
刘烨说:“你好歹是本县父母官,不要这么拘束。其实事情说起来也简单,博辅开税关之后,临高境内的外来人口急剧增多,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必须由县衙管起来,不过不能按你们之前的那些老规矩来。”
县太爷心中暗喜,这是要归还权力的节奏吗?苦苦等了三年,看样子要苦尽甘来了。口中仍然毕恭毕敬地问:“请问,将军,不按老规矩做,那该如何做?”
刘烨沉吟道:“这件事其实我也想过很久。一方面外地商贾来博辅交税,必须鼓励,另一方面,外地人太多了,其中良莠不齐,若不严加管理,对整个临高的治安都是一大隐患。比如刚才,有人假扮乞丐来刺杀我,万一得手,往人多的地方一钻,上哪去抓他?”
县太爷“义愤填膺”地说:“居然还有人刺杀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