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错,营级以上单位就可以独立作战了,连是组成营、团的基本单位,一个营或者团可以打散成数个连,还可以根据形势重新组合。至于班、排的建制,是为了将命令更好地传达到每一个士兵,在危急情况下可以通过班、排长掌控军队不会溃散。”

    “另外,连队的设置必须包括专业的炮兵连,按照口径的区别,炮兵连分为山地榴炮兵连和野战炮兵连;营级以上单位还得设警卫连。”梁小明补充道,“还有海军,虽然没有团营连等建制,但是舰长、大副、水手长、炮长等常规职务还是要设立。”

    刘烨同意了梁小明的全部提议,最终琼州营的编制为:

    陆军一个班10人,设正副班长各一名;一个排50人,设正副排长各一名;一个标准连2个排,共100人,设正副连长各一名,山地炮兵连配备10门山地炮(12磅山地榴弹炮),野战炮兵连配备6门野战炮(m1857型拿破仑炮);一个标准营10个连,共1000人,包括一个山地炮兵连,9个标准连(其中一个连为警卫连),设正副营长各一名;团设正副团长一名,由三个营组成,共3000人,其中一个营为团直属营,含野战炮兵连,另外两个营为标准营;战时可以根据需要,组建加强连、加强营、加强团。海军则每舰设立舰长、大副、水手长、炮长各一人。

    “总觉得还少了点什么?”刘烨思索着,“对了,我看欧美战争片都是一口一个上校、中士什么的,得把军衔也一并定下来吧?我可不希望我的军队里弄些什么忠勇校尉、武骑尉之类的品阶。”

    “这个很简单,按照国际惯例,分为军官和士官两种,尉官以上为军官,士兵的上升途径为士官。”

    两人讨论一番,最终确定军衔:士兵分为列兵、二等兵、一等兵,资历足够或者立战功就升士官,分为下士、中士、上士;军官最低为少尉,然后是中尉和上尉;校官就是少校、中校、上校。往上还可以设置少将、中将、上将,不过目前没有师旅以上的编制,将官的军衔暂时就空着。

    把军队编制和军衔定下来之后,刘烨想起了早就想和梁小明商量的问题:“现在打战全靠装备比敌人先进,胜仗是打了几个,可是缺陷还是很多。”

    他例举了几个例子,比如在击败府城卫所军时,石英虽然作战勇猛,但是在取得优势时是否继续攻击犹豫不决,还要看刘烨的指示,这样很容易贻误战机。

    梁小明听完,回答道:“没有人是天生的将军,石英原本只是个猎户,在李家村也只是个盐丁,已经做得很不错了。说到战场应变和决断,那得靠更多的战斗经验来弥补,如果说能做些什么的话,就是开设军校了,传授基本的战斗知识,培养职业军官,避免出现低级失误——不过现在条件不够完善,我建议可以先考虑开设军官培训班过渡一下。至于士兵缺乏基层军官指挥,配备班长、连长后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另外最好弄本步兵操典之类的册子,把武器操作和保养、突发情况的处置等事项写进册子,让士兵背熟,遇事才不会惊慌失措。”

    “这些法子不错。不过军官培训班谁来上课?步兵操典谁来编?”

    梁小明摆手道:“你别指望我,我也是门外汉,顶多比这个时空的人多些见识。不过我们好歹也打过几仗了,对这个时空的对手有了一定了解,根据我们自己的装备和训练特点,弄一些针对性的东西出来还是没问题,以后随着战争经验的增加,再慢慢往里面添加内容吧。”刘烨摊开双手:“也只好这样了,饭一口一口吃吧。”

    说到培养职业军官,刘烨想起了去年设计的军服,他问道:“咱们弄出了改良版的鸳鸯袄,还没量产配给部队吧?”

    梁小明回答:“不仅仅是军服,藤甲也做出了样版,可是你一去山东,就都搁置了。这一去就是小半年,等你回来没多久又碰上打仗,所以一直没有列装。”

    “既然要办军官培训班,那就把军服的问题一并解决了吧?而且在原来的基础上,军官要与士兵进行明显的区分。”

    梁小明赞同道:“这个是必须的。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必须让士兵有进步的动力,除了完善的晋升机制,这门面功夫也是必不可少的。近代军队的四大标志:独立的炮兵、专业的军官、绝对的纪律、线列战术,哪一样都不能少。”

    “还有这说法?还好这四样,除了军官这块,我们都初具雏形了。那咱们顺便把军官的军服探讨一下吧。”

    梁小明想了想:“除了款式设计有所区分,肩章或者胸章等徽章可以做做文章。”

    “恩,这也是个很重要的事情,图案你来设计如何?”刘烨试探道。

    梁小明抗议道:“这个怎么也让我做,应该是你做,你是大当家。”

    “好吧,我们一起设计。不过关于肩章我有个建议,士兵和军官的肩章颜色要有区别。另外,士兵用绑腿,军官用皮靴。”

    梁小明考虑了一下:“这个可以有,能凸显军官和士兵的区别。不过皮靴这种专业活你得找专业的人,我可不会。你得从府城甚至广州找工匠鞣制。”

第143章 建制() 
“没问题。改天我们一起去趟广州吧。”

    “你不怕广州官府对你下黑手?”

    刘烨笑道:“我都招安了,是朝廷的人了。就算新总督要下黑手,他也得考虑好不容易招抚的‘博辅海贼’会不会再反。不过,出于万全的考虑,到时还是低调点入城吧。”

    说到肩章等图案,梁小明图省事,提议道:“干脆照搬后世的解放军的吧。”

    “借鉴一下吧,照搬太无耻了一点吧。”刘烨呵呵笑道。

    在两人的讨论下,确定了肩章等图案:士兵的肩章为红底金边,军官的肩章为黑底金边,图案都是金色。列兵的肩章下部一道折杠,二等兵为两道折杠,一等兵为三道折杠;下士为中间一颗五角星外侧一道折杠,中士一颗星两道折杠,上士一颗星三道折杠;尉官以上为肩章,少尉一道横杠中间一颗星,中尉一杠两星,上尉一杠三星;少校两道横杠中间一颗星,中校两杠两星,上校两杠三星。

    按梁小明的设想,很长的时间内都不会设置师旅以上的编制,与职务对应的军衔也就到上校为止了,不过考虑到军衔的荣誉性质,为了给将来封赏留下上升空间,还是把将官的肩章一并设计出来了,山寨了后世解放军的橄榄枝加五角星的图案,仅仅把橄榄枝改为祥云图案。

    “陆军搞定了,还有海军呢?”

    梁小明一拍头,“差点忘了!海军就沿用陆军的制式吧,不过衣服颜色改成白色,袖口缀以蓝边。”

    刘烨点头道:“军服和徽章都设计出来了,帽子呢?或者说头盔怎么定型?”

    梁小明道:“得看是直接用布帽还是用钢盔。”

    “你先告诉我两种材质帽子的优劣,我才能判断。”

    “钢盔的优缺点都很明显,防护能力远强于帽子,冷兵器时代可以防弓箭的射击或者刀剑的劈砍,火器时代能够防弹片,缺点是制造的难度和成本也远远高于布帽。布帽最大的优点就是便宜,而且制造简单——你拉来几个裁缝就能开工。”

    刘烨仔细想了想,问道:“现在的工艺能造钢盔吗?成本如何?”

    “有点麻烦。我们现在能够大规模冶炼的只有碳素钢,而且是低碳钢。如果直接用低碳钢作材料,制造钢盔的工艺倒是相对简单一些,硬度却不太够,或许能够抵挡轻箭,但是面对后金的重箭和肉搏兵器时,就算没被打穿,产生的变形也会对士兵造成不小的伤害。这样的盔甲效果不佳。”

    刘烨被梁小明科普过碳素钢的知识,知道低碳钢俗称软钢,优点是塑性和韧性较好,用来卷制枪管是不错的材料,但是缺点就是强度和硬度较低,因为使用的是黑火药,射时膛压较低,这种材质制造燧枪没有问题,但是用来抵挡后金兵的近战劈砍砸显然不合格。

    “其实沿用刺刀的制作工艺也是一个办法,经过渗碳处理后,外表为硬度和强度都不错的高碳钢,内芯还是韧性较好的低碳钢。不过这样做的难度显而易见:钢盔的形状比三棱长条形状的枪刺复杂得多,曲面结构很难均匀进行渗碳处理。做一两个展示品还成,想大规模地量产难度不是一丁半点。”梁小明摊手说道。

    刘烨起身来回踱步,梁小明说的困难显然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