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晓峰不由得感佩不已。
“确实不容易啊,一位封建官僚出身的商人,居然有如此的觉悟,眼光如此深远,竟然能率先推广种牛痘,称得上是远见卓识了。”
周晓峰所学过的历史教科书中,满清就是一片黑暗,几乎看不到半点光芒。其实在官场,在民间,还是有许多有良知,有勇气的人物的,譬如林则徐,再譬如,潘仕成。
他都忍不住想要快点见到这位风流豪爽的开明绅士了,老子活了三十几年,见到过私人捐款过亿,平生铺桥修路,捐资助学无怨无悔的,吗?
有木有?有木有?!
只怕是,一个也没有吧。
骗捐的,假捐的,挪用善款炫富的。。。作为现代人,真是汗颜呐。那些个顶着天使光环的魔鬼,可不都得羞死?那通红刺目的十字,倒成了莫大的讽刺。
捐款,捐给了谁?
“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别人的快乐看成自己的幸福”
“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奋图强,用双手创造财富,为慈善事业贡献自己的所有。。。这才是最幸福的。”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做慈善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资产,投入到无限的慈善事业之中去。”
“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
这是什么样的精神?
“以后,对于商绅地主,不能头脑简单一棒子打死啊,像伍崇曜那样的奸商、劣绅,那是必然要当肥羊宰的,对于良绅和义绅,那是要拉拢、依靠、培养甚至是重用才行。这样的人,才是民族的精华所在,至于流氓无产的。。。唉!”
。。。
“哟,是周老爷来了,快里面请!”
到了潘府门口,看门的仆人早已远远的见了,立刻迎了出来。
周义成这些天已经是海山仙馆的熟客了,进了门自来熟,也不用门子领着,带头就往府里走。
“小谢,今天你家老爷都有什么客人在?”
“回周爷,今天的客人,您都认识,进去就知道了,几位爷都在喝茶呢,就等您了。”
“呵呵呵,潘爷有心了。”
。。。
一路行去,只见楼阁廊台,假山池塘,湖光水色,花草林木,无不讲究到了极致,处处透着心思,那是费了无数能工巧匠几年辛苦建成的园林奇观。
“晓峰,前面那间水榭,就是潘老爷平日会客的场所了,他为人爽快,朋友那是极多的。”
听得脚步声响,亭子间内已经走出了一位儒服老者。
“啊呀,周老弟,你可是来晚了!”
“梁公,多日不见!”
“这位气度不凡的小哥,想必就是老弟你屡屡提起的周晓峰周大少爷吧。果然,果然英气逼人!”
“梁先生,晚辈有礼了!”
周晓峰朝对方拱了拱手,那份卓然超群的风采令对方又是一阵啧啧夸赞。
出门访客之前,周晓峰也是做过功课的。
这位梁廷柟梁章冉先生乃是当世大儒,有个别号叫藤花亭主人,他精研史学,兼擅诗文戏曲,但科场失意,三十多岁才考中副榜贡生,曾任澄海县教谕,广州越华、粤秀书院监院,学海堂学长,粤海关志总纂,广东海防书局总纂等文职。一生著作三四十种,数百卷可谓是著作等身了。
梁老算得上是睁眼看世界的人物,他写出了《粤海关志》、《耶稣教难入中国说》、《英伦偶说》、《粤道贡国说》、《合众国说》等著作,详细记述了广东海关沿革、中外通商历史情形,为时人了解海外各国打开了一扇窗户。
他在著述中指出西方国家的长处,旨在正告国人:不能再沉迷在“天邦上国”的酣梦中,应当正视现实,迅速采取对策抵御外侮。
时人评价梁廷柟先生“堪与放翁(陆游)抗衡”。
与这位谦谦老者交谈不过片刻,便令人有如沐春风之感,果然是位博学鸿儒。
“晓峰,来,我带你进去引见各位贤达,同辈。”
“梁老先请!”
进得屋内,早已有十余人就坐,梁老夫子拉着周晓峰,一一为他介绍。
“这位是陈澧陈兰浦,人称东塾先生,他教书数十载,桃李满天下啊。”
陈先生是海山仙馆的常客,他在《荔湾话别图序》一文中曾生动地描述到:“晨出永清门,乘紫洞艇,抵荔枝湾,泊海山仙馆,入门,步长廊,坐池上之堂。”
这‘池上之堂’,就是这座水榭了。
陈澧是一位学问家,文理兼通的“四俊”之一。陈澧先生博学多才,对天文、地理、历史、数学、诗文、乐律、文字学、书法均有造诣,与卢同柏、桂文耀、杨荣绪一起誉为广东学界“四俊”
他无意仕途,醉心学问,除了一度赴京赶考之外,一生从没有离开过广东甚至是广州半步,潜心治学,可谓是除了文章,别无踪迹。
“见过陈先生!”
“小老弟多礼了。”
“这一位是我南海的奇人邹伯奇,他刚刚制造了一台照相机,在博物一道上,举世难出其右者。”
“梁老谬赞了!”
。。。。。。
“这位小老弟是黄秉常小黄老板,他家数代经商,自己却常年游历泰西各国,上个月才从花旗国回来,很有见识,你们多亲近亲近。”
黄秉常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虽然也和周晓峰一样顶着一条猪尾巴,从他的气质上,周晓峰却能感觉到一种同类的气息。
四目相交,仿佛能溅起火花,那是男人之间惺惺惜惺惺的认同感。
在座这十几个人,不是有名的学者,就是商场上的行首,要不也是各界后起之秀。
这是广东一地的缙绅名流在此聚会了,真是高朋满座啊,周晓峰暗暗感叹。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这位潘老爷,不简单呐!”
。。。。。。
下节预告:许你一场富贵
******
两天收藏涨了近百枚,倒也不算少了,二流也免了群里跳钢管舞。临近周末,兄弟们是赶着要交公粮么?嘿嘿!
。。。有收藏过《残寇》的兄弟表示腰不酸了,腿不疼了,一夜辛苦,自家兄弟依旧坚*挺,精神焕发,连老婆对他的昵称都改成了——‘晨博’,这是真的。
要不,试试?
推荐一位新弟兄的大作,链接在下面。
第六十一章 许你一场富贵 上()
更新时间:2012…12…17
昨天写作软件出了问题无法保存,结果二流傻傻的码字两章,到晚上更新的时候才发现半天辛苦付之流水。因为赶着上医院陪护,没时间补上了,只好向领导请假一天。
实在对不起了!
******
“静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
一首太祖少年时代做的‘咏蛙’信手拈来,虽然还带着几分稚气,时令也稍显不合,却是语句通顺,霸气侧漏。对于一个‘刚刚归国’的海外游子来说,这已是实属不易了。
“这后生仔好大的口气。”
众人都是经常座谈会饮,吟诗作对的,少不了文人雅士相互间品评诗词书画,听得多看得多,眼界也不会低了。尤其有梁老、陈夫子等人在,一眼就能看出这首诗中那股豪迈之气,不由令他们啧啧称奇,纷纷赞赏不已。
“周兄果然大才,不知道能不能再来一首,让小弟我再开开眼界。”
起哄!
这黄秉常年少成名,也是心高气傲之辈,被人抢了风头,这意气之争,那是在所难免了。湘人与粤人素不相能,周家作为外来户,与本地大户向来不太来往的。只是最近表现的比较活跃,而这位周大少爷也是异军突起,尚不为大家所知。
他一个生长在海外的‘香蕉人’,能晓得什么格律对仗,又能做得啥子诗词,莫不是有人背后操刀,帮他出来混个名声?
黄秉常倒也并无多少恶意,到底还是少年心性,忍不住要争个高下而已。
“也罢,那晚辈就再现回丑,还望各位大人先生们不要见笑。”
“要说背诗,那还难不倒我。”
周晓峰暗笑,说起来,后世的应试教育虽然培养不了什么创造性人才,填鸭式训练却也能培养出一大批考试高手。他当年高考全省第五,全市第一的成绩那也不是随便得来的。眼下光是记忆中那位伟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