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残寇-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脚下几十个人又是骡马又是大树的,这么大动静早已经引起了山中居民的注意。

    “啊呀,好大一棵柏树!”

    “这是。。。。谁家死了人在外面了?”

    “快去告诉太公,有人进山认祖归宗来啦!”

    上年纪的人看到这个场面,自然知道是什么情况,忙叫人通知家里。

    山静人声远,十几里山路,其实直线距离不过几里而已,看到半山腰上能见着的人渐渐多了,周晓峰转头吩咐道:

    “奏乐!”

    侍卫们组成的乐队吹打起来,唢呐牛皮鼓与铜锣声震动山林。

    这是哀乐,报丧的鼓乐!

    凤林公已逝,草木同悲,万古悠悠。

    就让我继承他的血脉,继承他的遗志,就像肩上的这课翠柏一样,让家族繁盛下去吧。

    “周氏二十八代,凤林公房下嫡支长孙周武,认祖归宗!”

    周晓峰响亮的喊声如同虎吼,中气十足,盖过了鼓乐声。声传数里,在山谷间回荡,令路边的野物都纷纷走避。

    “不肖子孙周武万里来归,祭拜列祖列宗!”

    一遍又一遍,他边走边喊,沿着山间路步步往上。

    “周氏二十八代,凤林公房下嫡支长孙周武,认祖归宗!”

    “。。。。。”

    身负重物,他竟然还喊得出来,由不得人不悚然动容。

    “凤林公?”

    一位颤巍巍的老者拄着拐杖走到了山口,眼望山下的队伍,听着念叨了无数遍的名字,老泪纵横。

    “我的哥哥也,四十年了,四十年了呀!年年盼,日日盼。。。。。。终于等来了你的信,等得我好苦啊!”

    。。。。。

    “不肖子孙周武万里来归,祭拜列祖列宗!”

    *****

    早前埋下的一条线索即将启动,见第二章。

    下节预告:挖祖坟

    品书位置不算太好,求兄弟们大力支持,要不下一步的风云榜难上了。

    二流多谢大家了! 

第一百一十八章 挖祖坟() 
更新时间:2013…01…24

    。。。。。

    这位老者,正是周义成的老爹,凤林公嫡亲的弟弟,周家‘暂任’了几十年的家主周文山,说起来,他正是周晓峰隔了八代的嫡亲老祖宗。

    看着那棵代表着周家子孙回归的大柏树,周文山热泪盈眶。

    “长房终于有后了!”

    。。。。。

    数十人的队伍上山,渐渐抵近了山口,右侧正是通往柏树坡的道路。

    双方在路口相见,从为首老人那似曾相识的容貌,让周晓峰恍若见到了自己的亲爷爷,连忙放下大树,轰然拜下:

    “不肖子孙周武见过二叔公!”

    周晓峰现在也只得代表朱俊那一支向自己的亲祖宗行大礼了,否则家谱上各支男女写的清楚明白,他无法解释自己的由来。

    文山公细细打量面前这人,真像五儿义成所说的那样,简直就是元祖复生,比画像还真,和家庙里那尊神像从祭台上走了下来一般,只是少了一身装束罢了。

    这样的人物,即便是在茫茫人海中,也如同鹤立鸡群,万中无一,一眼就能辨认出来。

    相似的样貌,一样高大出众的身材,还有那与众不同的气度,一看就是自家子孙。

    “确实是吾周家人啊!”

    周文山心下已经暗暗认下了这位大哥的嫡子长孙,那种骨肉相连,血脉相亲的玄妙感觉,不是一家人绝对感觉不到。

    “你的来历过往,义成已经来信告知与我,既然是我大哥嫡亲长孙,你应该知道规矩,且自便吧。”

    “侄孙遵命!”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虽然**不离十这是自家人没错,但是外流子孙归宗,该守的规矩那是不能违背的,那一套规矩面前,假冒的外人只能败退。

    。。。。。

    九龙峰下九龙池畔四周山丘为谷,东南面圜丘上百亩,东南方向最上方乃是始祖开远公墓葬。

    周晓峰扛起柏树,一路攀登上去。

    “后生,走过头了!”

    有周家长辈在后面大声喊话提醒他。

    按照祖礼,他作为二十八代孙,植树应在山腰位置,顶多是嫡子长孙位置靠中间而已。他周晓峰扛树直上山巅,说起来,确实违祖制了。

    “我走没有走过,二叔公明白,这是祖训!”

    “祖训?”

    “祖训?”

    “哪里有这样的祖训?没听说过啊。”

    “。。。。。”

    周文山自从接到周义成六月里发来的家信,心里早已有所准备,他颔首点头道:

    “确实是如此,这是祖训,大家不得喧哗!”

    。。。。。

    “这一天,终于要来了吗?”

    老人虽然知道些前朝掌故,但四百多年前的遗训,今日竟然真的要实行,他还是忍不住内心的悸动。

    “我周氏几百年的平静,终于要被打破了吗?”

    自从安居于大熊山中,周家历代以诗画修身,耕读持家祖训传世,族人鲜有问世事者。然而每一代周氏族长和族老都会代代相传元祖湘王及始祖开远公遗训:“吾后世子孙有志于匡扶社稷,德才兼备者,可继承吾衣钵,申大义于天下。”

    这大熊山中早在永历年间就建有一座景元阁为宗祠,为的就是纪念湘王。景元阁内又有一座太晖观,供历代族老修行。

    太晖观内还有一处至为秘密的紫虚宫,内供太祖洪武皇帝、湘王朱柏、太妃周氏及始祖开远公等列祖列宗灵位,非六族族长与周家族老不得入内。

    从这番布置的用心,便可知周家并不甘心于彻底的隐世不问世事,只是条件不具备罢了。

    始祖开远公以诗画修身,耕读持家教导后人,修桥铺路,行善积德,当地称为贤人。周家数十代人行善积德,开枝散叶,交结亲族十六*大姓,好友知交遍布黔桂湘粤,经商为官者不知凡几。

    维持这几百年的庞大根基,为的又是那般?

    。。。。。

    其实朱家人的血脉里,流淌的始终是不安分的血液。

    康熙年间,周氏有族人出山襄助朱六非起事,之后又有朱一贵起义;乾隆年间,发动湘、黔苗民起义;嘉庆间,凤林公参与蔡牵起事;道光时,更有赵金龙、兰正樽、曾如炷、杨大鹏、王宗献、雷再浩、李沅发等人相继起义湖南,贵州,背后都有着周家人的影子。

    历次反清起义,都有周氏一族的大力支持,周氏亲族二百余年来死难于反清者数以千计,然而始终不改初衷!

    数百年成败,不过是为了恢复大明汉家江山。

    “这一次,我周氏一族看来要彻底出世了。”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

    “帝王将相宁有种乎?!”

    “他燕王子孙可以继承帝位,我湘王子孙难道就不可以开创新朝吗?”

    “。。。。。”

    一时间,周文山思绪万千。

    周晓峰将柏树扛到开远公墓前,放倒在地上,接过侍卫们递过来的祭品,一件一件恭恭敬敬摆放在供桌上。

    看着年轻时曾经与父祖同来祭拜过好多次的祖宗墓碑,心中感受又自不同。想到自己在这世上孤苦无依,这里埋葬的都是和自己血脉相连的至亲,不由得拜倒恸哭道:

    “不肖子孙朱武草字晓峰泣告列祖列宗于地下。。。。。四十年前先祖父讳文号凤林公、先考讳义号镇陶公流落南洋,嫡支四十余年未通音讯。。。。。今日万里归来,特此禀告。。。。。武奉祖宗遗命,归谱系,起衣冠,重塑宗庙。。。。”

    “。。。。拿锄头来!”

    周晓峰说完,哭完,又磕了几个头,起身向身后的侍卫要过了一把锄头,挥起就要挖墓。

    “你个畜生,好胆竟敢挖祖坟?!”

    “快快住手!”

    “打死这个兔崽子!”

    。。。。。

    “住口!。。。。。。让他挖!”

    文山公想起了什么,也不阻止,反倒是拦住了群情激奋的众人。

    “那套东西,莫非真的就在这里了?”

    “好叫各位长辈兄弟知道,周武是奉凤林公遗命,按祖训起出祖宗遗物,周氏族人任何人不得阻拦!”

    “周氏除嫡支子孙其余无关人等通通退下!”

    族长下了严令,围观的人只得返回山丘下,现场只留下了周文山、周义成等十几名嫡系子孙及族老,周晓峰带来的侍卫们则受命远远地警戒在山坡下。

    周晓峰奋起铁锄,一锄头一锄头地挖下去,直至将坟包挖开。光秃秃竖立的墓碑搬开后,下面空无一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