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着书页逐字逐句的在心中翻译了起来。在反反复复的读了好几遍后,仇天行知晓了其中的意思,然后将纸条点火烧掉了。
就在这一个个竹管之中,仇天行始终了解了外界的动态。
这段时间是难得的空闲时间,仇天行反复考虑着是不是自己做人太失败,还是实在不适合当领导者。自己对孙治可谓是有再造之恩的,他可是自己一手带出来的,是从张家村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有着过命的交情的。可为何在外放建立根据地后,便失去了控制?哪怕自己建立军校,强制军官受训轮换,也不能打消他自立的念头。
果然是人心最难测,隔了一层肚皮后,你永远无法猜测对方心里想的是什么,也很难知晓对方说的话是真是假。许多人不到最后都无法分辨忠奸善恶,甚至有人甚至死了也无法分辨他到底是忠善,还是奸恶。数百年后,大忠变大奸,大恶变大善,还屡屡被人翻案。
对于如何猜测人心,仇天行实在没有办法,只能试图用制度来控制人心。在闲暇之余,仇天行还读了几本史书,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仇天行试图从史书中找寻保安团的出路。虽然孙治限制仇天行的出行,但对他的一些生活上的需求还是很满足的,几本书自然不在限制之中。
周朝分封天下享国八百年,而始皇一统天下后却再无三百年王朝。
在反复的思考中,仇天行也拿出保安团对比,心中收获良多。
或许保安团也可以走走周朝的路子。大统一的国家是可以维持表面的统一和平,可是背地里却充斥着无数的阴谋背叛。那些野心家前路已封,只能不断地在内部捣鼓着,试图颠覆天下谋得自立。而若是放出诸侯之位,他们还能否奉天子以讨不臣?
这时仇天行想道,若是保安团分封诸营,那些独立出去的诸侯们是对团部忠心耿耿,一致对外,还是借机篡位,取代中央?不过,这一切就要靠时间来证明了。
其实分封天下也有很大的好处,只要控制好诸侯国之间彼此的内战就可以了。在古代的大统一国家中,因为信息交流不便,军队派遣困难。离京城越远,掌控能力便越弱。边疆的一次次动乱甚至就可以将一个庞大的帝国拖至毁灭。派兵千里耗资巨万,动员十万大军一次远程数千里就可以耗尽国库数年积攒。这种动员能力相比于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们动不动就起兵数十万厮杀数年,简直无法相提并论。
虽然春秋战国时的诸侯大军许多都是军民一体的半职业军人,但就是如此也极其惊人了。几百万的人口就敢暴兵几十万,甚至还能达到百万,这让人口上亿的大明朝情何以堪?如果前明能有两千年前的诸侯国的动员能力,那也不会与鞑子和农民起义军战到最后却无兵可派了。
一个国家国土范围越小,统治就越严密,官吏数量也越少,动员能力也越强。在这个经济上还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不需要大范围的跨地域合作的时代中,小国模式在行政上是很能节约成本,而且是高效率的。只是在对抗外敌的抗击打能力稍弱,需要同盟国之间的互助。
不过最主要的是,如今保安团分崩离析在即。仇天行自认为自己已经没有能力再将派遣出去的部队收归回来了。即使强行收回,不说如今团部势弱可能还拼不过,就是侥幸拼的过,可拼的你死我活后最大的可能却是平白便宜了鞑子,消耗了抗鞑的力量,那还不如不拼呢!既然猛虎当不成了,那么便当群狼吧!一只猛虎可并不一定打得过一群饿狼。
日后若是抗鞑胜利了,中原自然是团部的,那么边疆还得靠各营继续开拓呢。在仇天行普及了世界知识下,保安团的同志们可是很有世界观的,他们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可是很有进取精神的。
此时,仇天行暗暗下定决心,只要团部有再起之时,自己就实行群狼战术。将外放出去的营部变成同盟军,一同为民族的复兴而战!
第79章 第一次抗清高峰()
得到了仇天行的许诺,孙治带着巨大的兴奋离开了。离开时孙治的脑子里晕乎乎的,只想早点回去和马麟好好商议一番,看看这事成不成,二营在其中能获得怎样的利益。只是有一点仇天行没提,孙治也没想到。那就是若是此时开始分封,若是日后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后,留在国内的封地如何处理?零零散散遍布全国的封地便如烂疮一样让总部难以容忍的。
这个问题仇天行也不愿多想,此时抗鞑大业已经跌落谷底,情况已经朝不保夕,日后的时候日后再说吧,大不了就赎买。
数日后,一场大雪飘洒下来,留在城外的一营和四营队伍再也呆不下去了。一来是天寒地冻造成伤病员增多,二来辖区反动势力猖獗,营部已经快要弹压不住了。发动势力愈演愈烈,已经和鞑子官府联合起来,快要形成尾大不掉的地步了。
被仇天行说服后,孙治对总部变得开始稍微恭敬起来。不仅放宽了对总部和仇天行的监视,而且还将收拢过来的数千总部残兵都还了过来。只是这些兵马大多驻扎在外,城内只有一千总部兵马。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入冬了,按理说人们应该躲在屋子里,享受着一年来的劳动成果,品尝着汗水浇灌的收获。只是如今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无一日太平,无一日不战。
虽然仇天行身在信阳这个囚笼里,但依旧通过信息科传递的消息关心着天下大事。
十月十四日,东昌府的丁维岳率领义军数万攻打漕运重镇张秋,攻之不克,又转进寿张县,攻克。同日,杨云山率义军打下堂邑县,逼近大运河。临清总兵宜永贵会同梅勒章京秃江带领兵马紧急进剿,山东一地大为震动。之前已经有裴守政、刘丝桐起义,蔡乃憨、周桂轩、崔三棱等起义,一次次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对鞑子造成了很大的打击。
山东自古都是豪杰啸聚之地,起义不断。隋朝时有王薄,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拉开了大隋灭亡的序幕。唐朝有王仙芝和黄巢起义,尤其是黄巢的草军,纵横天下十年,毁灭了唐朝的最后生机,二十多年后,原部将朱温立梁代唐。宋朝也有梁山泊,啸聚水泊,不服教管。南宋茅子元创立的佛教分支白莲宗教,在元末时期领导了抗击蒙古鞑子的斗争。而自原教众朱元璋自立出去建立明朝后,白莲教就与明朝势不两立了,而山东就是白莲教屡屡兴兵之地。前有唐赛儿,后有徐鸿儒,前仆后继,起义不断。
当得知山东义军起兵时,仇天行十分高兴。虽然他很想领军呼应,可是在大权旁落,实力不足下,只能扼腕叹息。
结果仅仅十日后,即二十四日丁维岳的后方陈家楼被攻克,其父母、兄嫂、妻妾等人都被清兵掠去。
又过了十日,即十二月四日,丁维岳、周魁轩、张尧中等率骑兵四百、步兵千余攻克阳谷县,杀清委知县。同月十六日,清将沙儿胡达领满汉兵由向导带路,向聚集在郓城县王家海子的义军突然发动攻击。
义军猝不及防,首领丁维岳、张尧中阵亡,周魁轩负伤逃走,起义失败。
原本大为振奋的仇天行心里一片黯然。天下起义此起彼伏,声势浩荡者拥兵数十万,可最后依旧逃不了败亡的下场。相比于这些前仆后继的起义大军,保安团实乃是沧海之一粟。没有这些起义者的前仆后继,保安团就会承担鞑子的全部压力,到时候铁定和那些失败者一样的下场。
真是时不我待啊!恐怕那些义军还未灭亡,保安团就会落个消亡的下场了。仇天行心中无比焦急,迫切的希望重返应山,领导保安团的抗鞑大业。只是如今虽然孙治与总部关系缓解了,但总部却还在他掌控下,不能离开信阳。一营和四营因为汉奸反动派的牵制已经没有余力介入总部与二营之争了。
时间就这样一点一点的过去了,慢慢的进入崇祯二十一年一月了。
一个惊雷般的消息传递在神州大地上,让所有坚定抗鞑大业的人无不欢欣鼓舞,而那些鞑子汉奸们却瑟瑟发抖,恐惧无比。
1648年正月,即永历二年,顺治五年。江西提督金声桓、副将王得仁擒杀江西巡抚章于天、清江西巡按董学成和布政使迟变龙,率部反清归明。四月十五日,李成栋在广州发动兵变,剪辫改装,用永历年号发布告示,宣布反清归明,总督佟养甲仓皇失措,被迫剪辫,违心地附和反正。广东和广西梧州等地被纳入南明的版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