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在耿继茂的部队攻城疲惫之后,金砺拿出了自己全部的精锐,开始了第二轮的进攻。
相比于仙都山西侧的永康这里攻城的激烈,仙都山东侧的台州府却平静了许多。
因为金华府被敌人偷袭,得知这消息之后的台州府三二纵队立刻开始了整军备战。以前的三二纵队上次扩军时整支部队被划为了九二纵队,这支新的三二纵队是由一支大队扩编成的,纵队长名叫邓成义。邓成义这名字乃是后来他自己取得,是在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中择取二字。
因为是从大队长位置提拔上来的,尤其是越过一些老牌的纵队长一下子成为第二纵队的纵队长,邓成义的压力很大,当然进取心也很强。他不像范忠保那样得过且过,而是想要用战功证明自己,用战功巩固自己的纵队长宝座。得到敌人可能出兵台州府的情报后,邓成义亲自带着两个大队兵力赶往了台州府南边的黄岩县。黄岩县地处苍山之东,从温州府去台州府则必须经过黄岩县。原本黄岩县就有了一个大队,如今增加两个大队,再加上黄岩县的民兵丁壮,足足有上万人马。邓成义认为自己率万余之众守城一定能牢牢地守住黄岩县的。
只是当邓成义赶到了黄岩县后却连一个敌人都没发现。邓成义不知道的是,虽然鲁王亲帅三万大军北上台州府,但是这三万大军才刚刚离开温州府城。虽然鲁王与金砺部制定好了一同出战的时间,但是鲁王部下拖拖拉拉以至于晚了数天。
此次出征,鲁王所部精锐尽出,张名振、张煌言、刘世勋、阮进、张明扬等大将一同出征。唯有大学生张肯堂留守温州府城,替鲁王看家。
三万大军排成一条长龙浩浩荡荡的向着台州府杀将而去。三日后鲁王大军与三二纵队的侦察兵在黄岩县宁溪镇相遇,台州府也陷入了战乱之中。
第343章 三年战争(十三)()
保安团的西线部队已经和吴三桂的军队交手,而浙南的部队也与金砺、耿继茂、鲁王朱以海等人打的如火如荼。可以说这两条战线就牵制了保安团过半的军力了。而且为了防止朱成功率海军袭扰浙东,张承武不得不留下大量军力驻扎在沿海台州、宁波、绍兴、嘉兴等府县,这样用于抵御鲁王、金砺、耿继茂等人军队的兵力就紧张多了。而受到南方变故的影响,原本已经偃旗息鼓的还乡团又大肆的活跃了起来,这又牵制了张承武的兵力。于是,浙南的战局也陷入了对峙之中。
这两场战役震动了江南,震动了天下,余波还向更远的地方散去。
作为南方实力仅次于保安团的大西军余部,是不会放弃这样好的局势的。
川南宁远府,二十万大军云集此地,几乎将大地都遮住了一般。受到刘文秀战死的影响,孙可望和李定国暂时的联合起来。此时孙可望已经自称为秦王,李定国自称为晋王,而战死的刘文秀被追封为蜀王。
这次大战,江南地区大半势力都牵扯进去。湘北赣北的吴三桂兵力调往江南省边界,新顺也正调兵遣将,似乎有顺江南下的打算,而广西的永历势力一向不为大西军所重视。所以大西军已经腾出手来了,没有了外面的羁绊,大西军可以全部投入到四川战役之中。
对于四川,孙可望有着极大的野心。如今大西军的势力已经囊括了云南、贵州以及部分的广西和湖南。若是在拿下四川,整个大西南将落入大西军之手,大西军甚至有了立国的本钱了。
不过在心中,孙可望还有一个最大的对手。他不是保安团的团长仇天行,而是暂处一个阵营的李定国。
李定国骁勇善战威望极高,一直为孙可望所忌惮。之前刘文秀向李定国靠拢,两个阵营彼此之间处于平衡,还算相安无事。但是刘文秀兵败身亡,这样的平衡被打破了。
虽然孙可望想要发起大西军内部的统一战争,可是谋士建议他还是先一致对外,然后在内。毕竟如今的局势太好了,团匪因为行事嚣张已经引起了共怒。讨伐保安团就是符合人心,就是占据大义,就是顺应大势的。
这样的机会一旦错过,若是保安团度过这一劫,腾出手来后,那么大西军将陷入被动之中了。在团匪总部与叶苏部的包抄之中,大西军的发展将举步维艰。
不仅仅是孙可望,李定国也意识到了这个事情,所以双方暂时携起手来了。
如今李定国的地盘在湘南和桂北,这次为了联合作战,李定国亲帅八万大军前来川南,与孙可望的十二万军队合成二十万。当然这二十万大军中战兵不足十万,过半都是辅兵和民夫,但是相比于叶苏部也是十分骇人了。
入川几年来,叶苏大半时间都在征战之中。虽然向四川迁徙了许多人口,但是因为时间短暂,这些人口繁衍的并不多。许多新增人口还是几岁的小孩子,等到他们成为合格的兵源至少还需要十年才行。
当初和刘文秀联手攻打鞑子时,叶苏偷袭刘文秀部,并一举消灭刘文秀统帅的大西军一部。当时这样的战果是辉煌的,至此大西军再也无力和叶苏争夺四川,残余部队龟缩在南边的宁远府,就算孙可望派兵进入四川也是如此。
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叶苏拼命的扩充实力,可是陷于张献忠、摇黄十三家、明军以及鞑子的四方屠戮,四川人口已经降到了谷底。纵然叶苏将湖北之民迁入四川,苦心经营数年,如今人口也不过六十万而已,麾下军队不足八万。
因为人口太少,叶苏已经放弃了川南的叙州府、雅州府的汉源县、清溪县、嘉定府的峨边、犍为等县。将民众和军力收缩在成都到重庆一带。
对于叶苏放弃的地盘,大西军也未有接受。因为没有人口的地盘就是鸡肋,它不会有任何的产出,只会白白的不断向其中填耗着军力和军资。
当叶苏得知总部与南方豪雄大打出手时,心中就有了不好的预感。别看似乎总部在物资上无法接济六营,但是总部的威望却无时无刻不在保护着六营。面对保安团强大的势力,新顺所部不愿与六营为敌,大西军也未正式对六营宣战,而是小部队的不断摩擦。而摄于保安团的强大影响力,叶苏治内的一些小势力也听从六营的命令,山中的少民也很是听话,少有袭扰之事。
可是现在变了,一旦总部大战一起,那么这些原本俯首帖耳的势力便不会再那么乖乖听话了。而大西军原本双方就如贼寇一般,肯定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的。内忧外患,六营的日子不好过了。
叶苏陷入了忧愁之中,而当南边川南宁远府大西军数十万大军誓师北上的消息传来时,叶苏急的头发都白了不少。
这一刻,叶苏的心情几乎是绝望了。他要对治下数十万百姓的安危负责,他要对自己麾下八万将士们负责。此时,他的压力是极大的。甚至,叶苏心中有了动摇。
而叶苏的动摇又极大的影响了六营的士气,将领们惶恐不安,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而士卒们更是谣言四起,到处穿着营长要举军投降了,士气更是低到了极点。
这时,焦急难耐的六营训导官汪华康找到了叶苏。之前六营训导官唐成斌阵亡了,叶苏兼任了训导官一段时间。不过营长的职务本就繁忙,实在顾及不上训导官的工作了。于是他将自己的亲信汪华康由纵队长提拔到了训导官的职位。当然,这种事情叶苏可以独自完成,顶多向总部报备一下罢了。
因为叶苏的动摇关系到了六营的生死存亡,对叶苏忠心耿耿的汪华康只得站了出来。
第344章 三年战争(十四)()
“营长,如今六营数万将士,数十万部众可都在看着你啊!你可不能这样消沉下去了!”
见到叶苏,汪华康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
看着汪华康这名对自己忠心耿耿的手下,叶苏摇了摇头,然后说道。
“华康,这次不是我意志消沉,而是真的扛不住了啊!敌人太强大了,我们恐怕挡不住了。”
“营长!您怎么这么说!自从团长建立保安团以来,虽然我团也曾屡败屡战,但是何曾有过放弃?何曾有过未战先怯?最后团长还不是建立了如今的伟业?既然团长如此,营长您更是要秉承团长的意志,带领我们和敌人血战到底!”见到叶苏如此一说,汪华康有些急了,连忙说道。
叶苏被汪华康的话逗笑了,他对汪华康说道:“呵呵,华康,几日不见,你这训导官的水平渐长啊!大话不断,口号不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