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誓死不降-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鞑子跑了,鞑子跑了!”

    “鞑子跑了,鞑子跑了!”

    陈晨也醒悟了过来,赶忙发布了追击的命令。

    追击的部队是前几排以老丁为主的大队,至于后面新丁占据多数的大队暂时留在原地不动,他们已经被爆炸震慑了心神,暂时也失去了作战能力。

    最后此战的战果也是斐然的,阵斩六百,俘敌两千余,参将只能带着不到三百人的队伍逃回府城去了。

    这一战也震慑了颍上县的百姓。当爆炸响起时,县城中的人们也听见了。那巨大的声音让每个人都是畏惧不已,得知最终乃是一营胜利后,颍上县的百姓纷纷一改先前的态度,转而对一营大力支持起来,纷纷踊跃参团。在他们心中,拥有这种威力巨大的武器的一营,战斗力绝对是强大无比的。

    借着这股东风,陈晨带着部队继续向着府城而去。因为参将的逃回,府城阜阳开始人心惶惶起来。

    万余大军,还有威力惊人的武器,这股匪众势大难当。在反复对比了几次后,府城的官员们觉得府城难以守卫了,纷纷弃城而去。北方教匪和榆园军闹得越来越大,南边也开始闹腾了,这颍州府真的危险了。而且除去了派出去的三千绿营兵外,府城还剩下不到一千的人马。就是想守城也没有力量了。

    在这些官吏携带家属纷纷逃离后,陈晨率着大军挟着大胜的气势,将府城阜阳也揽入怀中。

    阜阳一下,整个颍州府再也没有抵抗力量了,于是为了追求更快速度的和二营会师,陈晨开始了分兵。

    太和县、蒙城县,然后就是亳州县,连续被一营拿下。

    攻占全府后,陈晨继续扩军,以五千老丁为骨干,一举将兵力扩张到了四万。只是这军队扩充容易,但战斗力却不增反降。为了这次扩军,陈晨将原先保持完整编制的一个大队也打散了,直接扩充成了一个纵队。没有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这个纵队的战斗能力还比不上原先的那个大队。好在这一路的攻城拔寨,一营缴获颇丰,扩军的粮食足够,只是武器尚缺。

    将第一大队扩编为第一纵队,原先的大队长王大有自然成了新任的纵队长了。陈晨便将第一纵队驻扎在府城阜阳,嘱咐王大有严格训练军队后,便亲帅着大军来到亳州县。

    亳州在三百年前可是极为有名,公元1355年,白莲教的刘福通拥韩林儿在亳州称帝,建韩宋政权,以亳州为都城抵抗蒙元的百万大军。那时亳州就是天下反元势力的中心。

    时光流转,三百年过去了,异族再次入侵,神州几有沦陷之势,这正是华夏大好男儿誓死抗鞑捍卫国土之时。

    得到了亳州后,一营的势力便和二营连在了一起了。前不久,二营拿下了归德府城商丘,控制了归德府全境。

    这样一营和二营便可以联合起来,势力瞬间扩充一倍不止。而陈晨头疼的武器问题二营也可以解决一部分了。

    一营和二营的会师极大的振奋了四周抗鞑势力,让抗鞑斗争越来越激烈起来。

第189章 各方云动() 
因为山西久战未平,而多尔衮又身为鞑子的摄政王,不能离京太久。于是,在留下和硕英亲王阿济格统领大军后,多尔衮便返回了京师。

    今日,多尔衮的桌上有三份奏折,都是说着同一件事。

    “团匪大举入侵,臣请朝廷派遣大军剿之。”

    这三份奏折的书写人分别为直隶山东河南三省总督张存仁、陕西三边总督孟乔芳、江南江西总督马国柱。

    看完奏折后,多尔衮沉默许久。去年自己便从湖广总督罗绣锦的奏折中得知,湖广德安府出现了一个名叫保安团的反贼,不过被三顺王中的孔有德和尚可喜联手剿灭了。当时这个奏折自己看也就看过了,没留下多深的印象。反而是在山西时,保安团这个再次出现的名字勾起了自己的回忆。

    只是没想到还没到一年,这个保安团的反贼竟然发展壮大如斯!

    “山西、陕西、山东、河南、江南。”多尔衮一个接着一个的默念着。

    “竟然有五个省了!”多尔衮惊诧的说道。

    四川因为分属残明鞑子和农民军等多方势力,所以叶苏入川扛起保安团六营的大旗,鞑子方面不太清楚,否则多尔衮就念叨的不是五省而是六省了。

    这保安团是从哪里冒出来的?首领又是何方人物?

    想到这里,多尔衮招来了亲信,吩咐道。

    “去查查这个保安团的一切情报,查到后速速禀报。”

    多尔衮心中有些隐隐不安,他觉得这个保安团发展速度太快了,而且都还在朝廷的腹心之地,危害极大。

    前方残明未平,后方姜瓖又反,中间还有这保安团在闹事,这朝廷的天下真不太平啊!

    虽然多尔衮明知这一切都是剃发易服令造成的,若没有这剃发易服令,这天下说不定早就平定了。但是,多尔衮却不后悔。利用剃发易服令可以将对朝廷不满的反贼都逼出来,趁着如今朝廷大军气势如虹战力强劲,可以一举将所有反贼统统绞杀干净。虽然开始时候困难些,但是这却是一劳永逸的事情。

    以往王朝都是开国时名将迭出,士卒战力精锐,朝廷上下气势如虹。可随着时间的流逝,名将凋零,锐士老矣,朝廷机构臃肿不堪,这时开国时隐藏下来的反贼便纷纷出世,搅乱这个天下。与其今后动乱还不如现在就用刀子杀出一个太平来。所以,多尔衮义无反顾的推行了剃发易服令,与之同时进行的还有圈地、占房、投充、逋逃。

    只是这一刻,以往自信无比的多尔衮仿佛冥冥之中有所感应一般,心中有着一丝不安。再加上还有一年余,小皇帝就要大婚亲政了,这让他也有着一丝焦虑。于是,心情烦躁的多尔衮便站起身来想要出去走走。只是一下子站的猛了,直感觉一阵头晕,赶紧又坐了下来。喘息了几口气后,方才平复下来,只是心中愈发焦闷起来。

    这一次,保安团再也不是局限于湖北河南交界之地的小武装了,它在天下也已经是响当当的了。不仅仅是鞑子这一方,连消息迟滞的残明那里也对保安团有所耳闻。

    得知北方战事愈演愈烈,鞑子大部兵力被牵扯到北方后。南边的残明那里蠢蠢欲动,想要派人联系保安团收编为己用。就在残明那里调兵遣将想要北上时,鞑子一方先下手为强,排除了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三人南下。

    如今三人不叫三顺王了,孔有德被鞑子任命为定南王,尚可喜被鞑子任命为平南王,耿仲明被鞑子任命为靖南王。

    如今三王南下,定南王孔有德出征广西,平南王尚可喜和靖南王耿仲明出征广东。一时间,残明败势连连,被打的措手不及,北伐之事再未提及。

    耿仲明南征途中被刑部奏论,其部下梅勒章京陈绍宗等人纵容部卒藏匿逃人。心怀恐惧之下,耿仲明于江西吉安自杀身亡。其子耿继茂率军继续南下,两路大军同为平南王尚可喜节制。

    华兴七年二月,尚可喜耿继茂两路大军抵达了广州,开始了围城。

    而定南王孔有德一路连战连捷,于华兴七年正月攻克了残明天子所在的桂林。永历逃亡梧州后又逃到南宁,而拥立永历帝的督师瞿式耜和张居正曾孙张同敞总督在桂林被抓,于关押十月后双双被杀。

    此时残明局势岌岌可危,大片领土丢失,帝国存亡危在旦夕。

    而同时,大西军余部的势力却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在攻下了贵州、云南后,原本的四将军自立为王。其中孙可望称平东王,李定国称安西王,刘文秀称抚南王,艾能奇称定北王。四将军统帅大西军余部在云南实行了恢复生产有利于民的政策,彝、白、壮、傣等各族人民纷纷参军,大西军扩大到二十余万人,而且还增加了新武装——象队。仅李定国部就有五万多人。生产也有了很大发展,当年就出现了大丰收,军民和平相处的景象。

    在对待残明上,大西军主要将领孙可望和李定国意见不合。孙可望想要自立,而李定国却想要拥立永历,奉残明为正朔。矛盾激烈时,李定国甚至不惜以死相争,最终赢得了大部的支持。只是内斗的种子就此种下,为今后孙可望叛逃降鞑埋下了伏笔。

    当保安团在北方搅动风云的消息传入云南时,安西王李定国正待在府中,看着前方送来的情报,李定国不禁拍腿大呼道。

    “这北方的保安团难不成和川中的保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