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红之日-第5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战斗的第一天,凶悍的122“正义”榴弹炮就把日军修筑的所有表面工事统统炸成木屑,由攻转守的日本关东军被炸得苦不堪言,在河西走廊这个地方,空间狭窄,对火力的发挥非常有利,日本海军一走,陆军马上被打成了土拨鼠。即便海军把九六舰战放到陆地机场上也无济于事,日本空军大量装备的轻型爆击机根本不敢低飞,因为人民军任何一个团级部队都有防空炮连,见缝插针的20mm厄利空高炮随时可能要了他们的命。而日本轰炸机那点载弹量也没什么高空轰炸可言,除非是炸城市这样的大目标。别看这么惨,已经不错了,有日本轰炸机的威胁,至少人民军不会动不动拖来一门列车炮。

    日本鬼子耀武扬威惯了,转眼间火力就比对方差,从心理到行为习惯上落差都很大,一时间适应不了。

    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东北军此时一心想着要回家,比什么思想动员都有效,面对漫山遍野高呼“回家”的东北军士兵,日军连败数阵,仅仅一周就丢掉了山海关外围的全部山头。但是没过多久,苦苦支撑的关东军终于稳住了阵脚。他们做了一件让东北军欲哭无泪的事情——挖洞。一边挖洞另一边拼命的掏洞,本来训练底子就不好的东北军面对这种极度依靠经验和个人作战技艺的地道战表现得非常业余,他们既不敢冲进地道与日军近身肉搏,也不知道把地道口填掉防止日军再度利用,无论张学良怎么跳脚骂娘,东北军还是一筹莫展。

    对此,名谦只是笑笑。本来也没对你抱什么希望。不管是球队还是部队,底蕴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底蕴的军队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关键的时候非掉链子不可。就像奥运会上的塞尔维亚女排,一夜暴起的暴发户最后还是倒在老牌劲旅脚下。

    在防守中,东北军那并不紧密的组织度还不会造成太大麻烦,而一旦转入进攻,在混乱的战场上,意志不坚定的士兵很容易乱跑搅乱本来就不熟悉的站位,最终酿成群死群伤的惨剧。恐惧中,人总是喜欢凑到一起寻求安全,而这恰恰是现代战争所绝对禁止的。

    与焦头烂额的东北军相比,金大顺那边的情况可要好得多,除了后勤补给比较困难,西路军团比东面的进攻条件可要好太多了。在大兴安岭西面,地形平坦,日军补给线必须翻越大兴安岭,这一带没有任何铁路,从张家口到克什克腾旗三百多公里的攻击线上全部要靠摩托化补给维持。本来,这片地区是内蒙古草原,山美水美的地方,可以征用骡马运输,减轻后勤补给压力,但事情坑就坑在张学良身上。

    在大清国那会儿,有一片草原叫做科尔沁草原,产生了一个科尔沁部落,还出了很多蒙古美女,其中包括孝庄皇太后。但到了近代,不少人开始打起了草原的主意,其中就有张作霖和张学良,老帅没文化可以理解,你少帅也没文化这就没办法了。在张大帅的授意下,科尔沁草原开始开垦种田,在草原种田,后果可想而知,不到几年,土壤统统沙化,到了张学良剿灭嘎达梅林之后,开垦加速,科尔沁大草原也就变成了科尔沁大沙漠。

    人民军倒霉就倒霉在这沙漠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万一车胎爆了连个修车的都没有。在关内行之有效的小推车运输、自行车运输、扁担运输、马车运输在这个地方统统完蛋,在华北平原上,就算村民们没有运输工具,好歹能给运输员做饭,而在科尔沁沙漠,做饭的人还要自己带过去!在这里,唯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用卡车!在这关键时刻,人民军工程兵部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在荒漠中用为数不多的机械化工具修建了一条双车道的水泥砂浆公路,让补给车队可以把最基本的后勤物资源源不断的送上前线。

    一开始,金大顺进展顺利,人民军统帅部根据进攻速度推断,到12月初,人民军将从大兴安岭进入东北,侧击日本关东军,完成收复东北的伟大战略目标。

    然而事情的发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1935年的第一场雪,比平常来的更早一些。

    措手不及的人民军补给线遭遇了重大困难,这不是简单的供给不畅,而是压根什么都送不上去,大雪将临时公路的路面变得湿滑,经过车辆碾压后,融化的雪水又把路面变得坑坑洼洼,通行速度从原来的40公里一下子下降到10公里,严重的地方全部被大雪覆盖,根本无法通车。如果要完成原本规定的运输量,人民军必须增加车辆和油料。而这些车辆和油料现在正在华北战场上支持着机动兵团对徐州一线日军的围攻,这些机械化装备一天没了卡车,那便是寸步难移,根本无法完成聚歼日军于徐州地区的任务。

    曾几何时,人民军嘲笑国民党军离开公路就无法战斗,现在这种窘境也轮到了人民军头上,越是现代化的部队作战能力越受后勤能力的制约。战至10底月,总参谋部终于意识到人民军不可能在三个战场同时击败对手,山西方面退回原出发阵地,由东北军继续在河西走廊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的啃骨头。大兴安岭方向不再使用重兵集团,而是以小规模精干部队进行攻击,重点放在徐州方面。

    自南次郎被赶下大海喝水之后,日军北线只能用崩溃形容。26、27两个师团被分割在人民军的汪洋大海之中,没过多久就渣都不剩,攻克黄骅的机动兵团极速南下,如入无人之境,三天不到就突破黄河,毫无悬念的将济南府收入囊中。原本派到敌后搞破坏的渗透部队趁机四处出击,很快就占领了大片地盘,等杉山元反应过来,人民军已经穿过了整个沂蒙山区,背靠大山,封闭了整个山东的出海口。

    日军这才发现,这就是当年他们攻打台儿庄的形势,只不过攻守形势相反了而已。走投无路的鬼子只能一边拼死防守,一边通过连云港这条脐带把残兵送回国内。

    人民军这边的目标很简单,把这18个师团的日本军队全部留在中国,日本这个国家一百年内没什么大指望。所谓战败的国家百年不振,指的就是死掉大批的年轻人,造成整个社会老无所依,幼无所养,整体崩盘的惨状。当年白起长平坑杀四十万赵军,赵国一蹶不振,再也没能恢复元气,这18个师团的日本人死光了,日本陆军一大半也就全部交代在这了,关东军就算是用脑袋顶,你又哪来那么多人头去扛上百万的人民军步兵。

    绝望的杉山元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归德方向是30个轻装师,蚌埠方向是10个轻装师,这两线几乎就牵扯了所有的兵力,北线又来了机动兵团,兵力差距以倍计算,就算皇国士兵再怎么能打,结局也不会有任何的改变。这不是简单的人海,而是人海加火海,如果说关东军还有点地形作掩护,那么他什么都没有。三线人民军就像三台巨大的压路机器,那条巨大的铁滚子,无情的碾碎一切抵抗。

    按说仗都打到这个份上了,和谈吧,争取体面停战。但是大本营不同意,因为劳动党的条件是日本退出整个中国,战败的结果也不过如此。杉山元几乎是以哀求的语气,要求载仁亲王看在日本未来的面子上允许他们撤退,就算是撤到东北也好啊。

    不行!

    载仁亲王不知道的是,在遥远的西部,有一个人也跟他一样的固执。

    就在黄骅海滩上,人民军目送最后一队日本兵离开的时候,西北的马家军也面临着生死抉择。这一切起源于一封来自陈赓的电报。

    陈赓认为,冬季将至,而马家军都是骑兵,机动性非常好,在西北荒漠上,以步兵为主的人民军与机动灵活的马家军作战,占不到便宜。最怕的是,如果冬天一到,马家军化整为零,避开人民军锋芒,选择游击战,那么他的第6军就算占领了一座空城也没有任何意义。

    面对这份告急文书,名谦简单的计算了一下后勤补给量,发现陈赓说的非常有道理,正准备请参谋部拟定一份反游击战计划,慢慢修铁路。李德胜走了进来,摇摇头——不需要!

    “马步芳有几条路?”

    “三条,”名谦边看地图边说。“上策,放弃兰州打游击。中策,前出决战拖延时间。下策,收缩兵力死守兰州。”

    李德胜点点头:“没错,上策,中策他都有可能获胜,但马步芳一定会选那条死路!”

    “为什么?”

    李德胜笑而不语,他只是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张照片。“这是青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