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吧!城里的事情做好之后,立即带人北上剑门,拿着我的手书,万俟卨如果不听指挥,立即砍了他。”
卫经接过秦桧的手书,诧异道:“相爷不跟卑职一起走?这如何让卑职跟夫人交代。”
秦桧嘴角翘了翘,“我不看最后的结果,走的哪会安心,隐隐和李茂对立了十几年,就看看这最后的胜负如何,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能逃出生天,那真的是他天命所归,我即便输,也输的心服口服毫无怨言。”
卫经不好接这个话茬,但是他对秦桧有很大的信心,几年来的谋划,布置,实情只有他和宋超最清楚,甚至最初几年还坑杀了一大批采矿的工人,就是怕走漏消息。
成都府城对信安军来说已经是天罗地网,只要信安军进去,就别想活着出来。
卫经带人押着货走山路,最后通过地道进入成都府城内暂且不提,李茂这边单独找来勾龙如渊和岳翻。
“勾龙如渊祖籍导江吧?在川蜀当地也是大族,有件事我一直很奇怪,秦桧是怎么迅速平定川蜀的?他虽然有能力,但地方豪强和世家,就顺从了?”
勾龙如渊面色惊讶,他还以为李茂知道其中的原委呢!当即解释道:“前朝宰相王珪,祖籍华阳,虽然少年时随其叔父迁居舒州,但是王珪的家族并未全走,秦桧的夫人王氏在秦桧入蜀后,很快就联络上了王家的人。”
李茂秒懂,他还真是疏忽了,吴月娘和王嫱提起王珪的时候,从来没提过这个事情,没想到王珪祖籍华阳,秦桧入主川蜀的条件还真是得天独厚啊!
算起来都是王珪的孙女婿之类,再加上李清照生母那边的关系,李茂和王珪的关系不算远。
可惜他好像从来都没借助过王珪一系的力量,反倒是秦桧借此乘风而起,格局大大不同了。
这个小插曲过后,李茂吩咐勾龙如渊和岳翻,带兵越过成都府,急攻永康军。
勾龙如渊不太清楚李茂为什么让他远赴百里之外的都江堰,但他就是个降将,做主的应该是岳翻。
他若是有异议,没准会被岳翻砍了脑袋,对这个岳翻他也了解过,本身能力不大,地位不高,奈何人家有个好哥哥,提起岳鹏举的大名,即便是远在川蜀的他也如雷贯耳,因此拜别李茂后,勾龙如渊把姿态放的很低,岳翻怎么说他怎么干。
李茂看着手里谍报司的情报,又看看面有愧色的时迁,“难得啊!还有你鼓上蚤也束手无策的时候,刘月娥那边一点进展都没有?”
时迁点点头,“刘月娥,郑庆云能控制住赵桓,间接也能影响一些紫岩先生和吕颐浩,但是秦桧,王氏那边就鞭长莫及了,秦桧可能不在城里,王氏露过几面,我让刘月娥伺机袭杀王氏,可惜都没有一击必杀的机会。”
“秦桧不在城里,这不奇怪,那厮不是很有信心守住成都府城,自然会留一条后路,万俟卨去了利州方向,秦会之应该是反着来,把剑门当做屏障,退往利州路,就是不知道他哪来的信心,就算折可求,刘正彦都不在利州之北,以为凭借剑门就能挡住信安军的步伐?”
时迁还要说些什么,李茂摆手道:“说到底还是要靠实力说话,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纸老虎罢了。”
李茂把主攻成都府的任务交给了杨再兴和张俊,他带着时迁登上半山腰远眺,目送信安军开赴成都府城。
时迁犹豫了好几次,终于还是没憋住,“陛下留郑月宫一命,不可能是为了一夕之欢有什么感情,是认为郑月宫知道些什么?”
李茂瞥了时迁一眼,“这一点你就不如陆谦,应该早就看出来才对,无论郑月宫是什么身份,和秦桧,王氏过从甚密不假吧?就算不知道秦桧有什么依仗,怎么也能看出一点蛛丝马迹,真以为我当了一个月和尚,非她不可了?”
时迁咳嗽一声,神色古怪道:“可是郑月宫有点视死如归的意思,死活也不开口,陛下在情场向来无往不利,这次算不算吃瘪了?”
第一二一九章 路障()
杨再兴在离成都府城二十里之地扎营休整,信安军休整时,杨再兴把麾下的将领找来开会。
杨再兴看看罗闲和王经等人,“诸位,现在就是到了动真章的时候,不管先前在川蜀打的如何,这一仗如果打输了,那就是一败涂地。”
罗闲和王经等人听了杨再兴的话,开始没明白是什么意思,后来才知道杨再兴想要无差别攻击,炮兵营的田师中和吴拱随军行动,这是要把成都府城给抹平吗?
王经咳嗽一声,“军长,陛下在我等出征之前就说了,一切以军长的想法为主,怎么打,我等听命就是,估计张俊的第六军也是这么安排的。”
信安军闻战则喜,又是争夺川蜀最重要的一座城池,第五军和第六军同是信安军,但也有竞争关系,谁先打进城池,功劳和荣誉绝对不一样。
“既然大家都知道,那我也不废话了,真打起来不用管其他的,先把城门给我轰开,先登者,我亲自替他向陛下请功,王经,罗闲。”
王经和罗闲马上站了起来,用嗓门吼着说道:“在。”
“你二人作为先锋,以炮兵营主攻,用最短的时间拿下南门,如果遭遇抵抗,那就全都给我抹平了。”
李璋和孙彦是第五军的虞侯,除了参谋职责外还监管军纪,二人都看出杨再兴的状态不太对,太争强好胜了。
二人也不是不理解,如今大理国都被信安军纳入新朝版图,川蜀估计是最后一块刷军功的地方,再往后大概率是远离本土作战。
这么一块肥肉,第五军和第六军谁不想一口吃到肚子里,哪怕是吴璘的第四军,不也分兵配合曹成夹击吐蕃诸部吗!难道就没有北上争功的意思?
要知道原本进入川蜀的本来应该是吴璘的第四军,结果因为李茂的一纸命令,第四军转战大理国,吴璘怕是早就憋着一口气呢!
杨再兴三言两语就安排好了作战计划,当然在兵锋直指成都府城之前,还要先解决拱卫成都府的数十个类似坞堡的城寨。
这并不容易,只因秦桧山寨信安军山寨的很彻底,就连修筑坞堡的材质都是钢筋水泥,是秦桧花费了大价钱,大精力辗转从信安军的工厂里购买,而且外形还是棱堡样式,有一定防御火炮的能力。
李璋出来后越想越觉得不妥,不由有些埋怨孙彦,“军长有点着急了,就算让张俊的第六军先打入城池又如何?如此争抢,也没多大的好处啊!”
孙彦翻了翻白眼,“你是没看见?军长眼睛都红了,这也怨不得军长,自从进入川蜀后,风光的不是张俊的第六军,就是曹老大那厮,要是不让军长把这口气顺出来,有我们的好果子吃?”
“成都府城能跟紫云县,籍县相比吗?城里有多少百姓?真的无差别的轰击,这命令是军长下的,我们没有劝阻,追究起来责任也不小,希望田师中和吴拱能长点心眼,可别真的按照军长的打法开炮。”李璋说完自己先笑了,炮兵营还真无法肆无忌惮,因为炮弹貌似不太充足。
杨再兴主攻南门一带,张俊则堵着东门,但是张俊的动作比杨再兴快多了,直接找到田师中,让田师中火力支援的时候给第六军稍微倾斜一点点。
这一倾斜不要紧,张俊所部一连攻克了六七座坞堡城寨,不是秦桧买到了豆腐渣的水泥,而是秦桧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或者说是信安军的火器升级换代。
凭借几年前的水泥“标号”,想要防御信安军现在的炮火,效果不是没有,但没那么显著。
第五军和第六军采取的都是闪击战,只是张俊闪的更快,更有效,拔除了十几座坞堡城寨后,距离成都府城只有十里不到,肉眼已经能看出这座曾经作为几朝都城城池的大概轮廓。
张俊准备一鼓作气攻占东门的时候,火力支援,步炮协同就跟不上了。
吴拱直接一脚把田师中踹倒,“拉偏架”这么明显,他都看不过眼了,再说他可是隶属于第五军,事后被杨再兴得知炮火更多支援第六军,这不是让杨再兴用铁枪把他挑了吗!
杨再兴根本没功夫再搭理田师中和吴拱这点龌龊事儿,大炮的确可以轰掉坞堡城寨,但是赵宋禁军在城池外围的防御工事不是只有坞堡,根本就是无路可走。
除了护城河之外,道路都被破坏的仿佛田埂,一个人都难以通行,地上还摆满了鹿角,削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