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后是之前都想着不知怎么面对这个被她决定抛弃的孩子,所以并没有想那么多。而其他长辈之前的注意力也更多放在公关和维护皇室的名誉上,他们习惯了明静已经出嫁的事实。这时经刘昭提起,他们才想起后续。
皇后说:“那就住下吧,乾元宫还留有明静的房间,虽然很久未住了,但也方便。”
明静小时候是跟着皇后长大,在乾元宫后殿自然是有房间的,她更小的时候,皇帝还没有登基,还跟帝后夫妇住过东宫。
明静也没有客气,谢过了长辈。她现在离婚了,那个家已经没有了,只留下这个家。
……
宁静的盛夏夜晚,渺浩夜空繁星点点,夏虫此起彼伏地唱着歌。
寂静的湖边花园,刘昭牵着朱璇的手散步回东宫,享受这夏夜清风徐徐的舒爽。
刘昭忽说:“还有一个月,你就要开学了。”
朱璇正想着小美和明静的事,回过神来,有些感慨,说:“对哦,我们结婚都快三个月了。”
刘昭轻捏她的颊,从前他很爱这么干,她长得太美太可爱,忍不住让人想要触碰,却是怎么都觉唐突,只无奈化作这样的轻捏。
“我的脚好了,蜜月你想去哪?”
“啊~~~”她惊叹一声,“我都忘记了……可是最近小美刚回来,你也不是说了,要开个家宴让她认识亲戚的吗?”
刘昭说:“几天内搞定,我们就还有大半个月玩。”
朱璇伫足,握着他的手,路灯下她的肌肤更加剔透无瑕,眼睛清亮,像是灵气氤氲的山间清泉之下的两颗黑曜石。
“原来,你还打算带我去玩的?”
刘昭轻轻歪了歪脑袋,说:“现在不去,就要明年了。新婚这一年,我连个蜜月旅行都给不了你,将来你有理由念叨我一辈子。说吧,到底想去哪,我找赵爷爷商量提前安保排查的事。”
朱璇交握着双手,充满着少女幻想,说:“我们去奥地利,我们家的远亲巴赫家族现在还在那边,我们也去听一场演奏会,我怎么说也和巴赫家族有点关系。然后,我们飞回国,到贝加尔湖畔露营,能不能乘直升机在那如镜的湖上面飞一次,从空中往下看,从最宽阔的视野看那干净到荡涤心灵一样的景色。最后再飞到琉球玩,不用去关岛,关岛又没有什么历史,吃的东西是多,不过我还是觉得琉球有意思一点。”
“所以,真的是非去贝加尔湖不可吗?”
“有困难吗?”
刘昭叹道:“我试试。其实,我也没有怎么出过远门,为数不多的几次出国去是象征性的出访活动,不是为了玩。”
“所以,我能预见自己的未来有多死板了。”
“你身在福中不知福。”
两人走上一座石拱桥,朱璇扶着栏杆,望着湖面,湖上还种着许多的莲花,夜色下影影错错的,像是从水里爬上来的神秘灵体,若不注意还能吓人一跳。
朱璇说:“明天,我们带着皇姐和小美去摘莲蓬好吗?”
刘昭笑道:“不用学习啦?母后会放过你?”
“小美刚回来,我们是陪她熟悉环境。”朱璇想想自己居然当舅妈了,一眨眼间感觉青春不再似的,已婚和未婚的差别。所以,恋爱时期永远是最美的时光,但自己才与他恋爱两个月就闪婚了。
“子贤,我走累了,你背我回去。”朱璇勾住他的脖子,往他背上蹭去。
刘昭无奈,只好背起她回去,朱璇勾着他的肩头伏在他背上,手指玩着他的发丝,忽冲他耳根吹了一口气。
刘昭轻轻一笑,说:“所有你欠我的我都会拿回去的。”
朱璇抱着他脖子,在他脖子上轻咬了一口,刘昭脚步微滞,说:“你在惹事。”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在外旅游,要停更好些天了。《书中游》也好久没有更,因为没有写出有一丝灵气的文来,我不满意。
第145章()
朱璇咯咯咯笑了起来; 忽又叹气; 说:“要是; 你不是皇太子就好了; 我们可以谈四年恋爱; 不用这么早当已婚妇女。过几天就是七夕了,我连未婚女子的‘乞巧’都不能参加了,也没有爱慕者送我花。”
华夏朝立国近百年,本朝很多习俗上是批判性继承的; 太/祖就提倡妇女解放; 并不拘妇女做针线女红。“七夕节”可不是如朱璇前世一样变成什么“情人节”; “七夕节”就是“七夕节”不必冠上西方的习惯,乃是女儿节,未婚女子的节日。比如在朱璇前世; 李鸿章此人被西方称为“东方的俾斯曼”; 但是从来就没有人把俾斯曼称为“西方的李鸿章”; 其实这种称呼就高下立现了。
太/祖提倡的是舶来的就是舶来; 传统的就是传统; 批判性地继承传统可不是把传统“洋化”后展露出“从洋”。华夏也过舶来的“情人节”,而且非常流行; 但其风俗、特色、意义、庆典方式就完全不一样了。
七夕这日未婚女子盛装外出; 华夏各地政府和各民间组织也会有很多庆典活动。除了传统节目之外; 可让未婚女子赛诗、赛歌、赛舞,甚至比赛数学、科学题抢答。“特立独行”的组织主办方让未婚女子比赛品酒、吃饭的都有。可称之为“百花齐放”,往年朱璇也爱在这一天在帝都到处游玩。
“你在提醒我得带你出去玩?”
“你肯定说不行。以前没嫁你时; 你倒常有法子偷跑出去见我,我嫁了你,你便不动脑子了。”朱璇不满的说。
“哎哟,姑奶奶,这能一样吗?没成婚时,我任性一下,长辈才有可能重视我的感情需要,遂了我的愿;成婚后再任性,就是不稳重,别人怕是会说太子妃也不劝着太子一些,太子成婚后还不收心。我可也是为了你呀。”
“理由倒是一套一套的。”朱璇嗔道,又叹了口气,接着幽幽说:“只是有些怀念罢了,我可不会强求。去年这时候,我刚高中毕业收到帝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呢,当时,我们第一中学高三校友回学校相聚过七夕节。我和孙雪、娇娇还上台表演了,我弹吉他、孙雪弹电子琴、娇娇打架子鼓。”
刘昭问道:“你们中学时还有玩乐队吗?”
“没有啦,业余时玩玩,高中其实没有那么多时间,大多用在读书上。”
说起学习的事朱璇就生气,平民是很吃亏的,对于平民来说最公平的就是考试了。像帝国第一大学这种有自主面试权的高校,平民学生得有世界和全国的大赛获奖经历、还有比较有影响力的社会活动这种组织参与的经历,面试过程也很复杂,显然这是最不公平的。如果是真正的寒门子弟,仔细想想,学校是让社会资源少的寒门的人有什么样组织参与经历呢?兼职打工、家乡农场开拖拉机算不算经历?
所以,朱璇最讨厌的就是所谓的教育家武宗时代的郑绮雯了,当朱刚担任参议员时就骂过她,可朱刚在这争议的方面也独木难支。华夏当初的大学教育改革很大程度上采纳了她的改革议案,断绝了很多寒门子弟的机会,给金钱和权力开拓寻租空间,在武宗后期的再次改革修正完善了制度,就要好很多。却说当年要不是面试分数不高,朱孝诚就是刘昭的学长了。朱孝诚高考分数全帝都区理科第26名,而帝都一大招生帝都户口的学生就有600名,第26名上不了一大,这就是现实。其实当年如果朱刚能帮忙活动一下,以他在参议院的影响力还是可能改变的,不过朱孝诚没有开过口,他明白大伯的某些原则,他乖乖去念了师范。朱璇虽然说在天分上不是天才,但是高考分数也在帝都300多名,她就从来没有想过考帝都一大,因为全国有权势和金钱的人都在活动。帝国一大的面试简历分占比达50,空间太大了,帝都大学要好许多。
刘昭中学时读的是全帝国最有名的私立贵族中学,每个年级只有两个班,学生都是帝都顶级家族圈子里的优秀子弟,而且是纨绔类的还不收的寄宿学校。
他毕业时还接待上海、北京来的两家贵族学校的师生做联谊交际,他们的生活学习步骤也充满的潜/规则和功利。所以,他对于各大家族的着重培养的继承人心中很有数。
刘昭问道:“高中时,很多同学吗?现在很多都不联系了吧。”
“嗯。”朱璇点头,“不过,以前不太爱和人深层交际,有些人很麻烦的,没有真心。所以,我朋友少。”
刘昭说:“你性子太清高了。”
“也许吧。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