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喋血荒漠-第6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止送水,否则的话,大老远跑来干什么来了?

    斗转星移,日月如梭,随着时间一天天积累摧残,伤痛车损困扰着车队,身为一队之长的他,肩上的责任和良知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每一天看着带病出车的战士们都在咬牙坚持,心中的无奈与痛楚,只能用涌上眼眶的泪水表达。

    为了不让战士们看到他的软弱无助,派车命令都是通信员送达,自己却躲在办公室里不敢出门,自作聪明的掩耳窃铃哄自己。不敢懈怠的军人们令行禁止,开着车“轰隆隆”离开车场,他才穿好衣服,等待最后一辆车驶过来,慌慌张张钻进驾驶室,和大家一样沐浴在寒风里经受着同样的煎熬,期盼着风和日丽的好天气。

    早就熟悉的路上真的好干净,浮土在风暴中被吹走了,仿佛擦洗过一样干净整洁,真有些一尘不染的感觉。长长的车队行走起来尘土不扬,看起来和大地的颜色融为一体。经过沙尘暴侵袭糟践,汽车的外表严重受损,破败不堪,没时间打理,要是在战争年代,就是极好的伪装色。

    满载负重的汽车爬上曲曲弯弯的大坡,发动机满负荷运转吼叫着,显得及其吃力,水罐里的水随着地形不同晃荡着,哗哗啦啦掷地有声。木制车厢“吱吱扭扭,咔咔喳喳,叽叽歪歪”响声不断,就像欧洲的交响乐团在演出,不缺乏叮叮当当的打击乐,细心体会也有一种情趣。

    爬到坡顶,就是那片一望无际的大草滩,没有了风的干扰阻力,汽车跑起来轻松很多,速度自然很可观。刺眼明亮的太阳光强大无比,光芒万丈,却无力穿透尘埃龟缩一团,跌了名头,就像是聋子的耳朵在做样子,没有一点点温暖。

    天空中白茫茫一片,大地上也是白茫茫一片,能见度不是太好,却不影响汽车高速行驶。大草滩原本有密密麻麻枯萎了的大草丛,远远看一丛连着一丛蔚为壮观,此刻看上去稀疏了很多,被残酷无情的沙尘暴连根拔起吹走了。有些换了地方,沉淀在低洼的沟岔处叠加在一起,成堆成堆随处可见,藏匿在覆盖着厚厚的沙土下沉默无语。

    羽队长看着满目苍凉的大草滩,许多感触涌上心头,这条不是路的路上,年轻的战士们每一天都满怀激情行走在这里,倾注了所有的热情和汗水,奉献着自己无悔的青春,谱写着辉煌的壮丽篇章。

    如果有文人骚客激扬文字赞美这一切,一定会有感动心灵深处的美文佳句。昨天今天还有明天,军人们在这场浩劫中历尽苦难,苦不堪言,顽强拼搏,值得庆幸的是没有一个人掉队,都挺了过来经受了考验,磨砺了他们的意志。虽说是受了些皮外伤,也是奋斗中不可避免的付出。

    相信有了这番经历,在执行以后的任务中就会更从容淡定,表现出成熟稳重的老兵气势。面对困难从容不迫,挑战面前充满信心,重塑自我展现不屈,那可就挡不住壮大起来,能堪大用了。

    羽队长抽着烟沉思着,车队歪歪扭扭前进着,打头的车走走停停,为一路上的羊群牛马放水解渴,已经成为无法更改的惯例,羊群牛马习以为常,等候在昨天冻的硬梆梆的饮水处翘首期盼。看见车队热烈呼喊,却秩序井然,不再一窝蜂围攻车队堵住去路遭受屈辱,其乐融融。

    牧羊人看到羽队长感激不尽,鞠躬致谢,他挥挥手一闪而过,不觉间行驶到大滩公社的时候,相比以往狂风嚣张的时候提前了两个小时,令人欣慰。灾民们看到车队就像按部就班的太阳一样不可阻挡到来,依然热情不减,拖儿带女,呼朋唤友夹道欢迎,喜气洋洋仿佛过大年。

    严寒不偏不倚,对谁而言都是一样,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的灾民们裹着颜色各异,密不透风的头巾不见容颜,哈出来的热气结成了晶莹剔透的雾凇,洁白一片挂满了头,看起来有些古里古怪的滑稽,欢天喜地把分配给他们的汽车带领到家去放水。

    经过长途跋涉的汽车时间已久,放水阀门却坚如磐石冻住了,已经熟能生巧的战士们取出喷灯烘烤,放水阀门受热解冻被唤醒,才能欢快流出水来,迫不及待的甘泉雨露喷涌而出,水花四溅。水花有些恋恋不舍,溅到哪里都牢牢地冻在汽车上凝固了不愿离去。冰块只能敲敲打打,不能用喷灯烤,发生火灾可不是闹着玩的儿戏。

    现在的灾民们经过不遗余力的救助,已经渡过无依无靠的恐慌难关有水喝了,再不是刚来时水贵如油的凄惨景象,早早熬好放着红枣、枸杞、桂圆和别的东西的甜茶,大大方方端出来,让远道而来的军人们喝一口暖暖身子,还有苹果核桃这些零嘴,也毫不吝啬奉献出来给他们吃。

    憨憨的军人们婉言谢绝,感动之余面带微笑解释: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军队铁的纪律约束不得违背,不敢一语道破是羽队长下令,不能随便喝他们的任何东西,害怕地方传染病猛于虎不可救药,也害怕把自己的传染病传染给地方人民,那可就不得了了,真正是遗祸无穷了。

    每个人都是病菌的携带者,适应和不适应因人而异,灾民们不懂这些热情高涨,非要让军人们喝茶吃东西,你推我让盛情难却,好东西都泼洒到地上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与人之间从陌生认识到相处日久生情,怎么能没有感情基础?

    这段时间来大家彼此间了解颇多,姓甚名谁直呼其名,相处融洽,天南地北成了一家人,彼此间自然就嘘寒问暖,关心起对方的安危了,水到渠成的自然现象。有些灾民们的水窖建在避背处,汽车开不到跟前,只有肩挑驴驮了。

    战士们为了加快速度卸车,就帮助他们挑水提桶在所不辞,尤其那些年老体弱的孤寡老人,更是肩扛手提送到家。长途奔袭已经让他们体力不支,还要肩扛手提水送到家,劳动强度可想而知。卸完车的时候,已经累的爬不进驾驶室了,多少辛苦,几多艰辛难以诉说,唯有受到实惠的灾民们有发言权。

    军爱民民拥军,解放军的形象,永远是一座不朽的丰碑。

    额外的体力透支,加重了战士们的负担,卸完车后前去给羽队长汇报,他也只能鼓励他们再接再厉,更担心他们身体健康。这方圆上百公里的区域内,有上百万的人畜饮水困难,仅有的几十台车能保证供应已经全力以赴了,如果再额外承担突发事件,救死扶伤这些意想不到的紧急状况,就有些吃不消,力不从心了。

    随着抗旱时间越来越长,军人们和灾民们融为一体,灾民们迫在眉睫的突发事件也层出不穷。急病、塌窑、火灾、械斗,都是刻不容缓的紧急事件,上天有好生之德,不管不顾,置之不理是本分,谁也说不得什么,可遇上了怎么能袖手旁观?眼睁睁看着受苦受难的灾民们流血无动于衷,无所作为,让他们无助的眼里流露出绝望,情何以堪?

    军队是人民的军队,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急人所急,怎么能冷冰冰视而不见,弃之不顾?既要完成上级首长下达的任务,又要兼顾杂七杂八的急难险情,孰轻孰重很难抉择。车辆技术状况恶化,战士们伤痕累累体质下降,长此以往怎么得了?

    人不是机器不知疲倦,是血肉之躯体力有限,不可能在豪言壮语下徒增百倍,更何况抗旱救灾是持久战,不是一朝一夕的心血来潮,旱情持续救灾不停,绝不可能半途而废,显而易见的逻辑。如果不遏制其他纷纷扰扰的事情困扰,车队用不了多长时间就报废了,还能完成任务吗?

    可面对灾民们实事求是期盼的眼神,怎么能拒绝他们?见死不救的良心谴责,会让人一生都不得安宁,好难把握尺度。心情沉重的羽队长,在拉水车开闸放水的空档,双手插在大衣口袋里,嘴里面呼着欢快热烈的粗壮哈气,哈气凝结在皮帽子外露的羊毛上,形成了壮观的雾凇洁白一片,看起来有些冰雕玉琢的味道,信马由缰观看风景。

    被沙尘暴侵蚀过的大滩公社容貌大变,今非昔比,到处都是一岭一岭的沙岭,地形不同大小不一,就像淹没在沙漠中苍凉古朴,毫无生机。刚来时没有这种荒漠一样凄惨的景观,这都是毁天灭地,害人不浅的沙尘暴遗留下来的杰作。

    信步来到上次大发感慨的那条小路上,小路依然曲折陡峭,寂静无声袒露着。一个多月的风沙肆孽,并没有改变它原有的本色,只是靠高坎墙根的地方堆积着一岭一岭的沙岭,顺着地势断断续续,绵延不绝。

    这些从远处吹来的沙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