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基冷光闪烁的看着众豪强,沉声道:“在诸位之中还有人支持伪帝袁术,就是我在占领寿春后还为袁术提供资金、粮草、兵器,现在大家把这些人指出来,就地正法,刘基可以在这里答应大家,这些人的一半财产分给那些举报的人。”
人性的险恶在这个时候流露出来了,随着刘基的话,这些寿春豪强门纷纷指责对付,同时对刘基表忠心。
“刺史大人,我愿对淮军将士资助黄金一千两。”
“刺史大人,我愿资助粮草一万石。”
“刺史敌人,我愿”
一个个豪强对刘基表忠心,刘基来者不拒,同时对事先决定的几个支持袁术的豪强就地正法。
当天晚上,刘基也没有让这些豪强离开刺史府,在陷阵营的看守下,软禁在刺史府中。同时出动一万大军对冯方家等几个豪强的堡坞进行攻击。
第38章 夜()
建安二年九月一日,经过三天的攻伐,淮军消灭了以冯家为首的八个豪强,俘虏私兵八千人。兵器、粮草、绫罗、黄金、白金等不计其数。淮军损失不过数百人。同时对以鲁家为代表对刘基效忠的豪强委任一些官职。
一时间刘基在寿春的名望达到了高峰,一些原本观望等待的地方豪强纷纷表示臣伏,更有一些人害怕了刘基的手段,竟然离开九江郡。刘基也不客气,立即分派自己的人前去处置。其间,虽然有些小的波折,但是总体说来,还大致算是平稳。
如此一来刘基的第一步对豪强的计划也算圆满完成了,至少在表面上这些豪强对刘基表示效忠。
而刘基要的就是这些效忠,虽然他们未必真心,但至少已在他的掌握之中,毕竟将己想问鼎中原离不开他们的支持。
而且这一次他的收获也很大,没收的方家等几个豪强的五铢钱达到十亿,缴获的兵器可以装备一万大军,粮草可供三万大军两年所需。另外那些向他效忠的豪强也贡献了五铢钱五亿,粮草十万石,黄金五千两。
看到这些东西,刘基恨不得把这些豪强灭了,到时候还可以多出一倍,但这只是他想想而已,如果真的实行起来,那他根本就不能问鼎中原了。
接下来刘基从庐江、九江两地收养了一千十三岁到十五岁的孤儿,在一座秘密的庄园中教他们各个方面的知识,他们才是刘基对付豪强的必杀技之一,等十年后这些寒门子弟进入官场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压制豪强。当然,这件事除了刘基没一个人知道。
月亮圆圆地挂在树梢头,林冲出外会友未归。大乔闲极无聊,走到中院赏月,她披着一件蝉翼薄纱,不施粉黛,淡雅清新,显得丰姿绰约。
就在她呆立沉思之时,传来一声“嗯哼”的咳嗽,她急忙回头一看,却是刘基站在身后。
“深夜风大,你穿这么少,可莫着凉了。”刘基的声调平缓温柔,充满爱怜之意。由于处理寿春的事物,虽然早晚相见,但和大乔小乔在一起的时间也不多,今天刚从军营回来就看见大乔在院子里,所以就走了过来。
“不会的,今儿个天热,我出来吹吹风。”对于刘基的温柔体贴大乔心里喜滋滋的,不过她不忘了紧了紧身上的纱巾,因为刘基的眼睛在暗夜里显得精光闪闪,奕奕有神。
其实刘基站在她的身后已是许久,平时忙里忙外的,没有时间陪大乔小乔,所以心里有些愧疚。
“对了?小乔呢?”刘基凑上前去,已是一把抓紧了她的小手,纤手滑润细腻,鼻间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想是从大乔身上传来,他心中荡漾,吞下一口唾沫。
“啊,夫君”大乔螓首低垂,小脸晕红似火烧,“小乔已经休息了”只是这句话含在嘴里,嗯嗯哼哼的已是发不出声。
“好大乔,你真是漂亮。”刘基就着这夜色静美已是一把抱起了那曼妙的,温暖在握,实是心魂俱散。
“夫君,不,不不要在这里”未等她说完,小嘴已被刘基的嘴封住,长舌一渡,顶着她的丁香军咂起来。
大乔一时间也是全身酥软,任凭刘基将她抱至屋内。
刘基把她放在榻上,轻轻脱去她的薄纱,但见玲珑剔透的上凹凸分明,肌肤白若凝脂,如冰如玉般的晶莹,只看得他是心跳加速,呼吸急促。
外面月上枝头,屋内春光无限。
寿春城外三十里处,旁边是茂密无边的谷子地,此时正此唱彼应地响着秋虫的唧令声,蝈蝈也偶然加上几声伴奏,吹地翁像断断续续吹着寒茄。柳树在路边静静地垂着枝条,荫影罩着蜿蜒的野草丛丛的小路。
这时,沉重的马蹄声打破了夜色的宁静,在这蜿蜒的野草丛丛的小路上,一队骑士由远及近。这队骑士总共十人,装备精良,大刀、长枪、强弓一样也不少,跨下的马儿也是纯种的西凉战马。
在一个山坡前,这队骑士停了下来,当先一个人是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此时却皱着眉头向旁边的一个青年文士问道:“你知道你家先生为什么让我们在这里等候他?”
青年文士笑道:“现在天色已晚,寿春城门已经关闭,现在不比以前,现在不可能进入寿春,但家主不愿意白等一个晚上,所以要我们在这里接应他们。”
大汉皱了皱眉头道:“以前就是袁术称帝的时候也不用这么麻烦,这个刘基规矩还真多。”
青年文士笑道:“这就显示了刘基的才能出众,岂是袁术这样的人能比的?”
大汉道:“按照你家家主的意思是想全力支持刘基,有必要这样做吗?”
青年文士笑道:“刘基能从刘繇死后短短的半年时间内夺取庐江、九江两郡,力挽狂澜,成为一方诸侯。除了一定的运气外,本身的能力出众。手下的虞翻、骆俊都是内政高手,麾下的太史慈、黄忠、魏延都是可以独当一面的大接,更何况新投靠的陈宫智谋无山,张辽、高顺、臧霸久经沙场,实力虽比不上曹操、袁绍,但比刘备、袁术强多了。加上刘基夺取寿春后得到了袁术留在寿春的财富,就算刘基装备几万军队也不是问题。”
大汉点点头,有些兴奋道:“本来我想去投靠曹操,现在刘基既然有这个能力,投靠他也不错,我的部曲已经好久没出战了,如果投靠刘基,说不定可以上战场了。”
一阵马蹄声响起,五个骑士从远处奔来,不一会儿就来到众人之前。
“先生(家主)。”大汉和青年文士叫道。
何夔道:“你们来了很久了吧?”
何夔,幼牛丧父,与母兄居,以孝友称。黄巾之乱时避乱淮南。后来袁术至寿春,辟之,何夔不应,但还是被袁术所留。刘基占领寿春后,何夔观察许久,觉得刘基可以辅佐,于是和他的三位好友商量投靠刘基。
第39章 黄巾来袭()
何夔的三位好友不是别人,正是杜袭、赵俨、繁钦三人。杜袭,字子绪,颍川郡定陵县人;赵俨,字伯然,颍川阳翟人;繁钦,字休伯,颍川人
三人中赵俨最有名,他自小熟读经史,养成了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和精明练达的处世哲学。年届弱冠,就称誉乡里。与阳翟辛毗,许下陈群,定陵杜袭并称颍川四大名士。
当时的各路群雄,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竞相招揽天下英才,而这些贤达学士,为展示自己的雄才大略,实现安邦定国的夙愿,也以谨慎的态度来抉择自己满意的投靠对象。赵俨看到当时各路军阀混战不休,一时找不到自己可以投靠的对象,为避战乱,举家迁到荆州。在此结识了客居在那里的杜袭和同乡繁钦,三人一见如故,成为莫逆之交。
割据荆州的刘表,素闻赵俨、杜袭、繁钦之名,刻意对他们进行笼络,并以贵宾之礼对待他们三人,多次请他们入仕。赵俨通过观察,认为刘表目光短浅,虽然显赫一时,但终难成就大事,坚辞不就,同时劝说在刘表面前炫耀文才的繁钦远离刘表,以免抱憾终生。
曹操迎天子后,杜袭、赵俨、繁钦三人准备返回许昌,这时因为好友何夔邀请在寿春一聚,所以就准备见了何夔后再去许昌。
但这时刘基横空出世,打败袁术,攻占寿春。赵俨通过观察,觉得刘基似像曹操、刘备这样的明主,加上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的想法,就说服何夔、杜袭、繁钦三人准备投靠刘基。
青年文士道:“属下也是刚来,家主已和三位先生决定了吗?”
何夔点点头道:“伯然的观察分析能力举世无双,他既然能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