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域大都护-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帝就哭上了。窦太后一看和帝眼泪长淌,怜悯地说这孩子怎么了,哪儿不舒服吗?谁知刘肇边哭边说,他是为大舅父窦宪伤心,早朝有人奏边关之事,让他想起大将军平匈奴,为国家立下了旷世之功,应该好好享受人生了。可是他现在年事渐高,还住在西凉那荒僻的地方,忍受朔风沙暴,当外甥的实在于心不忍。窦太后一听不免动容,想我儿这么体恤阿舅,大将军没白为社稷『操』劳一场。可是,他自己不想管朝中的琐事,就喜欢在西凉躲清闲,也只好由着他吧!

    刘肇一听太后这么说,哭得更厉害了,说先帝临终将孩儿托付给舅父,他却躲得远远的,朝堂这么多事情,孩儿哪里能理得清,见天让那些大臣欺蒙,也未可知,不如请大将军回来主持朝政,孩儿可专心学习,聆听大舅父教诲,将来自己断事,也就有了分寸,太后也不用那么辛苦『操』心。

    这个刘肇,虽没有上过中戏或传媒大学,但这几句台词的道出,看似平淡,虔诚,实则非常专业,深刻,具有逻辑『性』,与他受人蛊『惑』、急于诛窦的荒唐极不相称。他先说窦宪受了先帝托孤,对他有辅助的重大责任,再说朝堂复杂,需要窦宪这样有分量的重臣压阵,最后还摆出一副虚心孝顺的样子,不由窦太后不体谅他的苦衷。这还不算,他又请窦太后下道懿旨,与他的诏书一并送到西凉,使得窦宪不得不从。

    一场由宦竖『操』刀的针对权贵的血雨腥风,就此拉开了丑陋的帷幕。

第82章 蒙冤() 
汉和帝刘肇按照举世无双的花匠郑众的策划,一步步将曾经的宫斗高手窦太后设计进去,又建议派蔡伦亲往凉州宣召,以示借重。

    窦宪的覆灭完全在于他太过自信,或者说缺乏宫廷斗争的经验。他根本想不到『乳』臭未乾的小刘肇还能和他玩计谋,而且是灭门的阴计,就带着女婿和近吏高高兴兴回朝了。到了洛阳,和帝还打发三公九卿领着满朝大臣隆重迎接,算是给足了面子,也更进一步令他放松了警惕。然而只过了一夜,那郑众就坐着皇帝的御驾,利诱并策反了窦宪提拔的卫尉,然后软禁窦太后姊妹,由他拿着和帝密令,突然将窦宪家族全部抓捕,一体杀戮。由此可见,军事政变有时候并不需要动用多少军队,关键时刻用对一个人,即可大功告成,这个人也未必身居高位。

    郑众灭了窦氏,和帝如约封他为大长秋,并把从窦氏手里夺回的朝廷决断大权,全部委托给他。没过几天,干了大事的和帝,选了曾祖母阴丽华的娘家曾孙**氏为贵人,郑众又把权利分一部分给阴氏的兄长。这也就是左手换右手,和帝自己并没留下什么。郑众是个阉人,心狠手辣,又撺掇刘肇斩草除根,将朝中窦宪的亲信和窦宪提拔的人,或杀或徙,铲除干净。一时间勾连牵扯,大半个朝堂空缺,死了一千多人,把东汉一些有能力有才华的官吏,多半废了。

    班固是个很背的人,半生官运不佳,本来在家为母守孝,与窦宪一文钱的关系都没有,就因为才华出众被窦宪征召,因忠废孝,跟随大军讨伐匈奴,几番奔波,立了功勋,好不容易补了个中护军的缺,跻身二千石之列,还没领上一年的俸禄,就被免官。屋漏偏逢连夜雨,又遇上时任洛阳令落井下石,因为班固家的车夫曾经冲撞过他,就将六十岁的大文豪以窦氏余党的罪名缉捕入狱,活活『逼』死了。

    草草安埋了伯父之后,班雄得悉有人说父亲与窦宪过从甚密,上奏弹劾,即打发弟弟班勇秘入西域,请求班超上疏为自己辩白。班超异常伤心,感叹忠臣报国之难,难于上青天。你在前方殚心竭虑,出生入死,他在后面寻瑕觅隙,暗箭伺候。自古国之不幸,小弱登基,辅臣专断,自有私利,天下岂有大公无私者乎?民之不幸,战『乱』灾祸,饥馑所迫,盗匪四起,田畴难立空腹道德。一旦矫枉,大多过正,表象为本,清党划线,全不顾忠『奸』德才;权力之斗,伤国亡人,又与社稷民生何干?

    忠君者要为自己忠君而自证,就像你要向世人证实你是亲母亲的亲儿子一样,何等的荒唐!班超心中愤愤,赶紧打发班勇回去,以免落下串联的口实,甚至没有顾上过问他是否见过母亲。他知道在浓雾重霾笼罩的日子,别人很难看清你的面目,也打算在焉耆战役结束后,认认真真向朝廷上一封奏疏。没想到监察刺史像催命判官一样,突然间就扑上来了……

    班超不知道,不声不响的田虑,早都憋着一肚子气。这个出身西羌的将军,人仗义、爱朋友,不太关心官场的事情,自有他辨别是非的标准。他想这东汉朝廷杀了窦宪,又来整班超,总是跟功臣过不去,就不是什么好朝廷,给这样的朝廷卖命,还不如回西羌放羊去!临走之前,他领了几个士兵,把胡正和他的四个爪牙,统统往马背上一架,一口气往沙漠腹地跑出一百多里,然后将其往滚烫的沙地上一掼,让亲兵回营报信,说他不干了。

    田虑走后,被刺史招呼来看管祭参的士兵,马上放了自己的长官。祭参担心田虑意气用事,真把那帮小人晒成肉干,事情的『性』质就变了,不但帮不了班超,反会授人以柄。他急忙跑到都护官邸,偷偷叫出照顾班超的甘英,让他去追田虑。甘英秘密叫了几个人,骑上快马就跑,与田虑和他那几个士兵先后相遇,一颗提着的心终于放下,一番苦口婆心,总算劝住田虑,然后两队并做一队,往沙漠去接刺史。

    这时候,那几个人已经被烈日下的沙漠炙烤得快要渴死,跌跌撞撞寻找马蹄印,试图走出沙漠,看见有人来救,一个个倒下就拜,哀求救命,说他们只是例行公事,好早日向朝廷交差,并无加害都护之意。甘英让士兵给他们水喝,笑说田校尉带他们出来,是想让他们体会一下西域的艰苦,没有别的意思。想当年我们三十六个人跟着班超闯西域,烈日下行军是家常便饭,热死骆驼的事情也不少见,到现在剩下的就我们几个人了,希望刺史大人能体谅,西域能有今天局面,的确千难万难。

    胡正马上唯唯诺诺,赶紧奉承班超,称赞汉军在西域取得的成就,还对自己的过错连连道歉。甘英觉得怪怪的,这些不可一世的小人,嘴咋一下子都跟抹了蜜似的,尽说好听的,无意间发现刺史同他的助手挤眉弄眼,突然明白人家使的缓兵之计,回到都护府一定会和他们算总账,而拘禁朝廷命官的罪名一旦坐实,那就是杀头的下场。

    甘英向田虑使个眼『色』,提议先找沙漠边缘一个小镇,吃喝一顿,等太阳偏西热浪略减再行路。胡正等人晒了好长时间,刚才补充的水分明显不够,早已饥渴难耐,自然同意。吃饭之时,甘英与田虑借如厕之机定下计策,要给自己洗脱罪名。进城时天已擦黑,两人一齐出手,啪啪啪几下,将刺史和他的助手全部打昏,悄悄送入『妓』院,送了许多钱给鸨儿,让老鸨依计而行。

    半夜之时,胡正等五人光着屁股,跑到都护府门前,求门吏放行。门吏看他们拿不出腰牌,置之不理,见他们躲在门洞,瑟瑟发抖,也不轰撵。天明之后,甘英借故到门口,发现胡正等人的狼狈相,心里乐呵,却装出一副吃惊的样子,当着几个早起看热闹的居民的面,询问怎么回事。胡正羞惭满面,双手紧捂下体,只求快快进门,什么也不要问了。

    甘英怕一会儿瞧热闹的居民越来越多,影响太坏,就让门吏赶快开门,还故意骂他们有眼无珠,竟把刺史大人挡在门外。正演得入戏,鸨儿领着几个窑姐儿来了,怀里抱着刺史等人的衣服,指着鼻子骂他们说话像放屁,说好天不明就拿钱来赎衣裳,等半天不来,还得累老娘自己来讨!甘英赶紧赔话,让人拿钱,换回胡正写的凭据和衣裳,帮着穿戴起来,看着他们灰溜溜地跑了。

    胡正吃了哑巴亏,心里恨得咬牙,被甘英拿着把柄,又不敢发作,没奈何解除了祭参的禁锢,但要随叫随到。接下来就缠着甘英要他们那个污点凭据。甘英说那是一大笔钱赎回的,要做账,谁要拿走就得拿钱顶,或者他们给都护府重新写个借据。刺史本是清水衙门的官,哪有这许多钱,碰了头,又转求班超。班超的烧略退,只听刺史说**忘了带钱,丢了人,还请都护大人给捡回点面子,就知道这里头肯定有文章,叫来甘英询问。

    甘英也不说他与田虑的事,只道刺史**不给钱,影响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