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记’绸布店在棋盘街,原贾环的记忆是模糊的,贾环觉的有必要考查一番。
棋盘街在贾府的西南侧,紫禁城正南方。
出了偏门,一路西去,路上青石铺道,沿街都是木制的房子、木楼,但上面铺的却是硫璃瓦,亮晶晶的!
房子或木楼后面都有一个四四方方的小院子,规划的十分整齐,倒真如棋盘似的!
而在这些木房或木楼的上梁正中,大多都有一块木匾,上面或草或行,或黑或金的写着店铺名字:回春堂、春泰、顺兴德、审记……
也有将店铺名字挂在上方或在店铺门口立块大牌子的,如醉仙楼、如归客栈、四海归……很是醒目!
而街面上也是行人熙熙攘攘,乘轿的、骑马的,步行的、推独轮车的、坐牛车的什么人都有,贾环甚至看到好几次蓝晴高鼻的外国人。
“不愧是京都,商业竟己这么发达!这文化气息也浓!”
这古色古韵里散发的商业气息让他有些感慨。
贾环一边走着,一边观察着,步行了约一个时辰才来到‘赵记’绸布店。这里己是棋盘街的最西侧,己远离了繁华地带。
“怪不得生意不好,这位置也太偏僻了!”
贾环一边念叼着,一边迈了进去,只见绸布店里有三间房,迎面是一排半人高的木柜,上面摆满了花花绿绿的布卷、绸卷。赵国基和三个伙计一身皂衣,腰间系着黑带,头上戴着上扁下圆的黑色幞头帽,正趴在布卷上闲聊着。
“呀!三爷你怎么来了?”
见贾环进来,赵国基一边问着,一边绕着柜台小步跑了过来,他虽是‘贾环’的亲舅舅,但按封建礼节,却得称呼贾环为三爷。
“听我娘说,进来的布卖不出去,我来看看!”
贾环随意的说了句,虽然应该称呼赵国基一声舅舅,但此人已非彼人,贾环却是叫不出来。但这却暗和了规矩,赵国基倒是没觉出来。
但是听了贾环的话,赵国基心里一怔:“他平时愚顽,不顾生计,今天这是怎么了?”
随即他却是老脸一红,心里想着:“可能是我没做好,我妹妹生气了,让他来敲打我!”
他本就木讷,心里在这么想,简直不知道怎么回答贾环的话了,因此他只是弯腰行了行礼,嘴里含糊不清的解释道:“这个,这个,今年行情不好,所以……我昨天和你姨娘说了。”
贾环常年跑销售,最是能揣摩别人的心里,见他忐忑的样子,他微微一笑,安慰道:“天时不好,这倒也不冤舅舅,你带我去看看吧!”
见赵国基这么老实,贾环这声舅舅倒是叫了出来!
第7章 顺水推舟()
仓库就在店面后面的五大间房子里,红、绿、青、灰、花,各色布卷高垒着,货压陈仓!
帐簿在店铺西侧的一间小房里,由于没卖多少,进出上只有一页字;现银倒还有二百两,也很清晰,只是距离八百两的本金还差得多!
“这帐目倒是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贾环皱了下眉,便放下了帐簿。想了一下,然后转头问向赵国基:“这里可有印刷,哦,印社!”
看到贾环皱眉,赵国基正紧张,听贾环这么一说,赵国基急忙答道:“有有,店铺西边就有一个,不过、不过……”
说到这里,赵国基吞吐起来。
“不过什么?”贾环问了句。
“不过生意不好,己经不印了,要卖出去……三爷你找印社干什么?”
“我有用……要卖出去?什么价?”
“这,这我还不太清楚,只听说是嫌这里偏僻,要把铺子一块卖。三爷要是有意,我去打听,打听。”
“好!”
贾环答应了一声,便起身出去了。
随后贾环便在棋盘街一条街道、一条街道的逛着。酒楼、客栈、药店、米店……
街道的背阴处积雪残存,但越是往东,人便越多,好像不受天气的影响!
贾环一边随意观望着,一边默默观察着人流量、衣着打扮,他们或儒袍轻裘,或方巾佩玉,或玉戒斑指……
“毕竟是京都,看来文化人不少!”
贾环心里想着,脚下却不停,一排排逛着,一上午逛到了北京南门正阳门。
一直到中午,贾环才在一家名叫‘仙客来’歇了脚。临窗寻了一个僻静的位置。随后吩咐来柱点了两热菜一鱼汤,又习惯性的叫了一壶酒。
黑瓷酒壶,青花酒盏,古酒淡薄,但后劲很大,再加上在贾府闷了几天,贾环有意放松,一盏盏下去,不知不觉间有些微晕了……
吃完饭,贾环便施施然往天桥方向走去。
那来柱身子肥胖,一上午不停脚,早就乏了,见贾环余兴未足,急忙拦道:“三爷,这都逛了一上午了,是不是回去歇会儿?”
贾环抬头看了眼来柱,见他肥硕的脸上一双鼠眼精光闪亮,依稀和王麼麽相似,心里不由得一阵厌恶。
“这来柱一定也是投靠了王夫人,也是监视‘贾环’的……但事成于密败于泄,我行事却不能事事都在他人眼皮底下!不如顺水推舟……”
想到这里,贾环说道:“你既觉得累了,就回去吧!我自个儿逛逛!”
“这个、这个!”
听到贾环的话,来柱的肥脸哆嗦了下,他倒是真想回去,但家规放那儿,他却不敢!
……
天桥上人来人往,唱戏的、耍大旗的、卖艺的、耍杂耍的、卖糖芦的、卖杂货的,吆喝声四起,男男女女,人声嚷嚷,分化热闹。
但贾环只是一扫而过,并不停步。
虽然碍于家规,来柱不敢离去,但一来贾环只是个庶子,跟着他油水不大;二来又觉得他母亲又搭上了王夫人,而他也认为贾环年幼可欺,走的乏了,来柱言语上禁不住牢骚起来:“人家跟着主子,人眼风光,人后吃香,我倒好,跟着溜腿……”
贾环自然明白来柱的意思,心里想着:“我再推一把,看能不能把他推走!”
于是说道:“我父亲嫌我体弱,不锻炼,所以以后我要多走走。你要是不耐烦,觉得没面子,可自和琏二嫂子去说!”
“啊……好!”
来柱忙不迭的回答着,同时心里想着:“有他这句话,我正好就坡下驴,让母亲到王夫人那里讨个肥差儿!”
来柱毕竟不敢离去,逛完天桥,天己晚了,才随贾环回去。
……
晚上,王夫人室內,竹香枭袅,王夫人斜躺在贵妃榻上,彩霞端着茶盏儿,金钏儿给王夫人捶着腿,而王麽麽则弯着腰,肥脸因谄笑而峰峦如聚。
“……太太,三爷己经撵了,你看……”汇报完贾环的事,王嬷嬷试探的问道。
“那么小,他能懂什么生意?不过是想在外面跑着玩罢了!”
王夫人听后,手里的紫檀佛珠一颗颗转着,暂时没理会王嬷嬷的话,而是自个沉思着。
她也知道赵姨娘外面有间铺子,府内有私产者甚多,对此她倒无可非议;而且她也听说过那铺子生意不好,前两日和王熙凤两人闲谈过,嘲讽过。
对于贾环要管理铺子这事,她心里甚至是赞许的——管理好了,以后可分担宝玉的负担,分家产时可少给些;管理不好,显其无能,以后就难出宝玉手心!
不知怎得王夫人想着想着,又想起贾环装病的事来,肚里立刻来了气。
“但也不能由他信马由僵,免得人说我不管教!哼!我不如顺水推舟,让他知道母亲是娘!”
想到这里王夫人对王麼麼说道:“你先下去吧,明儿让来柱去公厨帮厨吧!”
说完,又对金钏儿说道:“你去请琏二奶奶,说我有事商量。”
……
第二天清晨,贾环来到贾母的小厅时,宝玉、黛玉、王夫人及一众丫环仆妇们都在里面己是欢声笑语。
贾环给贾母和王夫人请安后,便静静地退到了屏风下角,望着笑逐颜开的众人,他感觉自己像个外人,像个过客。
呆了一会儿,他便告退了。
“这老三怎么了?和以前不太一样了也!”
女人的直觉是敏锐的!望着贾环的背影,王熙凤好奇的说了句。
“或许是长大了吧!哎!”贾母悠悠的说了句。
她年老成精,自然也感觉出了贾环的异常,以前是总想厮混在她身边,嫉妒的看着宝玉;有好东西时,眼里似乎能伸出手来。但是这两天,她感到的却是贾环的疏远与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