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绿林军的几名重要将领商量好计策后准备行动,当新军行至到云杜县时就遭遇了王匡和马武的伏击,因为事发突然,新军结果均惨败而归,接着转而攻占了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
经此一战,义军声威大振,很快投奔来的人达到五万,紧接的又攻取了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市)
王匡心想既然已经得罪了官府,不如起兵造反,即便不造反也没有退路可选。
随后就将此想法告诉了在场所有人,而且还说:“不愿意一起造反的绝不勉强。”
这些人考虑到,不造反就意味着没有饭吃,异口同声的说:“我们愿意跟大哥一起造反,咱们起义就必须有个称号。”
王匡想来想去,当初是在绿林山上面与朝廷军队作斗争的,而且还在此地经常活动。
就像以此作为根据地,并且还给起义军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那就是绿林军。(注:在以后的古典文学小说以及对抗残暴统治的人都称之为绿林好汉)
次年,山东境内天灾不断,加上当地的官府对老百姓的压榨,民怨沸腾,庄稼更是无法耕种,有一名叫樊崇(字,细君)的人在家乡实在活不下去了?
于是只身来到营州(今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寻找生存之道,可是官府也在当地大家剥削,樊崇心想,老是这么急一顿饱一顿也不是个长久之计啊!
走在街道上看的路上饥民遍野,心中感叹道:“这是什么世道,乡亲们,如今朝廷对我们老百姓的生死置之不理,我们值得为这样腐败不堪的朝廷效忠吗?与其带着一饿死还不如起兵造反,也许有一条生路。”
这些饥饿民们想了想,然后一起欢呼道:“反了,反了,没有饭吃何谈效忠二字。”
这时东海郡(今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县衙里的狱吏徐宣(字,骄機,ji,是一个文化人)找了两个同乡好友谢禄(字,子奇)和杨音聚集了一些反对新莽统治的人来到莒县与樊崇合作。
还有附近的沂水县(今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人逄安(pang,少子)也聚集了一些人起兵响应,这三个县城造反的有百余人,众人都推举樊崇为义军首领。
随即整顿好部队向北出发,途中经过青徐二州也遭受了饥荒,遍地都是饥民。
樊崇带领着义军在行走过程中看到沿街乞讨的流民到处都是,这些饥民把求来的食物都给自己的孩子。
有的则留给年迈的父母,那种失去亲人的悲痛声音真让人潸然泪下,场面甚是悲惨。
这些饥饿的难民心想这样也不是个办法,看到这支义军路过此地,纷纷加入其中,倾刻之间多达万余人。
继绿林军又一支大规模的流民组织起来的军事武装力量,决定就以泰山(今山东省泰安市)作为根据地。
并且自称乡官三老职务,而且还制定军规:“杀人者死,伤人者偿创。”
接下来樊崇还宣布,我们暂时没有钱财制作铠甲和统一服装,为了以后和朝廷的军队以及其他义军有所区别,便于在作战过程中一眼就可以区分是否是自己人。
全部把眉『毛』涂成赤红『色』,这样一来就不容易混淆了,那我们这支义军就掉赤眉军。
从此刻开始,刚刚成立起来了赤眉军多次与朝廷大军作战,并且斩杀新朝将士万余人,因为是流民队伍,最痛恨那些豪强地主们的生活。
于是就来到了几家豪强地主家中,把那些钱财粮食全部搜出来,但是他们不占为己有。
分给那些还在街道上面乞讨的饥民们,随后就回到根据地泰山密谋一个事情,那此时刘秀又在干什么呢?
第5章 天下大乱(二)()
公元21年,新朝地皇二年
王莽派大将廉丹和太师王匡与赤眉军在无盐(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展开厮杀,赤眉军因为都是穷人出身。
见到那些有吃有喝的『政府』军咬牙切齿,此刻心中目标只有一个字,那就是杀!(注:历史竟有如此巧合事件,王莽的第六子竟然和绿林军首领王匡同名同姓)
廉丹和王匡看到这些赤眉军都是亡命之徒,心中有些胆怯,没有刚开始的杀劲了,几个时辰之内死于赤眉军之手的新军多达万余人。
最终廉丹也在『乱』军之中战死,只有王匡一人带着残兵败将仓惶逃走,新军惨败而归。
此时绿林军中出现了瘟疫,王凤目睹了因疾病而死的义兵,顿时感到慌张,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就找到大哥王匡商量对策。
面带无奈表情说道:“大哥,这如同大风刮来的瘟疫损失了一大半义军,倘若还是这样继续在一起的话都会死光的。”
“请大哥尽快想办法摆脱瘟疫,否则将会陷入疾病恐慌之中,希望大哥考虑义军的『性』命,以及咱们两个人。”
王匡面对突如其来的致命瘟疫,心里咯噔一下,步伐轻盈背着手,走走停停,左思右想,突然脑海之中浮现了一个想法。
那就是把绿林军分成两支队伍,这样可以减少瘟疫的发生,一路由王常和成丹率领一支义军去南郡,因为需要过江,所以又称为下江兵。
另一路由王匡本人与王凤,马武,朱鲔,张卬继续率兵北上南阳,因为他们是从新市(今湖北省荆门市京口县)聚众起兵反莽的,所以称之为新市兵。
王常和成丹带领着刚刚分配好的下江兵一路向南行驶,有一位郏县(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亭长兼负责缉拿犯罪人员的游徼听说有义军将要从此地路过。
于是就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现任的官职,带着衙门你的宾客前去颍川郡边界等候义军的到来,这名闻讯而来的人看到义军越来越近。
便向前去说:“郏县亭长臧宫(字,君翁)以及宾客愿意加入义军一起反莽,这位将军可否收留我鼠辈。”
王常看他身体魁梧,精神抖擞,是一个当兵的好料,就让藏宫在军中担任校尉一职。
就这样顺利成章的成为了下江兵的一员,随后王匡带领着绿林军计划下一步将要进攻随州。(今湖北省随州市)
片刻过后来到随州城下并昂头喊道:“城上的牧守给我听好了了,我们已经连夺了竟陵,云杜县和安陆县,若是牧守识相的话快快打开城门放我们进去,否则城破人亡。”
随州牧守站在城楼上面怒斥道:“你们这些掳掠财务的强盗,凭什么放你们进去。”
王匡见随州牧守不肯打开城门,骑着马转向后方举起手中的战刀振奋激昂道:“勇敢的兄弟们与我杀进随州城。”
随州牧守吩咐弓箭手准备,等到贼寇靠近的时候飞『射』出去,也许是绿林军刚刚组建不久,导致了战斗匮乏,数次进攻都没能成功。
王匡见势不妙,只好下令撤军绕道而行,就在这个时候有一名叫陈牧的领头者和一个叫廖湛的人聚集了百余人自称平林兵。
王匡一行人从随州撤出之后向北来到了平林,陈牧心想就这百余人没有依靠是根本不行的,于是向前询问道:“你们可是绿林军帐下的新市兵。”
王常说:“正是,你们是哪路英雄好汉?”
陈牧说:“我们是平林兵,就这么几百个人,若如不嫌弃的话,我们愿意归顺你们共同对抗新莽暴政,不知王将军可否答应?”
王常心想那再好不过了,所谓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就这样陈牧和廖湛成功加入了绿林军,形成了另外一支平林兵。
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人的宾客犯法,自己被受牵连,被舂陵县通缉。
于是他就从舂陵县逃匿到平林,心想舂陵是不敢再回去了,一直这样躲躲藏藏也不是个办法,边走边考虑该何去何从。
正当为此事犹豫的时候,他看见前方有一支军队,看全身打扮的军服也不像朝廷的军队,便激起了朝廷的想法。
就跑过去询问道:“这位军哥,请问你们是谁的部队,为何在此驻军啊!”
站岗士兵说:“我们是新市兵,正确的来说我们归属绿林军麾下,你这人打听这么多干什么?”
这名逃匿人声称想要投军,麻烦通报一下你们的主帅,随即站岗士兵跑到主帅营帐前禀报道:“陈将军,外面有一个穿着朴素的人说要投军。”
陈牧听说有人前来投军,考虑到现在正缺人手,既然有人说要投军,那就请他进来吧!
这名逃匿人被站岗士兵带进了营帐,陈牧看他腰大宽肩,便问他叫什么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