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屌丝重生咸丰帝-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人各个方面提出了经济、军事、政治思想三个方面改革方法对当时的革命党人有很大的触动,而他当的政论思想更是受到当时急于寻求变法自强的日本人的追捧,曾多次受日本之邀去日本考查,写下《扶桑游记》等一系著作。

    而咸丰不知道的另一位年长的男子李善兰则更是了不得。这位身着传统,表情苍桑的中年男子,是中国近代数学、天文学、力学、生物学等方面的晚清代表人物之一。李善兰是中国19世纪数学界元老人物之一,他创建了创立了二次平方根的幂级数展开式,各种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

    李善兰的父亲育有三子一女。李善兰与其北心梅都精通于数学。自小就学私塾的李善兰受到较好的教育,九岁之时就对中国古代的数学论著——《算术九章》很感兴趣,并从此迷上了数学。

    十四岁之时便读懂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前六卷,并根据这六卷深入钻研,又结合《算术九章》的基础,造艺日深。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列强强行侵入中国,激发了李善兰以科学救学的报腹理想。

    “呜呼!今欧罗巴各国日益强盛,为中国边患。推原其故,制器精也,推原制器之精,算学明也。”“异日中国人人习算,制器日精,以威海外各国,令震摄,奉朝贡.”李善兰在他的《重学》序之中大声疾呼,从此在学专心钻研数学。

    1852年李善兰经朋友介绍,进入上海墨海书馆工作,并在此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人士,其中王韬便是其中之一。并在此处与英国人亚力伟烈等人翻译了许多数学论著。他结合自己的论断与见识,与亚力伟烈等人创作完善了《几里原本》后九卷。完成了明末数学家徐光启等人的未了志愿。

    李善兰一生在数学方面的论术多不胜数,其在数学方面的主要成就在于尖锥术、垛积术、素数论三个方面,可谓是中国近代数学史上的天才人物。而咸丰更不知道的是他捡到的这两个宝贝能为他带来的是在中国晚清史上更加有名的更多宝贝级人物。

    王韬、李善兰在上海墨海书馆工作之时所结识的朋友之中便有中国清末数学家华衡芳、徐寿,闵宏等人,可谓买二送多,不知不觉之中咸丰便小小的发了一把。

    咸丰志得意满,悠哉游哉地回到了皇宫并吩咐让人通知祁隽藻明天会有两个天大的人才将去总理衙门投效,咸丰交待让祁隽藻带他们两个人来见自己。交待完毕,咸丰便去看望了一下自己的儿子与女儿,同时抚慰了一下因为今天未能陪同咸丰出游而心生不悦的容妃。一夜无话。

    第二日心怀惴惴的王韬与李善兰两人果然受到了总理大臣祁隽藻的热情接待,并第一时间将他们两人带去了御书房来见咸丰。没想到事情这么顺利的两人,心情激荡之下,说话都有些吞吞吐吐了。等待多年的心愿马上就要得偿所愿了,两位在朋友与外人面前意气风发,谈吞滔滔的天才,却是一直都语不搭边地与祁隽边聊边走着。

    到了御书房,祁隽禀报了一声便自觉得退下了。而当见到咸丰的时候,王韬与李善兰都振惊了,站在御案后边,面含微笑的年青人,大清的咸丰皇帝竟然就是昨天与自己两喝茶谈论的黄老弟。振惊,激动,百味具交,两人情不自禁想要下跪见礼,咸丰急忙赶上一步扶起二人道:“二位先生大才,于此大清多事之秋尚还心存报国之志,矢志不移,咸丰应该感谢你们才是。二位先生如此大礼,咸丰怎受得起?”

    咸丰今天穿着一件与昨天相似的平常百姓穿的长衫,百面容更是和蔼不已。咸丰不觉的自己有什么王八之气,也不奢望自己王八之气一放便有无数人才趋之若?。反到是他今天所穿的平常服饰令王韬与李善兰感觉亲切,渐渐放下那分不安。若非这里是紫禁城之中,两人还会以为这世界这么小,昨天刚与咸丰分别今天又相逢了。

    咸丰将两人请到座位先坐下,再谈笑风生地与两人讲起昨天相见时的趣味,慢慢打消着两人的不适,并不急于一直的追问两的才干能力。待到两人都放松下来了,话语也流畅多了,咸丰才微笑着询问王韬道:“昨天听闻王先生一语惊人,对于如今政治理念颇有一翻见解,不知道可否细细讲与朕听听?”咸丰现在最迫切想要得到便是在政治上的指引,将自己搞得一塌糊涂的政治条理理顺理清。

    王韬见问,激动地一起身。他知道今天便自己出人头地的日子,咸丰问自己,便是在试看自己的能力,说好了,风光无限,志愿得偿所愿,说的不好,皇上大失所望,自己也无脸见人了,便不客气地道:“而今大清想要摆脱洋人的压迫,唯有变法自强一途。”

    咸丰嗯了一声道:“王先生说的是,洋夷有今之强大何尝不是经过一翻力精图治的变法之路,朕也是在寻思着适于我大清的变法之路啊。奈何总觉力不从心,条理不清,多有混乱之处,还请先生能一一指点才好?”

    王韬反观了一下咸丰,总觉得自己今天怎么看怎么像做梦。一度以为眼前之人不可能就会是整中国的主宰,大清的皇帝,可偏偏一切都是真实的,咸丰语温和的语气,让王韬如受激励一样,大踏步向前一步朗声道:“其实皇上所行亦有可取之处,只是尚未找到条理罢了。如皇上愿意,草民自当向皇上一一道来。”

    咸丰给了王韬一个肯定的眼神示意他继续,得到肯定的王韬立马便一副要上战场的激昂样道:“其实变法之处无疑经济、政治、军事思想三方面的改革。军事改革,皇上已经实行的很好了,韬便为皇上讲讲这经济与政治两方面的改革。”

    顿了顿,王韬在心中略微组织了一下言语便道:“皇上,观之如今大清之体制要想深入变法,必先改革取士之法,其次教育之法,再次废除凡文。我华夏传承两千作年,无论历朝历代更替,所变为元首而已,其作诸法一层未有变过。当下之时,首要先开民智,使民得读书识字,开放思想,接纳新思想。其次,我华夏诸民一直以孔圣之学为取士之道,孔猛之学虽为经典,但世道在变,而我华夏不变,自然要落后于人。”

第154章 王韬变法() 
望了一眼咸丰,见咸丰依旧满脸笑意地看着自己便接着道:“八股繁文,生涩而难懂,我之百姓十有其九不知其所谓者,实是阻碍我在清前进之障碍,应于以革除,实行白话文。如此来,人人尽知国之所行,知国之所谓。至于练兵之改革,皇上已经很好的实施了,无谓于废除弓箭、大刀、长矛,换成新式火器;将帆船换为轮船,“师其所能,夺其所持。”王韬认为单按西法制造枪炮、轮船、建筑铁路,只不过是这些都是抄袭皮毛,更重要的是要变革军队的制度和训练方法。”

    “王先生所言甚是,那如此实行之后,又当如何才能强大我大清?”咸丰点了点头,王韬年言与自己所想的大体相同的,只不过他说的比自己说的条理更清楚,更注重细节罢了,于是便继续鼓励他接下去说。

    “是,如此行来,我之诸民识大体,知差异,自然便想到变法强国。而强之法首在于实业强国。实业强国无异于兴工商,恃商为国本。大力发展矿业,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增强我国纺织业,开发皮毛,棉布等纺织业,开发我国铜、铁、金、银、水银等矿业。既而兴修交通。发展水路,海运。铁路,提高物资运输速度,降低运输成本。如此诸利既兴,而中国不富强者,未之有也。”王韬滔滔不绝地道。

    “之后,便是减免商税。厘金税加重实是阻碍物资流通,应以裁撤。须知商富则国富,减免税赋,商不重征,贾不再榷,各劝其业,争出吾市,则下益上富,国未有之不富者,既而大力兴矿业,兴大利。韬以为,取之于民不若取之于天地自然之利,如此既增加国家收入,又可于民生息。”王韬一通言语,对于兴商重工,所见深入。咸丰听得一阵沉思。王韬所讲固然不错,也是当下得宜的政策,但是他这样太过于注重资本,于国家的后期会有很大的阻碍。

    但是咸丰现在也无其他办法,鼓励工商是现在事在必行的事情,而王韬所言也切合现在需要,至于今后如何抑制资本主义过于压榨底层国民的事情,咸丰只得先走一步看一步了,于是点头赞许道:“王先生所言正合朕意,但不知对于政治改革,王先生又有何见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