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屌丝重生咸丰帝-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创的神之下。

    府外突然逢奇变,有洪秀全亲信正待放出信号招集暗中包围在东王府的北王韦昌辉准备强行攻打东王府时,只见府内从围墙上抛出一颗血血人头,一见之下,不是天王洪秀全是谁。杨秀清杀了洪秀全,立于围墙之后,大声呼道:“洪秀全误国误,使天国陷于危难,今天父命东王代之,尔等众将当尽心辅佐,不得造次。速速各归其位,天父便不与追究!”

    门外众人皆哑然,一时怔在当场。那韦昌辉本就自有一套心思,助洪秀全本只为能取信于洪秀全,好为自己的大业谋求机会。不想杨秀清尽然先下手为强,在府内埋伏数百刀斧手,将洪秀全当场格杀。当下眼珠一转,便带头在门外下跪,山呼道:“臣等谨遵王命!”

    当下带着众将退下去。杨秀清既得手,迅速便着手清理死忠于洪秀全的党羽,许之以高官厚利以诱之,软硬皆不吃的人更是被杨秀清毫不留情的剪除掉。天京城内更加动荡不堪。

    为了拢赂天国青年一辈的杰出将领陈玉诚与李秀成,杨秀清下旨封陈玉诚为英王,封李秀成为忠王。传旨的人送到扬州却被陈玉诚指头大骂杨秀清叛国轼君,十恶不赦。愤怒下的陈玉诚将来使的耳朵割下一只,誓与杨秀清势不两立,并与李秀成组织扬州天军五万大军打算回天京平叛。

    另一路杨秀清急欲拉拢的大军自然是他心里认为会与自己志同道合的翼王石达开。而令杨秀清没有想到的是,石达开比陈玉诚做得更绝,使都将杨秀清的召书说完便被石达开直接拉下去砍了脑袋,以此表示与杨秀清划清界线。同时举大军十万自水路出发,同样作出一副回京平定叛乱的驾式。

    杨秀清闻讯又气又急,一面再次派出使节安抚两边,一面将天京周边人马集结于天京外围准备与石达开等人决一死战。他实在没有想到这些人居然这么不识时务,还想着为洪秀全,可是忌于石达开等人的势力,他又无可奈何。

    原本就打着小算盘的北王韦昌辉见状,做出一副同仇敌忾的样子,借口要起兵讨伐不臣,溜回了江西九****。他原本以为杨秀清早已联络好了大部天军势力,有了底气才敢跟洪秀全撕破脸,没想到却是这副场景。为未被杨秀清连累,他还是溜之大吉为妙。

    他很庆幸自己回去的急时,因为湘军一部与张宗禹部在知道天军内部发生大规模动乱之后,开始对扼于长江要害的九江城发动猛烈攻击。到他回去之时,九江几欲被攻陷,韦昌辉到得九江整顿人马,龟缩不出,曾经江西战线上的十几万天军被韦昌辉的私兵。为了稳住军心,韦昌辉刚回到九东便转头与杨秀清决裂,声言自己与杨秀清虚与委蛇全是为了保住实力好为天王报仇。

    江西一部的天军顿时士气凝结,清军攻势被抑制住了。韦昌辉见状便声称如今江西战事紧急,待打退了清军才能挥师天京为天王报仇。致使天军各部奋勇当先,悍不畏死,与清军几经死战各有伤亡,清军却不得寸进。

第133章 天国分裂2() 
长江之上,船帆遮天敝日。石达开部分坐千余条战船从武汉,汉阳等地迅速撤离,老对头曾国翻见洪秀全被杀,杨秀清叛乱,取洪秀全而之之后,便认为此时便是歼灭天军的最佳时机,当即集结湘军全部,分三路大军自武昌,岳州黄州等地水路并进,杀往上爬武汉。

    一路上曾国藩开心不已,好久不曾如此扬眉吐气了。自与太平天国开战以来,曾国藩便屡屡被石达开打得大败,几乎没有一次胜过。想想如今发贼形势急转直下,军心不稳,石达开再能也无法与整装待发,装备精良的湘抗桓了吧。等了将一年的时间,终于有报仇雪恨的机会了,这叫曾国藩怎么不高兴呢。

    不过曾国藩还不知道在他到达武汉之时,石达开早已撤出了那里。现在的武汉城颗粒粮食都找不到,可以说是一座空城。曾国藩费尽千辛万苦,得到了两座空城,还要从别处调拨粮草,救济,缺粮数日的百姓,安顿百姓。自然没时间吊在石达开后面,吊死鬼一样的穷追舍。

    石达开其实早已知道天国必然会有此一天。早在当初杨秀清来找自己的时候,他便知道天国的分裂在所难免,于是当初他就有拥兵在外,待天国分裂之时便举军自立。长江中下游地区已经不再是适合天军发展的地方了。石达开早已将眼光望向了没有受过到战火袭扰的天府之国——四川。

    一时之间,太平天国风云万变,瞬间分化成四股势力。陈玉诚与李秀成拥兵十万占据着皖南与苏南以扬州为中心的地区。由于陈玉诚与李秀成待民以礼,减税安民,惩办贪官豪绅,开仓放粮,颇得百姓爱戴,扬州又是富饶这地,百姓经陈玉诚的一翻治理,生活还是有所好转的,故在天京粮食紧张之机,陈玉诚还是能以高价从其他地区买来粮食解决给养问题。

    翼王石达开占武汉,汉阳以及湘西北的部分地区,洞庭水乡,米粮之仓,是故石达开也不缺粮饷,这也是他能安稳的带兵在外的基本因素。石达开拥兵十万,全部都是跟随他百战的精锐之师,是以论战力石达开部是天军之中的矫矫者。石达开富绅出身,领导才能出众,所部将士忠心不二,又石达开指挥出众,带领天军与湘军大战无数,胜多败少,声威着著。

    石达开既认准备天国再难复以前的鼎之声,打定主意要沿江北上入蜀,借蜀中地形险峻,徐图发展。曾国藩起兵来攻之时,他早已令人将所占之地的粮食收刮一空,给曾国藩留下空城座座,一来可保天军补给不足,二来可借此迟延湘军的追击之机。

    韦昌辉野心不下于杨秀清。自回江西之后便公开拥兵自立,收拢部下一面与湘军李续宾部与新军张宗禹部作战,一面派人与天京城内与杨秀清不合的人联系,以图推翻杨秀清,登上天王宝坐。韦昌辉手下也有部众十数万,是四路天军之中势力最大的一股,但其部众军纪散乱,时有扰民,横行不法的事情发生,战力不及陈石两部。

    新任的天王杨秀清是四股势之中最弱小的一股。杨秀清虽费尽心机夺得天王宝座,却只得南京一座孤城,抵死挣扎而已。而且南京出路皆被韦昌辉与清军全部封死,内部缺粮缺饷,军心不稳,除其弟等少数几人之外,大多将领虽臣服其下,却与其面和心不和。

    陈玉诚对洪秀全最是忠心,自得到洪秀全死讯起便开始整军准备渡江与杨秀清决一死战,为洪秀全报仇。两江总督李鸿章当然不会坐失如此良机。李鸿章闻讯立即便令手下大将出身的已任命为安徽巡抚的刘铭传率一师新淮军南下截击陈玉诚部。他本也率新建的两师新军自苏州、泰州、江都出发,四路并发围剿陈玉诚与李秀成部。李鸿章勒令鄱阳湖水师阻断长江水路,务要将陈玉诚围困在长江以北。

    悲愤至极的陈玉诚还没来得及渡过长江便被闻讯赶来的鄱阳湖水师堵个正着,几度大战之下,陈玉诚水师不敌,只得退回扬州城内,收缩兵力准备与刘铭传与李鸿章大军作战,为洪秀全报仇的计划无限期搁浅了解。

    如此一来倒是帮了苟且偷安的杨秀清一把。一听说举兵复仇的陈玉诚被清军堵回了扬州城并被包围住,杨秀清顿时松了一口气。说实话,所有天军青所将领里面,杨秀清还就只怕了陈玉诚这个愣头青,现在陈玉诚无法找自己捅乱子了。杨秀清便再次打起了韦昌辉的主意。

    杨秀清不知就里,以为韦昌辉之所以拥兵自立,与自己敌对是为了稳住军心。所以他便开始给韦昌辉写信,向他画起了一张巨大的饼。声称只要韦昌辉助自己,等打败了清妖,他便愿意与韦昌辉划江而治,各统一国。他哪里知道韦昌辉早已有了取他而代之的野心。韦昌辉当然不会答理他,别说那张见不着头的画饼自己有没有机会吃到,就算能吃到他也不会愿意与杨秀清分享。

    得不到答复,杨秀清大骂韦昌辉浑蛋,但是却拿韦昌辉没有办法,别说现在韦昌辉实力远和胜自己,就是怎么样与看门狗似的看在南京四周的聂士周旋就够他头疼的了。聂士成虽然只有新军一个师,但是新军士气旺盛,装备与素质更是云泥之别。加上咸丰在天津大胜洋人,聂士成起了争胜之心,一知道太平天国内乱,便没日没夜地对南京发起了进攻。要不是路途遥远,补给不便,他恨不能一天十二个时辰地向南京城里开炮。

    太平天国处处危机,石达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