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有劳两位将军了。”袁世凯微微一抬手,眼中精光一闪,瞬间就变成一脸淡淡的笑意。
目送丁汝昌和刘步蟾匆匆离去,袁世凯顿时收起了笑意,沉着脸回身对徐世昌说道,“菊人兄知道世凯现在最担心什么吗?不是我们守不住威海,以我们现在的兵力,又有坚固的工事作为依托,日军区区一个旅团地兵力,要攻陷威海岂是那么容易的。我担心的是朝中有人暗中和戴宗他们私下联系,段~瑞就是前车之鉴啊,我们不得不防!………”
徐昌是何等聪明之人,刚刚见袁世凯在丁汝昌、刘步蟾等人面前的一番表白,对袁世凯心中的想法早已是洞察分明,为防不测,袁世凯是要先下手为强,看来戴宗是必死无了。想到此,他轻声说道,“慰庭既然下了决心,就不必再犹豫了,不过北帮炮台的防务也是要紧之处,不能自生变乱坏了大局,这一点慰庭一定要考虑周详。”
袁世凯沉默着点了点头,“菊人兄所言正是我心中所想,你去告诉杏城,不要心疼银子,就说是我说地,事成之后,所有将官一律官升一级。至于北帮炮台的防务……”袁世凯咬了咬牙说道,“心中也顾虑不了那么多了,一切就看王士珍地了。他带兵的才具不输于段~瑞,只要没有掣肘,守住北帮炮台还是有7成把握地。”
第七十三章 沧海横流(二)()
你们认为朕有这个实力吗?”
此时此刻。光绪这问话已经远远超出了今天会谈地内容。而后面包藏着的含义也太过复和敏感。隐隐的指向了清国内部帝后之间的权力之争。让三国公使一都有些不知所措。
为对清国有着深刻解的英国公使欧格讷。其实这些天也一直都在猜测这位清国皇帝。为何会突然提出这样一个对西方各国非常有利的协议出来。此刻听过光如此直白的问话心中已经有些隐约的明白了其中的含义。难道这位皇帝想用这样一个鱼饵。来希望获的各国对于他未来权力的支持?这种想也未免太幼稚了。虽然这份协议的内容让人期待。但是还不足以让大英帝国卷入清国内部糟糕的权力争斗中。况且这也不符合英国一向的原则。
沉默了一会儿。欧格讷向后靠在椅背上。目光有些狡黠的闪烁了一下。脸上的表情却刻意表现的有些冷漠的回答道。“我们并不怀疑这一点不过我们更加希望。皇帝陛下能证明自己具有这样的一种实力。”
“看来怀特先生说的没错。三位公使对朕还是缺乏足够的信任啊……”光绪微微叹了口气。目光有意无意的扫了众人一眼。“其实三位公使心中很明白。协议中的条款内容。你们在我国太后那里是无法的到的。但是朕能够给你们。相比能够获的巨大的利益。难道三位公使不应该付出多些信任吗?”
似乎是对这样谈话失去了耐心。格讷摆了摆手。有些不耐烦的回答道。“请恕我直言。根据我们目前获的的消息。贵国皇太后已经起用了恭亲王和日本进行判。这说明目前贵国无论外交内政都取决于贵国皇太后的懿旨。如果皇帝陛下与我们商谈的协议不是贵国皇太后的意思。或者说皇帝陛下不能影响贵国的决策。我们还有继续谈下去的必要吗?”
光绪忽然冷冷的一笑。目光刀子一样盯着欧格讷。“说到与日本的和谈。欧格公使或许忽略了一点。今。有哪一个条约是谈出来的都是打出来的。在中日之间的场战争没有取的胜负之前。这样的和谈有意义吗?”
着。光绪缓缓的站了起来。望着窗外的漫天大雪沉沉的说道。“朕忘记告诉各位一个息了。朕的新建陆军第正在进军朝鲜平壤的路上。或许要不了几日。就会传来攻克平壤的消息。至于辽南的日军残部。恐怕用不着朕说太多。各位公使都能够看的很明白。朕随时可以让新建陆军的主力发起进攻。给予日军残部以毁灭性的打击。这场战争还没有结束。如果朕不想结束的话。你们认为战争能够结?……有些事情如果等到战争结束了再谈。恐怕就不是这样的结果了到时候朕相信。会有很多人来和朕谈这些事情。比如俄国公使?……”
完。光看也不看那三位公使些回不过神来的表情。招了招手示意伍廷芳等人继和各国公使会谈。转身大步走了出去………
“是不是对朕这样做有些不解?”白茫茫的中。光绪一边随意的走着。一边不经意的对紧随身后的吴绍基说。
“微臣确实有不明白地方。”吴绍基低声回答道。脸上聪明了一种说不出的困惑和不解。
些协议?”光绪回过身。目光静静的却又有些黯然的望着吴绍基。轻轻叹了口气。大清是个弱国啊。从来国无外交。不安抚住西洋这几个国家。要是让他们和日本同声联气。向我大清施加压力。这场战争我们就很难收尾了。人或许|不明白。你应该很清楚。这场战争再拖上几个月。林启兆那里恐怕再也找不到银子维持下去了我们虽然打赢了几场胜仗但是心里一定要清楚。们并没有真正战胜日本人。要在将来的和谈中获的主动。眼下最要紧的就是不能让日本和西洋各国连起手来。至于协议的条款。朕有分寸。将来你会明白的。”
这样一个时候抛出这份协议。光绪的目的当然不止于此。但是有些话他并不想说的太透。下面的人自己去琢磨吧。
判。要是真的和谈成功皇上现在所做的一切不是白费了。到时候又该当如何啊?”
“和谈?”光绪冷的哼了一声。目光转向风雪中苍茫的远处。嘴角轻轻一动。“朕不是没有给他们机会。这一仗。朝廷如果接着打下去或许朕还要费些功。现在他们日本和谈。那就是自寻死路。
”
吴绍基此刻全然有些糊涂了。在他看来。倘若朝廷和日本和谈成功。最为被动和尴尬的然是皇上。可是听皇上的言语似乎却已经是成竹在胸。一时之间。他也想不明白中的道理。又敢多问。只是默默的跟在皇上后面。
“电令辽南陈卓所部。即刻对日军残部发起攻势。这场战争是到了必须结束的时候了。告诉陈卓不要功。只要能全歼日军一部就够了。剩下的事情就让朕来做吧……”沉默走了一会儿。绪忽然站定下来。抬起头望着风雪弥的狂野。静说道。风雪夜归人。看来我们也该考虑回京了。”
第七十四章 沧海横流(三)()
漫天风雪中,光绪拍了拍身上的积雪,似乎是不经意眼有些回不过神来的吴绍基,转身走回行营中去了。站在远处担任警戒的景铭等人,赶忙跟随着光绪的身影悄然而去,留下吴绍基一个人站在雪地里发呆。
皇上所说的准备回京的话,倒并不让吴绍基感到多少惊讶。皇上迟早都是要回京的,不能总呆在辽东这里吧。只是皇上忽然从辽东的战事转到回京的话题上,而且话语中似乎还别有深意,一时之间让吴绍基也有点跟不上步点的感觉。君心难测!吴绍基在心中摇了摇头,默然的跟随了过去。
经历了田庄台这场生死之战后,如今的皇上似乎变得越来越深沉了,让人有些不可捉摸,就算是一直跟随在皇上身边的吴绍基,现在也常常感觉自己很难完全明白皇上内心中真实的想法。就如同现在,吴绍基相信皇上对自己的信任并没有减退,也没有丝毫提防戒备的态度,而且平常的言谈之间,似乎将来对自己还有重用之意,可不知道为何,又忽然从自己手中拿过了军情处的权力,近些日子,更是将李奇峰等人直接召进皇帝行营中安排部署,旁人根本插不上手。
对此,吴绍基倒并不是很介意,他一直也觉得自己并不擅长军情处的事务,而私心里面也不愿意牵涉太多隐秘的事情,作为一个读书人,他心中很清楚,古往今来但凡在这些事情上面涉足太深,最后通常都不会有好的结果,现在皇上让自己不再兼管军情处的事情,其实也算是一种解脱。只是皇上为何忽然在这个时候这样去做,吴绍基一直都没有想明白。
而摆在眼前的当务之急,是朝廷正在与日本进行的和谈之事,一旦和谈成功,局面就会变得相当复杂,皇上在田庄台所取得地强势也会因为和谈,而变得有些尴尬和被动。毕竟名义上的朝政大权还在太后手中,朝廷如果以和谈的结果来压制皇上手中的兵权,结果如何还很难说。可看皇上的态度,似乎一点也不担心。难道这背后还藏着什么文章?饶是机谋善断的吴绍基也是百般困惑。
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