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黑色的烟雾便尽数被收到了雨伞之中,然后眼疾手快,将雨伞收好,结结实实的捆好,丢到了一边,好像是很危险的样子,之后盯着张宇澄道:“这可不是你江西龙虎山的道术,倒像是西域的邪术,你真的是让你师门颜面扫地啊!”
“你果然厉害,这是我新练的绝招,都被你化解了,接下来,可没有那么便宜了。”
说罢,这张宇澄便一脸的肃穆,站定,右手持剑,左手掐剑诀,不知道在咏诵着什么。
说来也怪,这张宇澄念诵的,绝对不是什么歌曲小调,也不是很悠扬动听,但是现场的人听上去,却是绕梁三日,让人沉醉。
张三丰便是心中一沉,忙守住了心神,道:“是迷惑人心的法术,武当兄!守定!”
第231章 这才是高人风范()
武当也是外家拳的高手,自然知道其中的道理,便气沉丹田,抵御这邪魅的法术。
于是在武当和张三丰的身内,两股力量在抗衡着,两个人同时感觉到一种十分纷乱的心绪涌了上来,强自镇定,使出了自己全部的定力去抵御着这种感觉。
白云观的主持,显然修为还没有到家,只是皱了皱眉,便惨嚎一声,栽倒了。
可煞作怪的,现场围观的人,都是没有练过功夫的寻常老百姓,却是没有任何的感觉,只是伸长了脖子,陶醉在这柔和的吟诵声音之中。
反观台子上面的解赣,却是另外一番情景,只见解赣竟然坐了下来,一脸的迷醉,手指以一下一下的在木板上打着节拍。就像是一个听曲消遣的人。
这张宇澄兀自口干舌燥,却无法撼动解赣分毫。等到一段结束,看着面不改色,气不长出的解赣,惊的几乎摔倒。
“你!怎么会,你竟然一点事情都没有?”
“后生晚辈,就这点微末道行。也敢在此地耀武扬威么?哼哼,不自量力。”
就在围观的众人痴痴迷迷的时候,站在高台之上的解赣忽然变了一副面孔,那种嘻天哈地的朴实表情荡然无存,两眼之中闪出了精芒,只是在桌子上的破褡裢里面,随手拿出来一对小金钹。
别看这解赣平日里一副邋里邋遢,不修边幅的样子,但是这金钹却是好生的保护了,上面的红丝绦十分鲜明,就像是新的一样,分开左右手,只是轻轻的一拍,一种金石铮鸣之声便传遍了白云观。
这些围观的人,仿佛如痴如醉,在这一刻,仿佛在美梦之中惊醒一般,有的人甚至还留着口水。正茫然的看着场上的两个人,心中也是茫然一片。
这一手法术,是张宇澄在江湖上行走的最大一张底牌,不知道有多少的英雄豪杰,或者四玄门中成名已久的道士,都栽在了这手法术之下。
可是这解赣,只是一个轻微的小动作,不费吹灰之力,便给化解于无形之中,着实令人咋舌。不由得面色如土,身体也微微的颤抖道:“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小子,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们玄门之人本不应该有争强好胜之心,之所以有的休息法术,有些练功,是为了在修行的过程中保护自己,别没等羽化就遭了横祸。道家祖师,三清大帝,没有一个人说过,我们修炼这些劳什子东西,是为了伏法降魔,更不是为了争强好胜,争什么排名。”
解赣活脱脱一副高人的面孔,不但如此,还一副训斥小辈的样子,说来也奇怪,在这样的口吻和气质之下,就连目空一切的张宇澄都喘不上气来,只是呆坐在木板之上。
自此,一场斗法结束,北平城的老百姓,都见到了这难得一见的场面。成了北平城接下来一个多月的的谈资。
而最爱看热闹的武六七却硬是错过了这一幕。
在仁义居醒来的武六七,非常的不开心。像是孩子一般的赌气,去看了这场热闹的伙计,回来之后,讲述的绘声绘色,武六七心里就像是猫挠一般,在地上来回的踱步,道:“这些人,也忒不够意思了,偏偏在这个时候让我昏睡恢复,他们到去玩了个痛快。”
这个时候,解赣和张三丰联袂而入,脸上都是红光满面的,见武六七一脸幽怨的看着自己,便哈哈大笑,道:“你这娃娃,我们不让你去,你还不领情了。”
“我要领什么情?”武六七一脸的难受,这些天不能出门,不能洗澡,早就把他给憋坏了。
解赣扑哧一声笑了出来,丝毫不像小厮嘴里面的那样仙风道骨,操着一口浓重的江西话道:“这小天师,虽然也是出自名门正派,但是自己却走错了路,专门去研究一些能摄人心神的旁门左道,你要是再现场的话,我担心这家伙会狗急跳墙,用你为人质,可晓得?”
这话虽然听上去让人信服,但是武六七依旧是一脸的不高兴,转而想到了一个问题,说道:“二位道长,既然我没有看到这样热闹的事情,只是心里有一些疑问,能不能满足一下啊?”
张三丰和解赣相互看了一眼,笑了笑,道:“成,你说吧。”
“说句该打的话,解道长无门无派,如何就敢和名满天下的江西龙虎山挺腰子?这可是皇上敕封过的啊!”
解赣收敛了脸上嬉笑的表情,只是幽幽的一叹,道:“这本来不是什么露脸的事情,但是你既想知道,我就告诉你也无妨,也算是对你没有看到热闹的补偿罢。”
武六七就喜欢听这些带着土味的故事。于是亲自给两位道长斟茶,然后安安静静的坐在了旁边的椅子之中,开始听故事。
解赣的表情,忽然变得十分的平静,呷了一口茶,好像是在回忆。
这的确是一个比较久远的故事,解赣说道:“你以为我就是一个邋遢的道士么?告诉你,若不是江西龙虎山,咱也是显赫的官宦人家,我也是坐在窗明几净的书房之中,专心攻读圣贤之书的人。”
原来,解赣并非是这一门之中唯一的修道之人,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解赣的道术竟然是家传的。他们的老爷子,正是一个修道之人,名为解道本,成名已久,在出家之前,由于目睹中原被铁蹄践踏,凭借自己之力有无力回天,便隐居修道。
而元朝末年,朱元璋手持三尺剑自民间崛起,横扫天下,拯救中原,也是仇家满天下。如此,生命安全便岌岌可危了。
武术方面,自不必说,有千军万马保护,不会有什么危险,但是草原之上,有一种秘术,谁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是用一张乾坤地狱图演阵敌人,敌人就会五迷神乱,而朱元璋自然要防备的,便请了解道本出山。
解道本也是一天下苍生为己任,便欣然答应了,成了朱洪武身边的一个侍卫,一个会道法的侍卫。
第232章 两家有世仇()
这解道本也是真的有本事,在朱元璋身边护卫多年,也都没有出什么差错,一直到建国之后。
而朱元璋似乎有太忙了,竟然忘了这件事,直到有一日,才终于又想起了解道本这个人。但是这次,却成了解家和江西龙虎山只见结仇的开始。
皇上是从一介布衣身登龙门。自然是比较偏重道家,于是便请了江西龙虎山的张真人进了大内,加以礼尊。却好像是忘了身边就有一个法术高强的道士解道本。本来可以相安无事的过一生的,过些时日,解道本便要请命赋闲回乡,继续修行。
可是这一日,陡生变故。
张真人受了册封,自然是要进宫谢恩的,也觉得这是光耀门楣的事情,便穿着八卦仙医,手中抱着一枚拂尘,却是白玉的杆。价值不菲,头上戴着紫金冠,上面攒着一枚龙眼大小的东珠。这已经是郡王位份才能使用的了。
张真人来到了金陵,在金陵皇宫西华门递名帖请见,然后出来几个小太监,赔笑着引着张真人进了大内。
大内自然是隆重肃穆,别有一番气势,但是这张真人不亏是世外修行的高人。竟然对着万千气象目不斜视,只是往里面走去。绕过太和门的时候,两旁都是穿着飞鱼服,执刀拿剑的护卫整齐的肃立在甬路的两端,表情庄严肃穆,像是钉子一般,一动不动。
谁知道这名满天下的道家领袖,走上甬路的一瞬间,竟然睁开了原来半眯着的眼睛,变得炯炯有神,脚步也放慢了,不知道是发现了什么,活着是对周遭的环境,有什么感觉。
太和门前,向来是不允许喧哗的,小太监也不敢说话,只是也慢了下来、
这张真人在甬路之上缓缓的走着,心中便是一阵热血沸腾。因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