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运河天地之大明第一北漂-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什么?”

    “难道您就不想建造一个庞大的作品,流芳百世,让后世之人都敬仰您的匠人之心么?”

    武六七的语气很奇怪,就像是怂恿一个孩子做事情一样。

    刀怕对了鞘,听到了这话,蒯祥的眼睛,陡然的亮了。

第141章 迁都吧!() 
但是蒯祥眼神之中的火苗,只是亮了一下,却缓缓的暗淡了下去,道:“我已经有传世的作品了,便是南京的皇宫。这皇宫也是耗费了我不少的心血,三大殿巍峨雄奇,用的材料也是最最上乘的,定能屹立百年!”

    武六七心中不由的叹了一口气。

    南京明皇宫的下场,可谓凄凉。曾经也是一个王朝权利的中枢。只是在后世的更迭中已经不复存在了。脸一张白描的画都没有留下。

    这些武六七自然是知道的,但是却有怎么和蒯祥说呢?

    蒯祥毕竟不是姚广孝,肯定不会相信自己不属于这个时代吧。

    武六七想了想,松弛的在椅子上坐下,笑道:“南京皇宫虽然惊奇雄伟,但是却不是珍品,也难说得上震铄古今的杰作。”

    “你放肆!”蒯祥脸色一变,几乎拍案而起,武六七的语气不恭敬,数落着南京皇宫的不是,就像是当着骄傲的家长贬低他家的儿子一般。蒯祥心中肯定是一万个不愿意。

    “南京皇宫,从选址到施工,都是刘伯温与我一起。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岂容你个半桶水随意的亵渎?”

    “师父息怒,听我慢慢的说。南京明皇宫,位于六朝建业,建康都城的东南方,建康古都才是真正的占尽了金陵城的风水。而东南方向,似乎是古都的拱卫和藩属,也就是洪武爷没有把这件事看的太重,再加上刘基一番如簧巧舌,才将这件事掩盖了去。”

    蒯祥听后,身上斗得一激灵,手死死的捏着椅子扶手,眼睛盯着桌子上的烛台,没有说话。

    武六七接着道:“这也就罢了,没有占到最好的风水,后期还能补救,可是恰恰又出现了纰漏,脸补救的机会都失掉了。”

    “南京皇城前临秦淮河,后靠紫金山,风水原是可以用的,可是在紫金山的北边,却有一个玄武湖,若是朝正南方开宫门,正阳门正好位于玄武湖和秦淮河之间,所谓一门照二水,崽雄厚的帝王之气,也会被滔滔不绝的秦淮河给带走的。”

    “刘基是道士,颇有道术,自然是知道这其中的关窍,于是便设计了朝向西南的皇宫大门。”武六七侃侃而言,接着说道:“宫门朝西也就罢了,却偏生做了朝西的正阳门。师父您想一下,这是什么人住的地方?是皇上,受命于天!岂能住这样朝向不正的皇宫?”

    武六七的一番话,在房间之中回荡着,虽然声音不大,但是每一句都像是滚滚的雷声,在蒯祥的耳边炸响。

    武六七说的一丝不差,都是蒯祥知道的,但是有没有办法改变的事情。

    如果说整个南京明皇宫是一个上好的钧窑瓷器,那么这个皇宫的朝向和大门的设置,绝对是这瓷器上的一道明显的裂纹。即便是釉面再厚,也会让这瓷器贬值的。

    武六七见火候差不多了,接着又说道:“还有便是外城了。外城是皇城的第一道防线,也是皇家气派所在,但是你想过没有,碍于南京城的地理,外城只能是依山傍水而建,前面依靠秦淮河作为护城河,后面沿着莫愁湖和紫金山,所以外城十分的不规则,正阳门至仪凤门有四十里,而太平门至石城门却只有区区十里,这样一来,皇城紧靠朝阳门。已经失去了正中央的位置。”

    蒯祥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眼睛似乎盯着烛台时间太久了,有一些干涩,揉了揉,转向武六七,道:“那么依你看,南京皇宫要如何整改?”

    武六七苦笑一声,道:“无从可改,若是将正阳门推倒重建,那么三大殿的朝向也会发生改变,或者是拆了原来的六朝旧都重建,但是碍于南京的地貌水文,终究难成气候。”

    说着,武六七便站了起来,声音忽然变的十分激动,竟带着金属的死死颤音,道:“建造皇城,选址最为重要,要想成就千秋帝业,修筑万世之城,就必须选择在最最合适的位置上。”

    说罢,不顾蒯祥诧异的目光,走到桌案前,取过了一只毛笔,饱蘸了浓墨,走到了蒯祥对面一处白墙旁,看着蒯祥道:“帝王之气,在于天地祥和,稳固牢靠。还要傍山而建。”

    说着,也不管是不是得体,便举起了笔,在洁白的墙上画了几笔,却正是层层的山峦。由东北到西南,虽然时断时续,但是却连绵不绝。

    武六七说道:“身为帝王,必须身登高处,俯瞰四方。将自己的疆域子民尽收眼底。”

    说罢,大笔一挥,勾勒出沿海的线条,又是两笔,画出了长江和黄河。

    武六七虽然不是丹青国手,但是墙上的这幅图却很传神,在场的人一眼就看出来了,这正是大明的版图,虽然线条粗糙,但也看得出山山水水。

    “便是这里了!”武六七用笔指点着燕山山脉和太行山之间的空点,说道:“这里,背靠燕山,前面便是中原的一马平川,正南正北。黄河长江于脚下。风水上,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比这里更佳了。金陵城看的只是小风水。这里却是大风水。纵观天下的大风水!”

    武六七的嗓音低沉而磁性,十分具有蛊惑人心的作用,只见蒯祥不知道什么时候,竟然站了起来,凑近了走到墙边,眯着眼睛盯着墙上的涂鸦,仿佛所有的话都听进去了。又好像什么都没有听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一样。

    “还有最后一点!”武六七的语气庄严肃穆,道:“大明击退了蒙古鞑子,可是这蒙古人并不甘心,几次兴兵南犯,金陵距离燕赵之地十万八千里,鞭长莫及,当今皇上说过,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所以,定要迁都北京。守护着中原门户,只要守住了居庸关,天下太平!”

    说着,武六七又在崇山峻岭之中,画了重重的一笔,东起老龙头,西至嘉峪关,一条长城跃然而出。像是一道藩篱一般,横亘在中原的门户上。

第142章 动心了() 
武六七一番侃侃而言,却并非是信口胡说的,关于风水和建筑特点,有一些是之前就知道的,也有一些是这几个月来,跟着外面的师父学到的。

    蒯祥知道武六七进步神速,却不知道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对于深奥难懂的风水学和建筑学,都是信手拈来,鞭辟入里。

    特别到了最后,武六七的话,仿佛带有很强的煽动性。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多么掷地有声的话。

    就连原来打定了主意不出山的蒯祥,也都忍不住热血沸腾。

    可是看着武六七的表情,蒯祥心中生出了一丝警惕。

    这武六七原来就是请自己出山的,这样看来,这武六七似乎真的是得手了。

    其实在蒯祥的心中,还有一道心结。

    若是洪武爷朱元璋,亦或是小皇帝朱允炆,下道圣旨让自己去北平修宫苑,那自己就会二话不说,带着全部的香山帮的工匠,倾巢而出,去建造新的皇宫。

    但是当今万岁朱棣,似乎人品差了些。也是出了名的阴狠毒辣。虽然嘴里喊着口号是靖难,清君侧,可是稍微有一点常识的人就会明白,这个叔叔只是打着堂而皇之的旗号,去和自己的侄子抢夺万里花花江山。

    说到底,蒯祥是在心底腻烦这个永乐皇帝。现在求自己出山给此人建造宫殿。是万万不成的。

    自己能否名垂千古是一回事,但是是不是助纣为虐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蒯祥原本狂热的表情,渐渐的消失了,紧接着变成了冷冰冰的样子,在鼻孔之中哼了一声,道:“武六七啊武六七,你还真的很厉害,我原来还以为我自己无欲无求了呢,可是没有想到,还是有命门的。我今日就告诉你,不管你是谁门下的说客,我都不会应承这件事,还是那句老话,要想我出同里,你们顶多会得到我一句冷冰冰的尸体!”

    屋子里的气氛,顿时降到了冰点,站在旁边的雷妙真急的脑门之上冒出了冷汗,怯生生的走上一步,道:“师父!”

    “你也别叫我师父,自今日开始,你们走你们的阳关大道,我过我的独木桥,来人啊,送客!”

    蒯祥忽然之间变脸,让武六七很是意外。

    这个时候,他还不知道蒯祥的心结在哪里,便也冷哼了一声,道:“师父,我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