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位,所谓胜者王败者寇,这道理大家都懂。孙策野心勃勃,虎狼之徒。前面有扬州刺史刘鹞,后有我家主公扬州牧秦宜,孙策身为会稽太守,以下犯上,哪怕是顶头上司也要动刀枪,摆明了是要争霸天下。争霸天下只有两个下场,幸运的话成为霸主,失败的话也只有死路一条。相信我家主公落在孙策手里,下场是一样的,谁也不用指责谁。与争霸者相比,如我等,若战败了,自己愿意的话可以归降另一方,若不愿意的话,则跟随主公一起赴黄泉。所以说,争霸天下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没有点本事千万别抻头。这天下最终也只有一个霸主,谁跟对了主公谁运气好。“
陈宫实话实说,将心比心其实大家都一样,所以,江东众将心里虽然不舒服,却也无话可说。这场战争扬州牧秦宜属于胜利者,反之,若孙策是胜利者,他也不会留下秦宜的性命。
争霸很危险,失败者只有死亡一条路。
孙策败北,说明孙策不是明主,至少比扬州牧秦宜差了些,他们眼光看错了,怨得了谁?
江东水军跟随孙策的时间相对短一些,哪怕周瑜也不过去年底才真正加入到江东行列,至于其他人,多则两年,少则一年还不到,谈绝对忠心恐怕过了。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想法,尤其是陈宫一番话,不由得让众将心中一番计较。
虽说此次水战失败了,难说不是因祸得福,看这位扬州牧秦宜所作所为不一般,几个月的时间闯出如此大成就,到目前为止,可以说扬州牧秦宜一统扬州全境。因为此次江东几乎倾巢出动,留在老巢那点兵马有和没有差不多。
虽说周瑜与孙策人关系不错,但这是两回事,周瑜跟随孙策征战,也不过是看好孙策的前景,为自己,为家族争取大好前程,孰重孰轻周瑜心里很敞亮。在这个混乱的年代,一个家族成员分散在各大阵营多得是,比如诸葛家、筍家,大家都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其目的也不过保住家族利益。
大家都要生存,家族也需要生存,更希望家族兴旺发达,枝繁叶茂,追随扬州牧秦宜成为必然选择。
周瑜与江东众将交换一下眼光,而后对陈宫抱拳施礼,说:“陈大人,我等降将愿意追随州牧大人,请陈大人转告州牧。”
陈宫回礼,而后说:“这样再好不过了,主公正在往回返的路上,估计黄昏之后应该回来的。这样吧,今日大家都很疲惫,即便主公回来也很晚,不如大家先安歇,明日再与主公见面。公瑾,这样可好?”
“如此,倒要劳烦陈大人了。”既然陈宫发话,周瑜只能照办。
从陈宫的话语中不难猜测,即便是陆战,扬州牧秦宜也是胜利者。而且战争的时间不长,与水战时间长短差不了多少。
周瑜等江东水师降将心中非常震撼,这个扬州牧秦宜竟然如此了得。
毕竟江东众将以前非常看好孙策,小霸王名声可不是乱说的,没有点本事不可能聚集那么多战将。但是,碰上扬州牧秦宜之后,竟然一败涂地,能不让他们心中剧震嘛!
skbshge
第113章 猪哥,快来吧()
扬州牧秦宜得胜归来,少不了安抚江东降将,此役几乎接收全部江东军事力量,可谓兵强马壮。
陈宫擅自杀掉孙权,秦宜回来自然要汇报此事,他只是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多余的话一句也没有说。
扬州牧秦宜这种反应大出陈宫预料,观察一下他的脸色,似乎也没有异样,让陈宫心里直嘀咕,你倒是说句话呀,弄得人心里不安分。
御下之道,心里所想不能全部都告诉属下,要有所保留,既不能让部下完全猜不透,又不能让人有一种看透的感觉,要掌握一定的尺度。
其实,秦宜心里偷着乐,陈歪脖子真是长眼色,先一步替自己解除后患。
杀俘毕竟扬州牧名声有点影响,曹操要杀吕布都想找一个背锅侠,这道理秦宜自然明白,陈宫若不杀掉孙权,而是等着他回来处理,那样的话秦宜就有点纠结,杀或者不杀都有可能。
孙家人必须死,这一点无可争议,孙策、孙权不死,江东人心不散,难免有人异想天开,期望搞出一点事情。这种事很烦人,谁没有事天天提防别人造反?
心太累,而且防不胜防啊。
与一般战将或者官员不同,孙策、孙权兄弟俩属于争霸者,手下有一帮子效忠者,他们把身家性命都交给了孙策,期望他争夺一片天地,自己则封妻荫子,光宗耀祖。现在扬州牧秦宜把孙策、孙权杀掉了,他们的希望也随之破灭,那些死忠者能跟你算完吗?
孙家兄弟死掉了,大将程普、黄盖、韩当等死忠分子死掉了,那些不安定的隐患自然而然消失。
凡参与争霸者一旦失败,下场基本一个死字,能活下来的极少。
吕布如此,公孙瓒也是这种下场。
要不然公孙瓒也不会自焚,他心里明白,与其被别人羞辱致死,不如自己死,守住最后一点尊严。
如此看,争霸是一件风险极高的行业,许多能人宁可追随他人而不选择自己直接争霸,或许与此有关系。
秦宜自己也不愿意参与争霸,这不都是迫不得已的事嘛。
扬州牧秦宜对于陈宫擅自杀死孙权之事不置可否,虽然让陈宫摸不透主公所想而纠结,好在事后秦宜安排的事情让陈宫看出门道,原来主公没有介意,终于松了一口气。
最吃惊的当属凤雏庞统,他来的当天就跟着秦宜出征,并不太清楚这场战争的细节,原本以为江东进犯仅有陆地一方,哪里知道还有水军偷袭一说,厉害之处在于秦宜料事如神,张开大网将江东孙策势力一网打尽。
庞统不仅见识了秦宜武技高强,还知道在智谋方面也不差,前景非常好。
这天下像扬州牧秦宜这样英明的主不多,看看他的足迹就知道了,试问天下还有谁能创造出如此奇迹?兵出淮阴,占据寿春,南下庐江,伏击江东小霸王孙策,一连串行动一气呵成,令人眼花缭乱。
更可贵的在于兵贵神速,令北方最大威胁的曹操措手不及,等到醒悟过来一切都晚了。
扬州牧统一扬州,有足够的的本钱与曹操抗衡,曹操即便想要扼杀新出笼的一方霸主,恐怕也有心无力。
不行,必须抓紧时间给诸葛孔明写信,他若继续在南阳耕读的话,那可真是应了秦宜所说的话,坐等人求,最后等来扁瓜裂枣!
矜持无厘头,装逼遭雷劈,何不爽快点?
有道是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黄瓜菜都凉了,在这件事上庞统对诸葛孔明很有看法,你丫的继续耕读,大概要老死山野。
也是,看好了就下手,主动一点会死人吗?
大战结束,庆祝大捷恐怕会让江东战将脸上无光,秦宜却可以换一个方式犒劳三军,第二天扬州牧秦宜迎娶大乔、小乔,三军同庆也在情理之中。至于江东这些降将是否忠心,秦宜暂时不会考虑那么多,就算他们个别人心中有二心,那又如何?孙家兄弟灭亡了,他们失去了追随目标,一盘散沙翻不起大浪。
更何况,是人就有追求,当他们发觉扬州牧秦宜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希望,为了自身利益,估计很快便会把孙家兄弟忘得一干二净。
在这之前豫章太守华歆或许还在观望,他知道小霸王孙策能耐不小,新上任的扬州牧会不会步扬州刺史刘繇后尘,这件事难说。田歆没有野心,他只是一郡太守,在这个强者为王的年代他的观念说得过去。现在孙策已经死了,他也无需观望并给扬州牧秦宜送来了贺礼。
豫章太守田歆愿意臣服,刘晔此行任务完成,一统扬州全境更接近尾声。
扬州牧秦宜大摆宴席,宴请手下高级将领,当然也括江东降将。借口嘛,当然是自己迎娶大乔和小乔。
秦宜主位就坐,左边陈宫踞首,依次是阎象、刘晔、庞统、张昭等文官,右边大将于禁踞首,下手依次是纪灵、周瑜、太史慈、凌操、周泰、蒋钦、陈兰、董袭、陈武等武将。
此次宴会除了让新人旧人相互熟悉,秦宜也有事情宣布。
“诸位,扬州地界大的战事基本结束,但江东地区必须尽快恢复安定,随后大军要尽快出征平定所有城池。此次兵分两路,东路由大将于禁统兵,宫台为谋士随行,走丹徒、毗陵、吴郡。另一路由大将纪灵统帅,阎象为谋士随行,走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