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帽子王崛起-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乾说:“主公,现在还难说,要看事态进展如何,袁术之死毕竟与曹操脱不了干系,同时,袁绍与曹操互为最大对手,若袁绍与曹操水火不容,或许他不会为了袁术为难主公,还有继续联手的机会。”

    孙乾的话不无道理,刘备低头沉思,半晌,缓缓说:“嗯,有这个可能,这件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暂且先不管,目前紧要的是对付徐州牧车胄,拿下徐州才是根本,否则,连存身的地方都没有。”

    孙乾担心地说:“或许车胄得到了曹操的指令,恐怕有些难度。”

    刘备撇撇嘴,轻蔑地说:“不妨,一个车胄翻不起大浪。”

    刘备早有算计,他压根瞧不起徐州牧车胄,不是一个等量级人物。

第71章 懒人懒办法() 
袁术的主薄阎象和长史杨宏被俘之后,与大批寿春官员一起被押解到寿春城,谋士陈宫单独接见了他俩。

    在这之前阎象和杨宏并不知道秦宜是何许人,崛起太快,再加上他只是吕布手下的小官僚,很难被外界知道。

    听陈宫介绍了从下邳城突围之后几个月时间秦宜的崛起之路,令阎象和杨宏非常震惊,这种华丽转身太惊艳!

    无论阎象还是杨宏都不是一般人,怎么不可能不知道争霸之路的艰辛,如秦宜这般神奇发展,这天下再无第二人。

    袁术败亡,他二人再无指望,只能依附新上任的扬州牧秦宜,虽说已经对陈宫表达了意愿,不过,秦宜在外征战,还要等他回来最后拍板。

    秦宜大军回城,消息很快在寿春城散开了,扬州牧秦宜仅用三个回合击败张飞,及大地鼓舞了士气,再加上之前的战绩,无疑也将秦宜的声望推上了高峰。

    作为一方势力的主脑人物,你总要有足以服人的能耐吧?

    想要别人跟着你混,那也要看你的本事能不能保证长远,能否给那些追随者带来安全感和前途,否则,即便身边有能人,或许人家一看你人品太渣,早早留下后路,一旦形势不妙,便溜之乎也。

    秦宜身边也不是没有文官,只是很少而已,从下邳城逃出来的那批人中凑起一个草台班子,比如袁焕和陈群。

    秦宜对世家没有好印象,但文人当中寒门毕竟少之又少,不依靠他们可能吗?

    陈群滑的很,秦宜多少知道点他的秉性,便将他留在淮阴那边管理民事,他愿意跑路随他。谁知陈群至今还在那儿卖力,似乎干的还蛮有劲。

    陈群愿意卖力,说明他暂时不想走,而寿春这边一大摊子事情无人打理,不得已之下,秦宜让人将陈群叫了过来。

    袁焕最先跟着刘备混,被袁术俘虏,吕布率兵攻打袁术,袁术兵败,袁焕成了吕布的俘虏。

    吕布当初和刘备和睦亲近,后来有了矛盾。吕布想让袁涣写信去大骂羞辱刘备,袁涣认为不能这样做,吕布再三强迫他,都不答应。

    吕布大怒,用刀剑来威胁袁涣说:“做这件事就能活,不做这件事就死。”

    袁涣脸色丝毫没有改变,笑着对吕布说:“我听说只有高尚的德行才可以用来羞辱别人,没听说用污言秽语来羞辱别人的。假使他本来就是个君子,将不会以将军你的话为耻辱;假如他本来就是个小人,将用你的话回复你,那么受辱的是你而不是他。再说我先前侍奉刘将军,就像今天侍奉你一样,假如有一天我离开这里,回过头来再痛骂将军,行吗?”

    一番话把吕布说得很惭愧,就不再逼迫袁焕了。

    从这件事上看,袁焕此人还不错,此次秦宜来到了淮南便带上了他,说:“大家都是逃难之人,我有难处你得帮,手里光有武将很多事办不了,一路接收城池需要有人去安抚。”

    袁焕回答让秦宜很意外,说:“我能逃出下邳城也是借大人的光,帮点忙也算应该。”

    这二人挺有意思,一个不给人许官,而另一个也不要官,就这样糊里糊涂走到一起。

    其实,无论是袁焕还是陈群,那都是人精,秦宜能从下邳城死地逃出来,那是一般人能干的事情吗?

    在袁焕和陈群看来,秦宜事先准备的木筏绝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提早谋划逃跑的后路,而且,接下来秦宜一连串的表现让人亮瞎了眼,足以证明秦宜的潜力很大。

    当然,这不是说他们已经认可了秦宜,至少他们还在观察中。

    到了盱眙城,秦宜便让陈宫、袁焕去搭理,走到成德城留下他收尾,自己带着军队继续向西挺进,袁焕也不在意,把个成德城整理的有井有条。

    现在寿春城千头万绪,秦宜早早让人把袁焕叫了过来,让他与陈宫一起收拾乱摊子。

    休息一夜,第二天一早秦宜先与阎象和杨宏见面,算是正式接收这二位袁术旧臣。

    先不论袁术如何草包,至少阎象、杨宏他们俩走到如此高位,没有两把刷子肯定坐不稳,具体是什么水平,秦宜也不了解,反正不如诸葛孔明、荀彧等名声响亮。

    秦宜俘虏了大批袁术手下文官,无论是秦宜还是陈宫都不熟悉,袁术败亡的如此之快,有他自身原因,也间接说明他的官僚体系已经腐烂,庞大的官僚体系鱼龙混杂,只能依赖阎象和杨宏他们甄别,择优留用。

    与阎象和杨宏谈完了话,秦宜召集文武议事。

    秦宜当中就坐,左边文官以陈宫为首,依次是阎象、杨宏、陈群和袁焕,而右边是武将,高顺踞首,依次是于禁、纪灵。张辽驻守途中,不在寿春。

    “诸位,我这个扬州牧有名无实,庐江刘勋、江东孙策拥兵自重,大军进驻寿春城也不过数日,这几日马不停蹄征战,本州牧能掌控的也不过寿春城周边几个城池而已。好在北方暂时安宁,否则,连寿春城也难以安宁。呵呵,想要当一个名副其实的扬州牧,尚需诸位共同努力啊。”

    秦宜语气略显无奈,其实已经很不错了,一系列举动令人眼花缭乱,在场之人那个不佩服。

    陈宫一抱拳,说:“主公英才,我等有目共睹,入主寿春时机恰如火候,袁术十万大军有八成尽收囊中,战张翼德,拒刘备,轻描淡写,化危机于无形之中。假以时日,扬州必然统一。”

    秦宜的本事有多大,大概最清楚的当属陈宫。

    秦宜摆摆手,说:“那都是过去,还要看未来。诸位,事急从权,目前只能临时搭起草台班子,而诸位所擅长本州牧还真不太了解。我与宫台即将出征,扫荡不臣之徒。而寿春这里千头万绪,我想,当务之急有下列几件事情要处理,一是旧有官员甄别留用,二是说服周边城池归顺,三是收拢饥民并妥善安排,四是淮河北一带百姓尽量移民到淮南,河北那边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成为战场,还要在淮河南岸百里内划出无人区,如今人口锐减,不愁没有地方安置。最后一项,如今是大旱之年,要修水渠引淮河水浇灌,便于屯田兵种植作物,保障粮食供给,各位毛遂自荐吧。”

    作为新加入的一员,这可是表现的好时机,阎象出列,说:“属下愿意走一趟,说服周边城池归顺州牧大人。”

    秦宜点点头,说:“甚好,相必周边城池官员都熟,其他人还真不能胜任。”

    杨宏出列,说:“州牧大人,属下参与甄别官员,保证不让劣质官员蒙混进来。”

    这两项工作也只有他们干,秦宜所带来的的人不熟悉,想干也干不了。

    陈群出列,说:“州牧大人,剩下的几项工作由属下与袁焕一起负责。”

    袁焕接口说:“这样再好不过了,两人合作比一人好。”

    懒人有懒办法,秦宜把一摊子棘手事务一股脑交了出去。

第72章 小袁很好,慢慢养之() 
这一次突袭淮南非常成功,袁术十万大军,大概七八万军队几乎被秦宜收编,重要的是袁术多年积攒的家底以及抢劫的粮草全部做了嫁衣裳,秦宜一时半会不用为经费粮草发愁。

    袁术的官僚体系基本保留完整,虽不见得全都是合格官员,却可以让秦宜从中择优录取官员,不再为没有文官而犯愁。

    都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袁术给秦宜留下人力、物力算不算免费的午餐?

    从一开始秦宜便要算计袁术的家底,早动手不行,晚动手也不行,必须拿捏好分寸方能捞取最大利益。

    如果袁术还没有动身北上,秦宜急急火火杀奔而来,说不定袁术大军要与秦宜厮杀一番,那样的话,秦宜几千兵马大概要被十万兵马淹没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