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超的军事力量有限,短时间很难打开局面,听到此消息眼前顿时一亮,自己也可以求助大华国帮助啊,立刻派人来找步鹫。
有曹操和刘备先例,谈妥这件事很简单,马超有需求,大华帝国有钱赚,又可以释放负担,双方一拍即合。
步鹫按照大华帝国给曹操和刘备的条件,答应给马超提供二十万奴军,当然,至少今年保证马超的粮食供应。
马超将自己族人掠夺的金银财宝一股脑讲给大华帝国,算是定金,将来按照规定时间交付其他所欠金银。
至此,已经达成三家买卖,黄金、白银源源不断往大华帝国流入。
大华帝国三十万奴军沿着西伯利亚向西挺进,其中十万奴军补充道刘备大军,另外二十万奴军属于马超所有。
西伯利亚这条通道先是被鲜卑人在西逃过程中洗劫一番,后面又有北匈奴从这里路过,毫无疑问都是趟着血泊走过去的,最后还有人数不多的丁零人,少不了也要祸害一番。
经过几次洗劫,在这个极寒之地,能生存下来的人真是不多了。
既然已经是无人区,大华帝国应该达到目的。但是,秦宜不这样想,当初高句丽不也被灭亡了嘛,谁能想到能够死灰复燃?
秦宜不希望在自己身后发生悲剧,想想那些悲剧历史,秦宜心中怒火万丈,六千万汉人被杀的只剩下几百万,这股仇恨无法消失,深深埋在心头。
秦宜作为这块土地的统治者,他不可能像后来那些执政者那般愚昧。
斩草要除根,脚底下这块土地一定要彻底干净。
兄弟之间内斗是一回事,被外族欺凌又是一回事,悲剧不允许再发生,这就是秦宜的指导思想。
大皇帝秦宜一声令下,让西进军队顺手将西伯利亚通道刮地皮搜索一遍,不留任何后患。
好嘛,前有南匈奴骑兵和乌桓骑兵在前面开路,在他们身后这些西进奴兵像蝗虫一样搜索一切可疑地区。北部极寒地区地域虽然广阔,能适合生存的地方很有限,被三十万奴兵一番折腾,真的很干净了。
整个计划都有完整配套措施,大军过后,建设兵团开进,在与曹操、刘备接壤的北部地区建立城堡,将这片地区划归建设兵团所有。
西进,继续西进,南匈奴骑兵和乌桓骑兵一直打到后世莫斯科那一片。
虽说乌桓骑兵以及南匈奴骑兵在前段时间消耗的很厉害,但是,他们的族人中不断有少年成长起来了,十四五岁的男孩都被补充到了骑兵队伍中。
秦宜的策略必须贯彻下去,尽最大限度减少他们的人口基数。
想想看,具备生育能力的男人都去了战场,族人只剩下女人,还能繁殖吗?
过了这一代,这两个族群也就自然而然消亡,这便是秦宜战略之一。
将来的事,乌桓骑兵以及南匈奴骑兵不会想,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而且乐此不彼。除了嗜血,更重要的是,他们喜欢放纵,男人嘛,天性喜欢播种,那些逃亡欧洲的北方民族,有多少人怀着他们种子?真的很多。
虽说是混血,他们的基因必定延续野蛮。野蛮不野蛮无所谓,反正不会威胁东方,去欧洲祸害吧。
闻听乌桓骑兵和南匈奴骑兵又来了,把鲜卑人吓得赶紧往南转移。
鲜卑人真没有想到大华帝国军队追着他们屁股赶过来了,真的惹不起啊。
无论是鲜卑人还是北匈奴人,他们手里可没有欧洲地图,更不知道在他们南部有一个强大帝国。
鲜卑人和北匈奴人南下洗劫罗马人,罗马帝国会忍声吞气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鲜卑人和匈奴人与罗马帝国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
从碎叶城往西,战火不断扩大,一直延续到欧洲。
这场战争的主角,一方是亚洲种族,大部分是奴军,其中还有曹操、刘备、马超原有军队,数量有限而已。当然,鲜卑人、北匈奴也算亚洲人种。
而他们的对手略微复杂一些,有中亚人种,也有东欧人种以及西欧人种。
因为有奴军这一股生力军,曹操率先击败贵霜国军队主力,接下来的战争,胜利天平向曹操倾斜,贵霜国灭亡已经不可避免。
那么,曹操的势力范围将会扩展到波斯国。
所谓的波斯国,已经不是原来那个波斯帝国,弱的没有可比性。
刘备从里海北部向西扩展,进入到里海与黑海之间那片区域。
谁都不喜欢极寒之地,刘备当然要南下,在略微温暖地区落脚,这样就不可避免威胁到波斯国。
可以预见,波斯国就要倒霉了,因为刘备在北方威胁波斯,而曹操在消灭贵霜国之后,从东往西扩展必然也要威胁到波斯国,能好受吗?
欧亚大陆中西部广大区域,遇到了历史上最黑暗时代,战争在蔓延。。。。。。
马超获得大华帝国强力支持,实力变得很强大,挡在他前面那些部落就显得很弱小,令马超有足够能力横扫中东欧,一直打到罗马帝国境内,这才遭遇到罗马军队强力抵抗。
罗马帝国非常愤怒,在他的北方有鲜卑骑兵以及匈奴骑兵,东北角又出现一股势力,令罗马军队不得不分兵对抗。或许是称霸惯了,认为只要帝国大军所到,那些外敌必定灰飞烟灭。
显然,罗马人轻敌思想会给他们带来灾难。
马超并不惧怕罗马军队,有大华帝国做后盾,利用奴兵与罗马军队消耗。一仗打下来之后,所消耗的奴兵很快得到补充,不信罗马军队用之不竭,看谁最后草鸡?
罗马军队两面作战,这才发现那一面的对手都不好对付。
马超一方正面硬拼,而鲜卑骑兵、匈奴骑兵则来去无踪,罗马军队刚刚在西面与骑兵较量,东面又被骑兵洗劫,致使罗马军队如救火队员,四处扑火。
更要命的还在后面,鲜卑人与匈奴人竟然与身后的乌桓骑兵勾搭上了,双方做开买卖了。鲜卑骑兵和匈奴骑兵用抢来的财宝,与乌桓骑兵交换,获取战略物资,这才拉开了罗马帝国倒霉的序幕。
刚开始,鲜卑人、匈奴人无根无萍,没有吃的就去抢,采取打了就跑的战术。毫无疑问这种状态不会持续太久,至少兵器损坏没有补充,怨不得他们采取游斗战术。
现在好了,只要手里有金银财宝,可以与乌桓人身后的大华帝国交换,要什么有什么。
无论是鲜卑人还是匈奴人,胆子越来越大,与罗马军队打了几场硬仗,重创敌军。
毕竟罗马帝国非常强大,面对三股敌对势力没有畏惧,调兵遣将,发誓要消灭他们。
罗马帝国很强大,这一点无可争辩。
但是,强大的罗马帝国步兵在面对草原骑兵的时候,似乎并没有好招数对付他们,来去如风的骑兵总会给罗马军队一些惊喜,吃尽了苦头。
东北方向那一股势力倒是步兵对战,数场大战下来,罗马帝国军队死伤无数,自己一方军队越打越少,反观对方,军队一直没有减少,罗马人吃不住劲了,这样的消耗,他们真的受不了。
马超不可能永久与罗马帝国军队僵持,他需要财宝,在大量消耗罗马军队之后,趁罗马军队虚弱,重创敌军,挥兵长驱直入,洗劫罗马人。
战争最遭殃的是当地居民,无论是草原人鲜卑族还是匈奴族,他们都不是善人,本性凶恶,草原人除了抢劫还有血腥,虽然马超那边不如草原人残暴,手段也好不到哪里去,恐惧在罗马控制区百姓中传播,人们纷纷向南方迁徙。
罗马帝国的国力在快速消耗,所掌控的地盘在缩小。
面对来去如风的草原骑兵,罗马军队头疼不已,哪怕兵力强盛,那也要追上他们啊。。。。。。
更何况偌大的疆域如何防范,堵住西面挡不住东面,疲于应付,十几万军队被草原骑兵一点点吃掉,最终被鲜卑人和匈奴人吞掉大片罗马帝国土地。
而在东北方向,马超大军凶猛如潮,强行推进,消耗掉罗马帝国三十万大军。如果加上西部所消耗的兵力,这一年罗马军队差不多损失掉五十万。
罗马人真的苦逼了,这他妈从哪里来的强盗军队呀?
罗马人当然不知道,他们这是与整个亚洲人种作战,用后世国家名称来算,足有十几个国家,八国联军算什么?
东方人凶狠的名声传遍整个欧洲,罗马帝国逃难的人越来越多,许多人渡海到了非洲,有些人去了爱琴海对岸,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