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燕庭帝歌(系统之逐鹿春秋)-第2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锵!”

    喊杀声、交手声、喷血声,一时之间战场上乱成了一团,无数的齐军骑兵被燕军骑兵斩落下马,原本销声匿迹地燕国步兵也窜了出来,有序的阻碍齐国骑兵的步伐。

    “敌军势大,速撤!”

    秦琼皱了皱眉头,他没想到燕营之中竟然藏有骑兵,他现在有种想杀了李忠的心。

    李忠怎么搞的?连敌军骑兵都不知道,那还当什么将军?

    “大将军速撤,魏延来也!”

    突然,秦琼听到一声暴喝,心里顿时一喜,连忙开口道:“多谢魏延将军断后了!”

    秦琼连忙策马朝着魏延方向奔去,而魏延拖着大刀一路朝着秦琼的方向奔来,嘴角不禁露出一抹异样的微笑:“秦将军,敌军势大,不可力敌!”

    眼见二人越来越近,秦琼顿时一松,开口道:“魏延将军所言。。。”

    “噗嗤!”

    秦琼的胸膛登时被划出一道血线,秦琼不可思议的看着魏延,突然又有一支箭矢射入秦琼胸膛。

    “叮。。。。。。检测到敌方有能力值单项超过85的人才阵亡,秦琼——武力值99,统御值92,谋略值77,内政值76,魅力值88,忠诚度等级为…3。”

第333章 临淄城齐王议和() 
临淄城,没有了往日的热闹。

    满城白素,行人沉重,齐国举国上下一片默哀。

    三日前,历城沦陷了。

    李忠被俘,六万步卒被斩两万余,余者有一万余人被坑杀,剩下的尽数降燕。

    最要命的,也是齐王吕源苦心孤诣,省吃俭用凑出来的两万骑兵没了。

    主将秦琼战死,副将魏延叛变,两万骑兵投降七千余人,余者尽数斩杀。

    而诸葛亮的态度也变了一番,降者免死,不降者尽数坑杀。

    临淄城得到消息后,无比的震惊,无比的绝望。

    如今韩、晋被灭,魏国投降,楚王北狩。。。而他齐国也被燕军在历城硬生生的打败,丢了鲁郡。

    齐国目前虽然还有十数万的部队,但吕源却没有了抵御燕国的信念。

    燕国目前的兵力,可足足有八十万部队。虽说其中属于燕国的只有四十万,其他四十万乃是各国降卒。

    但,这个数字未免也太过触目惊心了。四十万士卒降燕,其中魏国有十四万、晋国九万、韩国三万、楚国十六万,他齐国也有近三万投降士卒。

    “管相,如今之计,寡人该怎么办?”齐王源也不是什么庸碌之辈,虽然感叹鲁郡失陷,但依旧沉着冷静,开口询问管仲的意见。

    “禀王上,秦将军殉国,乃我大齐的耻辱。”管仲颇为沉重,接着开口道:“但如今。。。我大齐却不能为秦将军报仇雪恨,洗涤耻辱。”

    齐王源平静地点了点头,他也不傻,知道燕国现在风头正盛,不宜与之为敌。

    “某觉得,燕王如今定是很苦恼。”管仲微微一笑,也不解释姬衍为什么苦恼,接着开口道,“只要王上遣一上卿为使,主动赴燕,与燕和解愿赔偿黄金十万两,相信燕国定然会应允。”

    十万两黄金,不过是齐国十万部队一年的军费,齐国还是掏的起的。

    “准,还请晏上卿为齐使者,出使燕国吧。”齐王源点了点头,开口道。

    毕竟齐国也就只有这么一位纵横家名士了,别的也没啥厉害的人才。

    “我王圣明,臣这就去通知晏婴大人。”管仲神情严肃,拱手告退。

    齐王源望着管仲离去的身影,忍不住的叹了口气,最终喃喃自语道:“父王。。。齐国怕是要亡在寡人手里了。。。”

    与挂壁生在一个时代,可以说是齐王源的不幸。

    。。。。。。

    蓟城里,姬衍确实如同管仲说的那样,很是苦恼。

    可能有人会说,燕国最近不是惊国之大胜么,燕王又怎么会有苦恼呢?

    可别忘了,燕国的根基不稳啊。

    秦朝为什么灭亡?不就是根基不稳,留下隐患?战国七雄割据争霸数百年,国家观念深入人心。

    秦始皇嬴政这样十年灭六国,自然会导致大批六国死忠的反扑。

    而姬衍目前面临的局面,与历史上的嬴政相差无几。

    一口气灭了三国,虽然姬衍有一个忽悠没有能力的普通人的技能,但他可没法忽悠能力值高于70的人才啊。

    不说其他,姬衍现在已经基本确定了魏国的唐氏一族,韩国的张氏、袁氏一族,晋国的邵氏一族等多个家族意图反扑。

    晋国倒还好说,有当地名门望族司马氏帮衬,邵氏翻不起什么浪花。

    魏国的唐氏一族也是在大梁被攻破之时,被大洪水所打残,随后的清理导致唐氏死伤惨重,没有什么能力与燕国为敌了。

    最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则是当初兵不血刃攻破的韩国了。

    锦衣卫协助攻城,虽然使燕国兵不血刃拿下了新郑,但同时也意味着城内死忠没有清理干净。

    比如张氏的张良,袁氏的袁术、袁绍兄弟二人,他们都在积极组建部队,想要反攻燕国。

    张良还算聪明,失败一次后逃亡他国,不知所踪。而袁氏兄弟则是贼心不死,一个劲的骚扰燕军,目前正在某个山上占山为王,严重阻碍了燕国的运行。

    姬衍直接下令让李靖去解决了,目前结果如何还不得已知。

    除了有贼心不死的家族反扑之外,燕国内部还有一些失误。

    比如官员的安排,不用说,吏部所有的候补官员全部都被安排成县令,加上三国内部的带路党,这才堪堪将韩国的官吏补齐,直接让杨镐担任郡守。

    而魏国大梁以及晋国的领土,姬衍只能把带路党互调,让魏国的降官去晋国当官,让晋国的降官去魏国当官。

    解决这一切后,姬衍又发现郡守、郡尉等职位还得安排。。。

    姬衍再次进行骚操作了。

    将辽东、辽西合并,称辽东郡,郡守为张说。

    奕郡并入渔阳郡,郡守为李兑。

    乐浪郡、临屯郡、真番郡、玄菟郡郡四郡合一,为朝鲜省,不撤其郡名,布政使(高官)为李如松。

    代郡、上谷郡、渔阳郡、辽东郡、右北平郡归一,为直隶省,由蓟城朝廷直接负责。

    高郡、涿郡、常山郡、清源郡、中山郡合一,称赵元省,布政使为姬职。

    韩国剩下的郡除巨鹿之外,归为一省,布政使为主父偃。

    晋国所有郡包括未收复的云中郡在内,称三川省,布政使为赵普。

    魏国大梁众多郡加上昌黎郡,为北梁省,布政使为徐庶。

    巨鹿郡以及刚刚攻占的鲁郡,称齐鲁省,布政使为诸葛亮。

    金国、清国原处,为北原省,布政使为宋江。

    剩下的大多人才如李兑、简雍、孙乾等,全部调往各地担任布政使的副手。

    这次收益最大的,怕是宋江了。他从来没想到,自己会突然成为正二品高官,为燕王戍守边疆。

    紧接着,姬衍又考虑军队的问题。

    八十万部队,太多了。

    没错,姬衍嫌人多。

    就算是耕战制度的秦国,部队巅峰的时候也不过是燕国现在的人数。

    现在的燕国,根本无力养活这么多的部队,因此姬衍为了战斗力以及粮草的保证,裁军十五万。

    这十五万,多数是楚国的粮召兵以及晋、魏、韩的老爷兵,如韦睿的七万晋军以及楚国项燕的精锐部队都被姬衍留了下来。

    “科举啊科举,事不宜迟啊!”

第334章 科举出四海皆惊()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度出现后,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不再是幻想,而是成为了真真正正的事实。

    当然,科举制度的推出对于那些百姓、农民来说虽然有部分的好处,但却不是得益最大的群体。

    得到最大利益的,是寒门。

    不要以为寒门就是百姓,是平民阶级。如果你真的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寒门,大多都是没有门路当官的地主阶级。寒门还有另外一个称呼,庶门。

    当然,利益受损的当然是各大世家了,但姬衍怂他们嘛?抱歉,完全不怂。

    世家把姬衍塑造成了一个暴君的形象,姬衍完全不在乎。

    科举一出,那群人数众多的寒门这个可以立马把他姬衍吹成千古圣君,甚至可以吹出来一句:功盖三皇,力压五帝。

    但科举的具体措施还需要妥善商议,不可马虎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