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燕庭帝歌(系统之逐鹿春秋)-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谢王上赞誉!”

    镇国铁骑的骑兵齐齐下马,对着姬衍行军礼道:“王剑所指,即为疆土!”

    “好!卫青,寡人令你三日之后往辽东行军,这次定要击溃金国!”姬衍满意的点了点头,突然眼神凌厉道。

    “末将领命!”

    卫青大喜过望,这半年来他一直都是在训练士卒,偶尔打一打造反军,实在是太无聊了。

    魏忠贤倒是心里一惊,没想到燕王竟然连会议都不开,直接决定要对金国用兵了。

    “传令孤竹、戍北、玄征、朝鲜、安东都护、上谷骑、鲜卑骑七军集结,以乐毅为主将,攻打金国!”姬衍沉气道。

    当年肃慎屡次进攻燕国,而如今他分裂成金、清两国后,依旧是骚扰着边境,姬衍实在忍无可忍,决定主动出击,灭亡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肃慎。

    半年前的那场战斗姬衍就已经准备灭亡金国了,结果朝中众臣反对,言金国不可轻易取胜,若是胜也是残胜,不可轻易行事,还需谨慎谋划。

    就这样,姬衍忍了,屯兵两个月送走了金国骑兵。如今镇国铁骑训练有成,七千铁骑可硬撼十万轻骑,姬衍还怕个屁!

    姬衍知道如果召开会议,那群大臣一定会反对这儿反对那儿的,倒不如姬衍主动下令,避开他们,到时候木已成舟,量他们也没有法子。

    “令昌黎军分支一万人,由李存孝为将护送粮草北上,参与灭金、灭清之战!”姬衍又寻思了一阵,接着开口道,“令涿郡郡守诸葛亮运送粮草北上,并留在乐毅帐中出谋划策。”

    这样一切都齐全了,有统帅、有谋士、有猛将、有精兵。

    现在姬衍只有一句话:求你了大金和大清,打死我,快,打死我!

    贼膨胀。

第258章 战起() 
“呜——呜——呜——”

    嘹亮地军号响起,整个北方都开始动员了起来,各地士卒纷纷出塞,遵守姬衍的诏令,朝着辽东进军。

    目的显而易见,就是在辽东之外的金国。

    乐毅收到密令,姬衍令乐毅伐灭金国之后,一鼓作气覆灭清国,让东北插满燕国的旗帜。

    乐毅感到十分为难,姬衍还在密令中说了镇国铁骑的事情,姬衍说镇国铁骑强无敌,能当十万轻骑用,只不过耐力不足,不能长久战斗。

    乐毅却对此嗤之以鼻,在乐毅的观点之中,这个镇国铁骑最多可以抵三万轻骑,十万什么的是不太现实的。

    涿郡的粮草正在朝着辽东运送而去,车辄在泥地里印出明显的痕迹,诸葛亮坐镇中军,率领全郡的守军运送着这批粮草,不得有失。

    诸葛亮暗中寻思着,他觉得自己的机会要到了。虽然封疆一方威风无比,但这可不是诸葛亮的心中所愿,诸葛亮只想入阁为相,为燕国出谋划策,开创万世基业。

    而这次,诸葛亮可以明显感觉到姬衍是在有意的提拔自己,这让诸葛亮又是兴奋又是不解。

    自己与燕王也没有什么往来,为什么燕王会如此重视自己,数次给予自己立功的机会呢?

    思来想去,诸葛亮最终把缘由回到了天命之子身上,认为姬衍才是真正的帝星,只有他最终才能一统天下。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抱着这样的心态,诸葛亮的忠诚度等级已经默默地向+3级变化了。

    朝鲜半岛,李如松默默无语,他的身旁站着马芳。

    “如松将军,没想到时隔四个月,我们终究还是要去辽东,与金国一决胜负啊。”

    马芳感叹道,上次的战斗没有打起来,这已经让塔很是不舒服了,如今姬衍再次聚集士卒,而且是主动聚集。。。这场战斗十有八九会正式敲响,成为燕国四个月来的实验战。

    实验的目的自然是镇国铁骑的战斗力与实战经验了。

    要是镇国铁骑可以一往直前击溃敌军,那么久足够证明铁骑的可用性,将来在中原地区争霸更是会让姬衍如虎添翼,横扫天下。

    要是镇国铁骑拖拖拉拉,没有足够的实力击溃敌军。。。嗯,燕国就可以洗洗睡了,顺便欢迎王师入主蓟城。

    “这次恐怕王上是动了真格。”李如松点了点头,赞同了马芳的意见:“不过我实在不知道,王上究竟是凭什么才有底气与金国宣战?”

    这是李如松很不理解的,这次姬衍调兵遣将的阵容与半年前的那次相差无几。半年前燕国没有那个实力吞并金国,难道仅仅是过了半年,燕王姬衍就有底气队金国宣战了?

    “王令不可违,马芳,速速集结部队,准备出征吧。”李如松叹了口气,他十分的不看好这次战争,但王令不可违,也就只能随大流般的派兵了。

    “末将领命!”

    马芳叹了口气,拱手正欲告退之际,突然听到外面有传令小卒闯了进来,拜道:“启禀两位将军,从海上拦获一艘战船,船上之人自称倭国使者,特来拜见燕王。”

    “倭国使者?”

    马芳顿时有些惊奇,这个倭国又是哪儿来的?

    李如松也与马芳一般,露出了疑惑的神情:这个倭国又是什么国家啊?

    短暂的思索之后,李如松0令马芳率军前往辽东,自己则留在朝鲜好好和这个倭国使者聊一聊,看看这个倭国到底是什么意思。

    毕竟在以前倭字可不是什么矮小、猥琐的意思,而是代表顺从、友好的意思。

    这就让李如松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他实在是不知道倭国使者到底是来干啥的。

    安东都护府,收到调令的宋江一脸激动,他等了一年多,终于轮到了一个立功的机会!

    半年前的那场战斗,宋江热血沸腾,总以为姬衍会聚集周边所有军队给予金国一次痛击。。。嗯,宋江错了,敌我两方只是陈兵边境,然后干瞪眼,啥事儿都没有。

    这次,可终于轮到他出头了!

    “雷都尉、朱都尉、铁牛!”

    宋江酝酿了一下心情,以一种带头大哥的心态呼唤着雷横、朱仝、李逵三人,“此番王上终于用到了我们安东都护府,我等一定要漂漂亮亮地完成这此的任务,莫要让王上失望!”

    “哥哥放心,俺铁牛懂分布呢的!”李逵二话不说,率先出列,拍着胸脯向宋江保证。

    “敬尊都护指令。”

    相比之下,雷横与朱仝就有些规规矩矩了,他们一本正经的呼唤着宋江的官名。

    宋江心里倒是美滋滋的,常人一看会以为李逵是宋江的心腹,与雷横、朱仝的定然不如与李逵那样要好,实则不然。

    宋江平生最喜欢的就是当官,简直是沉迷官场无法自拔,因此雷横、朱仝这样规规矩矩的行礼自然是欣喜若狂的;而像李逵这样直呼哥哥的,宋江却已经略有不喜了。

    无他,宋江是想摆脱自己昔日在鲁国带头大哥的身份罢了,毕竟他现在是体面人。

    “食君俸禄为君分忧,我宋江定要为国家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紧接着,宋江继续开口道,“我们安东都护府有多少兵马?”

    这句话就有点扯了,宋江是鲁国人,这可是燕国啊。

    虽然中原各国同种同宗,但也不能这样说话。。。这就已经隐隐约约属于叛国的边缘了。

    雷横、朱仝、李逵三人都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三人合计一下,最终给了宋江一个数字:“四千六百三十三人。”

    “这么少?”

    宋江皱了皱眉头,接下来的战斗可是数以十万计的战场,他这么点人定个屁用啊?

    “罢了。。。出兵!”

    与此同时,上谷骑、鲜卑骑出动,合计一万五千骑兵,朝着辽东飞奔而去。

    蓟城郊外,昌黎军一万士卒在李存孝的带领下,与镇国铁骑一同朝着辽东赶往。

    不过七天,辽东便已经集结了玄征军、戍北军、朝鲜军、安东都护府护卫军、上谷骑、鲜卑骑、昌黎军一万、涿郡守军、镇国铁骑孤竹军等十支部队,人数共计一十九万人,主将乃乐毅。

第259章 伐金(一)()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就连身处内陆的杜甫都这么作诗,可见八月之风是多么的狠辣。

    金燕已经开战三天了,这三天内乐毅一改半年前的风格,主动出击,摧毁了金国多出哨点,而且狄青所帅的孤竹军也与也与完颜金弹子部进行了短时间的交战,互有伤亡。

    金国方面派遣一直镇守在东方警惕蒙古的完颜娄室、完颜承鳞二人率部至南方,抵御燕国。

    除此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