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还等什么,攻城吧!”嬴华嚷嚷道,他早就蓄势待发,等待着先登了。
“稷阳君莫着急,待严君率重埋伏好了再打。”白起安抚了嬴华,心里却有些担忧。
也不知道嬴疾能不能成。。。
“诸君,好好休息吧,明日便是与魏军决战之日!”白起高呼一声,“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
楚王宫,新任楚王熊槐揣着手,开口问道:“相国,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王上,我大楚如今内外皆为忧患,内有田虎、方腊作乱,外有吴、唐虎视眈眈,还是不要表态为好。”楚相姚崇开口道。
“姚相国言之有理,老臣以为我大楚应当暗中观察,待价而沽。”令尹昭阳嘿嘿一笑,开口道,“趁着北方各国纷争,我大楚应趁这时平方腊、田虎,与吴决战。”
“昭阳公言之有理,芈原附议!”屈原站出,开口道。
“诸位爱卿,告诉寡人谁能为国效力,出征四方?”楚王槐点了点头,开口道。
“臣举荐,吴起平方腊之乱!”屈原开口,提出了吴起。
“老臣认为,令上将军项燕攻吴,必然可获大胜!”令尹昭阳接着开口道。
“至于田虎。。。。。。嗯,交给唐昧吧。”楚王点了点头,接着说道,“好了,退下吧,寡人还要去找寡人的爱妃呢。”
“臣等告退!”
。。。。。。
赵国,赵王雍偶感风寒,但仍坚持上朝,商议国事。
“怎么样,咳咳。。。秦魏打起来了么?”赵雍咳嗽着,开口问道。
“禀王上,秦将白起连破魏国河西三城,如今正在围攻蒲阳呢。”蔺相如连忙开口回答,“王上您得安心养病。”
“寡人这病不要紧。”赵雍摆了摆手,“魏国的魏武卒、虎豹骑出动没?”
“还没有。”蔺相如摇了摇头,“唐、晋、韩也没有出手,战况还在控制之中。”
“好,待魏国虎豹骑、魏武卒两者出一支,我赵国就令李牧为将,进攻魏国。”赵雍脸色苍白,缓缓开口,“切记,燕国的动静。。。”
“让赵奢镇守代郡,死死地把燕国给寡人看住了!”
。。。。。。
大唐。
唐二公子李世民有些无趣,他率军征战,三败隋国张须陀,战功赫赫。
但唐王李渊似乎。。。并不喜欢他,而是对长子李建成颇为看重。
这让李世民很是无语,但李世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军权才是一切。
因此,李世民随军南征北战,在军中威信颇高,军中将领一半为其亲信,因此李渊也不敢擅自乱动。
李建成有唐三公子李元吉帮助,而他李世民也有无双武力李元霸的帮忙,唐国未来的王,还不一定是谁的呢。
而如今,秦魏交战于河西,李世民觉得这是个机会。
。。。。。。
韩王然也召开了会议,针对秦魏问题产生了深刻的讨论,最终,韩王决定慢慢来,一步一步地增兵。
韩国的主要压力来自北方的赵国,因此他无法给予魏国太大帮助。
。。。。。。
晋国倒是出乎意料的团结。
秦将王翦率军来犯,晋王派遣大将杨业率军抵抗,而晋王也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派出了丁原率军增援魏国。
丁原军中五万人,有大将张辽、高顺等人,但最为强横的,当属吕布吕奉先了。
这样一来,北方的局势大体就有些无法琢磨了。
燕王宫,姬衍打着哈欠,下达了新一轮诏书。
首先,免上谷郡一年赋收,鼓励百姓屯田,令张飞军进行军屯。
其次,燕王衍昭告天下,招募能工巧匠,才华横溢者任工部尚书。
而暗地里,燕国却将乐毅军调至恒山,韩信军调至奕郡,已经做好了备战准备。
同时,燕国招兵工程也开始了,非强制,因此响应者寥寥无几。
齐国、鲁国与燕国也开展了贸易往来,燕国从鲁国购得大量攻城器具、从齐国也进行马匹贩卖。
马匹当然是阉割后的,齐国也没有丝毫不满。
毕竟马匹出口都是阉割后的,还没有那个国家有魄力出售未曾阉割的种马。
楚国,南阳郡。
一名年轻人望着燕国的诏书,有些激动。
“我张衡,绝不是奇技淫巧之人!”年轻人恶狠狠地说着,“我要去燕国,让天下人知道,张衡也是栋梁之才!”
第145章 张衡()
“蓟城如今如何啊?”姬衍翘着二郎腿,舒坦地躺在大椅上,晒着太阳。
“禀王上,蓟城如今一切和谐,百姓安居乐业。”魏忠贤小声回答道,“王上,要不要。。。”
“不去了,无聊。”姬衍摆了摆手,姬衍自然是知道魏忠贤想说啥,不就是微服私访吗?姬衍表示已经玩腻了,不想出去了。
“也罢,还有什么事儿么?”姬衍懒洋洋地说着,嘴里嚼着糕点,十分舒服。
“萧何大人与伊尹大人都到蓟城了。。。。。。”魏忠贤默默开口,“王上的招贤令也越来越少人响应了。”
“嗯,萧何与伊尹两位爱卿到蓟城了。。。还是尽快吩咐其二人去内阁处理政务吧。”姬衍点了点头,“招贤令就搁那儿放着吧。”
招贤令疲倦这是姬衍早就已经预料到的。
毕竟自从燕国出了招贤令,其他国家或多或少都抄了一点,因此燕国的招贤令被削弱了一大半。
而还有些人才就是觉得如今天下大势还不明确,因此不会随便投奔哪位君王。
最尴尬的是鬼谷子、水镜先生这样的名士,推演天机得到了好几个帝星,这让那些人才更迷糊了。
“还有什么事儿么?”姬衍接着开口询问,“招募能工巧匠之诏书,可有人应征?”
“禀王上,都是些一般匠工,如今尽数收纳入了工部。”魏忠贤开口道。
“将名册拿给寡人看看。”姬衍不容置疑地开口,他还是决定先看看名册再说。
“是!”魏忠贤微微欠身,“刘瑾,愣着干嘛?把名册呈上来。”
“诺。”那小太监应了一声,连忙将名册递了过来。
“王上,名册。”魏忠贤带着笑容,将名册递给姬衍。
而姬衍的目光却始终在这名名叫刘瑾的太监身上。
“明朝那些事儿,我也看过几章啊。”姬衍叹了口气,开口道。
刘瑾与魏忠贤面面相觑,不知道姬衍在说些什么。
“查询此人属性。”
“叮。。。。。。正在查询中,请稍后。”
“叮。。。。。。查询完毕,刘瑾——武力值48,统御值55,谋略值74,内政值85,魅力值61,忠诚度等级为+2。”
“刘瑾,陕西兴平人,刘邦第62世孙。母姓谈,六岁时被太监伯父刘顺收养,后净身入宫当了宦官。正德五年八月,刘瑾被判以凌迟。
弘治年间犯罪赦免后侍奉朱厚照,博得明武宗的宠爱,数次升迁,官拜司礼监掌印太监。掌权后趁机专擅朝政,作威作福,鱼肉百姓,为“八虎”之首,时人称他为“立皇帝”,武宗为“坐皇帝“。刘瑾被捕后,从其家中查出金银数百万两,并有伪玺、玉带等违禁物。他被认为是当时的“世界首富”。”
没想到,历史上的刘瑾竟然还是刘邦的后代,真是涨姿势了。
姬衍叹了口气,就不能给个高力士、郑和这样的贤宦吗?天天给明朝大宦官算怎么一回事儿?
“刘瑾,不错。。。以后去东厂任职吧。”姬衍点了点头,吩咐道。
宫中有一个魏忠贤就够了,就让刘瑾去东厂忙活吧。
“奴才叩谢我王大恩!”刘瑾大喜过望,连忙叩谢王恩。
姬衍点了点头,摊开名册,一个一个名字的看下去。
“李大柱、张功、金嚜、张衡。。。”姬衍喃喃自语,突然灵光一现,“张衡?”
“好像有点印象。。。”
姬衍小声嘀咕一句,随后高声开口道:“召张衡觐见。”
“诺!”
魏忠贤连忙应声,见刘瑾还愣在那里,赶紧拍了拍,这时候刘瑾才反应过来,快速下去。
趁着这个间隙,姬衍又开始琢磨朝廷之事来。
如果这个张衡真的是历史上的那个人的话,那么就让宋江把庞统给替回来,让庞统入内阁了。
姬衍也不担心庞统的资历问题,庞统出身楚国名门,文官自然不会阻拦姬衍增加这样一位名门出身的内阁成员。
将庞统入内阁,姬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