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工期漫长的“长城计划”,现在依然进展顺利。而先学物理化工,后改学工程建设的刘成林现在基本上是一心扑在了这项工程上。从现在施工进度看,如果没有突发的大问题的话,这个浩大工程很可能会提前竣工。
在政权建设方面,区域内的所有村庄都建立了村委会、民兵和治安联防组织。各乡镇和各县的政府结构已经基本上确立起来,护卫军政府的政权基础进一步牢固。不过,由于一些专业人才的缺乏,一些机构仍处于架子状态,只能等后面逐渐充实了。
在经济建设方面,由于有了日渐完善的水利系统,粮食生产不但在大灾之年能保证自给自足,甚至还有一定剩余用来进行农产品加工。而工商业方面,由于护卫军政府开展的一系列工程的支撑,煤炭开采、铁器生产、水泥生产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发展,甚至连生产日用品的手工作坊都生意兴旺。当然,相对的就是护卫军政府支出大增。要不是有赵振中此前积累的大量物资和资金做支撑,恐怕护卫军政府现在都有破产的可能。
在军事方面,谷海川在7月下旬用所部新兵击退了杨虎城部一个旅的进攻,取得了不错的战果。其后,护卫军两个教导大队又训练了大批新兵。在腊月初,经过考核后共有12000多名合格的新兵加入了护卫军序列。只不过这些新兵目前尚在等待赵振中回来后分派。这样,护卫军整体兵力已经达到了5万多人,在沂蒙根据地的兵力有46000多人,大珠山基地有4600多人。而同时,根据地内接受过军事训练的民兵预备役人员已经达到了32万人,并且,这个数量还在逐年增长。
在文化教育和卫生方面,有了出自四海学校的60多名青岛大学毕业生的加入,根据地在师资以及医药卫生力量方面上升了一大截。在护卫军建设最早的沂源县已经开办了两所中学。而在护卫军总部所在的东里店附近,则建起了一所中心医院,各县则分别建立了一所分院。相信随着人才的增加,学校和医院也会越来越多。
……
听了众人的介绍之后,赵振中舒了口气,笑道:“应当说,这半年来各方面取得的成就都很好,算得上是蒸蒸日上。”
“先生,我们现在各方面的花费实在有些大,要是这样持续下去的话,我们会破产的。”负责民政和收支的张公远叫苦道。
“我们又不是每年都这么大规模的修路和搞其他建设,不会出现你说的那种结果的。再说,现在我们花费多是因为护卫军还处于3年免税时期,等过一两年,我们开始收税时,状况会彻底扭转的。”赵振中自信地说道,“况且,我们还有其他解决办法,比如说我们开办银行,发行货币等等。这个方面等过几天我再和你们细说。”
第二章 :任重道远(三)()
大声呼唤:求关注!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
……
“另外,张明瑞在蒙阴为收留费县灾民而推行‘以一换三’的做法,虽然灾民能欣然接受,实施效果也不错,但这个办法在未来几年内就不要在费县以外的地方推广了。我们眼下和将来要做的,是要尽力把沂蒙根据地打造成一个牢不可破的坚强堡垒,而不是一味向外扩张。当然,从容纳更多人口以及进一步完善根据地防御体系等方面考虑,我们将选择合适时机把费县纳入我们根据地。”
赵振中所说的“以一换三”,是张明瑞在今年夏、秋时节为了收留来自费县的广大灾民而在蒙阴县提出的一个耕地置换政策。灾民若是在费县拥有耕地的,可凭自己在费县拥有的耕地来换取蒙阴县护卫军政府提供的耕地。当然,由于费县土地已是绝产、抛荒状态,而蒙阴县这边却是水利条件日渐完善,蒙阴县政府规定,费县三亩耕地可换蒙阴县一亩耕地。
乍一看,张明瑞提出的这个“以一换三”政策是对费县灾民的严重盘剥,可实际上,今年来自费县的17万灾民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却欣喜若狂,纷纷用自己在费县那抛荒的耕地来置换。
灾民们也不傻,心中自然也有一笔帐。虽然是以多换少,可费县的那些土地原本就是被弃置的,现在却废物利用,能换取蒙阴县水利条件不错的耕地,大家自然愿意。更何况,费县这些年兵祸、天灾不断,加上苛捐杂税的盘剥,一年辛苦下来,一家老小能混个半饱就算好年景。甚至费县的一些中小地主都抗不住这长年的艰难而离乡逃难,其他少地或无地民众的状况就可想而知了。
而蒙阴这边,自从去年年初被护卫军占领后,民众不但获得了三年免税的优惠条件,护卫军政府还出人、出力兴修水利和道路,派人指导生产,还提供种子、农具。两厢比较,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再说,根据护卫军政府的指导,实行田间合理套种,这边一亩地一年可收获小麦、玉米、大豆共三次,每亩地一年的粮食总产量都在6、7百斤,这样的一亩换三亩,绝对合算!4口之家的话,只要能在蒙阴这边拥有两亩水利条件好的耕地,一年收成完全可以解决一家老小的温饱。
蒙阴县这边的一换三的做法推出之后,费县过来的那些灾民可是趋之若骛。在这个政策影响下,蒙阴县人口也从28年的13万,增加到现在的32万。
而张明瑞之所以提出“以一换三”的政策,除了吸引费县灾民留下以填补蒙阴县人口缺口外,还与护卫军的几位骨干人员在对待费县上的不同意见有关。
在开始收留大批灾民时,谷海川、姜一山、张明瑞、张公远等人只是想先把灾民安顿下,并采取开展工程建设,以工代赈的做法救灾。只是这些灾民在见到根据地内民众安居乐业的生活后,都不愿意返回费县再遭受盘剥,想留下来,而谷海川、张明瑞等人也想增加根据地的人口,便同意了灾民的请求。
可一向精打细算的邹德贵在从张公远那里得知护卫军政府开支巨大后,认为赔本的买卖不能老做,既然费县今年有这么多灾民进入了根据地,加上这些年逃荒在外的,费县也就剩不下多少人口了,那还不如干脆把费县也纳入自治政府管理呢。虽然赵振中临去美国前曾明确要求谷海川等人严守边界,加紧建设,不得向外扩张,可在邹德贵提出意见后,护卫军的骨干人员一边坚持赵振中的要求,一边却就占领费县一事进行两次讨论。
经过两次讨论,大家都认为占领费县对根据地有利,至少是利大于弊。占领之后,不但可利用蒙山、尼山一带的地理形势,将根据地的防御体系建设的更加完善,还可将蒙山、尼山之间的平原地带改造成根据地的粮食主产区,使根据地今后再无粮食匮乏之虞。
可同时,大家在占领费县的时机上却有不同意见。邹德贵和张公远认为,应该趁南京政府和山东政府忙于同冯玉祥的西北军争锋的有利时机尽早将将费县收入囊中,并加紧进行建设;而杨天明、柳继峰等人则认为费县南部盘踞着孙美崧、尹土贵两股共计7000多人的土匪,要想占领费县,不但要想好对付山东当局部队,还要探察清楚并制定好清剿土匪的措施,否则,占领费县之后,不但要面对山东当局还要提防土匪的袭扰;而谷海川、姜一山、张明瑞等人则考虑到护卫军在自治通电中曾明确宣布不介入国内各方纷争,如果主动出兵费县的话,那可算是打破这个声明了,其后山东当局和南京政府会不会联合清剿沂蒙自治政府领地那可就不好说了。最后,大家决定,有关出兵费县的事情还是等赵振中回来后,由他决定。
不过,邹德贵在讨论结束时却惋惜道:“我们投入了这么多,又收留了大量的费县灾民,就是换也能把费县换下来了。可现在却成了赔本的买卖。”邹德贵这不经意的一句话,却给了张明瑞启发,也才有了蒙阴县政府“以一换三”的政策。
“先生,那我们什么时候收取费县?”邹德贵有些急切地问道。
“当然是要选择对我们最有利的时机了。”赵振中笑道,“你们各自的主张我刚才已经了解了,说的也都各有道理。不过,我们在做事上,要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在条件成熟之前,收取费县这个事情可急不得。”
“尽早收取费县,确实对我们在救助灾民和完善防御体系方面有利,但也会将山东和南京当局的矛头引向我们。尽管我们不怕他们联手,可根据地现在正处于力量积累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过早地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