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是故事听了很多,秘籍一本都没见着。
周旅学听说了周昊寻求秘籍的事情,把他叫来,笑呵呵地对他说:“道家要说秘籍的话,就只有历代的道家典籍。《道德经》算是最有名的一本,其后就是《道藏》了。可你看不懂啊。老道我进入道门五十年多了,很多地方都不明白呢。你想找什么样的秘籍?”
“就是学了可以武功大进,飞檐走壁,摘叶飞花的那种。”周昊原本是不相信什么超人武功的,可在见识到赵振中、李是卿、匡真觉、李桐生等身手惊人后,特别是自己经过将近一年苦练,力气、反应比原来自己小时候强太多的时候,便放不下那秘籍情怀了。
“呵呵,你说的这些是武学的东西,不是道家。你师傅的先天性内家功和先天太极拳是很多人梦寐以求而不得的,远比什么子虚乌有的秘籍要好得多。你要好好练习,不要贪多。再说就是真有秘籍那你也要苦练才成,何况还没有。道家讲究的是平常心,自然心。长大后慢慢你就明白了。”
经老道这么一说,周昊也就息了再找秘籍的心思,认真练习赵振中和李老道所传授的内容来。
七月十二日,赵振中等四人又着一些从山里新摘的桃子和田里种的一些瓜果,用扁担挑着来到太清宫。见到两位长老后,一番寒暄,众人就开始聊天。期间周旅学、赵善初得知赵振中三人不到一年时间基本上掌握了常用汉字的书写,并能通读典籍后,不由得大为赞叹。
正当三人说得高兴时,门外传来一个焦急的声音:“禀告两位长老,门外有人来求医。”
“有人求医,让宫里人给瞧瞧,境况不佳的送他们点药就是了。”赵善初觉得有些奇怪,这些事情不应该找到这里来麻烦他们两位长老的。
“两位长老,那人可能要不行了,他家人还在。我怕在宫里出什么事情,特来通报。”
“出去看看吧,人命关天,可不要在宫里出什么意外。”周旅学站了起来。
“也好,一起过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赵善初赞同道。
来到太清宫门附近一座偏房门前,门前站着九个人地上的门板上躺着一位年约十多岁的壮实男孩,地上还有一些污渍散发着怪味。旁边两位中年道士,一脸为难,一边的七位应该是病人家属,脸上充满悲伤和哀求。赵振中认出了其中一位中年神情有些呆滞的中年汉子,是以前驾船帮忙运输物资的林老大。
两位长老和李老道上前看看,都叹气摇头。林老大见了之后,眼里更是失了神采,瘫坐在地上。
“师傅,这什么病?”赵振中问道。
“时疫。”李老道一脸凝重。
“大叔,你能说说他犯病后都有什么症状吗?”周恬却在一旁问起其中一位病人家属。不料,那家属见她只是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加上心里烦闷,没好气的回道:“不知道!”
“说说他都有什么症状才好治病,不说症状,不知道原因,没有哪个人能治好。”周恬也不客气。
“你说我儿子还能治好?”一旁本来瘫坐在地上的林老大却爬了起来,仿佛抓住救命稻草般充满希冀地问。
“你先说说他是怎么回事。”
“我也不知道啊,我早上离开的时候还好好的,将近中午时回家却发现孩子不对劲,上吐下泻的。一会儿功夫这孩子就撑不住了。我知道太清宫的道长医术高明,就赶紧叫人帮忙把他抬到这里。可谁知……”
“那他吃过什么坏东西没有?”
“没有什么坏东西啊。早上也就是吃了几个冷包子,那还是我昨天下午从青岛城里回家时买来带给孩子的。昨晚没吃完,留今天早上吃了。”
“你没吃吗?”
“大人怎么都能凑合下,孩子小,那是专门买来给他的。”林老大惶惑地问:“不会是那几个包子吃的吧?”
叹了口气,周恬说:“很可能是那几个冷包子引起的。”接着又问:“他这样多长时间了?”
“早上太阳出来后吃的饭,到现在还不到半天功夫。”
“要是我没猜错的话,那还有救。”
林老大“扑通”一声给周恬跪下了:“闺女,我求你了!只要能救我儿子,要我怎么样都行!”
周恬吓了一跳:“大叔,你这是做什么?快起来!你要是这样,我可就不管了。”
林老大听了赶忙爬起来,满脸泪痕地哀求道:“几位道长,还有这位闺女,求你们救救我儿子吧。”
赵振中问周恬:“到底是什么病?有把握吗?”
“很可能是爆发性痢疾或者是霍乱,现在没有有效药,能不能救过来,还要看他身体能不能经得住。”
随即周恬转身对两位长老、李老道说:“两位长老,还请帮忙提供一些清水,最好是凉白开水。还要一点盐。有大蒜的话,也拿几头过来。”
“凉开水不是问题,只是大蒜是荤物,宫里没有。”赵善初回答。随即吩咐旁边一位道士去拿几壶凉开水过来。
“大蒜是素荤,宫里是不准用的。”周旅学在一边补充解释后又问:“孩子,你有把握吗?”
“长老爷爷,我也是尽力试试,现在没有什么有效的药,可都已经这样了,还能比这个更坏吗?倒不如试试。”周恬回答完后,又对林老大说:“大叔,你先把这兑好盐的凉开水给他喂下去。就是他吐了也要喂,不能停。”周恬转身又对旁边几位病人家属说:“你们能不能尽快弄到几头大蒜?”其中一位三十左右的汉子说:“能,我跑回家去拿。”然后冲出宫门,一溜烟的跑了。
等那汉子气喘吁吁的拿来大蒜捣成蒜汁后,周恬又将蒜汁加入兑好盐的凉开水中,要林老大给那孩子喂下去。
众人从日近中午一直折腾到午后三点左右。那孩子身体渐渐不再抽搐,喂下的加了蒜汁的凉开水也渐渐不再被上吐下泻出来。眼睛也能慢慢睁开,有了些神采,但还是虚弱的厉害。见到孩子这样,众人松了口气,林老大更是喜极而泣。
周恬却对众人说道:“大家不要放松,还有事情要注意。病人以及同病人密切接触过的人,特别是林大叔要彻底清洗干净,衣服也要用热水蒸煮过后才能用。病人居住过的地方以及病人的排泄物都要用石灰消毒。另外,夏天饮食一定不能随便吃冷东西,要蒸煮过再吃。吃饭之前一定要用干净的水洗手。防止病从口入。”
“病人现在需要休息,不能乱动。现在只能喝加了蒜汁的盐水,盐不要多放,最多十分之一就够了。要是饿了,就只能给他熬点稀粥喝。六天后要是没问题,那就是好了,可以正常饮食、活动。”
林老大千恩万谢的和几个人抬着他儿子走了。太清宫的几个道士也将留存过污渍的地方清理干净后又用石灰水清刷了一遍。
第七章 :时代序曲(四)()
新人新作,求关注,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
……
周旅学在病人走后问周恬:“你怎么想到这些法子的?”
“那病人据说是上吐下泻,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这样的病情肯定会让病人身体里的水分、盐分大量减少,我要他父亲不停地喂他盐水就是补充流失掉的水分、盐分。至于用大蒜汁,那也是没办法。一般夏天做的菜很容易坏,可用大蒜凉拌的菜却能放的时间更长些。我觉得大蒜里应该有什么东西延缓物品**,所以就胡乱想个法子,用大蒜汁来凑数,看能不能缓解他的病情。现在看是有效果的。”周恬按照他能理解的道理进行解释。
当天下午,赵振中对两位长老说:“现在知道青山村出现这种病症,而且这种病症很可能是从青岛城里传出来的。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在这周围恐怕就不止这一个人染病。我们最好能提前有个准备,免得到时手忙脚乱。”
“宫里没有多少人手,那个大蒜宫里也没有。况且,这个病症只怕传染性很强,要是传染了宫里人那可就遭了。要不,再有人来的话,就别让他们进来了,告诉他们医治的法子,让他们自己回去按照方法自己治疗就行了,总不能把宫里让那些病人弄得污秽遍地吧?”赵善初不同意在自己缺乏有效防治措施的情况下,这样大肆收治这种传染性强的病症。
“宫里的确困难很多,可来这里的都是周围几个村庄的,不少人家里都是给宫里做事的,就怕对太清宫的声誉不好。”周旅学也觉得为难。
“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