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建北宋-第9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白浪费一天时间,完颜当海的三千大军终于抵达城下,大宋朝廷总算是选拔出十二名使者。

    同知枢密院事聂昌,带领五个人出使完颜宗翰大营;门下侍郎耿南仲,带领五个人出使完颜宗望大营。

    靖康纪闻:“十一月二十二日,遣门下侍郎耿南仲使斡离不军,同知枢密院事聂昌使粘罕军。即日出国门,许以大河为界,且告和也。”(靖康稗史)

    投降派出城请和,主战派王宗濋、辛兴宗、刘延庆、刘韚、姚友仲等人终于得到机会,开始谋划京城防御问题。(敌人到城下才考虑防御问题,是不是太晚了?)

    第一个问题,王宗濋、辛兴宗、刘延庆、姚友仲的部队都把指挥权交出来,各路兵马统一编组。

    殿前司以京城诸营一万二千兵力分作五军,这是最后的预备队,随时增援各方:

    前军统制范琼,驻扎在顺天门;左军统制张仙,驻扎在五岳观;姚友仲自领中军,统一指挥前军和左军。

    右军统制裴渊,驻扎在上清宫;后军统制汪长源,驻扎在景阳门,辛兴宗统一指挥。

    第二个问题,分配东、南、西、北各段城墙的防御兵力,确定城门防御的指挥官。

    辛兴宗、刘延庆、姚友仲带进城的部队,一共五万七千人,平均分为四壁守御。

    东壁提举官(监军)王时雍,东壁统制官辛康宗;南壁提举官(监军)李擢,南壁统制官高侍;西壁提举官(监军)邵溥,西壁统制官张捴;北壁提举官(监军)安扶,北壁统制官刘衍。

    考虑到西城墙是完颜宗翰进攻的主要方位,又命令刘延庆担任西壁总指挥,刘韐担任副总指挥。

    当天下午,王琼、郑建雄率领勤王之师八千人赶到汴梁城,小皇帝赵桓命令驻扎在紫禁城内廷。

    各位看官请留意,王琼、郑建雄这两个人是投降派安插进来的内应。他们手中的八千人,实际上是利用钱粮收拢的一批溃兵,此前就隐蔽在城东的快活林。

    城内各部队划分防区,兵力部署到位之后,大内紫禁城已经没有一兵一卒。王琼、郑建雄突然带兵入城,刚好填补大内紫禁城的空虚,直接掌控了大宋皇室。

    以上兵力加起来,一共七万七千多人,防御长度五十里。具体分摊起来,平均每一里长度上有一千五百多人,相当于每一米的地段三个人防守,看起来似乎不错。

    朝廷终于发布皇榜告知百姓:“金人国相完颜宗翰从河东出兵,副元帅完颜宗望太子从河北出兵,游骑已及郊畿。”汴梁城内的顿时惊慌失措起来。

    问题在于,京城的防御有一个巨大的隐患:防御城池的人要面面俱到,进攻城池的人只需要突破一点就可以了。

    比如说集中两千人猛攻三十米宽度的城墙,防守兵力不到一百人,一轮弓箭就全部报销。由此可见,七万多人肯定是守不住汴梁城的。

    接到刘延庆、姚友仲、辛兴宗等人请求增兵的奏折,朝廷立即发布诏书,决定在百姓中招募忠义之士登城守御。

    “招募”这个词,是写出来好看的。具体执行起来就变成了抓壮丁,而且是从城外迁入城内的百姓中抓壮丁。

    没有粮食,没有住房,没有柴禾,家人都睡在街道边的雪地里,朝廷并没有管死活。

    你现在还要抓壮丁?简直岂有此理!更加剧烈的冲突再度爆发,汴梁城发生第二次暴动。

    太尉辛康宗以及抓壮丁的官员,被愤怒的百姓当场击杀,暴动瞬间波及全城,被强制迁入城内的十多万百姓被卷进去。

    开封府的弓手(警察)立即全部出动,经过一晚上的搜捕甑别,领头暴动的五个人被斩首示众,暴乱暂时被镇压下去。

    朝廷接到报告,顿时觉得这样“招募”起来的“忠义之士”,实在太危险了。还没有给他们发放兵器就开始暴动,如果把兵器发下去,那简直就是灾难。

    一份诏书很快出笼:立即解散“忠义营”,这些人一律不准上城墙。为了防止这些人里通外国,全城抓捕奸细的严打开始,一批无家可归的百姓被斩首。

    招募的忠义之士靠不住,城头上的防御兵力严重不足,大宋君臣经过一天时间的扯皮,最后决定把大内皇城的太监充军,全部赶到城头参加防御。

    大宋朝廷未战先乱,完颜宗望和完颜阇母马上得到消息。听说太监被赶上城头,这两个家伙顿时命令部下散布谣言:“宋国的内侍,很多人和大金国有勾结。”

    这可不得了!

    五千多太监刚刚气喘吁吁爬上城头,朝廷的旨意又下来了:“太监立即各归原职,一律不得参与守城,违令者斩。”

    就这样折腾了两天,城防兵力薄弱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大宋君臣经过一夜扯皮,朝廷又发出旨意:“罢免太宰唐恪,以何栗代之,擢升孙傅知枢密院事、曹辅佥书。何栗提领召募奇兵,孙傅提领召募忠义兵。在百姓中招募忠义之士,创建忠义营登城守御,奇兵营作为后继。”

    书中交代,何栗创建的所谓奇兵营,总兵力7777人,就是郭京、杨适、刘无忌招募的六甲神兵,也算是大宋朝廷给自己准备的“战略威慑力量”。

    百姓为什么要暴动?大宋君臣从来就没有想过。

    如果大宋君臣把赔偿给女真鞑子的东西,拿出万分之一分奖励给百姓,暴动怎么可能发生?

    但是,“宁与外夷,不与家奴”的哲学,大宋君臣坚持不懈的既定原则。宁可把整个天下割让给敌人,也绝对不可能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不光大宋君臣如此,后世的蒋介石依然如此。“宁亡于帝国主义,不亡于共产主义”,成为蒋介石发生动内战的理论依据。

    殊不知,不管是共产主义,还是三民主义,都是自家兄弟当政。但是蒋介石宁愿让帝国主义打进来统治中国,也不同意信仰共产主义的兄弟管理国家。

    建国的道路千万条,亡国的途径只有一个。什么叫折腾?大宋君臣就是好榜样,蒋介石是继承者!

    大宋君臣在皇城内反复折腾,完颜宗望却没闲着。他这次一路南下做了充足的准备,沿途抓捕了三万多民夫。

    利用大宋朝廷颠三倒四的有利时机,完颜宗望命令民夫运石伐木,制造攻城器械,尤其是把五百架石炮需要的石头准备充足。

    一个做死地折腾,一个磨刀霍霍。就这样一进一出之间,大宋朝廷在亡国之路上走得更远,两只脚都已经踏在阎王殿的门槛上。

    因为完颜宗翰终于赶到汴梁城下,大宋京城被彻底包围了!

    完颜宗翰之所以先发后至,就是因为他在半路上遭到白莲教的迎头痛击,七千多亲兵损失殆尽。幸亏蒲察石家奴紧急增援,完颜宗翰才逃出生天。

    在沁水一线不明不白吃了一个大败仗,完颜宗翰心头有一股邪火没有发泄出来。

    正因为如此,完颜宗翰赶到祥符县城的当天中午,就派人和完颜宗望取得联系,同时给自己的两个儿子下达了连夜发起进攻的战斗命令。

    靖康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夜,南熏门、陈水门、固子门、万胜门、西水门、封丘门,等十一座城门遭到攻击,大宋京城最后的保卫战拉开了序幕。

0781、金人的阴谋() 
“已经两天了,董十五他们为何还没有过来,难道发生了不测变故?”

    因为京城戒严,所有城门都已经封闭,李宪并不知道汴梁城里面发生了什么,只能抽空把安九娘叫过来询问一番。

    “具体情况很难说。”安九娘神情凝重:“根据外围潜伏的兄弟传回消息,完颜宗翰赶到祥符县城之后,完颜设也马、完颜斜保、蒲察石家奴立即出兵攻城,几乎所有城门都遭到攻击,估计董十五他们没有机会翻越城墙出来。”

    李宪的担心不无道理,安九娘的推测却有很大偏差。

    原来,董十五根据李宪的命令,采用联络暗号通知京城滞留的血手党成员,秘密集中在清风楼大酒店,准备晚上从南薰门西侧翻墙而出。

    无巧不成书,神仙挡不住。

    董十五他们刚刚爬上城墙,正好遇见完颜斜保指挥三千军队宫大南薰门。

    南薰门,是汴梁城南城西面第一座城门。从南薰门进城不远,就是清风楼大酒店。

    董十五跟随李宪的时候才十五岁出头,现在也就十九岁年纪。他招募的血手党成员,都是汴梁城土生土长的贫民子弟,年纪都在二十岁以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