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建北宋-第5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帮家伙想搞军事政变,但是自己手中的力量有限,只能躲在山沟里搞些阴谋诡计,所以迫切希望找到一只强大的武装力量做后盾。

    震惊归震惊,这件事情非同小可。想要推翻一个天子,当然是天大的事情。究竟应该如何处置才妥帖,李宪需要立即拿出一个决定。

    很多人都想知道一些秘密,这是人之常情。可是秘密知道得越多,就死得越快,这也是基本规律。

    别人把诛灭九族的秘密告诉你,如果你不赶紧拿出一个明确的态度,剩下的结果就不用说了。

    李宪真是欲哭无泪:老子不过是想给金国女真鞑子找些麻烦,根本就没有想过其他的事情。没想到一路走来,居然让自己变成了众矢之的,所有稀奇古怪的事情都往自己身上撞。

    李宪有些愤愤然:大金女真鞑子要杀自己,那是应该的,老子认了;大宋君臣也要杀自己,老子赶紧躲起来。没想到大夏国的“流亡在野党”也插一脚,居然想拉拢自己作为后援。

    天下之大,已经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处。李宪不得不承认:这实在是没天理了!

0439、谈判原则() 
大夏国的核心区域在黄河河套地区,党项族老百姓自称邦泥定国,原本居住在松潘高原,是鲜卑拓跋氏羌人,属于三苗后裔。

    要说三苗后裔,很多人不清楚来源,但是提到华夏五始祖之一的蚩尤,那知道的就多了。三苗的第一任首领就是蚩尤,曾经九战九胜,把黄帝打得落荒而逃。

    党项族在唐朝时迁居陕北,因平乱有功被封为夏州节度使。夏州政权被北宋并吞后,李继迁不愿投降而再次立国,并且取得辽帝的册封。李继迁采取连辽抵宋的方式,陆续占领兰州与河西走廊地区。

    诺移长生、孟凡、夏安民、嵬拓凌宁、耶律雄奴、野利鹄,六双老眼紧盯着,李宪脑海中翻来覆去都是有关大夏国的资料信息。

    大夏国内部除了凶残淫。乱之外,究竟还有什么呢?李宪需要好好想想。

    这帮家伙准备发动军事政变,绝对是不可能成功的。李宪很清楚,大夏国历史上出现过叛乱,却并没有记载大夏国主李乾顺被杀。

    李宪需要尽快拿出一个态度,必须首先让六个老者放心,然后才能谋划其他的事情。

    经过一番思索,李宪终于找到了决策的依据。

    第一,大夏国的宗主国原来是大辽国,从来就不是大宋的朋友,大夏也从来没有真正臣服过大宋。

    第二,现在大辽国已经算灭亡,大夏国又向大金国递降表,明确表示称臣纳贡,并且已经逼死了皇后耶律南仙。

    第三,自己最大的敌人就是大金国女真鞑子,大夏国既然变成大金国的臣属国,那就是自己的敌人。

    第四,本着“给自己种花,给敌人栽刺”的原则,适当鼓励“流亡在野党”组织反政府军给大夏国找麻烦,似乎也是可以考虑的一种策略,后世的美国鬼子就是这么干的。

    居于上述四个方面的考虑,李宪心中做出的第一个决定,就是眼前的这些人似乎有进一步合作的余地。

    李宪虽然是解放军教育出来的,但他从没有想过在这个时空当雷锋,“防人之心必须有,害人之心更要有”才是他的基本原则。

    既然是合作,那就应该互利互惠。所以李宪挖空心思推演大夏国的一切资料,究竟有什么东西是自己急需的呢?

    第一是战马,河套地区的党项马驰名天下,不仅能够翻山越岭,跨沟渡河,还能够负重组装重骑兵,这是蒙古马所不具备的优势。

    第二是工匠,宋辽夏金四国,“夏国剑”堪称极品,被宋朝君臣誉为天下第一。大夏国制造的铠甲“坚滑光莹”,连劲弩都射不穿,是大夏国精锐重骑兵“铁鹞子”的标准装备,也是唯一能够抗衡大金国“铁浮屠”的武装力量。

    第三是青盐,也就是西海(青海)盐,质地纯净,是西部地区和关中地区最重要的民生物资。

    第四是石油,东汉的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曾经描述“高奴(延安)有水可燃”,说的就是溢出地面的石油。

    用最短的时间把所有信息想了一遍,李宪终于开口说话:“诸位所言实在重大,不可不慎之又慎。诚如诸位所想,我和金国女真鞑子不死不休,大宋君臣必欲置我于死地而后快。对于诸位所谋之事,我肯定不是敌人。”

    “但是,想必诸位也知道,我现在只有蔚州狭窄之地,区区五县之众,百姓不足三十万。蔚州之地人烟稀少,地瘠民贫。当个富家翁绰绰有余,想干别的则力有不逮。不知道诸位对未来究竟是何打算,可否见告一二?”

    “且住!”孟凡率先开口:“你搞错了,我们六人并非一体。老夫是孟家庄的庄主,并非大夏国的百姓。夏家和刘平、石元孙两家一直关系密切,夏安民是镇海军节度夏守赟的族弟,今日下午阵前答话的夏存智是他的孙子。”

    “刘、石两家后来受到冲击无法在汴梁停留,夏安民找到老夫协商。老夫佩服刘平总管、石元孙副总管,所以让他们来到在孟家庄,我们目前算是一家。诺移长生、嵬拓凌宁、耶律雄奴、野利鹄他们四人,属于另外一家。”

    李宪点点头:“孟族长这里和我没啥关系,大夏国这边是什么意思呢?”

    “别急别急!”一直不作声的夏安民笑道:“夏家虽然一直有人在朝中做事,但家世日益没落。实际上夏家的话事者已经在考虑家族的退路,也没有继续在朝廷中投入过多力量。”

    李宪对大世家没什么好感,只不过淡淡说了三个字:“请继续!”

    夏安民不以为忤:“夏家在平阳府、太原府小有根基,朝廷联金灭辽之策,实在有违家国大义。大辽国崩溃,晋商首先受到冲击,前出云中、云内州的商团全被金兵截杀,导致人财两空,简直就是空前浩劫。”

    类似的话,李宪曾经听武元春说过,他们武家的商团也在云内州不知所踪,所以才会想到汴梁城发展,结果在半路上又被土匪截杀。

    夏安民接着说道:“追查商团下落过程中,夏家率先得到消息,大同府附近出现一个金枪李宪,专门和大金国对着干。后来打垮金兵三路围攻,大金铁骑无敌的神话破灭,追魂枪李宪占据蔚州五县,让三晋之地为之一震。”

    李宪摇摇头:“临死拼命而已,倒也没有如此夸张。”

    夏安民终于笑了:“此后不久,蔚州传出民约,宣称人人平等,广开财路,鼓励通商。乡党不仅参与政务,而且能够否决政事,可谓是开天辟地。坊间一致认为,此举对朝廷而言固然是大逆不道,但对百姓却是体贴入微,非常值得期待。”

    李宪知道这都是废话,所以也没有太当回事:“谢谢夏老先生高看一眼。”

    夏安民突然神情一整:“两河宣抚使谭稹苦心经营义胜军,折家军拼命巩固自己的地盘,两家针锋相对,百姓税赋成倍增长,边境防御设施却无人关心。一旦金兵南下劫掠,根本没有还手之力,倒霉的必定还是百姓。”

    李宪心中不以为然:在君君臣臣这个年代,夏安民公然抨击朝廷法度,简直肆无忌惮。大世家跋扈嚣张,由此可见一斑。

    夏安民叹息一声:“大金国蛇蝎其心,豺狼成性,绝非可靠支柱。大夏国是一根墙头草,毫无诚信可言,实在是危乎险哉。古人云:狡兔三窟。夏家虽然算不上千年根基,但预留退路却是必须的。”

    李宪知道到了最后关头:“夏老先生还请明言。”

    夏安民沉声说道:“李家军虽然人少力弱,但都是少年精英,没有阴沉腐朽之气,正是生机勃勃之时。而且不因循旧例,独树一帜,夏家决定和李家军合作,争取试探一条新路。”

    李宪呵呵一笑:“我蔚州军民朝不保夕,夏家仓促决定如此重大之事,难道不怕血本无归么?”

    夏安民笑道:“我从来不读四书五经,而是在商言商。开辟一条新商路,前期就需进行投资。既然是投资,成败就在两可之间。未来能否收回成本,并非商家考虑的主要问题。当年吕太公投资汉高祖刘邦,那才是商家的典范。”

    李宪摆摆手:“夏老先生可能搞错了,我可没有斩蛇起义的想法,更没有想过要称霸天下。夏家在我身上投资,注定无法收回成本。”

    夏安民点点头:“商家强调和气生财,多个朋友多条路。在你身上投资的最差结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