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要四百个汉子,这些管家应该说过了,你们先将人聚集在一起,按照计划,等下就会来人带你们走!记住,千万不要让其他人知道,引起哗变,要是惹出事端,就连你们都别想有这个机会了。”
这也是事情紧急,三千两银子不足以养这么多人,不然的话,要是被所有难民知晓了,引起麻烦,恐怕揭竿造反都有可能,所以只能暗地里进行了。四百人的棉衣棉被和第一天的口粮,至少也要三四十两,还要去买开荒的工具,做暖棚用的大帆布等等,开销也不小。
“一定,一定……”汉子唯唯诺诺的说道,四人走了回去,装作若无其事一样,不过仔细去看,就能发现有些人正在交头接耳,正在慢慢的靠拢。
“希望不会出差错!”陆逸忽然回头道。“小板栗,要是有人要抢粮食,你该怎样做?”
“俺会一掌打烂他的脑袋!嘿嘿……”小板栗身体结实,手臂上的皮肉伤已经没有大碍,他虽然模样憨憨的,但是没有人会怀疑他下手之狠。
“不需要这么暴力!”见徐闻达目瞪口呆,陆逸叹了口气,拍了拍小板栗的肩膀道。“踢断腿就行了,记住了么!”
“俺记得勒!”小板栗点头道。
“你当真可以一巴掌打烂一颗脑袋!”徐闻达上下打量着小板栗,似乎来了兴趣。
小板栗憨憨的笑道。“你不信可以试试!”
“可别!”徐闻达一脸慌张,他自问这个身板禁不起傻大个的一拳。
福管家低头道。“夫人今天找到现在当家的四爷,只是四爷不同意!”
胡斐已经去宁安了,不会知道他要求助的事情!所以这阻力还是来自胡家内部。“我知道了!我要求的地可弄到了?”
“这个主,夫人倒是做的了,田已经找好了,十几亩,都是上好的肥田,温暖背风……”福管家道。
“既然答应借地方给我种菜就行了。”陆逸头疼道,总得做出成绩来,才有人会心甘情愿的撒银子。“等许典史带人过来吧。”
“那家伙已经来了!”徐闻达道。
放眼望去,许横二带着一群耀武扬威的衙役走了过去,吆喝吆喝了几声,立即持刀驱赶了四百多个难民离开,当然,这些人都是安排好的青壮汉子。这些汉子都被赶向城外,也就是胡家的某处田产。
陆逸匆匆把几个铜板放在桌上,跟了上去。
大约步行了一里多路,陆逸的马车才慢吞吞的跟了上来。只见一干衙役已经停下脚步,在路边休息了。
“有劳许大人了!”陆逸下车就拱了拱手。
“既然拿了陆少爷的钱,许某自然办到!”许横二到底是粗人,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也不避讳。
“姨父常常念叨,以许大人的能力,只当个典史,可真是委屈了!”
许横二顿时来了精神,惊喜道。“哦,县丞大人真这么说?”
“是啊,这不正好空出个主簿的位置么!”陆逸装做诚恳道,要是能唬住这许二哥,他也不介意给点空头支票,毕竟可能会有用到人的地方。
“哎呀……承蒙大人厚爱,陆小兄弟,多谢了啊!”许横二笑得合不拢嘴,一下子就改了称呼,和陆逸亲切起来了!人嘛,总有上进心的。争取到县丞大人的支持,就有更大的希望爬上这个九品官位啊!
第47章 赈灾(2)()
第47章 赈灾(2)
许横二和陆逸说了几句,觉得两人说话不在一个层面,只好讪讪的离去了。可不是,人家是正儿八经的秀才爷,满口锦绣文章,你是个大字不识的粗人,张口闭嘴就是荤段子,差距这么大,能尿到一壶去么?反正要表忠心还是得去胡定璋面前表,和这少年郎搞好关系就行了!
徐闻达望着长龙似的人流,啧啧叹道。“我说你弄这么多人,就打算去种菜?”
“一切都准备好了啊!就等这些人了!”陆逸笑道很快就到了福管家所说的地方,果然是一处临山背风的好地方,一旁都已经有搭建好的棚子,炊烟袅袅,似乎正在锅里煮着饭食,还隔着几十丈的距离,就有香气扑鼻而来,这群饥肠辘辘的难民哪里还能忍受的住,甩开膀子不要命的跑。
“废物,都给老子站住!”那个李家庄的村长连忙追了上去,一边怒斥道。
但是他的话根本不管用,没人去听。
陆逸脸色一沉,身侧的大小板栗已经冲了上去,两人跑的飞快,几乎是几息之间就跑在了前面,哥俩每人伸手抓起最近的难民,就像扔稻草似的一甩,咚地一下,砸在难民堆里头。
两兄弟有使不完的力气,连续扔了十几个之后才停下手。
此刻,人群也停住了!
李村长啪的一下就跪倒了,哀求道。“公子饶恕啊,是俺管教无方,俺该死……”
陆逸瞥了他一眼,没有去理会,只是大声说道。“为什么叫你们来,都清楚吧,大家听我的,就有吃的!今天,可以先吃饭再干活,但是从明天开始,必须把活给我干完了,做好了,才有饭吃!”
“从现在开始,迅速分为四条队伍,没有排好队,或者在争吵不休的的,就别想吃饭!”
人太多了,都眼巴巴的想吃饭,至于陆逸说的什么,是没听清几句的。
陆逸很是无奈,只能将徐闻达给拖出来。“徐大喇叭,你来喊吧!”
徐闻达连忙大声的将陆逸说的话重复一遍,顿时,欢呼之声齐齐响起,如同炸雷一般!很快,四条还算整齐队伍井然有序的排列好了。
很快,就有几个健仆提着一桶一桶的饭菜走了出来,用碗装好,让人排好队领取。
有人领到了饭,就捧着碗去一旁大吃起来,这让排在后面的人馋的流口水,恨不得就冲上来抢了,但是想到陆逸说的规矩,还是生生忍住了。
榆儿和扶月从棚子中走了出来,不禁赞叹道。“少爷真厉害!”
“这明明是我喊的!”徐闻达哼哼道。
“没少爷这主意,也用不上你这大喇叭!”榆儿不甘示弱道。
福管家也是感慨道。“表少爷这手段,不去练兵真是可惜了!”
“福爷爷说笑了,些许伎俩,偶尔用用也许有效果,但是要说对付老兵油子,可是难多了!”
四百难民吃饱喝足了,陆逸把棉衣也给发放了下去,自然又是一番感恩戴德的欢呼声,在头目的带领下,难民们拿起了锄头开始翻耕田地。还有些人负责将粗壮的木材搭建大棚的柱子和横梁。
作物生长是必须要借用光线的,由于没有塑料薄膜,陆逸打算用透明的玻璃覆盖在上面。
是的,这个朝代已经有玻璃了!甚至江南一带有玻璃厂!只是玻璃这东西造价偏高,并且脆弱易碎,相对于瓷器来说又太丑,所以并未流传推广开来。
陆逸不久前得知这个消息时候有些错愕,这让他琢磨着是不是烧制玻璃的念头破碎了。当然,若是不知道有玻璃的存在,这个蔬菜大棚的计划也会直接流产。
事实上,玻璃的工艺并不复杂,主要原料是石英、长石和石灰石,加热后经冷处理后便成为钠钙玻璃。
河北定县的一座北宋培基中出土的三十三件件舍利玻璃瓶,器壁如薄纸、如晶明;安徽天长出土的磨光玻璃,以及河南密县出土的上百只鸡卵状玻璃瓶,都是北宋玻璃制造技术进步和吹制玻璃水平发达的明证。宋以后各朝,玻璃器皿种类增多,用途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更为密切。新疆若羌瓦石硖元代玻璃作坊遗址和山东博山元明初玻璃作坊遗址,是中国迄今已发现的最早的玻璃作坊。
搭建这么多大棚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事情,齐芸秀已经派人去宁安府购买玻璃了。
解决了光照的问题,剩下就是温度以及湿度了,这一点陆逸早就有准备,在一些不甚寒冷的地方,冬天种蔬菜,都是在上面覆盖一层稻草垫子保暖。
大青县不产稻谷,但是麦秸还是有的。
根据水凝固是要散热的原理,陆逸还准备每天晚上都往这些大棚里面放水桶,提供温度。他也不是没想过养一些动物,提供二氧化碳,不过那工程也太大了。
这些办法看似不可思议,但只要实施得当,就是可行的。
大棚的结构和样式,陆逸昨晚已经用图纸画好,四面都是夹土木墙,只在最中间留一道一丈宽的门用于通风就行了,在选人之时,福管家叮嘱头目注意挑选了手艺不错的木匠。想象一下古代那些做工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