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蜀汉的复兴-第4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的,城门打开了。在入城前的那一刻,赵统终于没有忍住:“大将军,我们全是骑兵,根本不善守城。而且就算是步兵来了,这样的城池面对晋军的十万中军也是守不住的。更不用说我们来得太急,随军粮草都不够的问题了。”

    “呵呵呵,伯治啊,你想到哪里去了?本将为什么要守这座城?”

    “啊?大将军的意思是?”

    姜维对着赵统微微一笑,轻轻一抖缰绳进了瘿陶城。

    “汝便是高县令?”

    “不敢,下官表字献策。大将军叫下官的表字就是了。”

    “嗯,献策啊,汝这瘿陶县,有多少口啊?”

    “大将军容禀,本县民册上有一万三千户,四万七千余人。县城内常住人口五千余人。另外,本县是交通要道,来往客商众多,所以,此时县城里有约莫八千余人。”

    “很好。”姜维转过身来对跟随自己多年的习隆道:“尔等都听见了,速速去把这里的百姓都组织起来,给我把这城池的城墙至少推倒一面!”

    “喏!”

    “啊?大将军,原来你根本就没想到要依城固守?”

    “然也。如伯治所言,我军兵力不足对方一半,而且骑兵过多,加之来得过急,兵粮不足。所以绝对不能固守如此一座城墙残破不堪的小城。但是晋军不一样,他们有足足十万人,若是全师进入此城,不管城墙再低矮都足以坚守。那时候我军就处处被动了。所以本将能做的,只能是把这里的城墙扒掉,让陈休渊去野外扎营。如此,我军才能充分发挥骑兵占优的优势,不断的袭扰对方,以此寻找战机。”

    “原来如此,末将受教了。”

    汉军辰时开始攻城,巳时未到便已进城,然后迅速的开始了摧毁城墙的工作。

    午时刚过,瘿陶城南侧城墙首先被扒倒。到了未时一刻的时候,东侧的城墙也被扒倒。

    “报~~大将军,南方斥候传来消息,晋军大队人马距离此地已经不足二十里。”

    “呵呵呵,晚了。传令,全军从城里撤出,然后在城东列阵!”

第四五八章 老骥不伏枥(二)() 
?    “来者可是姜伯约当面?东阳陈骞有礼了!”

    “天水姜维,见过休渊兄。久仰大名多年,今日终得一见,真当浮一大白。”

    瘿陶城外,四万名骑兵以及近十万匹战马,分为两队,其摆开的阵型,各自绵延数百米,纵深亦达数百米。一时之间,风吹猎猎,旌旗招展,在宽广的平原之上,显得极为壮观。

    但是现在,四万名骑士都不约而同的约束住自己胯下的战马。双方战阵之中都尽可能的没有发出声响。无数人、马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越众而出的两位须发苍白的老人身上。

    远远的看了一眼被扒掉两面城墙的瘿陶,陈骞很是无奈的对着姜维拱了拱手:“伯约来得好快!”

    “侥幸侥幸,面对大名鼎鼎的陈休渊,不敢怠慢啊。”

    两人寒暄已毕,姜维一抖缰绳,更加贴近了陈骞:“休渊兄,今日战局已经明了。何苦再做无谓之功?”

    “呵~骞可不觉得战事已经明了。”

    “嗯。”姜维也没有和陈骞辩驳的兴趣,只是另开了一个话题:“休渊兄今年贵庚?”

    “骞今年七十有二。”

    “呵呵呵,看来这休渊兄三字还没有称呼错。维今年七十一岁。”

    “哈哈哈~~伯约,你我都垂垂老矣,这一次的大战,很可能就是你我最后一战。所以,无论战事进展到何处,骞都必然奋战到底!”

    “休渊兄此言甚是有理,维与邓士载鏖战多年,可惜他最后一仗的对手居然不是我。这实在是人生憾事。这次若能与休渊兄尽兴一战,真是足慰平生。”

    “善,昔年骞与石仲荣、邓士载,皆于微末之间受宣皇帝(司马懿)提拔重用,如今,邓士载已经阵亡多年,石仲荣也于去年病死于床榻之上。骞有时午夜梦醒,只觉得悲从中来。这次交战,但愿你我皆不留遗憾!”

    “然也。昔年曹孟德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呵呵呵,老马跑不动了靠在马槽旁边畅想过往驰骋天下的辉煌,那是何等的悲哀。休渊兄,先前劝你放弃是维失礼了。你我将死之人,但愿在这一次交战中,能够为自己的残生添上最后一抹亮色!”

    “诚哉斯言,伯约,暂且告辞,且请保重。”

    “告辞,保重!”

    两人各自回归本阵之后不久,双方的骑兵都开始逐次转向,然后徐徐退走。只留下了瘿陶城里的官民们一阵阵恍惚。

    “大将军,现在瘿陶城墙已毁,我军何去何从?”

    “嗯,取舆图来。”

    很快身边的侍卫递上舆图,陈骞在战马上匆匆一览后道:“传令全军,南下,我们去任县。”

    “任县?”

    “然也,根据进奏曹的情报,这一支汉军的主力约莫四万到六万之间,其中以骑兵为主。而我军呢,却是八万步兵和两万骑兵。在机动力上,我军不及汉军,但论到攻坚能力,至少这支汉军是极为有限的。所以,地处交通要道的瘿陶既然无法守,那我们就再找一座县城就是了。而且,和地处大陆泽之北的瘿陶比起来,任县这边有三条河流交替流过,再加上大陆泽形成的洼地。可以最大限度的限制汉军的骑兵。”

    “大将军高见,我等明白了。只是……”

    “只是什么?”

    “大将军容禀,瘿陶往西,就是赵国。现在赵王正在邺城坐镇,负责我军的后勤……若是我们放弃瘿陶,导致赵国有个闪失……”

    “哼!老夫当年就是因为汝南王的瞎指挥,导致被陆抗那匹夫给戏耍。现在这瘿陶城防都没了,若是十万人驻扎在这里,这中军里新兵这么多,一旦被敌军骑兵突破一点,说不得我军就要全军崩溃……我等武人,既然上了沙场,就当一切以战胜为念。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不要去想!说到底,这是事关大晋的生死存亡之战,难道身为皇族的赵王,还敢因为这点小事断了老夫的军粮不成?全军即刻南下,派出传令兵,让后面的步兵到了任县后就不再前进,立刻加固城防!”

    “喏!”

    而在另一边。

    “大将军,现在我军何去何从?”

    “呵呵呵,现在嘛,当然是北撤了。”

    “呃……撤到哪里?”

    “取舆图来……嗯,我们先撤退到距离瘿陶四十里的杨氏县。在那里等待我军的后续部队。”

    “领命!”

    传令兵们去传达姜维的命令了,赵统等人却围在姜维身边没有走开。

    “大将军,您观陈休渊的后手当是如何?”

    “呵呵呵,陈休渊,当世良将也。这样的人当然会非常清楚的认识到本方的优势和不足。以我之见,既然瘿陶不好守,那他就不得不南撤,嗯,估计是到任县去驻守吧。”

    “大将军,虽说摧毁了瘿陶城墙,让敌军不得不南撤找一坚城进行驻守。但是我军兵力终究不足,只要敌军进了一座城,不管那座城池的城墙多么低矮,我军到底是很难拿下的。”

    “嗯,伯治说得很对。所以我军不能主动去攻城。吾意,我们退到杨氏后,只管撒出骑兵,时刻监控陈休渊的动向。只要他不北上试图修复瘿陶城墙,我们就不必与其立刻展开决战。”

    “大将军高明,呃,末将还有一问?”

    “伯治请讲。”

    “若是我军援军未至,那陈休渊就率领主力集体北上呢?”

    “呵呵呵,陈休渊不会这么傻。我军机动力比对方强那么多,他怎么会傻乎乎的来主动攻击我们?他能够做的,就是驻守在冀州,让幽冀的世家们心存念想,不至于全然的倒向我们。然后,我军的粮道虽然已经通畅,但是长安的粮食要运过来,路途到底是太长了。而洛阳那边要运粮过来却相对快捷。所以,长时间对抗下去,我军很可能提前粮尽!”

    “啊?这匹夫怎么如此没志气?又想学以前司马懿把丞相磨走那般对付我们?”

    “呵呵呵,这才是司马家赖以生存的看家法宝啊。吾观陈休渊以往在荆州、扬州的战绩,虽然十战之中起码可以有八成以上胜绩。但是其指挥基本都是稳固防守,消耗敌军锐气……一句话,几无惊艳之感。这和邓士载的风格完全不同。可以说,他才是真正得了司马懿的真传。只不过,此一时彼一时也,现在的晋国不是以往的伪魏,现在的大汉,也不是以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