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蜀汉的复兴-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奉宗!奉宗!你可不能有事啊!”刘禅这回是真急了:没有了陈袛,谁为他掌控尚书台?诸葛瞻是个不听话的,董厥?今天朝堂之上连个屁都不敢放的懦夫!尚书台是什么地方?执行君主的意志,收到良好的效果是君主的功劳。效果不好要果断为君主背锅。就董厥那种人?怎么能把尚书台交给他?

    可是,看来看去,现在大汉也就这两个人庶政能力还可以一点啊。哎,什么时候我大汉的人才居然凋零如斯?

    “可是陛下来了吗?啊?”

    “奉宗,朕在这里。你可不能有事啊!朕须臾离不开你啊!”

    “呵呵呵,能得陛下如此赞誉,臣也就没有半点遗憾了。”陈袛缓缓睁开眼睛,确认站在自己面前的确实是刘禅后,强打起了精神:“陛下,臣临死之际,有心腹之言禀告。请陛下屏退左右。”

    “好!好!你们都给朕滚,滚出去!快点啊!”

    “黄门令,请你也留下来。”

    “呃?咱家也要留下?”黄皓一开始听说陈袛要单独和刘禅说话,心里也是老大不满,但真到陈袛要他也留下来的时候,也是充满了不确定。

    “臣时间不多了,那些虚礼就不讲了。陛下,臣去了之后,请以董龚袭录尚书事,同时加黄门令为中常侍。如此,内廷可安。”

    “善,依你。”

    “大将军姜维,其人虽说也有通过北伐维持其权位的私心,但对我大汉确系忠心耿耿。臣在朝之日,顶住多方压力支持其北伐。确实也有通过军方的支持维持臣权位的私心。但是陛下,我大汉若不北伐,则名不正言不顺,到时候连刘璋都不如。若不北伐,我大汉不亡于曹魏,便要亡于益州人。所以北伐是大汉唯一的生路。臣去了之后,千难万难,陛下仍需坚定支持大将军北伐。”

    “好,朕都记下了。”

    “黄门令……”

    “尚书令有啥要交待咱家的…呜呜……呜呜呜……”

    “大将军姜维不喜欢你,从不送钱给你,我知道你深恨大将军。但你要记住,大将军是我大汉唯一的栋梁,我走了之后,你要协助陛下,压制诸葛思远,继续支持大将军北伐!”

    “咱家…呜呜呜……咱家记住了。”

    “陛下,昔日先帝建国时,荆州、东州、益州三足鼎立。虽说当时是荆州第一,东州第二。但我大汉现在只有益州一州。荆州人、东州人都是无根之木。随着时间推移,荆州人、东州人只能是越来越弱。陛下若不想益州人独大把控朝堂,需要提早……咳咳……提早布局……培养元从后人以做制衡……”

    “奉宗,别说这些了,你家里还有什么要朕做的么?赶紧说这个吧。”

    “陛下,臣的几个儿子都不成器,以陛下之宽仁,定然有优爵厚禄,臣没什么可担心的。咳咳,陛下,臣原以为元从后人们已经废了,益州人崛起之势不可扭转。谁曾想那关彝关子丰这一年来做得好啊!然,此子锋芒过甚,各方戕害必然不少。还需要陛下多加爱护。咳咳……若陛下允准,请让臣的长子也去涪陵郡任职……”

    “好,都依你,朕都依了你。奉宗,朕还是觉得你回到尚书台最好。朕……奉宗?奉宗!苍天啊,你为何如此狠心,要断朕之一臂啊!”

第四十章 蝴蝶的翅膀(六)() 
蜀汉景耀元年五月,镇军将军、尚书令陈袛不禄。皇帝刘禅悲痛欲绝。稍后,朝廷旨意传出:谥陈袛为忠侯,封陈袛长子陈璨为关内侯,拜为涪陵县县长。拔陈袛次子为黄门侍郎。消息传出,朝野哗然。

    陈袛的叔祖是许靖,这位爷可是大名鼎鼎的许子将的兄长。两兄弟发起的“月旦评”在汉末名声极响。后来许靖跑到益州躲避战乱,出仕刘璋。刘璋给了许靖极高的待遇——天下闻名的大名士嘛。

    等到刘备攻伐益州,兵临CD城下。许靖居然从城头偷跑出去投降刘备,跑又没跑掉,被抓住了。不过那时候刘璋已经打算投降了,所以就没有杀他。

    刘备入主CD后,瞧不起许靖的人品,不想用他。结果法正说:这个世界上空有虚名而道德败坏的人渣多的是。但是咱们又不能挨家挨户的去给大家解释许靖就是个人渣。而且这家伙名声大得很,你不用他的话人家还说咱们不尊重人才。所以,你还得把他给挂起来,这样中原的士人才知道我们是尊重人才的。于是刘备就给了许靖极高的虚衔,等到刘备称帝,就拜许靖为司徒。这是蜀汉立国三十多年来唯一的三公。

    陈袛早年父母双亡,不得已寄居在许靖家。陈袛的母亲的父亲是许靖的哥哥,你说绕了这么大一圈的关系,陈袛在许靖府上是什么地位可想而知。而许靖又是整个蜀汉政权的嘲笑对象,所以毫无疑问,陈袛能够走到这一步,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陈袛出身低——祖上没有爵位可以继承,没有军功——无法自己开创爵位。所以终其一生,只是一个关内侯——享受侯爵待遇,但是没有封地,也不能世袭。结果在他去世后,刘禅直接封他的长子一个关内侯——变相的世袭了,还把他的次子直接提拔为黄门侍郎——天子近侍。

    这些也就罢了,关键是谥号:忠!这真是封建社会人臣的最高荣誉!就连诸葛亮的谥号都是两个字:忠武。陈袛的谥号居然超过了诸葛亮,这是何等的荣耀!

    不是没有反对意见,实际上尚书台的几个仆射全都不赞成,但刘禅还是一意孤行的做了。这对于已经五十一岁,政治经验非常成熟的刘禅来说,是很难得的任性和其真挚感情的外露。

    陈袛对于刘禅来说,除了君臣关系,还有朋友之谊。

    十七岁登基,之后整整十二年,被诸葛亮管得死死的,连CD皇宫都没出去过。什么事情都没办法插手。什么权力都没有。

    终于诸葛亮挂了,可是人家死前还留了遗命:我死之后蒋琬可,蒋琬死了费祎可。于是又等了十六年。

    直到费祎被刺,刘禅才终于拿到了皇帝应该有的权力。这时候刘禅已经四十五岁,做了二十八年的橡皮图章了。

    这时候陈袛来了。他有很强的政务能力,能够把蜀汉一国的庶务打理得井井有条。他有很强的协调能力,能够充分的调和主战派、主和派的矛盾。安抚住益州人的同时支持姜维继续北伐。他也敢于担当,出了问题主动替皇帝背锅。最最关键的一点是:他非常尊重皇帝,一点都不揽权,尚书台忠诚的执行了皇帝所有明的暗的旨意。可以说,陈袛执政的这六年,刘禅才终于知道皇帝到底是什么样儿。

    所以,刘禅对陈袛的感情是真挚的。

    当然了,有的人走了,剩下的人还得继续生活。刘禅思虑再三,还是任命了董厥为尚书令——这家伙没有为皇帝背锅的觉悟确实是个遗憾,但和诸葛瞻比起来,没有一根筋的臭脾气。相对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

    为了安抚前段时间以尚书令自居的诸葛瞻,刘禅把他爹早年的官职赏给了他:尚书仆射的本职上,加了一个军师将军——小朋友,我还是很看好你的哦。你爹以前就是在军师将军的任上起步的嘛,所以,你再忍耐几年,我会让你当尚书令的。

    之后,刘禅又任命黄皓为中常侍、奉车都尉。这个消息一传出,朝野又是一片哗然。

    大哥!你家不是号称承续汉室正统的么?那你不知道当年就是十常侍搞垮了大汉?现在你又来一个中常侍?我们这个大汉是不是也要步前一个大汉的老路?

    ……

    “以上就是这个月月初朝堂上的情况,总的来说,我方大胜。唯一的代价就是你三叔我的闲职没有了。”

    “嗯,辛苦三叔了。”

    “只是这尚书令去世了,黄皓却升官了。哎,我大汉前景堪忧啊。”

    “呵呵呵,三叔,这个我倒不这么想。这是陛下无可奈何之下的最佳选择。”

    “哦?”

    “嗯,三叔你要这么看。陈忠侯执政这六年,虽然名声很差,但是陈忠侯自己不捞钱吧?我大汉大部分的庶务还是做得不错吧。”

    “确实如此,陈奉宗虽然名声很坏,但真的不捞钱。”

    “所以呀,陈忠侯是为陛下分担责任把自己的名声搞臭的。”

    “这……居然是陛下……”

    “是啊,这个世上一旦做事就有可能出错,永远圣明的情况只有两种,一种是不做事——丞相在的时候就是这样。一种是有人给他背锅——陈忠侯就是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