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蜀汉的复兴-第3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真是不动则已,动则必然早就有了把握。

    所以,还得继续其他的工作,继续露出破绽给这位聪慧却又谨慎的皇帝。

    “诸位,各地战局到此差不多已经明确了。接下来就是如何与晋吴两国沟通,三方彻底罢兵息战的事情了。”

    关彝新开了这个话题后,厅内众人都不自觉的皱紧了眉头。

    晋吴两国,晋国相对比较容易:司马家这一次损失的只是人而没有土地。虽然没有镇压下扬旗的曹魏,导致其在政治上失分很多。但政治意义这个东西,你重视他,他就是everything,你无视他,他就是nothing。而且此次作战后,司马家必然有一个总结、重新聚集力量的过程。所以,晋国这边,大可置之不理。

    比较麻烦的是东吴。

    这一次东吴的损失是最惨重的。损兵折将不说,还丢了三个半郡的地盘。这样的损失,别说现在性格刚烈的孙皓了。便是以前温吞水的孙休估计也抹不开这个面子,不会就这么认怂了吧。

    经此一战,季汉的强大势必给两国留下很深的心理阴影。晋国和吴国彼此之间的小心思会少了很多。两国同盟肯定是进一步深化。因此,吴国是有条件抽调出更多的部队来对季汉进行二次进攻的。

    当然,以永安的防御,以及涪陵郡、南中的民心所向。季汉并不怕东吴的二次进攻。但问题的关键是,现在季汉新拿了三个半郡的地盘。而且交州南三郡可是有着季汉上下梦寐以求的出海口……关彝现在想的是,如何与东吴达成和平协定,把这三个半郡的地盘给好好的消化掉。

    所以,大司马这会是真的不想打了。

    厅堂之上,众人静静的思索了一会后。马过抬起头来:“大司马,属下倒是有个主意。”

    “嗯,改之有何妙计?”

    “大司马,诸位同僚。孙皓此人,表面上看起来性格刚烈,其实乃是色厉内荏。因此,下官以为,当如此如此……”

    “哈哈哈,善,那边这样安排吧。行宗,还得麻烦你再走一趟建业了。”

    “诺,下官领命!”

    ……

    另一边,洛阳。

    司马骏战败的消息传回后,洛阳朝野一片哗然。待得大家稍稍回过神之后,宗室、世家,群起上书,要求国家再次派出大军二次进剿的声音喧嚣尘上。

    谁都知道,国家经此一败,刚刚恢复了的一点实力又损耗不少。着实是不好再次出兵了。上庸三郡那个穷地方,以前洛阳政府捏在手里的时候,从那上面拿到的赋税在减去那里的官员俸禄后就近似于无。何苦还要往那里继续投入那么多本钱进去呢?

    但谁都不傻:对曹魏余孽的镇压,是政治上绝对正确的事情。这时候发出这样的怒吼,那是官场之上必须的事情。更不用说像贾充这样和司马家实现完全捆绑,永远无法下车的大臣了。

    说实话,上庸战败,最郁闷的不是司马炎,而是贾充啊。

    曹魏刚刚扬旗的时候,贾充对这个事情还无可无不可。但当上庸战败的消息传令,贾车骑已经吓得几个晚上睡不着觉了。

    所以,贾车骑这会的态度已经和裴秀等人完全不同了:陛下,我们必须再次出兵!其他什么地方都可以不管,但是一定不能让曹家人翻身啊!

    可惜,司马炎不傻。他是真的不想打了。

    但做皇帝的不想打,却又无法主动开口说不打了。因此,在这一天的大朝会上,面对满朝文武的一片喊打声,他无奈的把目光投向了司马攸。

    “皇兄你看我干嘛?又想让我这个做弟弟的出来给你背锅?”虽说司马攸算是很有公心的人了。但也没有大公无私到这个地步:他只要一开口说不打,司马炎一定顺水推舟的说不打了。但是这么一来,他的名声可就全毁了。

    可是这会儿司马炎就这么眼巴巴的看着他,把他逼得极为无奈。

    非止司马炎看着他,裴秀、杜预等人也眼巴巴的看着他:齐王殿下,快点出来说不打了吧。不然国家刚刚恢复的一点元气,又要被浪费掉了呀。我们毕竟不姓司马,背不起这个责任。您却可以啊!

    “陛下,对于是否再次发兵,臣年幼无知,不敢置喙。不过我司马家尚有前辈在世,为何不垂询一下安平王的意见呢?”

    到底是遗传了母亲王元姬的优秀基因,被逼到墙角的司马攸灵光乍现,成功的把锅甩给了司马孚。

    好吧,司马孚现在都九十多岁了,只比死人多一口气。而且人家还是影界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装了一辈子的曹魏忠臣啊。你问他的意见,他说什么还用猜吗?

    司马攸这话一出口,不管是司马炎也好,杜预、裴秀也罢,人人都松了一大口气。便是刚才那些喊打喊杀以表忠心的大臣们,也都迅速的偃旗息鼓了。

    恰如关彝所料,司马家这边只是需要一个台阶下。所以当司马攸抬出司马孚后,晋国上下暂时对上庸没了什么念想。汉晋之间短暂的和平到来了。

    至于孙吴嘛。西元270年五月,诸葛京再次出使建业,给孙皓挖了好大一个坑。

第三八九章 局面的反转(四)() 
?    西元270年五月二十五日,诸葛京到达了东吴首都建业。

    然后,不出所料的又被冷遇了一段时间。

    对于这样的待遇,诸葛京倒是甘之如饴:季汉与东吴之间吵吵闹闹几十年,彼此之间官员、世家的联系都很频繁。你孙皓不见我,好啊,我勾兑你的手下去!

    早在昔年做乌程侯的时候,孙皓其实就是关彝的粉。登上帝位后,方方面面都在不自觉的模仿关彝的做法。而在真刀真枪的和季汉打了两三场后,孙皓虽然嘴上仍然对季汉各种鄙视,但是内心深处,却是对关彝的忌惮更深了。

    本方在荆州、交州的战败。说真的,如果说交州战败还可以有主帅病重神志不清瞎指挥,本方援军不适应那里的气候之类的借口的话。那荆州方向的战败,真的是让人感到绝望。

    因此在这场战事里,陆抗的指挥没有什么大的问题!虽说鲁淑被火猪阵击杀是个意外,但根据钟会等人的分析来看,就算没有火猪阵。本方在万众一心的涪陵郡作战,也是根本讨不到半点便宜的。而且要不是陆抗当机立断率军南向,搞不好这支荆州军就会全军覆没。

    东吴的兵制自有其特点:国家的军队和世族的私兵都相当有规模。别看这次损失了好几万人马,若是真要发狠,再凑个二十万出来也不是不可以的。但如果真的这么做了,整个国家恐怕都要地动山摇。

    所以,再次发动大规模的军队对荆州武陵郡、交州南三郡进行二次进攻不是不可以,但这么做的代价确实太大。

    在诸葛京刚刚到达建业的时候,孙皓正满怀愤懑的在处理此次战败的诸多人员。

    荆州方向,陆抗虽然是自己的姻亲,但到底是战败了。降职!张政、吕睦乃至停留在永安附近毫无寸进的孙异等人等一律降职。唯一幸免的只有阵亡的鲁淑。由于那天晚上桐油厂的低配版蘑菇弹威力实在太大,鲁淑尸骨无存。孙皓只能派人为其修建了衣冠冢。并为其冠上美谥。

    交州方向,薛珝指挥失当,但念其病亡于军中,因此不追究其家人。但封赏、荫及子孙的官职什么的就不要想了。在那天晚上的战斗中,在外围打不开局面,在后续的战斗不能保住交州南三郡的吾彦背了最大的锅:一撸到底,直接废为庶民。让其到荆州陆抗麾下从军。

    唯一加官进爵的是陶璜。他被任命为新的大吴交州刺史。孙皓让其稳定住北交州后伺机反攻南交州。

    至于那些在交州发动叛乱的流放世家子们,全部被缺席审判为夷灭三族。

    可以说,这样的处理很不孙皓。因为,居然没有一个大将真正的人头落地。即便是背锅最惨的吾彦。聪明人一眼就可以看明白,这是孙皓对吾彦的保护。

    没得办法啊,宗室、吴郡世家、军队,乃是孙皓统治的最强三根支柱。鲁王党、会稽世家什么的当然可以刻薄一点。但是对于自身统治最根本的地方,孙皓也只能是板子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但正因为如此,孙皓才一肚子的邪火发不出来。所以这会儿他的脾气上来了,直接把诸葛京做了冷处理。

    可是这种冷处理终究是不能太久的。因为孙皓自己的弟弟,他越来越依赖的钟会的侄儿,这时候都还在季汉的手里呢。

    因此,虽然拖了一些时间,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