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蜀汉的复兴-第3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位亭长说到这里,仅有的右手握成了一个拳头,朝着南方微微一拱:“奉我大汉大司马关子丰令,向尔等宣布朝廷新的规定。第一条,朝廷征兵,兵额三万。以粗通武艺者优先,有愿意从军的,待会在本亭这里报名,之后去县城参加选拨。选上的,一次给安家费两千钱或者十石粮食。其家属子女,由朝廷出资,搬迁到汉中等地安置!”

    “第二条,朝廷下令,重修关中各渠。我黄屿亭的劳力,主要是和附近各亭的劳力一起,重新疏浚郑国渠。大司马慈悲,定下规矩。参加疏浚各渠的百姓,壮年男子每日劳资十钱,壮年女子八钱,十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的少年男子,每日五钱!另外在出工期间,工地上包早晚两食!”

    “第三条,雍州刺史柳休然令。朝廷既然已经通过征兵、修渠等各种方式给大家找了一口饭吃,再出来抢劫别人就说不过去了。所以从即日起,柳使君已经派出多路精锐开始剿杀贼寇。本亭知道,我们这个亭的兄弟姐妹们都是好样的。宁肯老老实实的去挖虫卵换粮,也没有一个出去抢劫的。但本亭也知道,你们之中有的人是和那些劫匪有来往的。本亭也拜托你们去跟那些人说一声,虫卵日渐减少,靠虫卵换粮无法持久的情况。朝廷不是不知道。但现在,朝廷不是给大家想办法了么?所以,赶紧收手!本亭在战阵之上被砍掉了一只手,还不是一样要土里刨食,那些好脚好手的大好男儿却去做贼,真是羞也不羞!”

    说完这些话,这位亭长轻轻的喘了一口气:“各位兄弟姐妹,你们都知道,本亭是巴郡人,因为残疾了,被我家大司马安排到这里做了亭长。一个多月来,本亭自问做得还是不错的,别的不说,蝗虫这一块上,本亭从来没有跟你们缺斤少两。倒是你们交来的蝗虫、虫卵里有的混杂了不少沙土。本亭也都认了。为了这个,本亭没少被上官责骂。今年的考功注定是个下品。可是本亭不在乎!因为本亭自己也做过农户,知道受了灾的辛苦!所以,只要能够让亭里的兄弟姐妹们日子好过一点,本亭自己受点委屈是没什么的好了,废话说了那么多,就问大家一句,谁愿意从军?谁愿意去疏浚郑国渠?”

    少顷,一支长长的手臂举起:“在下北宫雄,愿意从军!”

第三一二章 关中的复苏(六)() 
?    “你这个老汉!怎的如此独断?这么大的事情,不跟额商量一下,就自己报名了?你和亭里的几个兄弟好不容易从营里逃回来,这才不到两个月,你就又不自在了?”

    “你这个婆姨懂个什?我这一身武艺,怎么能成天在土里刨食?再说了,我这一参军,你们娘三就能到益州去分地。益州啊,以前听营里的校尉说,那是天府之国,从不缺水。在那里分地,不怕旱,不怕蝗虫,可不比在这里十年九灾的好?”

    “额不是不懂这个道理。但是,这兵荒马乱的,你要是有个好歹……”

    “怕个什?我们北宫家,以前在湟中。因为老祖宗起事,流落到这里。我爷,我爹,还有我,不都是给这里的征西将军当了一辈子兵么?谁又战死了?这年月,能杀死我们北宫家的爷们儿,那就没有!”

    “你还说,你还说!我们的大郎就是你不在家的时候被别人打死的!你还说没人能杀掉北宫家的人!你们的老祖宗,那个叫北宫伯玉的,还不是被人杀掉了!还害得你们这一支流落到这个地儿……”

    话说到这里,北宫雄高昂的情绪也不由得缓了缓。他长叹了一口气:“娃他娘,大郎和别人争抢粮食,被人打死的事情。说到底还是晋国的赈济来得太晚……我从营里逃回来,一半是因为要保护其他五个逃回来的本地兄弟,一半也是为了你们娘三能继续活下去。可是回来这两个多月我认真的想过了。若不是关大司马心存慈悲,给我们找了很多生发。面对如此大灾,就算我回来和你们在一起,又能怎么样?要在这个世道活得安稳,终究还是需要有地位啊。”

    “可是……”他两手一摊:“我们北宫家的人从来不是以诗书传家,世家那一套我们想学也学不来。要想出人头地,唯一能做的,就只能是从军,靠着我们北宫家的家传刀法,为后人闯一条路子出来。而且……”说到这里,男人的手轻轻的搂住了自己婆姨的腰:“我看这汉国的官风,比晋国乃至魏国都要好得多。别的不说,就说这新来的亭长吧。做事公平,为人仗义,我可从未见到这么好的亭长。由此可见,汉国的军中,应该不会像以前魏国、晋国那样的一切讲家世,小兵基本永无出头之日的恶政。”

    “嗯。”被自家汉子搂住腰的婆姨,这时候人已经有点软了:“可是你走了,这个家……”

    “我问过亭长了,在汉国,以前由于军属比例极高,所以国家极为优待军属。益州,巴五郡那边,新去的军属每家可以分到二十亩水浇地,明年免税,后年半税。至于劳力嘛,呵呵,二郎出生的时候呛了羊水,身体一直不好也就罢了。咱们的三郎可是天赋异禀啊。三郎今年不过六岁,身高都快有五尺三寸了。这力气也大得很……有他在,我家不缺劳力!”

    “哼,三郎那个憨娃啊!力气是大,可是吃得也是真多,而且人都呆呆的。要我说,你当初干嘛给他起名叫纯呢?叫蠢才对!”

    “诶,有你做娘的这么说自己的儿子么?三郎是性情单纯,不是蠢。再说了,就是蠢,不也是你生出来的?”

    “哼!是老娘生的,但也不知道是哪个贱坯在老娘身上留得种!”

    “就是我了,怎么,你不服?要不要再留一个……”

    夫妻二人的对话到了这里,下面的东西自然就只有省略数千字了。

    一夜运动,第二天,下午,池阳县城,县衙之外。

    虽说已经过了午时,可是这时候的县衙外来来往往的人更多了。无他,大家都住在县城外嘛,上午那半天,多半都是用来赶路的。下午时分,才是干正事的时候。

    “诶诶诶~~~别挤,都站好了!说你呢!就是你!站好了!还瞪?再瞪本官罚你到队尾去重新排队如何?”

    新任的池阳县长乃是蜀汉军原来在安国城的一位军侯,陈剑。就是那位立志打回故乡的荆州子弟——没得办法,蜀汉那么小的身板,陡然拿下这么大一块地方。各级官员都极缺。所以政府这边也只有向着军队伸手,把一些低级军官抓来应急。

    “都听好了!买粮食的,站左边。应征民夫修渠的,站中间。应征入伍当兵的,站右边!”

    到底是生在益州,长在益州。虽然自诩为荆州人的陈剑一直对故乡念念不忘,可身上早就沾染上了只分左右,不辨东西的毛病。他在那里左右什么了半天,这队列还是完全无法成行。

    “B的,这群龟儿子怎么这么傻?左右都分不清楚?”看着乱糟糟的衙门口,陈剑的邪火一浪高过一浪。要不是本次出任地方官前,关彝给他们训话,一再告诫他们对雍凉百姓要客气一点的话。说不得,陈县长这会都想用鞭子抽人了。

    “各位老汉听好了。买粮食的站东面,入伍当兵的站西面,剩下就是修渠的,站中间!都按秩序来,大家都排队,那就么麻哒!”

    随着一个八尺大汉的大吼,然后这个大汉身旁的其他几个大汉也跟着开吼。百姓们迅速搞清楚了方位,关中人组织性强的特点一下子表现出来,很快的,整个衙门都开始变得有序了。

    “呼~~~原来这里不兴讲左右。”擦擦头上的冷汗,陈剑提起官袍的下摆走了下来:“多谢各位壮士了,本官姓陈,是此县的县长。不知壮士们怎么称呼?来此地是要从军还是修渠?”

    “草民等见过县尊。我等准备先买粮,然后再来应征入伍。”

    “善,不过本官建议你们先去应征。若是选上了,拿了安家费,一起去买粮岂不是更好?”

    “这倒也是。多谢县尊指点。”

    “呵呵呵,哪里哪里,实不相瞒,本官也是行伍出身,看几位壮士这身行止,应该也是提过刀杀过人的吧?”

    “不敢隐瞒县尊,我等以前皆是在大晋,啊不,在贼营效力过。只是今年关中大灾,为了家人,不得已……”

    “呵呵呵,无妨无妨。我大汉就是需要你们这样有情有义的好汉。嗯,且随本官来吧。”

    ……

    这个年头的征兵体检,比起后世当然简单许多。主要就是看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