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三座城市,全部都在汉江西岸。
所以,平时晋国的荆州兵团也基本都是驻扎在汉江西岸。
而现在,他们被陆抗成功的调动到了汉江东岸……
“都督果然妙算啊!现在,晋贼的主力被我们甩在了汉江东岸。如此,汉江西岸是一片空虚!”
“都督真乃天人也!现在,襄阳已经是一座空城了!我们大吴多年的愿望终于要达成了!”
“我等谨为都督贺!都督之兵法,我等敬佩不已!”
“是啊,都督在最初关住陈休渊的目的没有达成时,将计就计,反过来利用我军的不利形势来调动敌军。我等真是拜服了!”
“呵呵呵,诸位。如果我说我一开始就没想关住陈休渊呢?”
“啊?!”
“典校那边,自从陛下的亲信王顺民主事后。其效率提高了不少。其实陈休渊那边从上庸退兵的速度本将一直都知晓的。本将是故意稍稍比他完了一点点到达筑阳。”
“都督的意思是,故意把我军主力放到一个看起来很危险的境地,然后让敌将以为有机会全歼我军。而敌将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就会不自觉的听从我军的调遣?”
“然也,我为什么要进筑阳?是,先进筑阳是能关住陈休渊,但与此同时我们自己也被订死在了那里。而且我们的粮道会被拉得极长,一不小心我们就会比陈休渊先饿死……诸位,我大吴在荆州和魏晋纠缠了数十年。魏晋想要我国的西陵,我们想要他们的襄阳。这两座城池都是汉江之西。所以这些年双方的战事也是一直在汉江之西展开。本将这十多年其实一直在想,为什么就不能在汉江之东做点文章呢?”
“原来如此,都督大才,我等拜服!”
“是啊,可笑那陈休渊,还枉称一代名将,原来是个草包!”
“哈哈哈~~~这下子那老匹夫在汉江东岸可是哭不出来咯!”
“诶。”轻轻的摆摆手,制止住麾下诸将对陈骞的嘲笑后陆抗道:“陈休渊绝非庸将,可惜现在荆州这一块他说了不算。”
“都督是说晋贼的那个草包王爷瞎指挥?”
“然也,如果不是司马亮在这里主持军务,我这番谋略,就算陈休渊暂时看不懂也不会入套这么深。”
可以说,这一番巧妙的作战,陆抗把方方面面都计算了进去。包括本方士兵野战能力不如晋军,同等兵力野战东吴基本会败这样的不利因素也利用了起来。终于成功诱导晋军统帅犯了致命性错误:在水军不如对方的情况下居然把主力调动到了主要城市不在的汉江东岸。
“现在发布命令!”
“我等恭候都督发令!”
“本将前些时日已经派出典校南下,命令集结在夏口的水军全部进入汉江。想来这个时候也快到邔县了。他们的任务是击败晋国的荆州水军,然后封锁汉江。尽可能迟滞陈休渊的主力回到汉江西岸的时间。”
是的,只能是迟滞而不是完全阻止,因为汉江越往上游走,水量就越小,同时江面也越窄。终究会有东吴的大型舰船进不去的地方(进去了很容易搁浅)。只要陈骞肯绕路,终究还是可以绕回来的。
“算算时间,我们这番调动,大概争取了十天以上的时间。现在我们距离晋国的襄阳只有五十余里。所以接下来,士则、季仰,你们率军随我急进,迅速拿下襄阳。子湛,本将给你五千人,你先南下拿下宜城县。把我军在陆上的粮道彻底打通。虽说本将对我方水军彻底战胜对方水军,从而掌控汉江水道深具信心。但陆上的粮道能够打通,也是多一个保障。”
“喏,请都督放心,末将定会迅速将宜城拿下。”
“善,接下来,全军北进,目标:襄阳!”
“嚯~~~~!”
在数万人的欢呼中,放佛要印证东吴新一代统帅的英明,在欢呼声还未停歇的时候。邔县城头的众人们,在汉江的下游,看到了无数高耸的桅杆。
东吴水军,如约而至。
……
西元268年五月三日,陆抗率军攻打襄阳。近乎于空城的襄阳半日陷落。这座东吴念兹在兹四十多年的军事重镇,第一次竖起了孙吴的大旗。
在此之前,五月二日。孙异、留虑、朱琬等人率领东吴荆州水军与胡烈统帅的晋国荆州水军进行会战,胡烈全军覆没,仅以身免。汉江控制权至此全归吴国。
而这个时候,陈骞的军队才刚刚气喘吁吁的进了蔡阳城……
作为在曹魏时代,东、中、西三线都干过,而且都干得不错的老将。陈骞的战绩总体良好,但绝对说不上惊艳。简而言之,他是稳重型的统帅,虽然没有什么急智或者神来之笔。但是极少犯错,对手很难抓到他的破绽。
所以,虽然迫于司马亮的命令,陈骞不得不率军东进。但一路上他和王浑、羊祜等人非常默契的把部队的速度压得极慢。
但是限于这个时代糟糕的通讯方式,这边他和司马亮用信件来回扯皮还没进入第二轮,那边陆抗就把襄阳给拿下来了。
“嘿!想我陈骞征战了大半辈子,临到快死了居然栽这么大个跟斗。这陆幼节真是可怕啊!”
这个时候再来说什么汝南王胡乱指挥啊,责任不在老夫之类的话是没有意义的。陈骞也没无聊到那个份上。在确认了陆抗的进军路线和襄阳失陷的结果后,他是只是仰天长叹了一口气后,就迅速恢复了情绪。
“诸位,现在情势就是如此。虽说襄阳是丢了。但由此带来的好处是,这陆幼节也被襄阳给钉劳了。我们再也不用到处乱撞去搜寻他了。”
“呵呵……”挤出一张比哭还难看笑脸的,当然是前不久才接到消息,知道自己的弟弟已经阵亡在陇西的王浑:“大将军,现在我们怎么办?立即渡过汉江西返?”
“哼,东吴水军已经北上,此时的汉江水面开阔处我军根本无法渡河。现在我们只有一条路,北上,去湖阳县。然后从那里渡过比水,折返新野。”
“大将军的意思是,襄阳暂时不管了?”
“不管了,也管不了。不过我们也不比过于担心。襄阳到底是离长江太远了。我大晋现在在雍凉、扬州被牵扯了大量的军力,所以一时之间没有足够的力量来给陆幼节施压。暂且就让他在那里得意一时吧。只要我们在雍凉、扬州能够获胜。洛阳的中军就可以转向压到荆州这边。那时候陆幼节就会自动退走。”
“原来如此,大将军高见。但是汝南王那边?”
“哼,本将本来是受陛下所托前来剿灭上庸的贼寇。荆州战局本来就和本将没有关系。本将出于公心前来支援,没想到却成就了陆幼节那竖子的名声……回到新野后,本将就率军进驻筑阳,防止张虎等人流窜南阳郡。”
这话嘛,就差公开骂娘了。但是陈骞这个时候不知道,再过一个多月,司马炎就会在杨艳的劝说下给予他掌控荆州战局的责任——兵力不增加,却要他把陆抗赶走。那个时候,他才有的头疼呢。
第二七五章 中线和东线(三)()
陆抗进入了襄阳城,在取得了东吴数十年不能达成的巨大成功同时,也彻底的丧失了机动性。由此,晋、吴两国在荆州的战线反而安静了下来:吴军无力北进,晋军无力攻城。大家都只有在这里僵持着,等待着东西两条战线的结果。
而此时的东线战场,已经成了一片修罗地狱。
“哐当!”随着大锤狠狠的击打配重杆,投石机的炮捎托举着一枚巨大的石弹迅速跃起,巨大的惯性催动着石弹在天空中划出一道亮丽的尾带,然后重重的击落在城内一间房屋的屋顶上。这间原本就塌陷了半边屋顶的木屋悲哀的吱嘎一声,轰然之间化为了一片瓦砾。
蜀汉建国后四十多年的北伐,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诸葛亮的五次北伐。这五次北伐中,以第一次北伐最接近成功,第五次北伐最为悲壮。
诸葛亮的北伐战略目标是:拿下凉州,统治这里。缩小与曹魏的国力差距。然后再图雍州。
第二个阶段,则是姜维主持的北伐。姜维的北伐其攻击点比起诸葛亮来,就散乱得多。而且这个阶段的蜀汉北伐,不再执着于一城一地的争夺,更注重的是掳掠曹魏在陇西的人口。但不管怎么说,姜维北伐总体的大战略目标还是很清晰的:通过频繁的进攻,削弱曹魏在凉州,尤其是陇西的统治。使得曹魏不停的在陇西失血。最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