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阵香气,老魏端着一大盆热腾腾的肉汤,走了过来,汤里洒了点点香菜,大荤里调了素淡,色香俱佳,不禁使人馋涎欲滴。一下子,把众人的目光,都给吸引到木桌上的汤盆上来。
“好香啊”
第134章 千里有缘(2)()
方江来到后水峪,立刻便被菜园里的景色给迷住了,他从马车上勉强坐起来,望着眼前满眼的绿色瓜菜,不住赞叹,“迟日园中丽,春风瓜菜香,满园秀色,太美了。”
阿混和陈榆见到方江这副样子,都是大吃一惊,陈榆瞪着大眼睛说:“方组长,既然你有伤,那回密营躺着就行,我们有事就去找你报告。”
“这里蛮好,”方江笑道:“闻着果香菜香,伤口好得更快。”
为了照顾方江的伤,陈槿也跟了来,他象方江一样,也对菜园大加赞赏,“老方,这里的田园风光自然旖旎,正对你这种文人墨客的脾胃,新鲜果菜营养丰富,养伤也最适宜。”
“河里还有鱼,”瓜仔晃着大圆脑袋补充说:“等我去钓几条新鲜的鲫鱼,用香菜熬鱼汤,对养伤才好呢。”
大家散在菜园里,一边干活一边放哨。阿混立刻向方江汇报毒气工厂的情况,“最近,不断有汽车在工厂里进进出出,从那里流出来的臭水,比以前更多了,前几天,又开来一个班的伪军士兵,看来守卫加强了。”
“是不是那种蒙着帆布的大卡车?”
“对。开车的都是鬼子兵。”
方江点了点头,没说什么。这种情况,说明工厂已经投入批量生产,运出去的毒气,正在战场上毒害无数的抗日军民。从掌握的情况来看,尽快破坏这个工厂,已经成了眼下的当务之急。
“还有一个情况,”阿混绾着裤管坐在井台上,一边择菜一边说:“我们发现了一个有点怪的人是这么回事,傍晚的时候,从工厂里总是走出一个戴眼镜的人来,象是个文职人员,背着手在外面遛达,在小河边走走,在路边转转,有时候坐在河边那堆沙岗上发呆,一个劲地唉声叹气。天快黑的时候,才回到厂里。”
“把这人抓起来,倒是不难。”陈榆在旁边补充道。
“抓不得。”
“对,阿混也这么说,所以我们都没动他。”
菜园里凉风习习,风清气爽,方江半倚在车帮上,贪婪地呼吸着带有瓜菜香味的空气,手里摇着把蒲扇,神情很是享受。瓜仔在井台旁对陈榆小声说:“咱们这个方组长,摇着芭蕉扇,不慌不忙,看着就让人踏实,他就象古书里说的诸葛亮。”
“诸葛亮?他可比诸葛亮强多了,论计谋,论策略,天文地理不光这个,他懂得德国的闪电战,苏联的合同战,游击队的麻雀战,嘿,这么说吧,你想得出什么,他就懂什么,你想不出的,他也懂,诸葛亮有这两下子么?”
“真的呀?”瓜仔的小眼睛都瞪圆了。
阿混熟练地把择好的韭菜用稻草捆好,整齐地码在菜筐里。继续向方江汇报。
“本来,我想通过买菜的伪军班长,混进工厂大院里,结果呢,人倒是混熟了,可厂子还是进不去,鬼子管得非常严,老百姓一律不准接近。后来,惠姐告诉我们,要想办法跟那个戴眼镜的人,悄悄接近,最好交个朋友。可是,唉惠姐又伤得不能动了,胳膊腿全折了,只剩下了一口气,我们也不好老打扰她。这几天,也就没怎么行动。”
“嗯,”方江摇着扇子,轻轻点着头,“惠姐这个‘交朋友’的方略,非常精妙,咱们继续执行。”
“好。”
下午,黄昏的时候。
乡村的黄昏,静寂安祥。橙红色的晚霞,象五彩丝线织成一幅瑰丽的壮锦,蒙在西方的天空,把世界都映得金色迷离。远远近近的田野山岗,都罩在红黄变幻的五彩烟霞里。
那个戴眼镜的人,又从工厂大门里慢慢走了出来。
他伸展了两下胳膊,深深呼吸了几口外面带着庄稼甜味的清新空气,慢慢沿路走来。离着工厂大门两里地外的农田里,戴着草帽、拿着锄头,装作耪地的阿混悄悄对身边的丁义说:“看,就是他。”
离着工厂大门约三五百米远,有一个沙岗,象个坟包似的矗立在小河边上,岗子上长满荒草,那人慢慢走到沙岗上面,面朝西方,似乎在欣赏美丽的晚霞,久久站着不动。
阿混和丁义两个“农民”一边慢慢耪着地,一边朝前靠拢。阿混小声提醒:“看见厂里的哨楼了么?就是那个高高的木头架子,上面有哨兵,有可疑迹象就开枪。别让他看出破绽来。”
两顶草帽,在玉米秸杆里忽隐忽现,就象两只小船,漂移在无边的绿色海洋里,向着那个大沙堆慢慢接近。忽然丁义瞪大了眼睛,停下了手中的锄头,吃惊地说:“不对,哎哟,那个人我认识他。”
“嗯?”阿混也停下手里的锄头。
那个戴眼镜的人,象一座雕像一样,站在沙岗上,瞅着西方的天空,他的侧影,脸庞轮廓,在晚霞的照耀下看得清清楚楚,丁义想起来了,这不是那个在石山的丁家镇里,蝙蝠双侠下毒害人,自己冒充“神医”,在伪军据点里医治过的窦先生吗?
就是他,那个彬彬有礼,神情落寞的窦先生。
丁义脑子里急速旋转,原来是他!怪不得伪军小队长禁止自己乱问,他在石山只是路过,是被护送到这个毒气工厂里的,而且一定是重要人物。
这就对了。阿混说这人爱“发呆”,唉声叹气,那回在丁家镇,他差不多也是这副样子,很可能他是个知识分子或科学家,被迫到日本鬼子的工厂里工作,并不心甘情愿,却又没有办法,因此神情才变得落寞无奈。
象是印证丁义的猜测,那个人坐到了沙岗上,两手抱膝,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望着西方变幻层叠的夕阳晚霞,满脸都是沉闷忧郁的表情。霞光披到他落寞的身上,在沙岗上投出长长的影子。
丁义和阿混已经运动到沙岗的下面了。
沙岗上的人,并没有在意庄稼地里两个耪地的农民。只是专注地盯着天边那一轮即将消逝夕阳,静静地沉思。过了好大一阵,从衣袋里掏出一只香烟,默默地点燃。
这个圆形沙岗,正好挡住了远处工厂里哨兵的视线,丁义站在玉米垄里,手里拄着锄头,仰头向上面轻轻地说道:“先生。”
第135章 千里有缘(3)()
沙岗上的人,扭过头来,望着岗下的两个农民,丁义冲他一笑,“先生,借个火。”
“好的,好的,”那个窦先生连连点头,把自己的火柴从衣袋里掏出来。丁义嘴里叼着一支手卷的老炮筒旱烟,把锄头扔在地上,弓身走上沙岗,接过火柴来,点燃自己的烟卷,吸了两口,盯着窦先生,小声说道:“窦先生,你好。”
“你”窦先生吃了一惊,他睁大眼睛望着丁义,“你是噢,我想起来了,你是神医,你”
“先生,”丁义用眼睛望望四周,黄昏里,周围一片寂静,他更加压低了声音,轻声说道:“是我,窦先生,您别动,继续坐着别动。我不是什么神医,我只是个老百姓,能在这儿遇到您,真高兴。”
窦先生凝视着一身农民装束的丁义,眼睛里闪出疑惑的神色,继而轻轻摇了摇头,“先生,你不是神医,但我想你也不是普通的老百姓,你”他的眼里忽然闪出兴奋的神色来,“你是不是”他下意识地回头望了望工厂的大门。
他脸上的神色,被丁义瞧在眼里,这一刻,他心里有了谱。
窦先生的脸色,变得象晚霞一样红,激动起来,“先生,请你告诉我,你是不是那边的人?那回在石山,你进入据点里行医,老象是对我有话说先生”
在沙岗另一边放哨的阿混,向这里打了个手势,远远地,从工厂大门里,走出来两个背着枪的士兵。那俩人沿着大路,快步走向这里,几百米的距离,转眼就会赶到。
丁义向窦先生笑了笑,“您多虑了,窦先生,这样吧,明天还是这个时候,咱们在这里接着聊,行吗?”
“好的,好的。”窦先生也看见了那两个走向这里的士兵。脸色又暗淡下来。失望地掐灭了手里的香烟。
“千万别提这事儿,”丁义从地上把锄头拾起来,对窦先生说道:“咱们就当没见过,您是尊贵人,可别惹出麻烦来。”
“我知道,放心吧。”
丁义和阿混迅速拿着锄头隐入庄稼地里。
两个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