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时代之死人香-第2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火炮,光靠他那几千破鸟铳,成得了什么气候……至于那个徐疯子,哼哼,本贝勒可不是拜音图,让一群乡兵吓得尿裤子……还有,那马喇希真是烂泥扶不上树,一千骑兵,竟然没摸到对方的阵营就全军覆没了,如此不济,实在是死不足惜,丢他祖宗成吉思汗的脸……”

    就在贝勒尼堪咒骂不已的时候,却听阿哈又失声道:“贝勒爷,快看,他们的火炮竟然也跟着向前推进了!”

    在尼堪这些满清将领的经验中,当初与明军交战时,明军也有五花八门的火炮,但基本上开战时放几炮,战斗开始后要么丢在一旁成了摆设,要么大败之后被清军夺去。至于红夷大炮要么攻城,要么守城,想在野战中机动根本不可能。

    但是阿哈却眼睁睁地看着旭卫镇炮兵阵地上的十六门火炮,大的用十来匹战马,小的用六七匹,连带着炮架以及弹药车,组成一辆四轮马车,竟然后发先至,奔驰到火枪步兵的阵前,又组成了一道新的炮兵阵地。

    对于旭卫镇火炮阵地如此快速的再次布置,阿哈心底不由冒起一股寒意。

    “怕什么,他们有火炮,我们有炮灰!”

    尼堪没有像阿哈一样被旭卫镇新的火炮阵地吓破胆,只是转头望了望已方阵地上的近万多绿营兵,冷哼一声,道:“传令下去,命绿营军的车营在前,以盾车掩护,全军压上,督战队随后,敢有后顾者斩!”

    对于尼堪来说,死一万绿营兵无所谓然,只要这些烂柿子在正面堵住了对方的炮口,让他那身经百战的二千满清铁骑从侧翼冲进对方的军阵,那结局……就是如同狼入羊群的结局…… 

第198章 决战吴淞(4)() 
第198章 决战吴淞(4)

    时值正午,虽然艳阳高照,但阳光似乎被那沙场浓郁的杀戮气息浸渍得以至有几份阴冷。一阵阵江风从吴淞城东畔的江岸掠过来,连绵不断地吹散半空中的黑火药硝烟,露出西城之外惨烈无比的屠场来。

    所谓慈不掌兵,来到大明短短的几个月,高旭经过数场大战的历练,对于大场面的死亡已经司空见惯。尽管如此,行进在满地尸首的战线上,那冲鼻而来的血腥味仍然让他难以忍受。往往这个时候,他总下意识地蹲下,从地上拨起几根细嫩的草径,放在嘴里慢慢地嚼着,品味着那苦涩的草汁,直至麻木了舌尖,麻木了那几乎崩断的神经。

    有时候,麻木也是一种冷静。

    蹲下之时,高旭的眼光掠及身旁一个年约十七八岁的蒙古骑士。他正瞪着无神的双眼,侧卧在沙地上,胸前有明显的几个弹洞,鲜血染红了身下的细沙。他的战马正立在身边,用嘴轻轻地推着已死的主人,偶尔抬起头,仰头啾啾地叫了数声,一直不肯离去。

    高旭瞧了那骑士一下,伸出手,抹上他那死不瞑目的双眼,犹如抹去一代天娇成吉思汗的那份残存的荣光。

    战况的进程比计划中的还要顺利,旭卫镇的战线已经从吴淞城守城火炮的护翼下,向前推进到城前一里处,已在守城火炮有效射程的临界点。这向前推进的一里路程,见证了旭卫镇纯火器战术的成功,高旭从初时的忐忑,蜕变到现在真正胸有成竹的自信。

    对于同盟军来说,上到缔造者高旭,下到普通士兵,所有人的军事素质都算是野路子出身。正如这次与尼堪部的决战,身为战术的制定者,高旭也只是摸着石头过河。幸好暂时来说,一切正如高旭期望的那样,凭着城下城上火炮的压倒性优势,初次亮相的排枪枪毙战术就震撼人心。

    三匹哨骑来到高旭的面前,领首的年轻传令官翻身而下。夏完淳先向高旭行了一个同盟军击胸军礼,然后大声道:“报告督帅,各部人马已经到达指定位置。”

    所谓玉不琢不成器,夏完淳这个经历家破人亡的江南才子,从嘉定屠城之后追随高旭,弃文从武,经过数月来军营生涯的磨砺,原先的小白脸已晒得黝黑,以前那种怨天尤人的文人思维,已转化为激进的救亡图存行动,成为高旭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事业的坚定支持者。

    在同盟军中,作旗帜的中华旗已经成为一种军队和精神的象征,而不是传递那些复杂的旗语。临战时的命令和联络都依靠传令兵。身为高旭勤务兵的夏完淳担任战时联络官,收集战场信息以及传达高旭的最高指令。

    各部的确已到达指定阵地。徐鸿领着旭卫镇已经在离城一里停下战线的推进,重新列队,命令士兵检查火枪,预备装填火药。楚应麟也吆喝着火炮营到达旭卫镇的前沿,布置新的火炮阵地。徐玉扬的疯子营已经从北门出城,到达旭卫镇的北翼阵地;罗子牛部从西门出城,到达旭卫镇的后翼;项真达的骠骑营则从南门出城,到达旭卫镇的南翼。

    旭卫镇在前,铁一镇拱卫侧后,在吴淞城的西郊集结成一个一万五千人的方阵。敌我双方的阵地相隔也只有三里多的路程。

    高旭望了望前方正在调兵遣将组织再一次进攻的清军阵地,又转头向南,问夏完淳:“吴淞江上有什么动静?”

    夏完淳道:“水师陆战营的赵统领已奉命封锁了吴淞江下游水域。一刻前,赵统领派人来报,镇守上海县的绿营参将李元胤已领其部三千人马,向北进军,预计半个时辰后到达吴淞江南岸,其部有强渡吴淞江的迹象。”

    高旭点点头,对于李元胤的动向,有邬含蓄情报处的秘密渠道掌控,道:“命赵统领按计划行事,黄昏时分留出缺口。”

    夏完淳又道:“刚收到嘉定急报,今早苏州守将李率泰领三千多人马从苏州城出发,经水路直趋嘉定,预计黄昏时分兵临嘉定城下。其中主力为汉军正蓝旗三百余人,余部皆为绿营兵。”

    高旭听罢,不由得皱皱眉。嘉定光复之后,铁一镇的主力开赴吴淞与旭卫镇合歼尼堪部,只有鲁无巧的辎重营留守。李率泰是有名的汉旗军将领,其人颇具兵略,趁着同盟军主力集结在吴淞与尼堪决战,他便想揪住这个空档来收复嘉定。

    与尼堪的决战在即,高旭现在肯定不会分兵驰援,在苏松战局中,只要击破了尼堪的满清主力,除非多铎或者博洛大军驾到,光是李率泰翻不了苏松的局面。

    高旭想了一下,道:“传令,命鲁统领坚壁清野,固守待援。”

    高旭话声刚落,突听前方清军阵线前战鼓大起,举眼望去,只见一万余绿营步兵推着盾车在前,二千满清骑兵督后,全军一股脑地压上来。尼堪初战失利之后,以他狂燥的脾气,现在开始孤注一掷,打算一决胜负了。

    就技术而言,敌我双方的火炮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在性能上的发展方向不同而已。

    旭卫镇刚刚凭着犀利的火力击破了蒙古骑射的神话,这不意味着在火炮技术上,同盟军有跨跃性的优势。清军也有火炮,而且是重达二吨左右的红夷大炮,并且是那种铁皮铜芯的神威大将军炮。那数门红夷大炮布置在离吴淞城六里之遥的土台上,每隔一段时间,就向吴淞城方向吐出一口火柱,重达数十斤的实心炮弹,其动能和破坏力极其凶猛。

    红夷大炮的射程和火力都有了,奈何命中率并不称心如意。在六里之遥接近有效射程极限的距离上,就算最合格的炮手也只能漫射而已。

    为什么尼堪要把红夷大炮的阵地布置得这么远?

    当初尼堪对红夷大炮破城寄以了极大的期望,把红夷大炮推到吴淞城下的二里处,近距离轰炸吴淞城。但面对那棱堡化的低矮厚实的城墙,红夷大炮只是徒劳地给吴淞城挠痒痒,想轰塌城墙简直不可能。而且红夷大炮的装卸费时费力,最后尼堪就索性把红夷大炮布置在离城六里的清军大营的营口,高筑了一些土台,当成守营炮火。

    尼堪向来没有把大炮用于野战的意识。以尼堪的想法,大炮只用于攻城,只有汉人这些懦夫才会把火炮用于野战。再说,以尼堪的武勇,在野战中大破这些乡兵水贼,用得着火炮么?爷的二千满清铁骑一冲,胜负即定了。

    在旭卫镇覆灭马喇希的一千蒙古骑兵之后,尼堪这时已意识到了火炮在野战中的威力,但要把那些红夷大炮布置到阵前与旭卫镇的火炮对轰,红夷大炮长达二个时辰的装卸,黄花菜都凉了。

    只是尼堪望着身后轰隆隆的红夷大炮,仍然向吴淞城的上空毫无目标地漫射,不由转头对一个随身戈什道:“告诉炮台上的那些蠢货,把炮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