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行,还是要多做一些准备工作有备无患!”谢洛夫还是先安耐住自己的冲动,还是先要全方位做出一个统筹才行,首先就是先要调查现在法国人的态度。谢洛夫让国内制造的假资料已经开始在巴黎传播,有第一总局假情报司和苏联石油工业部联合出品的假情报,还是通过一些左翼的科学家中流传,凝聚了苏联两大部门心血的假情报,让一些地质学家都分不出来真假。
对于法国的科学家,第一总局采取了严谨的科学立场用种种数据让这些法国科学家相信,阿尔及利亚的土地下面就是有这么多的资源,对于普通的法国人,第一总局就采取另外一个策略了,光明正大的在报刊上上面直接署名,标题都十分抓住人们的眼球,另一个波斯王、能一劳永逸的解决法国的能源问题这种题目屡见不鲜,似乎只要占住阿尔及利亚,法国未来几百年都不会担心能源问题一样。
法国政府对于这种材料到底怎么出现的并不了解,可马上就发现这对一直坚持强硬立场对待阿尔及利亚独立的政府来讲,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一下子在法国民众中掀起了一阵讨论,目前的民意看来支持法国政府立场的态度居多。不得不说这次第一总局干的十分漂亮,这一拳直接打在了法国政府的软肋上,为了让人民支持镇压阿尔及利亚独立,法国政府默认了这个谁也不能证明的言论继续传播。
从欧洲司得到了消息的谢洛夫,决定在等一等,等到舆论发酵完毕之后在给法国人送上一个大礼,其实要是法国政府能够出得起价钱的话,谢洛夫完全可以考虑找一个机会,把阿尔及利亚的领导层卖给法国人,这完全取决于法国人能不能给出谢洛夫动心的条件。
三线作战的谢洛夫,在开罗不断的接收伊拉克、叙利亚、阿尔及利亚、苏丹这些国家的情报,随时做出下一步的部署,四个国家中叙利亚的进展最为顺利、伊拉克的进展虽然缓慢但是只需要一个契机,苏丹方面只要按部就班就好了,唯一遇到难点的就是阿尔及利亚。
时间进入十月,法国国内对阿尔及利亚的讨论十分热烈,这时候法国的政治势力不分左右,全部都对法国政府坚持将阿尔及利亚留在法国版图之内的努力进行认可,没有党派反对镇压的军事行动,民间在这个问题上也全是对政府的赞扬之声,可以说法国国内已经没有力量再去阻止对阿尔及利亚的镇压了。
谢洛夫掐着时间,觉得似乎应该出动和菲利普先生谈一谈了,就在这个时候卢卡妮进来拿出了一封电报道,“将军,总部急电!”
“急电?出什么事情了!”谢洛夫摸不到头脑的打开电报脸色瞬间大变,“通知军事顾问团团长巴特托夫少将、亚历山大港的领事馆、阿斯旺的伊戈尔上校!全体放假,准备等候塔斯社的报道!”
电报上的信息十分简单,意义却非同寻常!十月四日日,苏联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并被送入轨道,人类从此进入了利用航天器探索外层空间的新时代。
克格勃接到消息的时间比塔斯社还要早一些,所以给了谢洛夫充分的准备时间。莫斯科电台在星期五晚上广播塔斯社的声明说:苏联发射了一颗地球卫星。苏联好几年来一直在进行研究工作和实验性的设计工作,以便创造人造地球卫星。报纸上早就报道过,苏联地球卫星的发射是按照国际地球物理年的研究计划来规划的。由于研究机关和设计机构的紧张工作,现在已经创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卫星已经于十月四日在苏联成功地射出。
莫斯科广播说:“根据初步的情报,卫星火箭使这颗卫星得到每秒钟约八千公尺的必需的轨道行速。目前,这颗卫星在沿着椭圆形轨道绕着地球转动。在日出和日落的阳光中,用双筒望远镜和小望远镜之类最简单的光学仪器就可以观察到它的飞行。
谢洛夫和巴特托夫少将在一起等待着塔斯社的正式发报,当从收音机中听到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的消息后,整个军事顾问团上千名苏联军官一阵沸腾,这些军官不是都明白其中的意义,但他们却都为了自己的祖国取得这种开拓历史的长久感到自豪,整个军事顾问团的营地中,乌拉声不绝于耳,战士们就算远离自己的祖国仍然放开了庆祝。
“整个基地放假三天,三天的时间内你们处在完全自由的状态!”谢洛夫拿着大喇叭喊道,“同志们利用这三天的时间好好休息一下,我们的任务还没有完成!”
第二百三十六章 高歌一曲()
卫星的出现,怎么形容其伟大都不算过分,谢洛夫以一个普通人的角度看,人类的有了卫星之后,算是第一次凭借着自己的科技对整个地球开始了监控,就相当于给整个人类开了上帝视角,科技强国可以随时随地监控世界各地的动静,如果你恰好处在一个类似于卢旺达那种国家那就很不好意思了,也许你一天的举动都被人在万里之外监视着,而那些监视着你的人,可能观察你一举一动的眼神和看猴子没有什么区别。
人类的发展从来都是不平衡的,进入到现代社会之后世界上的文明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不断的拉大,工业强国一年的钢铁产量可以达到将一个农业国家全员砸死的程度,卫星的出现标志着工业强国又一次开始引领潮流,将自己和第三世界国家本来就很大的差距再次拉大,一个国家开始利用卫星对全世界开始掌控,另外一个国家却和千百年前没有差别,看得到这种差距的人面对着这种差距何止是心酸,双方的对比已经开始让后进的追赶者开始绝望。
让谢洛夫兴奋的是自己所关心的两个国家,都不会在这场竞争中落后,训练场上的苏联军官也许并不全都明白发射卫星的意义,可谢洛夫看得出来,这些北极熊为自己祖国所取得的成就都是发自内心的骄傲,目光所及之处所有军官的姿态都是一脸的兴奋。
“今天没有军令,所有人都可以得到完全的释放!”感同身受的谢洛夫对着巴特托夫少将建议到,“把所有伏特加都拿出来吧,这批军官已经在埃及一年了,不能要求军官们像是苦修者一样的修行吧……”
“我就是担心军官们喝酒出去之后,会让本地的埃及人对我们产生不好的想法!”巴特托夫少将考虑的不无道理。埃及本身是穆斯林占据八成的人口,穆斯林是不喝酒的。
“不会的,这种小事不会让埃及对我们有看法!”谢洛夫肯定道,埃及和苏联也许会在一些问题上有矛盾,但绝对不是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
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就像是给刚刚有些冷清的世界传媒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在塔斯社发布发射成功的消息之后,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的消息瞬间就抢占了所有主流报纸的版面,屠版的程度比一年前的苏伊士运河战争还要大。
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从学术功能上面来讲,标志着人类可以首次将自己需要的东西送到地球之外,这不重要!探讨卫星本身的科学意义毫无价值,这颗卫星最大的意义就是,标志着苏联首先脱离了地球引力的束缚。抢在美国人的前面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证明了在科技力量上,苏联其实比美国还要强大。
宣传点就在这里,一时间整个社会主义阵营所有报纸都统一报道苏联伟大的成就,东风压倒西风的传言不胫而走。这才是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对于苏联的最大回报。毫无疑问的是这次苏联在刚开始的太空较量上占据了上风。
翻着有限的几份报纸,还都是苏联的报纸,让处在世界边缘的谢洛夫无法一窥整个事件的全貌,这个时候谢洛夫才会想起意大利的美好。两个阵营的信息都不缺,可以让谢洛夫近距离的观察两个阵营的口舌之战。
“冷战双方的较量就是科技进步的原动力!”谢洛夫自认为说了一句挺高深的话。放下手中的报纸,走出了自己的办公室。此时天色已晚,操场上所有军官席地而坐,很多篝火在燃烧。恢复本性的北极熊们勾肩搭背,左手香烟右手伏特加放浪形骸,没有任何拘束的释放着自己最为真实的一面。
不用担心自己触犯军纪,也不用担心明天的行程,所担心的只是自己的酒量能不能应付住周围人们的进攻,不要成为第一个躺下的那个人。
“气氛挺热烈的!”谢洛夫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