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本正在互相低声议论各事的官员,看到扶苏走进来,立刻回到各自的位置,双目微闭养神的赵基也整理好自己的状态。
“今日寡人欲同各位讨论两件事。”扶苏一上来就直接切入今日朝议主题。
百官听到扶苏的话,都露出询问的表情,明显不知道新王要议何事。
“第一件事,是朕欲定先帝之功过!”扶苏刚说完,下面众人心思急转,都在体会新王这句话的意思,新王的对先帝的态度决定着日后的施政方向,意味着一批旧臣失宠,一批新人要崛起了。
“先帝已逝,朕不欲后人只言其过,或只尊其功,导致一片争论,遗误政坛,今日朕为先帝评说。”
百官明白了扶苏的意思,这是为始皇帝盖棺定论,今后不得在妄议抨击始皇帝。
“丞相随先帝颇久,你来说一下先帝之功过。”扶苏第一个便瞄上了百官之首冯去疾。
冯去疾一愣,这让他很为难呀,这件事扶苏根本未和任何人通过气,今日贸然提出,不给大家思索其中真意的时间,万一对先帝评价有误,是否会遭劫。
虽然没有准备,但是秦王已经点到自己的名字,冯去疾硬着头皮站出来说:“先帝未威加海内之时,承先人法,治道运行,以致诸产得宜,皆有法式,秦国于西日益强大,致使六国无法敌于我秦;
至于一统,即平天下,不懈于治,先帝夙兴夜寐,统一制度,设立郡县,而于各地全面推行,统一文字,七国交流无碍,统一度量衡,使七国之民、商贾不再受其困扰。先帝之雄才大略、政治攻略,三皇五帝实不能及!”
听完冯去疾对始皇帝歌功颂德,却只字不提始皇帝之过,扶苏看了冯去疾一会,这位丞相实在是后背冒冷汗,扶苏轻轻开口,“丞相所言确实是先帝之功,大将军为秦攻城略地,大将军可否一谈?”
蒙恬知道扶苏会叫到自己,在冯去疾谈始皇帝政治功业之时,蒙恬一直也在思索组织语言,听到扶苏果然叫到了自己,赶忙站出来,说道:
“臣随先帝颇久,周室卑微,致使天下诸侯互相兼并,战乱频起,天下无一日不起兵戈,无一日不尸横鸿野,五霸逐渐交替,周室之令再无法行于天下,强侵弱,众暴寡,民众深受其害。
”先帝起诸侯,并天下,使海内为一,功齐三代,先帝恢宏博大之气度,此前帝王无人可以比肩。”
蒙恬主要说了始皇帝武功统一六国之大功,亦只言不谈始皇帝之过,扶苏点了点头,蒙恬回到自己位置之上之后,扶苏猛不丁的问道:
“先帝焚天下书,坑杀儒生术士,可否不对?叔孙通,你为言官之首,又是儒生,可有看法?”
叔孙通浑身一抖,怎么这个刁钻的问题交给自己回答,新王是对自己有意见么,这可如何是好。叔孙通此时真是哑巴吃黄连,不知道为何这个问题要让自己回答,这么多儒生呢。
“臣,觉得,,呃,,臣觉得。”叔孙通支支吾吾一会,啥也说不出来,扶苏看着叔孙通的囧样,虽然气其不敢说实话,但是心中也被这老头逗的乐起来。
“作为首席言官,却不敢说话,这样的言官如何恪守尽责?朕今日不难为你们,退回去吧,寡人来说一下。”
“先帝在世之时一直到先帝逝去之后,传入扶苏耳中对先帝的评价不是极尽赞美就是极尽诋毁。”
“诋毁先帝之人,宣扬先帝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废道任刑,刑罚酷虐,赋敛无度,多忌讳之禁等等,完全不言先帝之功。”
“先帝之功,丞相和大将军已经大致说出,先帝之雄才大略不止对我秦国,对山东六国为一体的华夏民族之影响,是深远的是博大的。先帝开创新制,必然被后世沿用,这是其长远眼光所在。”
“先帝亦有其过,先帝统一六国之后,未曾考虑《秦律》之不合适之处,颇为严苛,又大修行宫与阿房宫,废民而造陵寝,致使民众苦不堪言。”
“先帝焚文明之舟载——万书,使得传承不觉之经典有失传之祸,朕日后会有咸阳藏书再录,求经学典籍不被断绝!”
扶苏说道这里,有远见的官员心中一面感叹扶苏的大手笔,一面为文化的传承感到欣慰。
“先帝于世有大功绩,先帝亦有其失政之处,朕不谈是否瑕不掩瑜,亦或过遮功芒。”
“先帝之功远大其过,今后论先帝不得全言其功,或全言其过,不得极尽赞美,亦不得恶意诋毁,望诸位谨记,公告民众。”
扶苏为始皇帝定其公过之后,众人说道:“臣等谨记。”
“先帝废谥法,不让后人言前人,今日朕便不为先帝定谥号,先帝便称始皇帝,从朕起,重新启用谥法,后王可为朕定谥号。”
“陛下胸怀宽广。”冯去疾对扶苏说道。
“如今先帝之事,关乎秦政之风波平定,日后便依此,不可在兴起风浪,我们今日商讨第二件事,项籍为首的叛军,坑杀我秦十几万大好男儿,朕说誓杀项羽,朕要亲征其人。”
听到扶苏上来就要亲征,叔孙通这可站不住了,刚遇到一位贤明的君王,可不能让他出什么事,这时叔孙通知道自己作为言官的价值可以用上了。
“不可,陛下万万不可,我军北要防御匈奴与东胡,南要防备巴蜀之乱军,兵力本就捉襟,加上叛军势大,我军防御关中之地,兵力尚且不够,如今不得贸然出征。”
叔孙通说完,一众言官皆附议,就连丞相冯去疾也说道:“陛下,如今大秦关中粮仓虽有余粮,但是接下来战事必然繁多,如今之计当囤积军粮,以备用兵。”
扶苏如今手上有两万阴山铁骑,加上长城军十五万,抽调其十万,也有关东联军一半之数,扶苏已经心中估计过这件事,便坚持己见。
“项籍屠杀襄城所有民众,又杀我关中士卒!”
“朕闭目便是我秦士卒惨剧,朕恨不得立刻率军攻破项籍军,食其肉不能解朕之恨,朕意已决,不必再劝,今日朝议到此为止,大将军蒙恬、左右军师蒙毅、赵基带众将随朕去章台商议军事!”
一众言官跪下说道:“陛下三思,如今非用兵之时!”
“无需多言!都退下吧!”
蒙恬见扶苏已经面色虽然平静,但是蒙恬跟扶苏相处日久,知道这位不轻易动怒的秦王,如今心中之怒火已经燃起,只是扶苏不愿歇斯底里,便说道:“诺!”
扶苏走后,蒙恬带着赵基、蒙毅。王离以及其他高级将官,向章台走去!
——————————————————
ps:书友们,我是扶摇不乖,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五十八章 谋议行军()
《倾危大秦》来源:
扶苏很快便来到了章台等待蒙恬等人前来商议出兵之事,扶苏批阅着一卷卷厚重的竹简,毛笔每批阅一枚,还需要再令人合上,有寺人专门拆封竹简以及重新封装好。
但是扶苏觉得如此还是太慢了,心中想着要尽快把造纸术弄出来,造纸术未发明出来时,当然难以想到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原料,经过挫、捣、炒、烘等工艺可以制造出粗糙的纸张。
如今扶苏可是知道纸张制造之法,这就戳破科技那层薄膜,可以轻而易举的实施,加上活字印刷术,这根本没有十分大的科技含量在里面,只要想到,便可以弄出来。
不像冶铁,百锻钢这样需要知道制作工艺,其中精细之处,怎么控制碳含量,扶苏却不知,只能让工匠慢慢去探索,自己指出摸索方向,已经可以使他们少走很多弯路。
想着造出纸张来,正好可以印刷咸阳那些孤本典籍,这些可都是春秋战国思想争鸣碰撞出来的文明精粹,扶苏如今有机会可以保留并使其传承下去,自然要尽到自己的力量。
后世连一部完整的《秦律》都需要靠考古发掘,很多典籍根本就只知其名,再也难以找到其内容。
扶苏正想着这些,蒙恬带着赵基、蒙毅、王离等人走近殿内,扶苏让屋内的人退下去,扶苏招呼蒙恬等人走到地图旁边来,准备商议进军路线。
“陛下,是否要动用阴山骑兵?”赵基没有去看地图,而是率先问扶苏是否要动用底牌。
扶苏并未多想,就回答道:“当然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