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姜你醒了,吓死我了。”
越霜看到吕姜之后,也忘记了前面还有皇帝和皇后的事情,赶紧从后面跑过来,握住了吕姜的手,随即想起吕姜受到的伤在肩上,赶紧轻轻放下,问道:
“吕姜我是不是碰到你伤口了?”
吕姜摇了摇头,“在另一个手臂,侍医为我支撑了起来,躺着碰不到伤口。”
“我快担心死了,你现在感觉怎么样?”
越霜还在絮絮叨叨问着的时候,吕姜的父母此时爱女心切也赶上前来,关切的问道:
“怎么样?肚子饿不饿?”
扶苏看到吕姜醒来,自然早已经笑容挂在了脸上,“朕已经吩咐夏无且等人准备药膳,一会便会端来,伤口疼不疼?”
吕姜看着围绕在自己身旁关心自己的人,心里有些感动,泪珠忍不住落了下来。
扶苏看到吕姜落泪,以为吕姜伤口疼痛,赶紧扭头向外面的侍从喊道:
“传夏无且!”
吕姜赶紧摇头,轻声说道:“我没事,现在感觉挺好的,就是有些累。”
几人在这里陪吕姜聊了一会之后,赵基和蒙毅两人站在门外等候通报见扶苏。
“陛下,左右军师联袂而来,在门外等候陛下召见。”
扶苏听完思考了一下,不知道两人来是有何事,想必不是小事,赶紧说道:
“去外苑吧,朕这便赶过去。”
“陛下有事便去处理国事,不得在此处耽搁过久。”
吕姜自然知道扶苏作为一国之君肯定是政务极其繁忙,这几日听侍女说扶苏在自己这里没少待着,这让吕姜有些担心会耽误扶苏处理国事。
扶苏点了点头,对吕姜说道:“你好生养伤,你父母二人朕已经安排在了侧室,随时可以来看你,皇后在此呆一会吧,朕去见一下两位军师。”
皇后应和了一声之后,在屋内人的相送之下,扶苏走出门外。
扶苏走了之后,屋子里除了吕姜的父亲,就全剩下了女人,而王葭确实又想说一下吕姜的事,正好在其父母都在这里的时候,王葭问道:
“妹妹舍身为陛下挡剑,想必是有意于陛下吧。”
听到王葭的问话,房内的人脸色各不相同,吕姜完全不敢与王葭对视,吕姜的父母也是有些紧张,皇后亲自问,而吕姜似乎要争的正是皇帝,这怎么让吕姜的父母不紧张。
越霜却是知道吕姜的意思,但是实在是不知道皇后私下的为人如何,外面都知道这是一位贤后,但是这贤名显然都是与辅助皇帝有关,而皇帝后宫只有皇后一个人,显然是十分得皇帝宠幸,若是皇后不喜欢吕姜,那么吕姜绝不会有好日子过。
吕姜此时却是没有担心此事,王葭与扶苏的一番交谈,自己当时就已经听到了,知道皇后是一位大度的女子,尤其是皇后也有让扶苏多衍子嗣的意思。
王葭看着吕姜犹犹豫豫的样子,微笑着说道:
“今日吕父吕母都在此,所以这事还是要说明白些,对皇帝的声望和吕姜姑娘的声誉都是有好处的。“
“吕姜是一介平民,不敢对陛下有非分之想。”
吕姜终究是说不出口这件事,听到吕姜的话,越霜急的要瞪吕姜,但是吕姜装作看不到的样子,不管越霜使得眼色。
吕父吕母这个时候也不好插话,只能接着听下去。
“哪有什么敢不敢的,你跟陛下的事情,陛下也跟我提及了,陛下也对你有意,那么我作为秦国的皇后,有必要为陛下开口说这件事,便选个良辰吉日,吕姜姑娘便进宫来吧。”
吕姜听到皇后的话,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吕父听到皇帝对自己的女儿也有意思,这几日跟皇后的相处,也看出皇后是一个贤良大度的人,倒是不怕后宫争宠的事情发生,自己的女儿本来就是一个恬淡的性子。
“皆依皇后的意思。”
吕父见吕姜在那里不好说什么,直接开口答应了皇后的话。
因为吕姜不可能是正妻,所以不会大肆铺张,挑个日子进宫便可以了。
“想必你也与父母有话要说,本宫便先回去了,有事情传门外的侍从侍女便可以。”
扶苏疾步来见赵基、蒙毅两人,两人联袂而来肯定不是小事,扶苏自然十分重视。
“两位军师联袂而来,有何事?“
扶苏进来之后,两人停止了交谈立马站了起来,扶苏示意两人跪坐下便可,不必多礼,自己也跪坐在两人中间的位置,开口问道。
“刘邦已经向燕赵齐楚魏地请求援军抗拒我军,如今韩信将军已经出武关,蒙恬将军也在洛阳安整好补给线,欲南下了。”
这显然不是个好消息,虽然是在意料之内,但是扶苏此时还是有些担忧,自己怒而攻打刘邦,若是最后没有什么战果,那么自己这颜面也不用搁在哪里了。
“有几国发兵了?”
“探子来报,项羽要发兵三十万救援刘邦,其他各国似乎还没有发兵救援的意思。”
听到赵基的话,扶苏笑道:“整个天下,敢真正与朕为敌的也就项羽、刘邦两人,其他皆土鸡瓦狗耳,魏地必然不敢发兵,不然朕可以直接派兵攻灭空虚的魏地,而赵国势力最大的自然是张耳,但是张耳肯倾兵救刘邦么?当年张耳不顾刎颈情谊,直接取了陈馀的印信,现在他若是发兵,留下一个空壳子给陈馀,他会觉得陈馀不取么?”
“陛下说的有道理,赵国有内争,构不成对我们的威胁,燕地见赵不发兵,自然不愿长途跋涉越过赵魏前往南阳,齐国此时更乱,真正能对我军造成威胁的就只有项羽、刘邦和吴芮的军队。”
第一百九十二章 刘邦势危()
一纸调令从甘泉宫发出,两骑出咸阳一骑向北疆而去,一骑直趋南方。
扶苏与赵基和蒙毅两人商议之后,觉得不可以寄希望于燕赵齐魏等地的不发援兵,兵者,国之大事,万一自己失算,岂不是要让秦国的将士陷入危险之中。
所以赵基认为要用兵势威胁这几国不敢动兵,所以扶苏发出调令,命李晋为主将,郑统为副将,带如今的三万阴山铁骑南下,赶赴函谷关外。
大势力之间的斗争,从来都不是限于军事上面,军事只是政治的延伸,政治的失败,即便打仗打赢了也可能捞不到好处,反而会不败而败。
所以扶苏便让陈平负责暗中使计,不看过程,只看结果。
扶苏说不问陈平如何行事,便真的不问,今日几乎与扶苏发出调令时间一致,而吴芮派来的使者也被陈平送出驿站,之间两人在咸阳道上面依依不舍,大有一副相见恨晚的遗憾。
“陈侍,你我当今是相见恨晚呐,本为秦国和我们将军的事来,能交到陈侍此等贤能之士,当真是意外收获,也让我真正看清了秦国如今的强盛,人才济济呐,陈侍放心,我回去定会将情况与我家将军讲明,希望我们将军能够与大秦的皇帝能有更深的合作,如今的秦国皇帝陛下雄才大略,一定可以平复各地叛乱,我们将军定然也会站在得道的这一方,正所谓得道者多助,你我下次再见想必便是我们觐见大秦皇帝的时候了。”
陈平也一副惺惺相惜的样子,对着吴芮派来的使者拜道:
“使者所言正是陈平想说,如今天下虽然叛乱四起,但是那皆是胡亥篡逆所致,如今皇帝治下,秦国安平,有志之士皆来投秦国,区区一些叛军,使者可看我大秦军队一力扫平,这次回去,还望使者能将此间之事多于吴将军细述,待到事成,必然少不了吴将军的好处!”
又是一番你来我往的说辞之后,两人在依依惜别,陈平望着吴芮使者的车架慢慢远去,吴芮使者也不时掀开车架的帘子,对陈平挥手,嘴中还念念有词。
等到看不见吴芮使者的车架,陈平轻轻一笑,踏步走入驿站之内,而吴芮的使者也轻轻拍了怕座位下面的硬生生的东西,竟然是一大包金子。
陈平最后给出了更重的条件:若是吴芮不支援刘邦,那么将来扶苏会封吴芮为候,若是秦国再次统一天下之后,会封吴芮或其弟与吴国都城旧地,而另一人可封与番邑。
这也是扶苏的底线,这次仅仅是要求吴芮不发兵,而并不要求吴芮能站在自己这边,所以扶苏给出的条件不可谓不重。
若是吴芮这样还不答应,那么扶苏会以秦国皇帝的身份封吴芮为王,将来只能将其杀掉!
但是不到万不得已,扶苏不想轻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