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料如雾这斯听说是凌家八小姐求见,反倒搭起了架子,说不欲与富贵人家闺阁女子清谈,无非是些儿女情长离愁别绪,甚为无趣。
如雾此人孤高自许,等闲不与人结交,莫熙也不勉强,却趁机提出欲一览藏经楼。她深知与人谋皮需得退一步才可进两步,对方刚刚拒绝了你的一个要求,总不好紧接着拒绝第二个吧。
果不其然,如雾应允。
吃罢素斋,便由寺内的小沙弥带领前往藏经阁。八小姐因求见大师不成难免有些低落,竟是再未同莫熙说过一句话。莫熙不以为忤。只兴致勃勃地观看阁中所藏之瑰宝。
藏经阁中共有字画、器物四百余件,其中不乏极珍贵者,如敦煌唐人写经、雷峰塔经卷、董其昌书写的金刚经手卷等。其中最珍贵的敦煌唐人写经可以追溯到唐代贞观年前。其余历代方丈所用法器不一而足。许多珍藏却是莫熙在现代见过的,如董其昌的金刚经,不禁生出不知今夕何夕之感。
出得藏经阁用罢晚斋,已到了做晚课的时辰。
大殿敲响报钟。每敲十下间隔片刻。待敲过三十下后,僧值开始巡签、进殿礼佛。报钟四响、五响后,僧众陆续到齐,晚殿课诵开始。
莫熙本不欲前往,奈何八小姐言其罪孽深重,须诵经忏悔,莫熙无奈之下只得同往大殿而去。
晚殿共有三堂功课:
第一堂功课是为礼佛、念阿弥陀经、绕佛、归位,表祈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愿。
第二堂功课的则是礼拜八十八佛、念礼佛大仟悔文。八十八佛为五十三佛加三十五佛。五十三佛名见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是婆婆世界的过去佛;三十五佛名出决定毗尼经,是现在十方世界的佛。此八十八佛皆可为众生作仟悔主,众人可向其申述改悔过恶之愿。礼佛大忏悔文也出于决定毗尼经。忏悔,仟为梵文忏摩之略,悔是仟摩的意译,即对人发露自身过错,求得容忍宽恕。亦可解为消宿业,不造未来之新想。法古时规定,念大忏悔文须行一百零八礼,莫熙觉得比现代跪诵而不礼拜要隆重肃穆地多。
莫熙陪同八小姐参与全程,只二人不便露面,便与众僧人相隔一墙诵经。千余人齐诵之声听在耳中确能因震其声而受其感。八小姐紧闭双目,跪于拜垫之上,虔诚相诵。
第三堂功课便是念蒙山施食文仪,并于每日午斋中取少许施予饿鬼,在讽诵和忏悔之后惠及幽冥。寒林饿鬼受食之位列于殿门右侧,方丈智清亲自主持施食。莫熙暗自唾弃,这些和尚其实也是挂羊头卖狗肉,自己都不信幽冥之说,否则如何会待施食完毕后,将供幽冥所用之饭食废物利用,晒干后送往寺内储剩饭的“栈饭楼”,积一年,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
做完晚课,二人同回松雾院就寝不提。
第13章()
次日,云栖竹径。
云栖竹径位于西湖之西南,钱塘江北岸,五云山云栖坞里。相传五云山上五彩祥云,常飞集坞中栖留,并经久不散,故称“云栖”。此地竹林满坡,修篁绕径。
莫熙最喜其秋冬二季。前者黄叶绕地,古木含情;后者林寂鸣静,飞鸟啄雪。
绿影参天,溪咽细泉。
莫熙不便于寺中练武,便在这晨雾竹海之中习剑。
入得寺中,每每无事可为之际,便研读如雾给她的那本金刚经,居然发现佛理与剑意可以融会贯通。于心境上更上一层楼,可谓意外之喜。
例如这段: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
就是说修行:
全经的精神,在於经题,故应依此来受持。金刚是如如不动的本体,勿被境所转;般若是智慧的妙用,於生活中去展现;波罗蜜是事情的完成,故要精进去达成每件事。亦不去执著金刚般若波罗蜜之法,方能大用。
这跟流霜剑的剑意:心动身动,剑随意转,是一样的道理。
忽然感知到有人在远处流泉边窥视她练剑,不动声色又练了一招,随着收势,足尖一点,纵身踏竹而行,向那人藏身处疾掠而去。她一起一落,皆顺势而为,每每纵身皆借修竹反弹之力,是以比平日踏地而行竟还要快三分。
来人见机极快,似不欲与她交手,转身飞扑至水边,一个纵身,跳入十丈飞瀑,借着水势下冲之力,竟直往寒潭深处而去。
莫熙追之不及,只得作罢。
此人的身法,十分诡异,竟似会瞬移。以她的目力尚看不出轻功路数。
一时无心再练,又差不多已是早课时分,恐八小姐相寻,便打道回寺。
用罢早饭,八小姐邀她同去华严殿拜佛。
出得殿门,便遇上手捧功德簿的小沙弥,少不得添些香油钱。
莫熙大笔一挥,“十两”纹银,签上自己的名字“木氏。”幸亏木字简繁一致,否则换了别的字,她就只能签鬼画符版的简体。让她怨念颇深的还有古代女子不能以名字示人,放眼望去,整页纸上差不多都是某某氏。不过她一个刺客,不需要以女子之身扬名立万,倒也罢了。
八小姐握笔签名的时候,手执的一柄湘妃竹扇骨的折扇不小心落在地上,莫熙弯身替她拾起。扇面不得见,不过此扇甚是巧妙,合起来便是一朵亭亭径直的墨芙蓉。八小姐接过,小心拂去其上尘埃。墨芙笑道:“多谢木姑娘。我们小姐可宝贝这把扇子了。便是我的名字也是因它改了的。这扇面用的是碧落轩不外传的银绡,还是杜公子亲自淘换来的呢。小姐再请人作画题字才得的。”八小姐斥了一声:“要你多嘴。”莫熙笑答:“无妨。举手之劳。”
八小姐十分大方,出手便是一百两。小沙弥笑得见牙不见眼,奉承道:“女施主昨日已捐资颇多,今日再捐,可见一心向佛,与人为善,其心至诚。”想是昨日二人分别用饭的时候八小姐已经来过华严殿。八小姐并未多言,只点点头,挽着墨芙去了。
回到松雾院,小沙弥送来一只景宝蓝底绘玉兰花小瓷瓶,一言不发走了。瓶子可谓袖珍,不过一指高,揭开瓶盖,一股馥郁清纯的酒香扑鼻而来,观其色水白透明,浅尝一口,味道清爽鲜洁、甜而不腻,口感极佳。正是泛舟西湖之时莫熙想喝的桂花酿。不用说,如雾这厮酿酒已非一日之功。莫熙一气喝干,意犹未尽。暗骂:这斯端的是酿得一手好酒。却是个小气鬼,有道是见者有份,他却只肯送来这么一丁点儿。岂可让他藏私。遂决定当晚便去找他,不拘什么法子定要弄些来过过瘾。
第14章()
晚上去找如雾的时候抓了个现行,这妖僧,果然在禅榻上坐着品酒。
面前的酸枝木几上摆着一双木斗,一只云纹玉觥,一把温酒的双狮纹金铛。
见莫熙来了,了然一笑,道:“既来了,便同饮吧。”撩了袖子,将一只青白瓷莲花座酒壶从金铛中捞出,注了七分满到木斗里,推至她面前。
“你不怕智清瞧见我二人对饮?”这几日寺中传言方丈就要圆寂,而接其衣钵的非如雾莫属。
“传言不可信也。且每日此时方丈大师都会在藏经阁独自清点寺藏之物。”如雾似对住持之位毫不上心,只一心品酒。
莫熙点点头,坐下狐疑道:“都言以玉斗为酒器佳,何以尔独不同?”
如雾笑骂:“蠢材。唐李太白便是用木斗豪饮才得诗作不下百篇流传于世。你且试试此斗与寻常酒器有何不同。”
此斗木质轻而有异香。杯边烫有兰花花纹。
莫熙学他样子依言用双手端两角,另一尖角对嘴而饮,竟较白日所饮更为香醇浓厚,讶异道:“竟是玉浮梁。”
玉浮梁就是原汁不加浆的稠酒。
清异录酒浆门有述:“旧闻李白好饮玉浮粱,不知其果如何。余得吴婢使酿酒,因促其功,答曰:‘尚未熟,但玉浮粱耳!’试取一盏至,则浮蛆酒脂也,乃悟太白所饮,盖此耳。”玉浮梁由此而来。
如雾点头赞道:“既知玉浮梁,尔尚可雕琢。”
稠酒一杯便抵得寻常水酒数杯,莫熙出于职业敏感十分自律,从不喝醉,是以不欲再饮。
如雾却吟起诗来了:“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空负头上巾,吾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