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嫣明白了,燕破虏和燕云中还有斗行陀也明白了。
外面的汉军撤退离开了。
轰轰烈烈的新北城之战落下帷幕。
这一战,确定了新北城独立的里程碑。
过不多久,刘彻方面再次派来了使者。
这一回,使者是持着符节而来的。
算是汉朝承认了和新北城划地而治。
新北城,获得了暂时的安稳。
而大汉朝,则在卫青的带领下,军队向北方进发,和来自于西方的,自认为强大的罗马军队,发生了碰撞。
这个时代,汉朝和罗马几乎是这个地球上最为强大的国家。
两个庞然大物的对撞,几乎吸引了周边所有小国家和小部落的眼球。
一些在战争边缘的小国家,被这两个庞然大物一不小心就剿灭的例子不是没有。
只有燕铭的新北城,倒是相安无事。
汉朝和罗马的战争,给了新北城平稳发展的空间和时间。
为新北城着想的角度,燕铭甚至希望汉朝和罗马的战争能够长期持续下去。
新北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燕铭属于军政两手一起抓。
一边让韩嫣和燕云中训练新军。
暂时把军队海军和陆军。至于空军,还有好久的路要走。
新北城的陆军还分为步兵和炮兵。还有林校单独拉出来的一直特种作战小队。
如今的新北城军队,算是武装到了牙齿。
之前的新北城之战,让新北城的士兵对自己的武器有了一个直观明显的认识。
这样一来,训练新军的事儿就简单了。
很多上过战场开过枪的老兵都成了元老。
一方面,燕铭让墨铮和燕破虏把各种科技的研发转移到应用上来。
电的应用,机器的应用。这些都是要搞的。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是第一战斗力。
赵信、燕三,还有那些投降过来,不愿意再回去的将领甚至优秀的士兵,都被遴选出来。
燕铭给他们的任务是以新北城为中心,以周围的各个寨子为发散。
在新北城周围建立了一些个小的城市。
这样一来,新北城周围的城池就多了起来。
在草原上,有一种星罗棋布的感觉。
当然,这些建设都离不开胡德庸的建造小队。
汉朝和罗马的战争进行的第一年,双方都没有太大的损失。
互相之间,你来我往。
汉军虽然有着燧发枪的优势,但毕竟生产量有限,还没有装备全军。
卫青的指挥,属于战争艺术。而罗马的将军,也不是白给的。
双方倒是互有长短。
这一年,新北城的发展可就说得上是翻天覆地。
从新北城越过嫩水往东南。那是一片大沼泽地。
这里,人迹罕至。一片片的芦苇荡之中,是一块块的湿土或者水泽。
这里想要建造城池,简直是难上加难。
不过燕铭却知道,这里看上去荒芜,但是地下都是宝贝。
沼泽下面,是一大片油田。
后世,有名的大油田,就在这片土地之下。
如今,新北城的炼油厂已经能够把汽油柴油等蒸馏出来。
是时候扩大生产规模了。
有些技术,燕铭也不懂。但是好在有科学院,好在有学校。
科学院之中,很多人都是精通机械的,甚至是墨铮,在机械上的造诣也比燕铭要高。
只是他们没有宏观的理论来指导,想不到那么多。
所以,燕铭只要规划,具体的细节就有人完成。
这给墨铮他们造成了一种错觉,就是燕铭比他们懂得多的多。
燕破虏终于鼓捣出了一辆车的底盘。
这个底盘是照着那个破面包车鼓捣出来的。
但是这家伙并没有把地盘用于面包车。
而是在这个车架子之上,安装了装甲。
以面包车的底盘,想要成为装甲车,安装火炮,显然是不现实的。
但是燕破虏把装甲安装上之后,留下了一个个射击孔。使得这个车成了一个行走的碉堡。
“爹,这东西和你说的坦克不一样,但是勉强也能冲锋陷阵了。”
燕破虏有些自傲的说道。
燕铭看了看这个可以行走的战车,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说道:“好是好,有个致命的缺点”
第594章 发展()
? “致命的缺点?”
燕破虏围着这新北城第一辆战车转了一圈儿,却没看出来哪里有缺点。只觉得这个战车到处都是优点。
燕铭说道:“这个战车,目的是防止敌人杀伤我们的军人。这一点你考虑的不错。可是你有没有考虑到战车本身的安全性?”
燕破虏说道:“考虑了啊!所以我才给战车加上了装甲护板。”
燕铭指着裸露出来的车胎说道:“战车,用橡胶轮胎。到时候只要人家给你这车胎来上一下,你还怎么走……”
燕破虏恍然大悟,但却没想到怎么解决。
燕铭带着燕破虏走到办公室。
燕破虏立刻去取了纸笔,知道燕铭是有了改进的办法。
燕铭简单的操起笔,就把链轨形式画了出来。
一边画一边说道:“这种链轨形式,行驶起来虽然不如轮胎轻快方便。但却胜在抓地力强。不论是沟壑还是小丘,都一马平川而过。缺点就是动力耗费比较大。用汽油机有些费劲儿,还是把发动机改成柴油机吧。”
燕破虏看着燕铭画出来的链轨,眼睛都直了。
说道:“竟然还有这种操作?”
燕铭嘿嘿笑道:“当然,这东西,你越是研究,越是高深。越是发现自己不懂的越来越多。”
战车,是新北城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
整个一年,所有的人都围绕着战车的研究和改进为重点。
当然,还有人再研究电的应用。
当大汉和罗马的战争持续到了第二年的时候,双方投入了更大的兵力。
两个不同的人种之间,看着对方都像没有进化完全的动物。
战争打出了火气,双方都想灭掉对方。
可在这样焦灼的战争状态下,大汉只是靠着先进的武器略胜一筹。
当罗马人派遣了重甲步兵之后,那些铅弹就很难击穿罗马人的重甲。
这样一来,双方不得不回到肉搏战之中。
百炼钢打造的燕刀的确凶悍。但是近身肉搏,就算是武器结实,也不能保证完胜。
持续到第二年的战争,给大汉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低谷时期。
全国的钱粮都在往战场上消耗。
攻打匈奴没有产生的亏空,到了罗马军队到来的时候,终于产生了。
虽然没有到民不聊生的状态。但却极大的削弱了汉朝的综合国力。
而此时的新北城却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一年,新北城的居民开始认识了一种叫做电的东西。
燕破虏的指挥下,在新北城外,竟然建造了一个变电所。然后,把从发电厂书送过来的电变成了生活用电,输送到了新北城之中。
电灯是按照面包车的卤素灯研究的。
总体来说,还是能用的住的。
就是现在的发电量有时候还不稳定。电力能够保证机加工厂的持续应用。但是不能保证居民用电的量。
所以,新北城的供电量是晚上供电,白天停电。
就是这样,已经让所有新北城的居民感到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漆黑的夜晚,如今变成了白昼一般的明亮。
电灯,比任何鱼膏油还是煤油燃烧所产生的光亮都要明显的多。
还没有任何呛人的黑烟。
当电灯开始在新北城铺装的时候,燕铭就知道,自己终于开始建立了一个接近现代的帝国。
时间飞快的流逝。
大汉和罗马的战争持续了三年半。
而这三年半,对新北城来说,简直就是突飞猛进的三年半。
如今,新北城再也不是一座孤城。
人口也增加许多。都是周围的一些小部族。
他们拥有新北城的官方承认身份只需要一件事儿,学习汉语,进入新北城官方建立的学堂。
思想政治课是一定要上的。标准的人生观价值观建立,才是新北城军民未来安稳的重要基础。
在新北城周围的,出现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城市。
如今,许多曾经的老人都已经成为了这些城市的行政长官。
燕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