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祭明-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宗义不由分说,便是细致的安排起来,他也不再想刺客的身份问题。皇帝遇刺,乃是个突发事件,而张宗义作为护卫没有保护好皇上,事后的麻烦恐怕难以想象。为今之计,只能速速处理,否则的话皇上一旦有生命危险,自己的这颗脑袋就得搬家了。

    “张生全,还愣着干嘛,快把皇上背进龙辇啊!”

    张宗义看着早已吓呆了的张生全,不由得呵斥了一声,今儿个的事情,在宫门前的众人,谁也跑不了!

    半个时辰后的重阳宫,众多大臣正焦急的等待着众多太医会诊的结果,他们接到朱勉遇刺的消息后,便是立刻赶了过来。

    “听说这个刺客是太平道的?”

    “今儿个可是弘光元年的第一天啊,皇上就遭了这么个祸事,要说这背后没有人指使,我压根就不信!”

    “现在的问题不是要追究背后有没有指使的事,而是要想想办法,万一皇上挺不过这一关,大明国该何去何从?”

    “你这是什么话?难道你希望皇上怎么样?箭头上虽然有毒,但你没听见刚刚胡太医说吗?这毒的量不大,还不至于致命!”

    一些朝臣脸上显示出担心来,而另外一些朝臣,则是神色凝重。平日里他们也许会因为小皇帝和外戚之间的种种矛盾而选择站队,但面临着眼前的这种状况,他们的心思还是放在小皇帝的身上的。

    因为小皇帝的生死,关乎着皇位的传承。

    “娘希匹的太平道,早知道当年就建议神宗皇帝将这伙贼人赶尽杀绝好了!”

    “何将军,你就算是这么说,又能怎么办?那太平道乃是一个暗中潜藏的组织,来无影去无踪的,怎么赶尽杀绝?”

第59章 太平道() 
众人正在议论之际,为朱勉诊治的胡太医等一众太医院之人,已然是走出了重阳宫宫门。众臣见此,赶紧停下话头,走上前去询问:“胡太医,皇上究竟如何?”

    被围在中间的胡太医,脸色些许沉重,与左右助手打了个眼色后便说道:“毒素已经被清理干净了,但皇上仍然处于昏迷状态!”

    “这……却是为何?”

    听着胡太医的话,众臣不由得疑惑起来,既然箭头上的毒药已经清理干净,怎么皇上还昏迷着?

    “从脉象上来看,四平八稳,没什么大碍!”胡太医脸上也有些不解,很显然他对朱勉的情况有些拿捏不准,“若是李太医在的话,也许有什么办法。”

    他口中的李太医,就是当初宣告宁祯皇帝驾崩的那位,而今正在外地公干。太医院之中,除了李太医以外,就属胡太医的医术最高了,如今众臣听着胡太医的判断,脑门上不由得渗出滴滴汗珠来。

    “就没有什么办法,让皇上醒过来吗?”众臣仍然不甘心,“是不是中毒导致的?过几天才会醒来?”

    皇上昏迷,太医却看不出什么状况来,众臣自然是十分的担忧。这种担忧,并不是因为皇帝遇刺这件事,而是来自于外部。若是皇帝长久的昏迷下去,谁也不知道镇守在各地的藩王会闹出什么乱子来。

    毕竟,小皇帝的叔伯辈们可都盯着他屁股底下的皇位呢!这一件事也许没有摆在明面上,但在众臣的心里都清楚,暗地之中,小皇帝的众多叔伯为了皇位,可没少活动。当然,这在晋王朱桂认罪之后,各地的藩王的活动也逐渐隐匿起来。

    而今生出了太平道教徒刺杀皇帝的事情,任谁心里都不由得怀疑起来,这是不是那些心怀鬼胎的藩王后们干的好事?

    “都是那个太平道惹得乱子,哼!”

    一些大臣不由恨得牙痒痒,这其中最数包义了。此时此刻的包义,脸色比之在天坛的时候更难看。

    太平道的教徒刺杀皇上,那么揪出太平道这一暗中组织的任务,也就落在了包义的头上。这肩头上的压力可想而知?

    更何况,今日祭天的场景上,包义已然得罪了徐家这一大外戚势力,往后的朝堂生活,恐怕也不好过。

    两大因素之下,包义的脸色能好看才怪!

    “好了,众位大臣,皇上虽然昏迷不醒,但所幸龙体并无大碍,也许正如张大人说的那样,只是因为之前毒素扩散的缘故才昏迷不醒的,躺上几天可能就醒了!”胡太医见着众臣担心的样子,不免说出安慰的言语,“我还要去太皇太后那儿禀报!”

    “辛苦了,胡太医!”

    众人听着胡太医这么说,也就不再多做关心,便是客气了几句,陆续散去了。

    “包大人,你看这一件事,该怎么处理?”待得其余散去,唐浩一个人留了下来,拉住了包义,“若是处理不好,恐怕难以有个交代啊!”

    包义站住了脚,望向众人远去的背影,他自然清楚唐浩所言究竟指的是什么。刺杀皇帝的凶手虽然抓到,但隐匿在背后的太平道,却行无影去无踪。如果包义不查出太平道的行踪,那么他这个刑部尚书,也就当到头了。

    “那些藩王们可不是吃素的!”唐浩见着包义的眼神,就明白他听懂了自己所说的话,“前两天我还看见汉王朱珞来了京城呢!可是,这么几天的功夫,怎么没来朝拜皇上,也没去参加祭天呢?”

    唐浩的话像是在点醒着包义,包义闻言,心中一愣,不由得做出判断来,这个太平道行刺皇上的事情,该不会真的是藩王们背后做出来的吧?

    但他又是不敢妄自确猜测,毕竟太平道作为一个隐秘性很强的民间组织,要想和藩王们搭上界,还差得远呢!

    纵观古今历史,隐藏在暗中的民间力量一直存在,而这种力量,通常是以某种组织的形式出现,譬如说这个太平道。神宗朝以前,太平道一直都是做着散财施药、救治穷人的事情,作为一个组织,它也在吸收着这些人成为自己的一员。

    也许这些事情看上去没什么,甚至是某些地方的县衙,还褒奖过太平道为国分忧,谁曾料想。神宗年间发生了大规模的天灾,一场由太平道领导的民变就此爆发。

    这一场民变在当时波及到了数个省份,但最终被官军平定了下去,也是自那个时候起,太平道这一民间组织,最终转到了暗中活动。

    不管怎么说,这个组织只要存在一天,对于大明国的人来说,都明白自己是如坐针毡,谁也不能够确定这来无影去无踪的太平道会不会再积蓄力量,发动一次大规模的民变。

    时至今日,皇上朱勉的遇刺,已经摆在了台面上,是太平道所为,那其中的目的,作为久经朝堂的包义,自然是能够猜测得出来的。

    大明国当今的皇上朱勉,登基还不足一年,而且也没有大婚,这也就意味着没有嫡亲血统的继承人。如果朱勉一旦暴毙而亡,那么大明国的皇位继承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关键就在这里,小皇帝朱勉一旦死了,谁来继承皇位?如果让父辈的叔伯们来继承,那么那些德高望重的祖父辈的藩王岂能同意?而如果让祖父辈的藩王来继承皇位,那从理论上的血缘关系来讲,大明国的大臣们又岂能会轻而易举的同意?

    如此这般,大明国必定会陷入一个争夺皇位的混乱时代!常言道:乱世出英雄,时势造良才。混乱的时代一旦降临,那么太平道就能够借此机会复出……

    想到这里,包义就不敢继续往下想了,不管怎么说,这个太平道的阴谋也太疯狂了。这完全就是一种赌博,可惜现在赌博的结果,却不是藩王、太平道、大臣三方都不能接受的。

    “你是说,汉王可能和太平道有关?”包义掩饰住自己惊疑神色,“但这似乎说不过去啊!”

    “总之,作为辅政大臣的我,还是要给你提醒一下,至于你最后的调查结果,那就要等时间的答复了!”唐浩背着双手,沿着重阳宫前的石阶往下走去,“太平道的隐匿性太强了,想要找到它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包义闻言,便是不由得点了点头,心道唐浩的话说得在理,鬼才知道太平道到底藏在什么地方呢!更何况,神宗朝以来,官府也不知道花了多少力气,最终也没能找到这个组织的藏匿地点,现在轮到自己,难道就能找出来了吗?

    一时之间,这些问题,不断地环绕在包义的脑海中,他最终明白过来,唐浩这是话里有话啊!他可不是让自己去查什么太平道的藏匿地点,反正也是查不到的,与其这样,不如去查查那个汉王的事情。

    “现在,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了,只是这一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