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来二去,按照大婚的章程办事,朱勉也没有多问什么,转眼间祭天的日子就到了。与往常的祭天不同,今日还要改元纪年。
而且不光光是要祭天,还要告地,这是规矩,也是一种仪式。它宣告着大明国宁祯一朝的结束,也宣告着弘光一朝的开启。
祭天的时辰很快就到了,朱勉乘着龙辇,在数千护卫的开路下,缓缓到了天坛。紧随其后的,则是一众大臣。
这等重要的场合,也自然少不了太皇太后徐氏和徐国公。
朱勉多日不朝,政事皆有他们两人处理,这么一下子见着,对于二人,朱勉倒是有些生分。
不光是生分,更多的是不满。只是,这种表情没有流露在朱勉的脸上罢了。此刻的朱勉,可以用面无表情来形容,或者说,他表现的更像是一具傀儡一般。除了一些必要的话,朱勉几乎不会多说一个字。
很多臣子见到这个场景,皆是不住的摇头。他们已经断定出,大明国的少年天子,自从和亲一事发生以后,早已经没有了雄心壮志,只能这么墨守成规的任外戚力量摆布。
臣子们心中这么想着,朱勉的心里,却不这么认为,用一个词来概括,此时此刻的他,是在韬光养晦。
一切只是静观其变而已!
表面上,朱勉脱离了朝政,不像个皇帝的样子,但在暗中,有着进奏院院正陈安反馈来的消息,朱勉可以说对大明国的政治军事有着完全的掌控。至少,不会是一无所知。
奏乐的声音陡然响起,打断了朱勉的思绪,朱勉方才继续迈着步子,往天坛走去。随着司礼太监的嗓音,朱勉准确无误的做着每个动作,上香、叩拜、供奉、读祭文,每个环节都没有出错。
“朕,大明国天子朱勉,正告天地以及列祖列宗,即日起改元年号为弘光,意在弘扬光大大明国!”
这是朱勉说的最关键的一句话,他向世人传递着一个信息,大明国进入了弘光朝,一个新的纪元即将开启。同时,今年改元弘光年号这一消息,也将会在祭天仪式结束之后,随着人口的流动而传递到大明国的各个地方。
“奉旨昭告群臣,众卿家皆是有功之臣,官升一级,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奉旨昭告天下,新皇继位,改元纪年弘光,以本年一月一日起为弘光元年!”
司礼太监的声音,尖锐的像个女高音一般,传遍整个天坛周围,这也是在向众臣宣读着一些旨意。只不过,这些旨意并不是朱勉拟定的,而是太皇太后徐氏定下来的。
一般来说,改元年号之日,也会对大明国的各部各司有着人事调整。然而今年不同于往年,朱勉不同于历史上其他的皇帝,徐氏垂帘听政,这等重大事情自然轮不到朱勉来表达自己的心意了。
朱勉心中虽然说有些不情愿,但现在毕竟是祭天仪式,他也不好表露出来,只好附和:“朕之旨意,希望诸君聆听敬从!”
言罢之后,众多臣子,纷纷山呼万岁,其场景颇为壮观。
然而,朱勉忽的想到了什么,待得众臣呼和完毕后,方才开口:“着,即日起大赦天下!”
此言一出,就是站立在一旁,望着朱勉的太皇太后徐氏,也有些惊疑。
大赦天下这一件事,朱勉并没有告诉过她。或者说,这一阵子,朱勉因为和亲的事情,早就跟她闹翻了,又怎么可能会跟她通气?原本的祭天仪式流程中,并没有这么一道旨意,现在朱勉突然提了出来,一时之间,众臣也是疑惑起来了。
不是说旨意的内容有什么,而是发布这个旨意的人出了问题。众人皆知,小皇帝朱勉没有任何的权力下旨,即便是下旨,也要依靠四大辅臣来先行拟旨,再交由太皇太后审阅才行。而现在呢,徐氏垂帘听政,徐长恭主政,哪还用得着四大辅臣?直接由两人代天子发布圣旨,别人无法插手。
可祭天仪式上,朱勉这么做,显然是相当于直接下旨。
只是,众人稍微转了一下脑子,便是脸上流露出难看之色,小皇帝这是在跟太皇太后徐氏叫板啊!或者说是,在这祭天仪式上,要给太皇太后徐氏一个难堪。
你不是夺了我的大权吗?你不是不让我下旨吗?你不是处处让我当乖孩子吗?好,我偏偏就在这大庭广众之下,最为重要的祭天仪式上,来这么一出,你若是准许,也就相当于我这个皇帝从今往后有了独立下旨的权力;你若是不准许,史书上必然会记录上一笔:弘光元年一月一日,祭天仪式,太皇太后徐氏阻拦大赦天下,以绝帝之仁心!
这并不是朱勉的计划,而是朱勉临时想到的主意。参考过往改年号的事情,皇帝一般都会发布大赦天下的诏书,以求得仁义之心。没错,朱勉抓住的就是仁义两个字!也正是因为仁义,才让此时此刻的太皇太后徐氏,脸色变得阴沉似水。
她心里也明白,自己若是阻止,必然会在史书上留下个阻止皇帝实施仁义政治的千古骂名。或者说,这一件事传了出去,整个天下都会晓得,太皇太后徐氏专权擅政,蛇蝎心肠!
毕竟,天下的士子们认为,实行仁政的最高境界,莫过于大赦天下。在这个读书人为重的天下,就是朱勉这样的皇帝,也挡不住他们的口诛笔伐。
一时之间,原本将要接近尾声的祭天仪式,僵在了那里。朱勉的意思表达出去,没有臣子响应,而徐国公与徐氏,听了朱勉的意思,也难以想到有效的方法应对。
“娘希匹的,这个小皇帝,真是蔫坏!”徐长恭心里不由得微怒起来,这个朱勉,好好的做个皇帝不好吗?偏要整出这样的事情来,那就别怪老朽不客气了!
第57章 骑虎难下()
徐长恭心里这么想着,便是瞥了一眼身后的大臣,那名大臣旋即站了起来劝谏着朱勉:“皇上,如今没有什么大功之事,也没有什么祥瑞降世,还谈不上大赦天下!”
太皇太后徐氏和徐长恭碍于身份不能阻止朱勉,但并不代表徐长恭一派的大臣不敢这么做。此时此刻,便是有人跳了出来。
朱勉听着声音,便明白是谁在劝谏:“往年新皇帝改变年号的时候,都有这么做过,朕不能不守祖制啊!”
“礼部尚书司马德,你来讲讲!”
司马德曾经是太史公,对于祖制内容十分清楚。什么是祖制,说白了就是刻在史书上的惯例罢了!
“回禀皇上、太皇太后以及诸位大臣,太祖时曾有言,宽行仁政,当以大赦天下为最。纵观历代先皇登基改元,无不是大赦天下以相庆!因此,臣斗胆请皇上大赦天下,以维持祖制!”
司马德的一席话,直说的鲁星声脸色苍白起来,他太明白自己做了什么。如此劝谏皇帝,不要大赦天下,那便是违反了祖制,可是要杀头的。回过神来,鲁星声便是眼巴巴的望着朱勉,希望朱勉不要追究自己的责任,他可还不想死。
“皇上,请听微臣一言,中汉朝与后夏朝之所以能够长久,就是因为没有遵循祖制来做事。因此,臣下斗胆请皇上不要一味的以祖制为根本,还是要认清时事才行!如今,刑部尚书包义,掌管全国刑狱事件,最清楚有没有到达大赦天下的时机!”
又是有一名大臣走出众人之列,向前劝谏着朱勉。朱勉闻声回头,不禁脸色黑了下来。说话之人不是别人,正是辅政大臣高参。
一般来说,大赦天下都是有最基本的要求,只有达到要求,皇帝才会发布特赦令的。这里的要求,便是根据全国在案监狱中的犯人数量来判断的。一般来说,当在案监狱的犯人中,有三成以上的犯了轻罪的,皇帝就可以依照祖制来实行大赦天下,以彰显自己的仁德,也好让那些犯了小错的罪人有机会改过自新。
高参的一席话,引得徐长恭不住点头,看来这个朝堂上的很多大臣都是向着自己的嘛!那一方的朱勉,早已是厌恶的瞥了一眼高参,哼,小人得志!
“包义!从你的角度来看,朕今日这一道大赦天下的旨意,该不该发布?”
朱勉直接将决定权交给了刑部尚书包义,对于刑狱上面的事情,他才是最为清楚的。然而,当包义听到朱勉这句话时,脸上的表情就有些难看了。他不由得怀疑起来,眼前的小皇帝,是不是故意把这件事踢给自己的。
若是据实回答,大赦天下的基础要求早已达到,那么如此一来,身为刑部尚书的包义,必然会被太皇太后徐氏和徐长恭惦记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