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祭明-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等明白!”

    所有的大臣,此时此刻,已经明白过来,这个少年天子,绝非自己想象的那一般好欺负。就连除了高参以外的其他辅政大臣,脸色也变得紧绷起来,他们心中,仿佛感受到了某种压迫感。

    “退朝吧!”

    望着众人离开的背影,朱勉不禁叹了一口,今日的表现,他对于自己的评价,只能用一个成语来说:马马虎虎。事实上,朱勉心中感到一丝情形,庆幸并没有出现像徐氏口中说的那样混乱朝堂,事情也没有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对于这一点,朱勉实际上也做了一些准备,他还有雷霆手段没有使出来。不然的话,朱勉对高虬和高参的处罚,就不会那么轻了!

    下了朝之后,朱勉当即去了慈宁宫,将今日的早朝过程描述了一番,得到了些许肯定后,便是回到了自己宫中。这也让他松了一口气,看样子徐氏对于他今日的一些举措,并没有什么不满,而至于昨日晚间的威胁,也是只字不提。

    徐氏越这么淡然,朱勉心中就越没谱,他的担忧依旧存在,徐氏或者说是它背后的徐家,会不会来一场宫变?自从定王朱洵被惩处后,朱勉对于这种事情越发的警惕起来。事实上,这已经是在潜在的威胁着他的皇位安全,乃至于是自己的身家性命。

    尽管现在的朝堂上,几乎没有徐家的身影,但朝堂之上,几乎一半的官员,都出自于徐家门下。换句话说,徐国公的门生故旧,几近满天下!

    当然,朱勉也是明白,发生宫变这种事情是有个底线的,只要自己不触碰到徐氏或者说是徐家的底线,自己也就不会有什么危险。

    相反,还能够安安稳稳的做个庸碌皇帝,平平凡凡的度过这草率的一生。

    这自然不是朱勉想要的!

    时间如流水,朝堂上的局势出现了一些诡异的氛围,高参在磨蹭了一段时间,方才住进瑞华宫,而此时大明国的天气也逐渐转凉,科举秋试的第三场也已经结束,这一天正是九月二十五日。

    “走,小全子、世宁,陪同朕一道去蓟州大牢看看这个杜元甲怎么样了?”

    朱勉不曾忘却那个在酒馆撒酒疯的杜元甲,这一天正好秋试结束,他要去看一看,在牢房之中做完三场考试的杜元甲,会得到一个怎样的成绩。

    蓟州大牢里,昏暗的光线下,一个个牢房中,躺着许多半死不活的罪人。此时,见到狱卒前来,这些罪人像是看到了黎明前的曙光一样,猛地从地上起来,抓着牢房大门,用力嘶吼着:“大人,小的冤枉啊!”

    但不管这些罪人怎么嘶吼,身着官服的狱卒,只当是没有听见,提着钥匙,自顾自的沿着牢房大道往前走去。

    “杜学子,恭喜您,您可以出狱了!上头有人要召见您!”

    狱卒来到最后一件牢房,打开牢门,望着端坐在稻草床铺上的杜元甲,一脸的恭敬。

    整座大牢里,唯有这一处牢房,最为安静。

    此时,光线透过这座牢房唯一的窗户,照射到了杜元甲的脸庞,杜元甲站了起来,伸了个懒腰道:“这《大明律》读的我头疼!”

第25章 新人() 
蓟州城的西门处,李元芳住处的庭院中,朱勉正坐在石凳上,阅览着杜元甲的试卷。

    “圣上亲临,真是让寒舍蓬荜生辉!”李元芳端着茶碗,跪在石桌前,一脸的激动。作为平头小官的他,就算是隔着老远见到皇帝一次,他都要庆幸自己家祖坟上冒青烟了,更何况他见到了两次,而且都是近距离的,那种心情,自然不必多说。

    “元芳啊!你在京城府衙做捕头多少年了?”

    “回禀圣上,小的做捕头也有个十几年时间了!”

    听着朱勉的问话,李元芳不禁有些受宠若惊,赶紧将茶碗小心翼翼的放在石桌上,而后跪在石桌前,说话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了。

    “十几年啊?看样子,你对这京城旮旯角的事情,恐怕是一清二楚了!”

    “圣上您说笑了!小的哪有那本事?”李元芳赶紧推辞,“小的只会抓抓贼,京城的旮旯角,确实没去过!”

    “倒是个守本分的清官啊!”朱勉不由得笑了笑,他在皇宫中查阅过有关于李元芳的档案,此人出生平民,靠武举而进入京城府衙当了个捕头。

    虽然工作认真,但是因为不通人脉,为人实诚,故而时常被被别人打压,也因此十几年不得升迁。或者换句话说,李元芳是个能吏,却因为没有什么家族背景,而被排斥在核心权力圈之外。

    “朕目前正是用人之际,你这样的资历,倒是符合朕的心中所想。”朱勉放下杜元甲的试卷,他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早有决定,“刑部尚书包义最近在查一些案子,缺乏人手,朕给你写一封推荐信,明日你去刑部那里报个到就行了!”

    朱勉说完后,便是从石桌上拿起一封书信,张生全见此,赶紧接了过来,递到了李元芳的面前。李元芳慌忙接住,旋即连磕几个头,道:“谢主隆恩,谢主隆恩!微臣就算是赴汤蹈火,也绝不辜负圣上的期望!”

    “去吧!”

    说话之间,李元芳家的大门已然打开,从外面走入了数人,其中一人,便是杜元甲。李元芳见此,旋即连声告退。

    “草民杜元甲,参见圣上!”

    从刚一走进这处院落时,杜元甲见着李元芳的跪拜姿势,便是已经猜测出朱勉的真实身份。此时此刻,他已经跪拜在地。

    “请皇上治草民的亵渎皇尊之罪,前者酒馆之中,酒后失态,扣除悖逆之言……”

    杜元甲还未说完,便是被朱勉打断:“来,快快平身。常言道,不知者不罪,那一日,朕是微服私访,你不知道朕的身份,也就算了。至于口出悖逆之言,朕也是明白,你毕竟是喝醉了嘛!”

    “谢陛下宽恕!”

    杜元甲叩拜了几下后,方才缓缓起身。他心中有些疑惑,不知道眼前的少年天子,为何要召见自己。事实上,在牢中的半个月,他都有些糊里糊涂的,既然是以悖逆之名,关押了起来,却为何不审不问,反而是要将本次秋试考卷送给自己完成?

    此时此刻,他望着眼前站着的朱勉,似是有些地方想通了。

    “朕看了你的试卷,果真是关于法家的一部分内容说的极为在理,其他内容却是极为一般的。不过,依照道理来说,你这一场秋试,刚刚达到中举的程度,但想要夺得头名难上加难!”

    朱勉将石桌上的试卷,交到了杜元甲的手中。正如他所说的那般,这份试卷,唯有法家内容一块,有些出彩的地方,其他的只能说是一般般。

    “那一日你说的一些话中,倒是有一部分契合朕的心意。朕这么说,你应该明白什么意思吧?”

    一般人想要做官,只能通过科举考试才行。朱勉的确想委任杜元甲一些官职,但却不得不服从惯例。尽管,乡试之后,中了举的人可以被委任九品小官小吏,且杜元甲也是达到了这个标准,从朱勉内心来讲,九品的芝麻绿豆大小的官员,只能是地方上的。

    朱勉要成立属于自己的班底,必然是在朝堂上的,而非地方。因为只有掌控了中央,让自己信赖的人,掌控关键职位,他才可能做到独掌乾坤。

    杜元甲将来的成长,可能是一名令人憎恨的酷吏,但对于朱勉来说,他正需要这样的酷吏,去监视朝堂上的诸位大臣。而想要从平民,不依靠任何功绩,就成为朱勉身边的官员,则是必须要通过春闱殿试的考验。

    但,很明显的是,依靠杜元甲这种儒家经义的水平,是极难通过殿试而进士及第的。

    “草民驽钝,自幼喜爱法家内容,最不喜儒家,因此学业之中,通常不学儒家!”杜元甲自然是听出了朱勉的话外之意,“臣愿意从九品芝麻官开始做起!”

    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皆知,对于大明国的朝堂,杜元甲自然是有着十分清楚的认知,否则也不会那日在酒馆之中,发出那样的言语。

    新皇帝想要掌控朝堂,诸多大臣却是党争不断,那么想要在这样一个针插不进,水泼不入的朝堂上打开一个缺口,只能是引入新人。杜元甲是一个,孙世宁是一个,甚至是刚刚推荐给包义的李元芳又是一个,这也同样是朱勉的想法!

    “圣上放心,草民若是连一个小小的九品官员都做不好的话,也就不配去追求那些品级更高的官员。但,草民仍然想试一试明年的春闱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